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消費扶貧要實現“買賣雙贏”

近日,北京市表示,將在具備相應條件的地鐵、火車站、飛機場、購物廣場、公園景區、銀行網點等地合作佈設約1萬臺消費扶貧專櫃,用於銷售扶貧產品。江西省3月15日開展“百縣千品消費扶貧活動”,近百個縣的政府官員、第一書記等成為帶貨主播,活動當天銷售額超過750萬元,直接帶動4.3萬貧困人口增收。

一些貧困地區的農產品之所以容易出現滯銷賣難,主要原因在於設施不足、物流不暢、運距較遠、成本較高,以及缺資金、缺技術、缺人才、缺品牌。消費扶貧是社會各界通過消費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的產品與服務,來幫助他們增收脫貧的重要方式,是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途徑和舉措。

消費扶貧一頭連著貧困地區,一頭連著廣闊市場。“以購代捐”“以買代幫”,既可以滿足消費者對優質安全特色農產品的需求,又能幫助解決農產品“遠在深山人未識”的問題。特別是就當前來講,新冠肺炎疫情直接影響了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和貧困群眾增收,大力推動消費扶貧,有助於最大程度化解這些不利影響。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消費扶貧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8個部門日前印發了《消費扶貧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2020年行動方案》,持續釋放消費扶貧政策紅利。

消費扶貧可謂“人人皆能為”,但只有“買賣雙贏”,才能實現“人人皆願為”“人人皆有為”。這就需要將政府鼓勵引導與市場優勝劣汰相結合,探索建立長效機制,打通消費、流通、生產各環節的“瓶頸”,從而讓消費扶貧更有質量,真正可持續。

在消費端,要著力激發全社會參與消費扶貧的積極性。東部等發達省市是消費最旺盛、最活躍的地區,是推動消費扶貧工作的重要力量。在推動各級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等帶頭參與消費扶貧的同時,還要廣泛動員各方力量,發揮廣大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的重要作用。不斷升級的市場需求,也有助於倒逼貧困地區的農業生產加速轉型。

在生產端,要著力提升貧困地區農產品供給質量水平。以優質、安全、綠色為導向,依託貧困地區特色資源稟賦,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提升農產品質量、做大做強產業規模、提升品牌效應,滿足消費者的高品質、個性化、多樣化需求。特別重要的是,要加強對貧困地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避免消費者被營銷手段“誤傷”,愛心被透支。

在流通環節,要著力拓寬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渠道。加強貧困地區網絡基礎設施、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網點建設,支持貧困地區參加各類產銷對接活動,尤其是要發揮好“互聯網+”的作用。據介紹,疫情期間,各大電商平臺通過集中採購、直播銷售、開闢綠色通道等措施助力農產品銷售。例如,截至3月10日,淘寶“愛心助農”計劃累計銷售農產品超過10萬噸。

消費、生產、流通精準對接,政府、企業、社會共同發力,“買買買”的巨大潛力將變成貧困地區穩定持續的發展動力。(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熊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