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曾經承載我們悲歡日夜的小店還在倔強堅持

新冠疫情的肆虐,對各行各業都造成不小的衝擊,企業紛紛亮起紅燈。

前有西貝老闆在採訪視頻裡說“現金撐不過三個月”,後來單向街書店通過官方微信號向大眾眾籌。這些知名度高的品牌尚可通過媒體發聲或求助,那些街頭小店的老闆們,特別是疫情風暴正中心的武漢創業者們,只能獨自消化危機。


櫻花開了,春天到了,被疫情子彈擊中的小店卻一直停留在寒冷的冬季。焦慮、彷徨、無奈、不知所措……創業者們有比普通人更復雜的心情。

我們找到七位武漢年輕人熟悉的實體店老闆,無論是屹立二十餘載的老店,還是新開不久的網紅店,“疫情下的生存”是他們此刻的共同考題。

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曾經承載我們悲歡日夜的小店還在倔強堅持

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曾經承載我們悲歡日夜的小店還在倔強堅持

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曾經承載我們悲歡日夜的小店還在倔強堅持

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曾經承載我們悲歡日夜的小店還在倔強堅持

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曾經承載我們悲歡日夜的小店還在倔強堅持

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曾經承載我們悲歡日夜的小店還在倔強堅持

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曾經承載我們悲歡日夜的小店還在倔強堅持


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曾經承載我們悲歡日夜的小店還在倔強堅持

疫情開始時,大多數人都以為這場災難一個月左右就會結束,平時忙於工作的人索性安慰自己就當放了個長假。


隨著負面消息鋪天蓋地而來,大家根本靜不下心來。最嚴重的那段時間,視覺書屋主理人段成波還失眠過,直到八方支援來到武漢,心緒才慢慢穩定。

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曾經承載我們悲歡日夜的小店還在倔強堅持

“嘗試不看消息,然後調整自己的狀態。再定時起床,吃飯,工作,慢慢忘記自己被‘關’了起來。”很多人都和遊心咖啡主理人月半老闆一樣,遠離負面消息後,開始變得積極。


年前心臟檢查出負荷過大的月半老闆,在被迫休息的這段時間裡,發現靜下來思考也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除了儘量安撫單獨留漢的小夥伴外,月半老闆還很擔心他們的心理健康,長時間的居家生活,很容易造成晝夜顛倒,心神渙散。所以他開始做線上培訓,定時把大家叫在一起,一方面培訓理論知識,一方面讓大家每天有事做,引導大家保持規律的作息與保有良好的精神狀態。

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曾經承載我們悲歡日夜的小店還在倔強堅持

連鎖店開得最多的“星期一”是受訪者中心態最好的,她的小川料理和阿卡AK.Lab洋風韓國料理在武漢一共有6家店,“大家都知道做餐飲很辛苦,起早貪黑,也從來沒有長假,所以我希望員工們這次可以好好休息。”


而她自己,畢業十年以來,這是第一次休息將近兩個月。被關在家的她每天忙著團菜,玩線上劇本殺,也學會了做剁椒魚頭、麻辣香鍋……


同樣樂觀的還有HK料理人的老闆劉師傅,身為店裡的大廚,“職業便利”讓她可以好好準備每天的正餐,偶爾還會做些飲品甜點解饞。即便是物資匱乏時的早餐,她也會盡量吃得精緻,咖啡或奶茶,團購的麵包也要搗鼓得自認完美后再吃。

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曾經承載我們悲歡日夜的小店還在倔強堅持

相比起來,家住金銀潭的路物集老闆克路就沒有這麼“幸運”,她的堂哥輕症,被治療後痊癒,但大伯感染後病情一直反覆,以前是空軍的大伯現在骨瘦如柴,至今還在重症病房。一邊思考如何拯救自己的店,因為親人感染疫病,克路一邊還要飽受新冠帶來的精神折磨。


封城前回到了山東老家的徐刀刀同樣每天憂心忡忡,她感覺曇華林店再開放要等到夏天了,櫻花節和五一的旺季都錯過了。


除了位於曇華林的鮮花餅店和銅鑼燒店,其實徐刀刀還有一家賣睡衣的淘寶店,以前三四天的物流,現在要半個月才能到,害她總被買家罵,縱使她現在有再多想法,也沒辦法,使不上勁。

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曾經承載我們悲歡日夜的小店還在倔強堅持

曇華林最牛逼的店也只是小店,抗風險能力很小。我現在倒羨慕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如果現在有人找我做點其他賺錢的副業,我會馬上答應。言語間,還是那個豪邁的徐刀刀。


