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路相逢,文狀元敗給武狀元,竟因這一上聯

明朝有個文學家叫楊慎。楊慎自幼聰明,11歲就能寫文章,21歲那年他參加會試,文思泉湧妙筆生花,主考的兩位考官十分賞識他的才華。可惜的是蠟燭不慎落到了考卷上將卷子燒壞了,以至於楊慎名落孫山。可是這次打擊並沒有讓楊慎灰心失望,三年後24歲的楊慎再次參加考試,結果以殿試第一的成績被錄為頭名狀元,楊慎中狀元之後按照慣例回家省親。

狹路相逢,文狀元敗給武狀元,竟因這一上聯


那時陸路不方便,於是他就從水路回鄉,在返鄉的途中正好與同科武狀元所乘的船隻相遇,兩船行至到最狹窄的地方,因為船上乘坐的都是新科狀元,誰也不肯降低身價讓對方先通過,於是,就這樣在河面上相持下去,最後武狀元提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他說你是文狀元,我是武狀元,我出一個上聯,如果你能對上來,我甘願讓你先走,如果你對不上了那就要我先行了,楊慎自恃才高哪裡放在心上了,欣然同意了,武狀元於是大聲地說出了聯:兩舟並行,櫓速不及帆快。

狹路相逢,文狀元敗給武狀元,竟因這一上聯


武狀元的上聯一出口楊慎才知道自己低估了人家,武狀元的上聯非常巧妙,運用了諧音手法有一語雙關,從字面上來看,上面是說依靠搖櫓行船,不如憑藉風帆推送船隻速度更快,然而這裡櫓速和帆快分別又是古人名字的諧音。魯肅,三國時期東吳名臣是一名文官。樊噲,漢高祖劉邦手下的猛將是一名武官,言外之意文不及武,楊慎坐在船頭絞盡腦汁思索良久也難對出下聯只好讓武狀元先行。

狹路相逢,文狀元敗給武狀元,竟因這一上聯


楊順事後一直沒能對出下聯。這次事件他始終耿耿於懷,成了他心頭一大憾事,直到他兒子成親那天當然是兒媳拜堂之時,屋內古月清明這喜慶的聲樂忽然觸發了他的靈感,他大喊一聲,我對出來了,我對出來了,在場的親朋好友都被他嚇了一跳,原來他終於想出了下聯:八音齊奏,笛清怎比簫和。笛和簫是兩種樂器,在這裡有一諧音手法指代兩位古人,北宋大將狄青和西漢名臣蕭何狄青是一名武將,蕭何是一名文官,文更勝武,比起武狀元的上聯毫不遜色,對仗工整,獨具匠心,依舊語帶雙關,雖然晚了幾十年都也堪稱絕對。

上聯:兩舟並行,櫓速不及帆快。

下聯:八音齊奏,笛清怎比簫和。

為難楊慎幾十年的上聯,你們是否有合適的下聯呢?分享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