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纳兰容若和仓央嘉措的哪首诗或者哪一句?

昊宸李520


纳兰容若(1655---1685),一个才华横溢,欲效国却不如愿的人间惆怅客,一个爱中挣扎,遗世独立,浪漫凄苦的俗尘断肠人。

当下心境,最喜<>中一首: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 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汨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最喜的一句话:"称意即相宜"。

仓央嘉措(1683---1706),本是转世灵童,雪域高原最尊贵的王,却流连于俗世街头,在情与佛的纠缠中徘徊。

二十四载,沉浮于宗教,政治,爱情的命运轮回中,用精妙的诗句歌颂着爱情,赞美着生命,涤洗着灵魂,求索着真理。

特喜曾缄用古体所译的诗句:

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逍遥客1971


你喜欢纳兰容若和仓央嘉措的哪首诗或者哪一句?

纳兰性德和仓央嘉措都是我很喜欢的诗人,他们的作品大多都是描写爱情,写得很是深情,其实正是由于他们本身就爱得很真诚,从而才能够写出那些感人的优美诗词。

那先来说一说纳兰性德,不仅出身高贵,另外也是很有才华,他的父亲纳兰明珠是康熙朝的一代权臣,而他本人也是康熙身边的带刀侍卫。不过在文学上大放异彩,写下了很多感人肺腑的爱情名篇,如果要我说的话,自然是喜欢纳兰性德的那一首《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尤其喜爱开篇的第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一句可以说是脍炙人口,也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一句。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性德这首词是以女性的视角来描写,有资料可以证明,此词是写给初恋情人,不过关于他的初恋,却是存在着争议,有人认为是与表妹,后来还一度入宫,成为了康熙的妃子,不过现在很多的学者认为,这不太可能。所以人们更加相信,纳兰性德的初恋是与府中的丫鬟,这一点也是比较主流的说法。

这首词情感细腻写得也是极为伤感,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但是每一句都有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纳兰性德正是把自己内心的悲痛之苦,还有对于爱情所遭受过的打击,以一种很悲情的口吻娓娓道来,从而使得这首词处处充满了忧愁,读来也是令人肝肠寸断。所以我喜欢这一首词,也喜欢开篇的那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每次读到这一句,我都会很伤感。

仓央嘉措其实我并不太喜欢,现在网上有很多的作品认为是他的诗,其实绝大部分是后人的伪作,毕竟他活得时间很短,并没有留下多少作品,不过一些作品还是充满了浓浓的爱意,他的作品与纳兰性德其实是有相似之处,那就是描写爱情,写得也是哀婉动人。

我最喜欢仓央嘉措的是《情诗.其一》,这首诗虽然比较冷门,但也是一首难得佳作,通篇充满了无限的忧愁,读来也是令人肝肠寸断,所以我每次读这首诗,那也是感慨万千,从而会想到自己的爱情。

洞房一夜照花烛,卿卿嫁作他人妇。

相思如狂心如灰,为情憔悴向谁诉?

仓央嘉措的组诗《情诗》,每一首都很伤感,但是这每一首却是别具一格,写得极为真诚,把内心的无奈,还有那种失落之感全部融入进了作品中。两个人原本是很相爱,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彼此分手了,这也使得诗人悲痛不已,于是写下了这么一首伤感的作品。


品诗读词


仓央嘉措的《六世达赖》

美人不是母胎生,应是桃花树长成,

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

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目前,

若将此心以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

结尽同心缔尽缘,此生虽短意缠绵,

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

不观生灭与无常,但逐轮回向死亡,

绝顶聪明矜世智,叹他于此总茫茫。

山头野马性难驯,机陷犹堪制彼身,

自叹神通空具足,不能调伏枕边人。

欲倚绿窗伴卿卿,颇悔今生误道行。

有心持钵丛林去,又负美人一片情。

静坐修观法眼开,祈求三宝降灵台,

观中诸圣何曾见?不请情人却自来。

入山投谒得道僧,求教上师说因明。

争奈相思无拘检,意马心猿到卿卿。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其中我最是喜欢后面的“时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意思是如果动情了,就负了如来(佛法);如果不动情,就辜负了“她”(爱情)。

