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武狀元」究竟有多厲害?武科得三元者只有一位,清初浙江王玉

  中國古代每一個朝代都有一些武功蓋世、萬夫不當的武林高手,但是,這些武林高手出自民間,其功夫高低多為民間傳說,真實狀況難以考證。

  除了這些武林高手,中國古代還有官方的武術考試,這就是科舉制中的“武舉”考試。在“武舉”考試中獲得最高名次的就是“武狀元”。

古代“武狀元”究竟有多厲害?武科得三元者只有一位,清初浙江王玉

  這些“武狀元”可謂武林中的國家隊,受過專門教育,武功自然應高於民間武林高手。

  但是,他們究竟有多厲害?又是如何參加考試的呢?除了那些“大內高手”?今天,我們主要清朝為例來叨叨。

  中國歷史上的武舉制度創始於唐代武則天始創選拔武將的武舉考試。至清朝時改稱武科。

  武狀元中,最有名的當屬郭子儀,他是唯一由武狀元而位至宰相者。

  郭子儀是唐代開元初年武舉高等(狀元) 。他一生歷仕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曾兩度擔任宰相。

  同時,他也是歷代武狀元中軍功最為顯著者。

  歷史上武舉一共進行過約五百次。相對於文科舉,武科舉較為不受重視。歷朝的武舉時而被廢,時而恢復。而武舉出身的地位亦低於文科出身的進士。

  武舉的興盛期在明清兩代,特別是在清代。清朝時武科舉鼎盛時期,也是衰亡時期。

  明朝武舉創制甚早,但制度一直沒有確定下來。清朝沿用明朝的制度採用文武並重的辦法。

  滿清是在馬背上得天下的,崇尚武功根深蒂固。

  另外,從入關建立大清國,內外戰事不斷,武官戰將的補充、內外戰爭的需要使朝廷不能不重視武備;而籠絡漢族人中“武可拜將”的傑出人才也是維護一統的需要。

  清代武官雖然仍以行伍出身為“正途”,由武舉出身的次之,但武舉出身者數量不斷增大,在軍中佔有相當比例,清代對武舉的重視程度大大超過明代,國家大力提倡,制度日益嚴密,錄取相對公正。因此,民間習武者對武舉考試趨之若鶩。

  清代武舉為國家提供了大批人材,其中產生了不少傑出人物。 但清朝只設武舉而無武學,可以說為近代中國軍事落後埋下了禍根。

  順治三年(1646年)朝廷同時開始文科和武科考試,武科與文科一樣,分為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四級。

