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多少帝王事,見證多有乾清宮——閒話故宮“大殿”

乾清門之北,依次為乾清官、交泰殿、坤寧宮。明洪武初年建南京皇宮時,就建有乾清宮與坤寧宮。後明成祖建都北京,也在宮中建乾、坤二宮。據《周易・說卦》篇雲:"乾,天也,故稱平父;坤,地也,故稱平母。"所以用此二字命二宮名,分則供皇帝與皇后居住。

清朝初年順治、康熙仍複明制,帝居乾清官,後住坤寧宮。但順治帝后期常住養心殿,只有康熙帝常住乾清官西暖閣。雍正帝即位後,清代皇帝都以養心殿為寢宮,才改乾清官為皇帝臨軒聽政之地,也是內廷受賀、賜宴、召見臣工、廷試輸林、御史與接見外藩屬國使臣的場所,成為內廷活動的中心,其位置也居於皇城的中樞。

乾清宮殿廣九楹,深五楹,正中設寶座,左右列圖史、現衡、彜器。門楣向南,殿前為露臺,列銅龜、銅鶴各兩座,日、嘉量各1座,寶鼎4座,十分莊重、神聖。左右丹陸,南出者二,東西出者各一。丹陛之下有文石臺兩座,上安江山社稷金殿。

明清多少帝王事,見證多有乾清宮——閒話故宮“大殿”

東暖閣匾曰"抑齋",西暖閣匾曰"溫室",皆乾隆帝御筆。宮之東為昭仁殿,曾為康帝寢宮,乾隆時改為收藏內務府善本書書閣,名"天祿琳琅",表示對祖父的尊敬。"天祿"指漢代藏書地天祿閣,"琳琅"本為美玉名稱,此處言藏書之美盛。宮之西為弘德殿,殿內匾曰"奉三無私"。孔子日:"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奉斯三者以芬天下,此之謂三無私。"此處謂,人君奉此三者以臨天下,即三無私。"奉無私"匾下對聯為:"二典三漠,法堯舜之道;五風十雨,協天地之心。"

二典指《尚書》中《堯典》《舜典》;三謨指《尚書》中《大禹漠》、《皋陶謨》、《文王謨》此處泛指上古帝王經典。五風、十雨,見王充《論衡》中"五日ー風,十日一雨",指風調雨順。正殿寶座上方懸"正大光明"匾,寶座兩側的楹聯為:"表正萬邦,慎厥身修思永;弘敷五典,無輕民事惟難。"大意為:儀表天下,法正萬邦,就要慎修其身,思為永久之道;向人民弘揚五常之道,要知百姓力作艱難,不要輕視小民之勞。

此聯為康熙帝集經書句所書,現存者為乾隆帝臨。正殿北有幅對聯為:"克寬克仁,皇建其有極;惟精惟一,道積於厥躬。"大意是:能寬能仁,皇帝為萬民樹立最高準則;精粹純一,最完美的道德會積於君主之身。此聯為乾隆帝集經書句所寫。兩聯都是勉勵自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個好皇帝。由此可以看出,康乾二帝對自身的要求極嚴。康照帝筆力強勁,筆畫瘦削;乾隆帝則筆力柔婉,筆畫豐滿。

明清多少帝王事,見證多有乾清宮——閒話故宮“大殿”

乾清官的五屏風銘文,是康熙帝集經書名句之座右銘,嘉慶二年毀於火,後來由太上皇乾隆再製。他曾追憶說:"予年二時,始解文義,每侍皇祖於乾凊宮,得瞻御座後屏風及集諸經銘語,即知綜括治道無遺。而為君者必如是,然後可以盡忠道也。"屏風正中四句為:"惟天聰明,惟聖時憲,惟臣欽若,惟民從又。"此四句是說:上天明察下情,聖人惟天命是從臣子敬順君命,人民服從治理。共餘四聯為:"首出庶物,萬國成寧。"(人君出自庶民,使天下萬國得以安寧)"愷悌君子,四方為則"。(和樂簡易的君子,四方人士將其作為楷模)知人則哲,安民則惠"。(知人善任則為賢哲,使人民安居樂業則為惠政)"功崇惟志,業廣惟勤"。(功勞崇高在於有志,事業廣大在於勤奮)。