仓央嘉措的诗歌表现了他短暂而传奇一生的爱与憎、 苦与乐、 行与思、 感与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追求自由美好生活的愿望,主题积极深刻,其思想内容上的特点主要如下:

大胆的写实性。仓央嘉措是宗教领袖人物, 但他敢于写出自己的现实行动、 内心感受和生活理想, 突破了宗教对人性的束缚, 大胆地向传统势力挑战, 表现出巨大的勇气。真挚的情感性。仓央嘉措的诗歌大多是描写男女爱情的,诗中有初识乍遇的羞怯,有两情相悦的欢欣, 有失之交臂的惋惜,有山盟海誓的坚贞,也有对于负心背离的怨尤, 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生活的热切渴望与真挚追求,深刻的哲理性。仓央嘉措的诗歌, 有不少在叙事的同时,概括出丰富的人生哲理, 通俗中透着深刻, 给读者以启发。





未有暮色


我是悦读菌,感谢提问。


《浣溪沙》——纳兰容若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卢蕊去后,纳兰容若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有时候,只是一场小小的感冒,都会病上很久很久。

皇帝让御医来看,但是都看不出个所以然。

他的病不在肉体,在心间。


他太想她了:

他喜欢深夜读书,她贴心送来糕点和热茶。

他喜欢细雨霏霏,她匆匆帮他撑起雨伞。

他喜欢写诗作画,她默默素手研磨红袖添香。

……

“饭吃饱了吗?”

“天冷了记得加衣啊。”

“早安、午安、晚安。”

以前总以为这些小事太过寻常,彼此的日子会很长很长,有更多的浪漫。

但是蓦然回首,才惊觉:平凡,是人生唯一的答案。

人世间的各中情味,永远只有在经历后才明白——

尝遍酸甜苦辣,才更懂得相知相守的可贵;历尽沧海桑田,才更珍惜相依相偎的平淡。

欢迎对这个问题有个人观点的朋友们一起留言讨论。

我是悦读菌,欢迎关注,和我一起践行每年读200本书计划,一起成长。

悦读菌


仓央嘉措: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纳兰容若: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剡山知了


男不读纳兰容若,女不读仓央嘉措!

熟悉纳兰容若还是看电视剧《人生若如初相见》网上一百度,出现了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写的一首词,感慨人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那般相处该多美好,那样就不会有现在的离别相思凄凉之苦了: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然而却被另外一首简单的词名吸引: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仓央嘉措,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一个穷困喇嘛的儿子,到最为尊贵的活佛,身居清静庄严的布达拉宫圣地,向往着自由率性的凡间。

《不负如来不负卿》

美人不是母胎生,应是桃花树长成,

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

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目前,

若将此心以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

结尽同心缔尽缘,此生虽短意缠绵,

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

不观生灭与无常,但逐轮回向死亡,

绝顶聪明矜世智,叹他于此总茫茫。

山头野马性难驯,机陷犹堪制彼身,

自叹神通空具足,不能调伏枕边人。

欲倚绿窗伴卿卿,颇悔今生误道行。

有心持钵丛林去,又负美人一片情。

静坐修观法眼开,祈求三宝降灵台,

观中诸圣何曾见?不请情人却自来。

入山投谒得道僧,求教上师说因明。

争奈相思无拘检,意马心猿到卿卿。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四月天小黄人


纳兰容若与仓央嘉措,都是近年来为普通读者所关注和热捧的两位清朝诗人。他们两位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是少数民族,都有各自显赫的背景和人生经历,他们同处康熙王朝,他们都是情种,他们都擅长诗词,然而也都英年早逝。不同的是,纳兰容若是满族贵族出生,仓央嘉措则是农奴出生,一个在朝为官,一个在庙宇为佛。一个活了30岁,一个活了24岁。或许,他们短暂而又光芒耀人的人生,比他们的诗词成就,更令人充满同情和好奇。

纳兰性德,出生于1655年1月,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所以,也有人称他纳兰容若,也有人称他纳兰性德。他父亲是康熙王朝时期著名权臣纳兰明珠,母亲是英亲王阿济格之女,被封一品诰命夫人。可谓身世显赫。用现在时髦的话说,是绝对的“官二代”。因为出生“官二代”,纳兰容若十七岁入国子监。十八岁中举人。十九岁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被赐进士,1685年7月,因病逝世。年仅三十岁。他留下的代表作品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与朱彝尊、陈维崧被誉为“清词三大家”。

