跟著亞洲最大私募投資基金(高瓴資本)堅定看多

“二十一世紀是屬於中國的世紀,現在只是在很早期的階段,冰山上剛露出一角,還有很大的機會往前推進。為什麼?你看看全世界有幾個國家像中國一樣,人民群眾這麼努力,這麼擁抱創新,擁抱變化。”——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

在眾人圍觀美股一次又一次的見證歷史的時候,管理規模超過650億美元的高瓴資本,已經悄悄開啟了全週期逆勢掃貨模式。2月份以來,定增、大宗交易、創投等投資的各個領域,都出現了高瓴資本的身影。這家號稱全天候的、全階段的、不拘泥於任何形式的長期投資機構,已經開始逆勢加碼大健康重倉中國。

受疫情在全球持續發酵以及原油價格戰的影響,上週以來外圍市場出現流動性擠兌,恐慌情緒蔓延一路下跌,美股10天內四次熔斷,而這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都沒有出現過,一天就有十幾個國家股市觸發熔斷,股神巴菲特也虧了800以美金,短短的半個月就跟巴菲特管理的財富縮短了800億美金,想到這心裡好受多了......

全球的疫情拐點暫未看到,但已經引起了所有國家的重視,各國已逐步採取了更為嚴厲的防控措施,這病毒只要用心去防,是完全可以控制住的,未來可期,人類必勝,不過短期由於部分國家重視程度不夠和管理的鬆動,確診病例還遠未結束。

國內企業復工率逐步有序的提高,且國常會定調全年以穩就業作為重中之重,即將出臺普惠金融及定向降準的措施,在全球央行紛紛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環境下,國內貨幣政策邊際寬鬆可期;雖然上週A股外資大幅流出,但並不是從基本面方面的考慮,更多是與全球配置基金的去槓桿有關係。

嘉實基金董事總經理洪流:在當前階段美股已經到達短期多空平衡點或者說是階段性低點,而A股不存在結構性風險,同樣處於歷史估值低位水平。

“疫情影響了發展的節奏,卻沒有動搖長期的趨勢。外部環境不佳的時候,往往也是真正擁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脫穎而出的時期。”高瓴資本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磊

博時基金董事總經理兼股票投資部總經理李權勝:目前影響市場最核心的因素包括兩個層面:一是宏觀流動性因素,既包括政府自上而下的貨幣政策及財政政策的力度,也包括股市本身微觀的流動性,這個因素相對是中短期影響更為突出;二是經濟基本面因素,體現在未來國內經濟的恢復節奏和程度,以及能否獲得經濟潛在的長期發展動力,這個因素對市場的影響更為長遠,因而其重要性會更加突出。

儘管國內資本市場在資本流動層面雖然有一定獨特性,但在目前全球經濟,金融一體化的大背景下,未來如果海外疫情進一步蔓延及資本市場進一步下行,考慮到港股與全球市場較強的聯動性,則國內股市也會受到部分影響,未來也存在階段性的一定調整空間;當然國內目前疫情控制已初見成效,如果未來經濟活動得以迅速有效恢復,則A股走勢相比全球市場體現出的韌性則會更加明顯。目前來看全球資本市場波動較大,A股獨立行情較困難,不過韌性好於外圍,市場短期或繼續震盪。

3月21日,科技部印發《關於科技創新支撐復工復產和經濟平穩運行的若干措施》。大力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大5G、人工智能、量子通信、腦科學、工業互聯網、重大傳染病防治、重大新藥、高端醫療器械、新能源、新材料等重大科技項目的實施和支持力度;新基建作為全年主要發展方向的大背景下,對於淨利潤增速較高的相關可以在近期回調之中逢低佈局,科技芯片半導體相關的硬件與設備、軟件服務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