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拿破仑和希特勒非要打苏联,先统一其他地方不可取吗?

参见赫本大人


这个问题让拿破仑和希特勒都想骂人。

虽然两人在今天的评价完全不同,但都干了一件在很多人看来愚蠢至极的傻事,那就是大举进攻苏联。而最终的结果是,拿破仑沉默了,希特勒哭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两人一定要打苏联呢?先拿下其他地方不可以吗?比如英国。

理论上没有后顾之忧才好全身心拿下俄国,但这样浅显的道理为何拿破仑和希特勒就是参不透呢?

关于这个问题,两人表示,你才参不透,你全家都参不透。之所以没有拿下英国就进攻俄国,拿破仑和希特勒也有自己的苦衷,静夜史认为:

1、英国始终技高一筹

一个陆权帝国最尴尬的地方就在于遇上海洋帝国,而无论拿破仑还是希特勒都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局面。

作为岛国,英国自古以来就是海洋强国,甩欧洲大陆国家好几十条街。而且因为被大海包围,英国很早就走上了对外扩张,殖民全球的道路,在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英国成为海上霸主,逐步建立了日不落帝国。

正因为早早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并率先开始工业革命,英国的技术水平在19世纪拿破仑帝国时期是遥遥领先的,这使得拿破仑只能通过禁止他国与英国贸易的方式对英国进行大陆封锁。而事实证明,这种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搞法,最后让拿破仑怨声载道。

而到纳粹德国崛起时,虽然此时的德国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在技术和国力上遥遥领先于英国,但作为大陆帝国,德国的海上力量发展始终差强人意。

和陆军一杆枪就能驰骋天下不同,海军的舰艇,空军的飞机都是烧钱的东西,这是考验一国综合国力的东西,而虽然崛起的德法都有财大气粗的财力,但历史经验不是一个大陆国家能随便学到的,所以即便是鼎盛时期的拿破仑帝国和的抑制第三帝国,都免不了在海上,尤其是英吉利海峡被英国吊打的命运。

作为一个不受他国待见的欧陆强国,无论拿破仑帝国还是德意志第三帝国都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扩张领土和收拾不听话小弟方面,如果遭遇英国这样的硬骨头,死磕是最愚蠢的办法,视而不见才是苟延残喘之道。

而很明显,拿破仑和希特勒都学到了,所以他们没有在崛起的上坡路,就死在死磕英国的不归路上。

2、俄国始终不值一提

俄国很强吗?今天的俄国当然令人生畏,但历史上的俄国除了一眼望不到边的领土,还真没什么让其他国家害怕的。

虽然俄国的领土广大,但俄国在历史上的发展并不迅速。相反,因为巨大领土的拖累,俄国始终无法进行相对彻底的社会变革,农奴制成为俄国蹒跚前行的主要拖累。

加上俄国在历史上败多胜少,给了他国“俄罗斯战斗力也就那样”的结论,这增强了征服者的信心。

所以拿破仑才在俄罗斯不肯低头后,开始大举远征俄国。

而希特勒上台后面临的苏联,已经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工业化,加上1929年经济危机后大量西方技术和人才的引进,苏联的工业化水平大大提升,综合国力在1937年达到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但苏联在30年代开始的大清洗运动,让整个苏联的军政建设遭遇重大挫折,因为大量军事人才被处决,苏军一线连级指挥员平均学历只有初中水平,这些情报被希特勒侦知。而最要命的是,在二战爆发后,苏联侵略芬兰,在苏芬战争中被少得可怜的芬兰军队打得鼻青脸肿,这更让希特勒对苏军不屑一顾。

所以,无论拿破仑还是希特勒,从内心里并不认为攻打俄国会让他们万劫不复,这种错误的自信心最终让他们在没有彻底解决后患的情况下就贸然开战,最终的结果就是鸡飞蛋打。

不过从拿破仑帝国及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发展轨迹来看,作为一个陆权帝国,在崛起的过程中,想要称霸欧洲,后方应该是俄国而不是英国。且俄国海量的资源和巨大的领土面积是这两个帝国最需要的宝贵财富,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在他们眼中俄国很强,也要将主要精力放在俄国而不是英国身上。所以,进攻俄国是两个帝国能成功生存下去的根本要素。

可惜,历史从来没有给两个政治强人更多的眷顾,在拿破仑折戟沙俄后,希特勒的称霸之梦也彻底被埋葬在俄国的林海雪原。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为什么拿破仑和希特勒非要打苏联,先统一其他地方不可取吗?


