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蒙古人的服饰


云南蒙古人的服饰

杞麓湖,这颗高原明珠闪着世事的波光,凤凰山,郁郁葱葱掩不住曾有的历史苍桑,中河,清清爽爽流露出奔波的坎坷,湖里锦鳞游泳,河内鲤鱼戏嬉,山中百鸟争鸣,云南的蒙古族就生活在这气候温和的鱼米之乡。
公元1252年,元世祖忽必烈亲率10万大军经甘肃,入四川,渡过金沙江入滇,统一了云南。元朝中后期,元朝随军至滇后落籍通海的蒙古族,随着世事的更替聚居到了现今通海县秀丽的杞麓湖畔,凤山脚下。元灭后,数以万计的蒙古族官兵落籍本地,逐渐与当地人民融合,形成当今的云南蒙古族。云南蒙古族男子仍保留着穿长袍,腰间扎腰带的传统。别具特色的是高领、袖口及花边图案还保留着北方蒙古族服饰风格的妇女装束:上装一套共三件,颜色不同,长短相间,称“三叠水”。第一件是短身衣,衣领、袖长至手腕,衣长及腰,衣领及袖口均镶花边图案。第二件穿于中间,单衬衣,无领,袖长与第一件相间,第二件套在外面。袖口要有花边图案,但是镶在里面,穿时把衣袖反卷至肘关节,花边图案外露,恰与第一件的花边图案连接,衣长稍短于第一件。第三件是无领无袖对襟式坎肩,左边钉一排小型银制圆钮扣,约30颗,右边钉6—9个小碗口大的圆形银钮扣,坎肩是披着,银扣是装饰。裤子多为蓝、白色,腰间扎一布腰带,腰带两头均绣有花纹图案,使之从第二层衣服下露出来,坠于臀部,整体显得美观大方。妇女的头饰也溶进了当地其他少数民族的元素,在青少年时,戴凤冠帽,两条发辫绕在帽边上,辫尾扎红缨,“新芯”,结在帽尾上。成亲后的妇女不戴帽子,用包头围在头上,叫“脱兀丝”。生过孩子后,头发要全部盘绕在头上,用包头帕盖起来。


建国前,蒙古族男子穿长袍,腰间扎腰带,同北方内蒙古的蒙古族服饰相似,但建国后大都有所改变,穿中山装、便服或西装,同汉族服装没什么区别。


作者那可儿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