做餐飲的人,每天都在猜測疫情後大家是會“報復消費”還是“不消費”。徐刀刀知道她賣的鮮花餅和銅鑼燒都是非剛需品,這次疫情,讓她的店從茁壯成長的健康小寶寶直奔“死亡”而去,徐刀刀以前聽到其他店倒閉時,覺得無關痛癢,這次才真的感同身受。


隨著封城的時間越來越久,大家都意識到這次疫情將是大多數生意人遇到過的最大的危機。

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曾經承載我們悲歡日夜的小店還在倔強堅持

遊心咖啡館開店以來,從沒放過長假。去年7月和12月,他們新開了漢街店和無壓力探索店,這兩家店還在持續投入和調整階段,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公司的現金流捉襟見肘。

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曾經承載我們悲歡日夜的小店還在倔強堅持

月半老闆保守估計,自封城以來他們的虧損已超過50萬,房租人工都是硬性的,讓他欣慰的是萬達對他們減免了房租。損失比較大的還有食材的浪費,原本計劃春節時四家店正常營業,所以加倍製作了很多甜點,還庫存了許多咖啡物料。決定關門後,他們就把所有餅乾糖果掛耳包等都捐給了就近的中南醫院,聊表寸心。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房租,人工,和復工後的啟動資金。”想到這些,月半老闆只能無奈地撓頭。

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曾經承載我們悲歡日夜的小店還在倔強堅持

房租是架在大多數生意人脖子上的第一把刀,徐刀刀現在每天睜開眼就會想到自己在武漢有四個房租要交:兩個店,一個辦公室,一個住所。


到三月初,她的損失在7-10萬,如果真的到五六月才完全恢復的話,損失估計會在 30萬左右。徐刀刀沒有去爭取房租減免,一是因為她知道跟曇華林的老嫂子講這些是不可能的,平時她們都只會想盡理由漲房租。二是因為她也不知道別人難不難。

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曾經承載我們悲歡日夜的小店還在倔強堅持

小川&阿卡的老闆“星期一”說,餐飲剛性主要支出主要是房租和人員工資,他們每個月的虧損在50萬左右。


“星期一”呼籲有能力的房東主動減免,但不做道德綁架。“很多房東都是商業地產,他們也有貸款要還,大家需換位思考,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

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曾經承載我們悲歡日夜的小店還在倔強堅持

對於甜阿姨私廚、路物集、HK料理人這些位於漢口老租界區的店,因為物業多半是私人的,跟房東交涉免租基本沒有可能。


老闆本身也是員工的小店,工作一停下來就是零收入。再加上還要繼續支付的房租水電,壓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曾經承載我們悲歡日夜的小店還在倔強堅持

比起餐飲店,開書店的段成波和做珠寶設計的克路損失相對少些,畢竟沒有食材損耗,前者兩家店一個月的損失大約在七八萬,後者兩個店一個月的損失大約在兩萬。


開店和打工不一樣,做生意每天能看到進賬,正常情況下,克路每個月會有四五萬的營業額,停止營業後,她的現金流斷掉,整個運作也就打亂了。

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曾經承載我們悲歡日夜的小店還在倔強堅持

打工的都是過年有錢,做生意的都是過年沒錢。去年春節前,克路結完賬後手中只剩幾千元。因為珠寶行業非常壓貨,加之年前也備了很多貨,等本是旺季的春節、情人節、三八婦女節、武漢的櫻花節過後,再到夏天就是淡季了。


克路另外還有一間民宿,可旅遊業更是受到重創,所以解封后,她會考慮退掉民宿的房子。採訪時,克路透露她在支付寶的網商貸借了三萬,這筆沒有利息的借款可讓她稍作喘息。


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曾經承載我們悲歡日夜的小店還在倔強堅持

不久前北京一家知名書店,向社會和他們的粉絲髮出了 “求救信”,段成波覺得這是一種情懷營銷,是對未來的透支……


國內的書店群裡,大家都在探討著疫情後的自救。每個店都有不同的特點,能夠走下去且活得很好的店,必須要有“內容力”“私域流量”“創造力”,這是段成波經營書店多年後的心得。

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曾經承載我們悲歡日夜的小店還在倔強堅持

湖北之外,很多地方已經復工,他們的情況怎樣呢?克路在廣州的朋友告訴她,廣州的珠寶市場雖然開始營業的,但檔口都沒有人,八個光谷廣場那麼大的地方現在空空如也,加工廠的工人也沒有完全復工,生意沒法展開。