我们知道,在欧洲历史上有两个几乎统一欧洲大陆的人物,那就是拿破仑和希特勒,两个人虽然不是同一时期的人,但他们都很有野心,并且差一点统一欧洲大陆,最终都败在了与俄国(苏联)的战争中,令人疑惑的是,他们为什么非要打俄国(苏联)呢?先统一其它地方不行吗?

小编认为,不管是拿破仑还是希特勒,他们都认为俄国(苏联)处于重要的军事地位,地广人多,资源丰富,并且俄国人也野心勃勃,与英国结盟,对拿破仑和希特勒统一欧洲带来了威胁。具体原因是:

1、拿破仑非要打苏联的原因?

一是俄罗斯的封建制度顽固而强大,拿破仑是新兴资本主义政权,两者势不两立,并且俄国是欧洲所有的封建帝国的总后台。我们知道,俄国的农奴制度直到1861年才开始改革,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而拿破仑是新兴资本主义政权,有革命性质,与欧洲大陆国家的君主们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当时的欧洲封建君主制国家建立了反法同盟,而俄国是反法同盟最强大的后援和主力。因此,即使拿破仑不去攻打俄国,俄国也迟早要攻击法国。所以,先下手为强,拿破仑从战略上肯定会先打俄国。

二是因为俄国拒绝执行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令。1812年,拿破仑在欧洲大陆获得了空前的军事胜利,占领了几乎整个意大利、德意志地区,击败了欧洲强国奥地利,大败普鲁士,控制了意大利、尼德兰等地和西班牙北部。为了获得整个欧洲的霸权,让当时的法国的死敌、海上帝国英国臣服,法国联合其他欧洲大国发起了“大陆封锁”政策,拿破仑对英国实施大陆封锁令,规定欧洲的任何国家都不允许和英国有任何贸易往来,但俄国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且对法国的扩张存有强烈的戒心,拒绝执行大陆封锁令,成为欧洲大陆阻止拿破仑实现争夺世界霸权计划的中坚力量,俄国的敌对行为招致拿破仑的愤怒,所以,拿破仑要打俄国。

三是因为俄国与英国结盟,反对拿破仑,拿破仑认为,只要俄国被打垮了,英国就会屈服。1812年4月,俄国同瑞典缔结盟约,规定双方共同行动,反对法国。战争爆发后,俄英缔结了和约,结束同土耳其的战争,对俄国来说,和英国这个海上帝国结盟是政治上的巨大胜利。英国作为法国霸权最大的威胁,他不止一次串联起反法同盟。英国与俄国相勾结,俄国具有颠覆法国的实力,加上英国的金钱和海军支援,对拿破仑的威胁非常大。而英国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拥有先进的海军,拿破仑自认为当时还不具备可以与英国抗衡的海军,所以,拿破仑只能选择俄国攻打了。拿破仑认为,只要打败俄国,英国没有外援就会屈服。

2、希特勒非要打苏联的原因?

一是为了获得苏联的资源,消除苏联武装对德国东部的威胁。当时的希特勒以闪电战的形式,碾压英法等国,基本上统一了除苏联外的欧洲大陆,当随着战争的持续,德国的资源消耗殆尽,并且苏联在德国的东部一直集结大量军队,对德国来说有一定的威胁。而且苏联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拥有石油、煤炭、粮食、工业生产等资源,如果能攻下苏联,不但解除威胁,而且能获得大量的资源,为德国的持续征伐提供良好的后勤补给,所以,希特勒非要打苏联。

