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北伐:持心于私,虽为名将而难成统一大功

公元354年,东晋权臣桓温率军北上,拉开了自永嘉之乱以来的最大规模北伐。这次军事行动的目标,是远在关中的长安。由于战前的形式一片大好,东晋从表面上看就要光复西北要地。但随着北伐部队的不断深入,大量不可抗因素开始发挥作用,最后迫使南朝方面选择了撤军。以失败告终,为什么在看起来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下,未能完成统一大业呢?是什么样的不可控因素导致的呢?

桓温北伐:持心于私,虽为名将而难成统一大功

桓温相继北伐氐族政权前秦,羌族领袖姚襄,和鲜卑慕容氏建立的前燕。

北伐失败的原因其中之一:“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桓温私心干扰战局

北伐成败固因天时、地利、人和诸多因素而决,但首领的心理和言行常会起到关键的作用。新亭对泣是过江士族面对江山殊异、金瓯残缺难掩的黍离之悲,化解军民悲痛的便是丞相王导抚慰众人的“当共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何至楚囚相对”。遗民血泪的期盼,朝堂士人的希冀,是凝聚东晋朝廷上下一心,谋划北逐胡虏、收复中原伟业的缘由。桓温之前,没有雄才大略、权倾朝纲的将军等到时机。譬如刘琨兵力不足,功业未成;祖逖受命晋朝,频遭掣肘;庾亮外戚督军,邾城失措;庾翼江左名士,天不假年。桓温才势兼备,但其北伐决策选择,既有受命晋室,也有一己私心。

桓温北伐:持心于私,虽为名将而难成统一大功

原因其二:东晋军事力量与后勤补给的短板——时地条件局限力量

东晋兵制制约桓温用兵谋略。晋代采用世兵制,兵户子弟代代相传,使朝廷拥有稳定兵源。世兵制与将军世袭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前朝东吴将帅就多采用世袭,以加快将领对军队的熟悉,更好地配合作战。随着皇权式微,统兵的将帅拥兵自重,东晋中军远不如外军强悍。

桓温北伐:持心于私,虽为名将而难成统一大功

其三:南北黎庶求安定——民心抉择不利北伐

桓温主持了东晋的第四次土断。他以一己声威,勒令免去徭役、租税的侨姓士族归并东晋郡县,且除去东晋招抚侨姓时所赐予的特权,增加服兵役、交付税的百姓,让晋廷进一步控制了国内户口,将国家引向富国强兵的道路。有了这样的局面,人们当让不愿意战争毁了他们的“世外桃源”。

桓温北伐:持心于私,虽为名将而难成统一大功

桓温的失败是诸多必然结果的总和,难以预料也无力改变的,因为百姓的选择是倾向于强大、稳定,并提供庇护和优待的政权,只为了生存和对于美好的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