克路本覺得自己已經很慘了,但身邊多得是更慘的人,“我爸是開攪拌站的,基建期就有兩年,現在好不容易運作了,又遇到這個事,他倉庫裡的100多噸水泥都要過期了。一個月的虧損在20萬左右,做下去,補不回來;不做,就是硬虧。”


克路還有一個開連鎖咖啡店的朋友,僅香港路店一家分店,一個月就虧八萬。


甜阿姨和“星期一”也都表示,身邊挺多朋友的店都快撐不下去了,一種是因為疫情之前的經營狀況就不樂觀,關閉是及時止損,還有一種是擴張過快,疫情後現金流徹底斷掉。

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曾經承載我們悲歡日夜的小店還在倔強堅持

“曇華林的老闆會在群裡互吐苦水,大家像在比慘一樣。以前群裡的消息都是‘到我店裡喝酒啊’ ‘我新畫了一幅畫’,現在卻是 ‘我打算把店盤出去’ ”。徐刀刀形容這種交流是流於表面的情感表達,並沒有討論該怎麼辦。


徐刀刀的好朋友大水人在重慶,徐刀刀羨慕他還能靜下心畫畫健身,她卻每天擔心著各種問題。她跟老員工和合夥人也都保持著默契,各自發圈點贊,也會聊些閒話,但真把“店的生存”攤到桌面談,就冷場了。

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曾經承載我們悲歡日夜的小店還在倔強堅持

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曾經承載我們悲歡日夜的小店還在倔強堅持

視覺書屋去年年底在美院店附近簽下了一個400㎡的新店面,按照原計劃,今年年初美院店本該搬家擴大,目前卻只能等待。


“我們是一家傳統的主題書店,雖說有22年的歷史,在武漢美術圈內有一定的知名度,當下電商的衝擊,人們的購物方式的轉變,如果我們還不做出一些變化,最終也會被淘汰。”即使沒有疫情,段成波也一直在思考前路。

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曾經承載我們悲歡日夜的小店還在倔強堅持

同樣有新店計劃的還有甜阿姨和“星期一”,青年路的新店年前簽了合同,本打算過完年裝修的,另外還有一個面積更大的花園旗艦店計劃,而小川料理和阿卡本來今年也有兩家新店計劃,無奈現在大家都只能把腳步放緩。


為了活下去,封城之後沒多久,“星期一”就開始裁員了。當然,裁的人大多是上班時間較短,且本身就想走的。但那些員工家裡比較困難的,工作時間比較長的,他們都會保證工資。


“星期一”還決定疫情結束後要給員工們上課,談談借貸和過度消費,她要教大家理理財。

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曾經承載我們悲歡日夜的小店還在倔強堅持

疫情持續過久,一些回不了武漢的老員工紛紛表示疫情結束後要辭職回家,甜阿姨覺得這個情況對他們來說是很大的損失,因為培養一個優秀老員工真的是不容易,這比物質上的損失更為嚴重。此外,甜阿姨也表示如果能挺過這一關,開業第一件事就是讓利,讓生活裡多些小驚喜。


一直順風順水的徐刀刀則表示這次如果能活下來,會再次加強宣傳,“我之前太固步自封,覺得不賠錢就行。疫情結束後要回到剛剛創業的狀態,一切歸零。”

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曾經承載我們悲歡日夜的小店還在倔強堅持

前些天有畢業後離開武漢的老顧客跟徐刀刀發消息說“不要等我再回武漢的時候就看不到你的店了”,這讓她感慨萬千,如果資金鍊真的斷掉,她會棄車保帥,至少留一個店。


悽悽慘慘慼戚中,也有人對未來仍然樂觀,月半老闆跟合作伙伴都認為,遊心的核心競爭力不會改變,機會合適時,大家也許又能看到遊心的新店。

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曾經承載我們悲歡日夜的小店還在倔強堅持

疫情持續了這麼久,我們依然記得曇華林的大水和徐刀刀,記得糧道街的趙師傅和覃肥叔,記得蘭陵路的三狗和蔣婆,記得蔡鍔路的螺神和劉師傅,記得車站路的董廚和長子,記得花園道的丁香和啤酒公社,記得萬松園的巴釐和夏式,記得大智路的十八號酒館和UNCLE G,記得紅鋼城的小方和五仲,記得麒麟路的川妹和週記,記得菱角湖的亦山和Combo,記得魯磨路的VOX和prison……

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曾經承載我們悲歡日夜的小店還在倔強堅持

值得放在心裡的店太多太多,我們希望每一家承載著武漢清晨或深夜,落寞或歡愉,三餐四季或理想主義的店都能好好地經營下去,疫情過後,大家的心和胃都需要被好好慰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