二是因为德国与日本形成联盟帝国,攻打苏联,可形成两面夹击。二战中,德意日三国是轴心国,当时德国攻打苏联,可与日本形成两面夹击,非常有利于战争,并且对于德国而言,只要占据苏联,就能和侵华的日本形成亚欧一体的地缘战略,成为亚非欧三洲的轴心联盟帝国,顺势拿下大洋洲和美洲,称霸世界简直指日可待。所以希特勒认为要想称霸世界,单靠已经占领的那些个欧洲各国还不够,能够拿下苏联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一步,所以,希特勒要非打苏联不可。

三是因为德国与苏联意识形态的敌对,希特勒视苏联为眼中钉,必须打掉。当时的苏联信奉共产主义,而希特勒则是极端仇视共产主义者,意识形态的敌对,使两国不可调和矛盾,并且德国和苏联一样,在二战爆发前后,也都是热衷于对外扩张的国家,苏联通过“东方战线”在东欧得到了不少的土地,所以希特勒想要称霸世界,肯定不会放任一个大国在一旁随时等着捡便宜,必须要除掉以绝后患。所以希特勒非要打苏联。

四是因为希特勒自信心膨胀,错估苏联的实力。在攻打英法等国时候,德国以闪电战碾压各国,取得了快速胜利,使希特勒自信心极度膨胀,并且当时苏联因国内政治斗争刚经过大清洗运动,清洗掉了很多将领,他认为苏军战斗力极差,可以轻易被打败,并且苏芬战争中苏军糟糕的表现更证实了希特勒的猜想。希特勒认为,苏联当时并不强大,几万芬兰人就能把他们打的丢盔卸甲,更何况是百战百胜的德军呢?所以,希特勒要打苏联。

所以,综合以上几方面原因,处于局势、政治、资源等各方面原因,拿破仑和希特勒在统一欧洲与大陆过程中,都不得不非要打苏联。


葛大小姐


1812年,拿破仑一世集结军队61万,渡过涅曼河,向俄国不宣而战,这场为了争夺欧洲霸权的战争爆发,史称“俄法战争”。这场战争的爆发,其实早有预见。

俄国和法国在早就结下了“梁子”。1806年,普鲁士、奥地利、俄国联军进攻波兰,意图进行瓜分。当时波兰国王被迫向拿破仑求救。于是,拿破仑兵马驰援波兰,在萨克森在霍夫击败普鲁士军队,普军投降。1807年,法军在弗里德兰将俄军击溃。最终,俄、普分别与法国签定《蒂尔西特和约》。作为战败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条约内容: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必须承认法国在普鲁士占领的地方,和拿破仑在那里所修改的疆界 ,以及拿破仑对伊奥尼亚群岛的统治权,同意成立波兰大公国(这是法国在俄国边界上的一个进攻基地),并参加对英国的封锁(即所谓大陆封锁)。

这条约不但让俄国丢了领土,更严重的,损害了他们的经济利益。当时他们和英国有很多经济来往,而且,法国为了发展本国经济,打压其它国家优势产业。

所以,俄法战争的爆发,有俄国主动的一面。

拿破仑一直想要建立真正的法兰西大帝国,要把欧洲一体化,要实现这个目标,这场恶战总有一天会到来的。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集结了190个师550万人、4900架飞机、3700辆坦克、47000门大炮、190艘军舰,划分为三个集团军群,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联卫国战争全面爆发。

希特勒比拿破仑野心更大,他是想要征服全世界。要征服全世界,先从征服全欧洲开始。苏联是一个巨无霸,只能放在最后一个去啃。

1940年,希特勒要征服英国,实施海狮计划,但是,遭遇英军的顽强抵抗,损失惨重。西边受阻,被迫向东开展新的战线,于是,就有了苏德战争。

拿破仑和希特勒都是在俄罗斯跌大跟头,不但成了他们又兴转帅的转折点,而且损失非常惨重。拿破仑的60万大军,回到法国的只有三万。希特勒直接被反攻,从莫斯科打到柏林,最后他被迫自杀。于是,战斗民族的俄罗斯都成了侵略者的禁地。