相比纳兰容若的平淡人生,仓央嘉措的人生经历却要曲折得多。恰好去年我也创作过一部关于仓央嘉措的音诗剧《那一世》。

公元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仓央嘉措出生在西藏南部一户农奴的家里。1697年,十四岁的仓央嘉措,被西藏摄政王第巴·桑结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并于同年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正式加封为布达拉宫五世达赖,实际上是受桑结嘉措政治势力所利用的傀儡而已。1705年,受桑杰嘉措政治势力失败的牵连,23岁的仓央嘉措“五世达赖”的封号被废。1706年,仓央嘉措在押解进京的途中,于青海湖畔圆寂而终。年仅24岁。但尽管只有24岁,作为情种的仓央嘉措却又三段生死恋情,而正是这三段悲情的恋情,催生了他流于后世的六十多首优美的情诗,被称作“不安分的情诗王子”。他是布达拉宫最大的王,却像一个提线木偶,被人摆布。他是世间最美的情郎,却终未有一段爱情善终。

提起纳兰容若的诗,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诗句。比如“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一笑望穿一千年,笑对繁华尘世间。”“回头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浮生如此,别多会少,不如莫遇。”“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悲风秋画扇”。可能大家最为熟知和最喜爱的,是“人生若只如初见”,而我则更喜欢他的那首《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首诗并不凄美,短短50字,却字字含情,句句有画。相比李白的“长相思”,别是一番韵味。

而仓央嘉措,可能大家最为熟知的是他的那首《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还有他的《那一世》。“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而我更喜欢他的那首《我放下过天地 却

从未放下过你》:“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伤口中幽居/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任你一一告别/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闲事/谁的隐私不被回光返照/殉葬的花朵开合有度/菩提的果实奏响了空山/告诉我/你藏在落叶下的那些脚印/暗示着多少祭日/专供我在法外逍遥”。在这首诗里,有他无奈的倾诉,也有绝望的告别和岁月洗不净的哀愁。尤其是“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任你一一告别”等诗句之美,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冲动。






巴山老九


出自《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出自《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只是很单纯的喜欢这两首,很喜欢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最先是喜欢这两句才去看作者是谁。


画情晚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情诗收集站


我最爱纳兰容若的《长相思·山一程》和仓央嘉措的《我问佛》。

他们,一位是缱绻缠绵的温润词人,一位是超脱世俗的领袖诗人。在璀璨辉煌的中国诗词史上,二位名家流传下来的佳作众多,纳兰容若最出名的便是那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而出于仓央嘉措《十诫诗》中的“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至相恋”更是家喻户晓。我之所以更喜欢《长相思》和《我问佛》,阐述一二,共同探讨。

  • 纳兰容若的词作有着温暖人心的力量。“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两句相互映照、反复强调,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作者山高水远、旅途劳顿的疲惫。明明是悲苦的旅程,我却格外喜欢这语言的格调。独爱最后一句:“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道出了作者心声:烦闷皆因思念所致,多么清新自然、不精雕做,却又格外情深意长、缠绵悱恻。闭上眼睛,仔细回味,眼前是否很有画面感呢?夜深人静、大雪弥漫,衷肠难诉、卧不成眠。这便是思乡的温暖,虽无奈,却可抚慰人心。
  • 仓央嘉措的诗作有着涤荡灵魂的能量。“我再拜无言,飘落,坠入地狱无间。”每每读到这一句,我的心都为之一颤,仿佛世界都为之凝固。作者无愧为宗教领袖、传奇诗人,在辞藻堆砌之风盛行时,偏偏用清新质朴的言语艳压群芳。“世间安得双全法”,他用自己切身经历和情感表达在求一个“明白”,也给世人一个答案。他让我们在他的诗中看清、看懂、再看透,求得灵魂解脱。

图片为本人誊抄作品

初识钟情,终于白首。眉眼如初,岁月如故。这便是我读容若和仓央诗作的柔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