環繞乾清宮周圍的有:為皇帝供應茗飲、果品及膳食、宴席的御茶房、御膳房;專門收貯皇帝冠袍履背衣物的端凝殿;收貯藏香及西洋鐘錶的自鳴鐘處;奉行御旨和承辦內務府各衙門一切文書的敬事房;收藏御用圖書、文房四寶的懋勤殿;還有附設太醫值班室的御藥房等。這些廡殿,又把乾清官圍成一個相對封閉、獨立的庭院。

明清多少帝王事,見證多有乾清宮——閒話故宮“大殿”

乾清宮明清兩重天乾清宮為皇帝居住之所,明太祖就住在南京的乾清宮內。北京紫禁城建成後,明朝各帝也住乾清宮,不過有些不問朝政的皇帝,卻把乾清宮作為胡作非為之地。明嘉靖皇帝朱厚熜數十年不朝,乾清宮變成煉丹場所。其中一種所謂仙丹,是採少女初潮之血,盛在金銀器皿中,加鉛、烏梅熬幹,反覆七次,再加其他原料加溫水提煉而成,實為壯陽劑。朱厚熜每服此丹,都亢奮不已,造成生理、心理病變,"性寢躁急,喜怒無常"。據史料記載,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九月,選10歲以下少女160名入官;嘉靖三十ー年冬,京都內外又選8~14歲少女300名入宮,既為朱厚熜的洩慾工具,又為煉丹採血所用。后妃們被他攪得筋疲力盡,不勝其煩,皇后張氏不堪折磨,被打入冷宮,宮女們更人人自危。在此之前,嘉靖二十ー年(1542年)十月初九,曾發生一場官女謀試皇帝的宮變,史稱"壬寅宮變"(該年為壬寅年)。十多名官女在朱厚熜深夜沉入夢鄉之際,突然撲上去要用黃綾勒死他。不料忙中出亂,把黃綾挽成死結,使嘉靖帝死裡逃生。結果十多名官女被"凌退",因受牽連而被處死的更多,其中就有受皇后嫉妒的端妃曹氏。

因而,嘉靖年間,乾清官"冤魂不散",深夜常有女鬼哭泣,鬧得人心惶惶。朱厚熜為了防人防鬼,在乾清宮東、西暖閣設置27張龍床,使人不知他究竟睡在哪張床上。後來他乾脆搬到西苑去住,直到嘉請四十五年冬,快要斷氣時才被人搬回乾清宮。

明清多少帝王事,見證多有乾清宮——閒話故宮“大殿”

明神宗朱翊鈞荒淫殘暴,每夕必飲,每飲必醉,每醉必祭,把乾清官變成"屠宰場"。他啐眼朦朧地瞧誰不順眼,即下令杖死。他還發明一種"立枷",重達300多斤,戴枷人不堪重負,被慢慢折磨死。還有一種懲治官女的刑罰稱"扳著"。被罰官女向北站立,彎腰伸臂自扳雙足,身體不準有多餘的彎,有就暴打。時間久了頭暈目昡,不自主地撲倒在地,嘔吐或病不起。他的荒淫,如同他的祖父嘉靖帝,曾在一天之內"納九嬪"。朱翊鈞的荒淫殘暴,陰穢闇冥,也預示著大明王朝幾近"無可救藥",20餘年後,即宣告滅亡。

朱翊鈞的兒子朱常洛,當了一個月的皇帝(明光宗),就不明不白地死在了乾清宮。熹宗朱由校倒不好色,也非暴君,但沒有多少文化,只醉心於木匠活,把乾清宮變成木匠作坊。結果被魏忠賢鑽了空子,竟"培養"了一名禍國殃民的大宦官。直到崇禎帝朱由檢即位,然已無可挽回明朝的覆亡,以自縊禁官之後山作結局。清康熙帝玄燁駐乾清官時,則是另一番景象。他一生勤政,國家的許多重大決策,都在這裡醞釀、形成。他在乾清官正殿辦公,在東、西暖閣(燒地炕的房子)小憩、睡覺,召開小型會議。乾清門內東側有上書房,課皇子讀書。乾清門內西側有南書房,內留大臣量夜在此值班,協助康帝處理政務。翰林在懋勤殿設有辦公室,晝夜有人值班。在懋勤殿值班的"起居注"官員,負責記錄皇帝的一言一行。

明清多少帝王事,見證多有乾清宮——閒話故宮“大殿”

設在西廂房的批本處,由專門太監把內閣的請示報告呈皇帝批閱,再把"硃批"後的奏摺送交內閣。操辦飲食的官員,在西側的弘德殿辦公。敬事房的太監,負責閒雜事務。御藥房旁邊有祀孔處,玄燁時常去那裡祭拜孔子及其弟子。處理朝政之餘,他就讀書學習,是中國歷史上最熱愛學習的皇帝。