我是老鱼,请关注我,每天和你一起看世界,品历史,长见识,树人格。


老鱼侃世界


一般情况下,先统一其它地方再打苏联是合理的,也最符合先弱后强的一般逻辑。

但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苏联的工业化已取得很大成绩,并导致苏军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可以预计,不久的将来会赶上甚至部分超越德军,加上苏联的人力和有资源优势,这对崛起中的德国即将成为难以战胜的对手。

此时,由于苏军在三十年代的“大清洗”,此时的苏军又是比较弱的时候,看似庞大的苏军,不单缺乏士兵,更缺乏军士和军官,在编的军士、军官也普遍不合格,缺训练、缺经验、缺知识;部队大量装备老化,缺编严重;军事领导思想陈旧、保守,几乎没有认识到新军事革命已经到来;“苏芬”战争的不顺利,逐渐让苏军领导层所认识到军队的严重问题,新的国防委员会委员的上任后,正在全力改革,问题逐步在改善中。

同时期德军缺正好相反,乘着对法战争胜利的余威,不仅各部队普遍得到实战的锻炼,士气正处高峰,看似“战无不胜”,英国正在为自保而无力它顾,美国孤立思维浓重,对欧洲事务好像不敢兴趣。

从旁观者角度看,毫无疑问此时也是德军攻苏的最佳时间段。


探测卫星A


看图就能知道不管什么时期俄国人的地方都是最大的,拿破仑巅峰时期已经控制了东欧,南欧,北欧也是同盟,只剩一个俄罗斯帝国了,拿破仑只要拿下俄罗斯帝国就有了很大的复地,成为一个超级大国。德国更是二战初期用闪电战没用一年就占领了全东欧,开始隔岸跟英国开火了,德国也是巅峰时期进攻苏联的。不管是拿破仑还是强如德国都以为自己能很快打赢俄罗斯,但是他们都错了,开始的突飞猛进后来慢慢进去了僵持战,消耗战,对于远征的人来说,地广人多的俄罗斯一旦进去消耗战就完了。德国多线作战,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德国元气大伤开始应付不了苏联败退了。




Surlllg



看官可以从地图上面看到,整个欧洲大陆就是法国,德国,意大利,波兰还有西班牙这些主要国家,算得上面积大,国家还是有些实力的。

不管是法国的拿破仑还是德国的希特勒,都是在攻下欧洲大陆主要国家,可以说已经没有对手了,在想发展下去,英国和俄罗斯就是西面和东面的两个强国,也是两把刀子,不搞定这个两个地方,自己在去征服其他地区,就远离本土,兵力要输送很远,一旦后方有问题,前线兵力根本无法快速回援,就会丢掉大本营。

英国孤悬海外,主要是海上军力强劲,陆地战力不一定打得过强盛时候的法国和德国,反而法国和德国的海军确是肯定打不过英国海军。但是俄罗斯一直是陆上强国,陆军战力也很强,又是在帝国的东边,也只有这一个强国了,把俄罗斯打下来,那就可以说后方不会有太大问题,不用担心远征后有其他军队可以威胁到帝国本部。

这也就是法国和德国在占领多数欧洲国家后,想对外继续扩张,都必须先打下俄罗斯,也是必须要攻击的,否则自己军队南征,俄罗斯人一看本土军力空虚,绝对会派兵进攻,这样就会两面被夹攻,这时候英国在来一锤,肯定完的更快。


一股一炒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拿破仑和希特勒在基本解决了欧洲大陆之后,都面临了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英国问题,一个问题是俄国(苏联问题),那么具体情况我们具体分析一下。

拿破仑鼎盛时代的欧洲

拿破仑是在1812年左右的时候到达了顶峰时期,基本控制了整个欧洲大陆,当然,除了隔海相望的英国。

实际上,他并不是没有和英国干过,在1805年的特拉法尔加海战中英国海军彻底击败了法国和西班牙的联合舰队,自此之后法国对英国彻底丧失了制海权,没有了制海权,法军又如何登陆英国作战呢?

