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橋的故事

青石橋的故事

徐海濤

青石橋現在已經莫得了,

青石橋在1970年以前還有。

青石橋是修建在金河上面的一個橋,

金河是一條小河,

青石橋當然也就不會很大了。

青石橋的故事


上面這張照片不是青石橋,將就用一下

青石橋可是一座名橋,

歷史悠久,始建唐代跨金水河的八橋之一,

舊名龜化橋。

為啥子叫龜化橋呢?

它的得名緣於成都最初建城時 有神龜相助的神話傳說。

相傳神龜在繞行一大圈、

畫出了建城線路之後就是在 這裡死去昇天的,

所以叫做“龜化”。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

重建龜化橋,橋身以紅砂石 為材料,

橋面選用岷江木筏運來的最能經受車輪碾壓的岷山青石。

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就改名叫成了“青石橋”

重建後是有覆屋的一洞式小廊橋,

1926年維修時才把廊屋拆去。

我小時候還看到過青石橋的,

經常在橋上走過。

我的印象中,

這個小橋是個美麗的小橋,

金河也是一條美麗的城中小河。

橋的東北方向靠河邊還有一個小學校,

小學校門口是一條街名字叫新半邊街。

新半邊街的得名得名是因為這條街上的房子都修建在街的北邊,

街的南邊就是金河,

靠金河這邊是沒有修建房子的,

所以才叫半邊街。

東起老半邊街南口接餘慶橋街,

西 止青石橋中街,南側跨公平巷及向榮橋街,北側跨老古巷,長 337米,寬4米,

光緒時期,為東、西半邊街。

民國後合併後改成新半邊街。

以別於老半 邊街。

李劼人先生在小說《大波》中提到過這條半邊街:

“黃瀾生站下來估量了一下:

他目前走的是金河南岸的街道,

過了一洞橋向西,

便是金河北岸的街道。

第一條是半邊街,

差不多都是綢緞鋪和機房,

街道不冷僻,並且有幾家綢緞鋪他還常有往來。”

李劼人描寫的半邊街是清朝末年的事情。我記憶中的新半邊街沒有啥子綢緞鋪和機房了,都是居民的住房。

這個小學校的名字又叫過半邊街小學,又叫過青石橋小學。反正就是這個學校。其實這個小學還很有些歷史的,可惜現在非常時期. 我沒有辦法進我朋友所在的那個學校裡面查閱資料 .關於青石橋小學的歷史資料就只能空缺了 .

青石橋的東南方向有一個小工廠,名字叫成都銘牌廠。

1966年這個廠生產了很多很多的像章,那個時候成都人基本上個個都在左邊胸前掛一個像章。啥子像章,你懂的哈。我就不多說話了,說多了害怕文章都被封了 .

這個像章很多都出自於這個在青石橋邊邊上的銘牌廠。

青石橋的故事


這個肉鋪子,大家肯定還記得到,就在青石橋頭頭上 .專門賣豬肉,成都人當時喊肉鋪子叫“肉架子”。可能是肉鋪裡面有掛豬肉的架子,架子上掛著鐵鉤子,鐵鉤子上就掛起豬肉。賣肉的人被成都人喊成是“刀兒匠”,“刀兒匠”文化要求不太高,但是當時是一個非常非常吃香的職業。大家都吃不飽飯,一個月只有半斤肉,或者一斤肉吃,個個都是黃皮寡瘦的,“刀兒匠”卻是一個二個“肥頭大耳”。大家都曉得你的手拿一下豬肉,不說去割一塊肉,就光是拿一下肉,手上都是粘滿了油的。這些“刀兒匠”天天都和緊缺的豬肉打交道,咋個不肥嘛!

青石橋的西南方向是一條小街,名字叫向陽街。

向陽街東起青石橋中,南街交會口,西止 糞草湖街.菸袋巷交會口接轉輪街,長185米,寬5米,我記得有一個成都市利群服裝廠在此。

光緒時期這條街叫刀子巷。因系重名,民國時改為向陽街,取向東方 之意。

清代的青石橋是金河在市中心的主要碼頭之一,那個時候青石橋就是成都市的一個繁華之處。運送市民生活 必需品的小船在這裡形成了成都市中心最重要的早市,而早市的主要交易商品 基本上是柴糧油肉禽蛋蔬果等各種生活必需品。到了民國時期,雖然金河中的 航運規模愈來愈小,但是這裡仍然是成都市中心最重要的早市。

青石橋是在1970年的9月9號以後消失殆盡的。

這天,成都市的首腦機關做出了一個決定,這個決定在現在看來是有問題的,但是當時沒有任何人敢說一句話,沒有任何人敢說一個“不”字。

1970年9月9日

△成都市革命委員會在《關於修建御河、金河人防工程的請示報告》中稱:按照全國人防領導小組、四川人防領導小組的指示精神,全市人防工程總體規劃是:成都市人防工程計劃於兩年內把金河、御河改造成人防工程。

就是這樣一個決定,金河沒有了,當然金河上面的青石橋也就沒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