康熙六十ー年(172年),康熙帝病近於乾清宮。嗣皇帝胤禎暫住乾清宮廂房守靈。喪事辦完,胤禎在養心殿守孝27個月後,聲稱:住乾清宮睹物生情精神易受刺激,遂將養心殿修繕一番,定居下來。由此看出,乾凊宮內明清二朝兩重天亦折射出興衰之道

乾清官正殿寶座上方懸順治帝手書正大光明"匾,清朝確立皇太子的密旨就藏在匾後面。"正大光明"是清朝皇帝的祖訓之一,圓明園就建有正大光明殿,為皇帝理政之殿。順治福臨早年的漢語及漢書水平不佳,到14歲親政後才學習漢文經典書籍,演習漢字,進步很快,他寫的"正大光明"行毫大膽而少拘東,正、明二字,有顏書端正法度,大、光二字,則有黃庭堅放縱之韻。全匾的整體感極強,顯得奔放有力,充滿朝氣。後來康熙帝將原跡摹刻上石,還恭跋曰:"皇考世祖章皇帝御筆正大光明四字,結構蒼秀,超越古今。仰見聖神文武,精一執中,發於毫揮之間光昭日月,誠足媲美心傳。朕罔不時為欽若,敬摩軌石,垂諸永久,為子孫萬世法。"

明清多少帝王事,見證多有乾清宮——閒話故宮“大殿”

乾清官火災後,乾隆帝又在石上墓拓,重製此匾,故匾上落款為"乾隆六十二年"(此時乾隆帝已引退2年,年號仍用)。清朝的皇位繼承,沒有采用漢族的嫡長子繼承製,而採取由八大和碩貝勒會議推定。而康熙帝位繼承,則由孝莊皇太后同順治帝商量後用遺詔決定。康熙繼承其父的做法,採取皇子制(不限於嫡長子),認為先立太子,可避免皇帝死後引起爭奪皇位的血腥鬥爭。但他失敗了。康熙帝共有35子,成年受冊封的有20人,較長的12人。康熙十四年(1675年)玄燁21歲,立1歲多的次子胤礽為皇太子,併為之付出很多心血。大子成人後,父皇有意讓他代行祭祀大禮,參與朝政。康熙三十五年欽攻噶爾丹與次年出兵寧夏,都把太子留守京師處理各部院奏章等事。然而太子卻逐漸滋長了享樂奢侈之風,放縱任性,唯我所欲,甚至任意凌辱大臣,捶打親貴,敲詐地方官員,對兄弟手足缺乏友愛,對父親同樣感情淡漠。後來發展到與舅父索額圖結黨,密謀大事。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玄燁不得不廢除皇太子。

廢除皇太子後,卻引出更嚴重的後果,抱有野心的皇子們,則結黨鑽營,謀取大位,鬥爭更加複雜、激烈。於是康熙四十八年,復立胤礽為皇太子。這種立而又廢、廢而又立,反使皇大子集團與皇八子集團之間的鬥爭更為激化,康熙帝再廢太子。這時,皇四子胤禛卻很清醒,他韜光養晦,對父皇示以忠孝,又盡力友善兄弟,交好朝廷諸臣。他儘量避免爭存皇儲的矛盾,勤慎敬業,凡是父皇交辦的事情,他都盡力辦好。這對為繼位問題而耗盡心力的老人玄燁來說,自然是莫大的欣慰。所以他在遺詔中說:"皇四子胤禎,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

明清多少帝王事,見證多有乾清宮——閒話故宮“大殿”

這些經歷,使雍正帝胤禛不能不考慮自己的接班人的問題:用嫡長制,雖可避免兄弟之爭,但不能保證選優,明亡的教訓,乃前車之鑑。用太子制,他已親歷切膚之痛。於是他想出一種秘密立儲制,既預立皇位繼承人,又不公開宣佈,既利於在皇子中選優,又避免皇子們爭奪皇位相對地保證了皇位的平穩過渡。於是他將傳位詔書置於密封錦匣中,放在乾清官正"正大光明"匾之後,待他死後,由王公大臣共同開啟密匣,宣告天下。這一舉措的最大收穫,是他選對了接班人弘曆,推動了中國歷史的前進。這一秘密建儲制度,只實行於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四朝。到同治、光緒時就由慈禧一人定乾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