由于长期没有制海权,所以当拿破仑打遍欧洲无敌手之后,只剩下一个俄国可以进攻了,所以就在1812年进攻了俄国。

德国的情况

可以说二战爆发后德国的进攻只能用神速来形容。

1939年9月对战波兰,一个月就结束了对波兰的战争。在来年与法国的战争中,只用了42天就打败了当时号称欧洲陆军第一的法国。

在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之前,希特勒面临的处境也和拿破仑类似,在欧洲就是两个问题,一个是英国问题,一个是苏联(俄国)问题。

对于英国,德国的海军太弱,根本无法跟当时的英国皇家海军正面对战,只能用潜艇不停地袭扰英国海军,切断英国的海上补给线。至于要搞大规模登陆作战就是痴心妄想了。

当然,他也不是什么事都没做,为了迫使英国投降,德国人实施了“海狮计划”,对英伦三岛进行了持续的轰炸,当时的英国更换了首相,之前实行绥靖政策的张伯伦下台,换上了态度强硬的丘吉尔,英国在他的带领下,英勇顽强地抵抗住了德国强大空军的进攻,使得希特勒实行了两个多月的海狮计划最终由于德国空军损失惨重而被搁置。

也就是说,当时对于德国来说,海军无法承担进攻英国的任务,而空军也不能达到让英国屈服的目的,所以进攻英国对于德国来说暂时都是不可行的。

唯一能直接进攻的就只有苏联了,毕竟陆地和苏联相接。

并且,苏联其实也打算要进攻德国的,苏联计划在德国和英法都打的精疲力尽的时候出兵进攻德国,就是苏联的“大雷雨”计划,当然,由于法国败的太快,太出人意料,所以苏联当时也在等待进攻德国的时机,或许想等到德国真的登陆英国,然后在英国损失惨重的时候再出兵进攻德国把。

所以德国人就打算先下手为强,就先进攻苏联了。

结论

所以,根据以上分析来说,拿破仑和希特勒在进攻俄国(苏联)之前,实际上都只剩下了两个问题,一是英国问题,二是俄国(苏联)问题。除了这两个国家之外,其他的能直接打的地方都打下来了。

之所以不进攻英国,是因为拿破仑和希特勒都没有制海权,海军无法承担进攻英国的任务,只不过希特勒比拿破仑多了一个选择就是用空军的空袭来迫使英国屈服,但是没能实现。

所以既然英国问题解决不了,就都先解决俄国(苏联)问题了。


老威观史


近几百年来,崛起的欧洲,先后发生了两次很有意思的事,那就是先后曾统一欧洲大陆的拿破仑和希特勒,接连发动了对于俄罗斯的进攻,但却不约而同的折戟沉沙,最终,也因为对于俄罗斯的进攻,两个一度统治整个欧洲的军事强人霸业成空。

拿破仑

为什么拿破仑和希特勒,非要攻打位于东欧的俄罗斯呢?

对于拿破仑和希特勒而言,在攻打俄罗斯之前,他们就已经将整个欧洲大陆纳入了统治范围。拿破仑时代,拿破仑带领法国崛起之后,先后将西班牙、普鲁士、奥地利等欧洲传统强国一一击败。而二战时期的德国,更是实用闪击战,将苏联以东的整个欧洲大陆,纳入了统治范围。

对于基本统一中西欧的希特勒和拿破仑而言,想要真正完成统一欧洲的梦想,他们的敌人只有两个,一个是孤悬海外的英伦三岛,一个就是位于东欧的传统大国——俄罗斯。

拿破仑远征俄国

但是,早已经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不但实力强劲,而且还拥有无与伦比的地理优势——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最重要的是,英国以绝对优势占据世界第一的强大海军舰队,成为拿破仑和希特勒进攻英国的最大障碍。

作为欧洲传统陆上强国,虽然德国和法国的海军实力也并不弱,但比之日不落帝国时期的英国,却相差甚远。因此,如果希特勒和拿破仑真的不顾一切发动对英国的进攻,英军和德军遭遇的最大可能是,还没有摸着英国的土地,就已被击沉在海上。作为军事强人的拿破仑和希特勒自,然不会做如此蠢事。

因此,两个人不约而同的选择是:先一步完成统一欧洲大陆的目标,最后,整合整个欧洲大陆的优势资源覆灭英国,真正坐上欧洲乃至于世界老大的位置。

希特勒

其实,虽然拿破仑和希特勒先后在寒冷的俄罗斯折戟沉沙,但是,在发动对俄罗斯的进攻之前,无论是沙皇时代的沙俄,还是斯大林时代的苏联,都并没有表现出可以击败拿破仑和希特勒的实力。

在拿破仑远征沙俄之前,位于寒冷东欧的沙俄,只是欧洲的二流国家,而且还是一个一直被西欧国家视为乡下人的二流国家。虽然沙皇的灰色牲口悍不畏死,但是,仍处于农奴制的沙俄,不但制度落后,工业实力也较其他国家相差较远。比之打遍欧洲无敌手的拿破仑60万大军,无论从哪方面看,沙俄都不具备击败这支大军的可能。

拿破仑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希特勒时代的苏联。希特勒为什么敢对苏联发动巴巴罗萨计划?除了德国对石油等资源的极度渴望之外,也与苏联的拙劣表现有很大关系。二战之前,为了扩展战略空间,苏联曾动员数十万大军对于北欧的芬兰发动进攻,然而,军队人数堪比芬兰全国总人口的苏联大军,却在芬兰的坚决抵抗之下损失惨重。

苏芬战争中,数十万苏联大军居然伤亡过半。面对总人口百万的芬兰,苏联装备先进的大军表现如此糟糕,自然让德国信心大增。而苏联对于军队从上至下的大清洗,则进一步坚定了对于苏联进攻的决心。

因此,在发动对于东欧俄罗斯进攻之前,无论是希特勒还是拿破仑都信心满满。他们也从来不认为俄罗斯会成为他们统一欧洲大陆的障碍。

巴巴罗萨计划

然而,令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地处苦寒之地的俄罗斯军队固然在正面战斗中不是法军和德军的对手,但是,凭借坚定的抵抗意志和正确的战略战术,再加上冬天俄罗斯寒冷无比的气候,俄罗斯生生拖垮了拿破仑和希特勒曾横扫欧洲大陆无敌手的军队。并最终导致了拿破仑帝国和希特勒第三帝国的灭亡。


鸢飞九天2018


简单来说,俄罗斯从过去到现在,直至可见的将来都被欧洲人认为是对欧洲最大的威胁!其实整个欧洲大陆都以消灭俄罗斯作为终极目标!从这点出发就很好理解两人为什么一定要向俄罗斯开战了!如果石油充足,德国就不会这么快入侵俄国,日本也会偷袭珍珠港。资源争夺才是延续战争的根本。而俄国的气候,俄国人的坚韧不怕牺牲。都是拿破仑和希特勒失败的原因,想大败俄军,只能让俄国解体。

德国和日本一样,都是领土和人口少的国家去侵略面积超大的国家。太贪心了。想想自己多大点地方却要占领苏联那22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啊。拿破仑,希特勒之所以没有统一欧洲,都范了战略上错误,一点,跟英国以海为界,断决与欧洲大陆联系,实行海禁,二点,与俄国边界以河边筑城,以便精养生息。

欧洲任何一个国家强大都会去打败征服俄国,俄国就象战国时的强秦,要想统一欧洲就必须打败俄国,还有俄国人没有信用,看看他的发家史就知道了,有机会俄国是吞并欧洲最大的可能,沒有美也许也没欧洲了。罗马帝国分裂后,欧洲人一直怀揣着统一的梦想,西、中欧一直处于相对强势地位,那肯定要去武统以东罗马继承人的俄国了。当然他们也要放着俄国强大了反过来去武统中西欧。欧盟现在这么不待见俄罗斯,如同当年的欧洲天主教地区(西罗马)不待见东罗马帝国一样。

历史上有三个人是从西面力图攻克莫斯科的,结果不仅仅功败垂成,甚至整个国家就此崩溃了,这三个人是希特勒德国,拿破仑法国,还有一个更早的瑞典国王败给了彼得大帝。只有东方的蒙古人是从莫斯科的后面拿下了俄毛!这样说吧,纳粹进攻苏联前,是纳粹军事实力的巅峰,但是希特勒清楚的知道,他们的巅峰维持不了多久。从希特勒上台的第一天起,他就是个强烈的反苏反共主意者。俄国在欧洲的地位有点类似中国在亚洲的地位,任何国家需要称霸,欧亚,都需要打败俄国中国。如当年的英俄全球争霸,法国远征俄罗斯,二战德国巴巴罗萨计划,如亚洲中日三次战争,中越战争,中印战争,以及美国和中国在朝鲜的直接对抗。

拿破仑跟希特勒两次试图统一欧洲均告失败,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有英国这个搅屎棍的存在,英国是个岛国,远离欧洲大陆,一个统一的欧洲大陆使其有面临被孤立的危险,所以他会跳出来,不遗余力的进行破坏。日本也是,岛国搅屎棍,做为邻居,一个强大的中国总能令其野心不得发作,所以每次他看到中国面临着强大的契机他都会跳出来捣乱,或是绊你一跤,或是抽冷子打你一记闷棍。中国若想真正富强,就要想办法把这块绊脚石搬走,搬不走就抡起大锤砸碎,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拿破仑的战斗力更强,几乎掌控了整个欧洲大陆,又没有美国的后患,如果攻克英国后再动俄罗斯,胜率大增。可惜英国海军力量太强了,无论是拿破仑大军还是希特勒德军,都受制于英国海军的强大,以至于功亏一篑!


历史深度揭秘


我个人认为,这里存在着拿破仑和希特勒无法统一欧洲的根本类同性原因;他俩当年所统一的欧洲绝大部分区域,只是战争上和政权上的征服,但不是欧洲多邦国集团共同利益上的征服,更不是欧洲民心民意在一统下文化利益上的征服.我有以下3点:

1,题主的问题问的非常好,这是一个两问的问题,第1问和第2问当中是有关联的,拿破仑和希特勒,都在有理无理间奋不顾身的一头撞进了苏联这个铁板墙,被卡在铁缝里;他们没有发现还有第2条路可以走,也就是第2问,先统一其他地方,这种统一是放下绝对的武统,实行政治对民心的战领区统领.俗话说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有了大后方的民心去做支撑,在做第1问要做的事情,自然会除掉内患。

2, 这就好比当年的董卓愣是没听见田丰,沮授的话,要举全军去攻打曹操,结果兵败如山倒,彻彻底底的失败。曹操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从而在赤壁一战重蹈覆辙;但他很快就清醒过来,逃回北方之后,对自己的政权区域进行长期休整,培养人才培养兵士,从而为后来司马懿家族一统天下奠定了政权政策上的基础。

3, 我们记得很清楚,拿破仑滑铁卢之战之后,便在欧洲政治舞台上永久的失去了他的政治地位,那些曾经臣服他的邦国,转而投靠了他的对手,这明显上的说明这群体中多有内心不服之人,从中国人的思维来说,这是穷兵黩武的后果;希特勒同样如此,希特勒杀害三十万犹太人,且始终崇尚民族血统纯正性,这种偏激造成民心丧失的后果相当严重。他们都因绝对的战争艺术,而称霸整个欧洲;同样他们也会因为绝对的战争对欧洲的征伐统治,使他们必然得到被战争所灭亡的后果。

然后我们再回顾历史来看,对于欧洲具有整体文明统治力的文化王朝;我们自然而然的想起了罗马帝国,今天欧洲人引以为好的帝国,罗马帝国承载着欧洲人文化信仰上的统一属性。因此这个帝国,在欧洲文化沉淀的历史长河中延续了上千年,这是了不起的。下面我有3点发散:

1,无论是罗马帝国还是华夏文化,对未来全球化的文化,都具有深厚的奠基作用。

2,曾经狂人犯过的错误,今天或者未来一就会有相似的人去犯,但每一次,都会掀起一场新的革命。

3,借鉴古人,借鉴前人,借鉴当代人,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活好自己的人生,是多么畅快的一件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