  一、童試,在縣、府進行,考中者為武秀才。

  二、鄉試,在省城進行,考中者為武舉人。

  三、會試,在京城進行,考中者為武進士。

  四、殿試,會試後已取得武進士資格者,再通過殿試(也稱廷試)分出等次,共分三等,稱為“三甲”。

  一甲是前三名,頭名是武狀元;二名是武榜眼;三名是武探花。

  殿試的規格很高,一般由皇帝親自主考。

  考試揭曉後,在太和殿唱名,西長安門外掛榜,並賜給武狀元盔甲。

  然後由巡捕營護送武狀元歸第,炫耀恩榮。

  第二天,在兵部舉行盛大的“會試宴”,又賞給武狀元盔甲、腰刀等,賞給眾進士銀兩等。

  清代科甲等級差別甚大,同樣是武進士,一、二、三甲的等級和榮譽卻大不相同。

  自然狀元是出盡了風頭的,登第後的三天內,可以披紅掛綵,上街

  誇官,真所謂春風得意、風光十足了。殿試以後,通常立即由兵部授予官職。

  順治三年(1646)丙戌科是清朝武舉第一科,當時規定武狀元授正三品的參將,武榜眼授從三品的遊擊,武探花授正四品的都司。

  二甲授正五品的守備守備,三甲授從五品的署守備。

  康熙年間又有變動,改為一半授營職

  ,是直接帶兵的官,另一半授衛職,是皇帝的宮廷侍衛。

  雍正五年(1727)規定,武狀元授御前一等侍衛,武榜眼、探花授二等侍衛。

  再從二甲中選頭十名,授三等侍衛。

  其餘全在兵部註冊授於守備等營職。雍正以後各朝武進士的授官情況還有一些變化,不過所授品階基本上以康熙朝定製為準,沒有太大的變更。

  清代的考試辦法差不多與明代一樣,分一、二、三場進行。一、二場試了弓馬技勇,稱為“外場”;三場試策論武經,稱“內場”。

  每年十月初,武舉們就要去兵部考策論。然後,皇帝在紫光閣檢閱武舉們的騎射及步射,一場試馬上箭法,馳馬三趟,發箭九枝,三箭中靶為合格,達不到三箭者不準參加二場。

  乾隆年間,一場又增加了馬射“地球”,俗稱“拾帽子”,專為考察伏射能力。二場考步射、技勇。步射九發三中為合格。

  二場考步射、技勇。步射九發三中為合格。

  接著,在御劍亭檢閱武舉們考試弓刀石。一共三項。頭項拉硬弓,弓分十二力、十力、八力三號,另備有十二力以上的出號弓。應試者弓號自選,限拉三次,每次以拉滿為準。

  二項舞大刀,刀分一百二十斤、一百斤、八十斤三號,試刀者應先成左右闖刀過頂、前後胸舞花等動作。刀號自選,一次完成為準。

  第三項是拿石蒂子,即專為考試而備的石塊,長方型,兩邊各有可以用手指頭摳住的地方,但並不深。也分為三號,頭號三百斤,二號二百五十斤,三號二百斤。

  三場是考文,當時叫“程文”,也稱“內場”,相當於文化課考試。

  內場考試對大多數武人來說,比外場考試更難應付,所以考試辦法不得不屢有變動。

  最初是考策、論文章,“策”相當於問答題,“論”是按試題寫一篇議論文。順治時定為策二篇、論二篇,題目選自四書和兵書。康熙年間改為策一篇、論二篇。

  策題出自《孫子》、《吳子》、《司馬法》三部兵書,論題只從《論語》三部兵書,論題只從《孟子》中出,考試難度有所降低。

  乾隆時,又改為策一題,論一題,題目都選自《武經七書》。

  到嘉慶年間,考慮到武人多不能文,所考策、論多不合格,而不少外場成績突出者又往往敗於內場,於是乾脆廢除策、論,改為按要求默寫《武經七書》中一段,通常只一百字左右。

  這樣一味遷就,使內場考試的水平越來越低,最後差不多隻是形式上的存在了。

古代“武狀元”究竟有多厲害?武科得三元者只有一位,清初浙江王玉

  當時社會上歧視武人之風很盛,經此一改,武人更加被文士們看成纖纖武夫,武舉的社會地位大不比清代前期了。

  清代著名學者趙翼有一段記述,最能反映武舉內場考試的實情,也反映了當時文人對武人的輕蔑:“武闈但以弓馬技藝為主,內場文策不論工拙也。餘嘗主順天乙酉科武鄉試,其策有極可笑者。如‘一旦’二字多作‘亙’字,‘丕’字又作‘不一’字,蓋緣夾帶小本字畫甚密,不能分晰,故抄謄訛錯耳。又如‘國家’字應抬高一字,則凡論古今地名處,如‘國家四郊多壘’、‘社稷危亡’之類,亦無不抬頭。

  武生自稱‘生’,則應於行內稍偏,乃又將‘生人’、‘生物’、‘生機殺機’之生字,一概偏在側邊。如此者不一而足。然外場已挑好‘雙好’字號,則不得不取中。幸武闈無磨勘之例,可不深求耳。”

  實際上康熙注意到了科舉文武分途不利於造就兼備人材的問題,他曾要求打破考試中的傳統界線,允許文武生員舉人交叉考試,武科舉人可以改考文科進士,文科舉人可以改考武科進士。

  康熙認為:“如此則各得展其所學,文武兩途,皆得真才矣。”

  然而,整個清代,文武交叉考試者寥寥無幾。文武各成畛域而壁壘森嚴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文人不武,武人不文,文武兼長的人材也就越來越少。

  文武分途的考試製度培養了大批專門人材,卻很難造就出允文允武的博通人材,應該說這是科舉制度的弊端之一,也是清朝中後期政壇上出將入相人材日見匱乏的原因之一。

  上面所講考試辦法,是會試一級的,鄉試、童試的考試辦法與會試大致相同,只二場弓、刀、石的份量相應降低,馬步射降為九發二中為合格。

  清朝武舉各級考試,通常每三年舉行一次,每科錄取人數也有定額。但常科以外,還時常增設所謂“恩科”,常額以外,也增加一點“恩額”。

  這類“恩科”、“恩額”都由皇帝直接掌握。無非籠絡人心,吸收更多的武勇人士為統治者效命。

  

古代“武狀元”究竟有多厲害?武科得三元者只有一位,清初浙江王玉

  滿清時期,朝廷相當重視射箭能力。

  最後,兵部把所有中試的武舉名單送給皇帝檢查,由皇帝欽點名次,恩賞功名。

  自然狀元是出盡了風頭的,登第後的三天內,可以披紅掛綵,上街誇官,真所謂春風得意、風光十足了。

  

古代“武狀元”究竟有多厲害?武科得三元者只有一位,清初浙江王玉

  清代武舉制度與大清帝國相始終。清代的武會試,自順治三年(丙戌)開科,到光緒二十四年(戊戌)截止,一共進行了一百一十二次。

  也就是說一共產生了一百一十二個武狀元,還有一百一十二名榜眼和探花,總計武科前三名(鼎甲)是三百三十六名。

  一百一十二年武狀元的姓名都有記載,但目前能確知其籍貫者只九十二人,其餘二十一人還有待於考求。

  這九十二個武狀元,河北省出的最多,共三十二名。以下山東十三名,浙江八名,江蘇六名,河南、山西各五名,廣東四名,甘肅、福建各三名,江西二名,四川、陝西各一名。此外,漢軍旗六名,滿軍旗三名。

  

古代“武狀元”究竟有多厲害?武科得三元者只有一位,清初浙江王玉

  古代科場的最高榮譽是“獨佔三元”,即一個人得了三個第一名:

  鄉試第一解元,會試第一會元,殿試第一狀元清朝二百多年中,文科得三元者僅兩人,一個是乾隆時代江蘇常州的錢棨;另一個是嘉慶時代廣西臨桂的陳繼昌。

  武科得三元者只有一位,此人是清初浙江仁和的王玉。

  說來王玉不止是三元,而是獨佔“四元”。

  他本來是明朝崇禎十二年(1639)浙江武鄉試的解元。入清以後,又參加新王朝的武舉,獲順治八年(1651武鄉試解元,接著順治九年武會試會元,殿試又得狀元,是名符其實的“連捷三元”。王玉體貌偉岸,武力絕倫,甚得順治賞識,曾任天津鎮總兵等職。

  武狀元馬全,本名馬瑔,山西陽曲人,是一位性格耿直,武勇超群的英雄人物。

  乾隆十七年壬申(1752)他考中一甲第三名進士,即武探花,授官福建遊擊。他與同僚某人語言失歡,發生鬥毆。

  某人敵不住馬全,由衙門逃到城門外,馬全騎馬追到城濠的橋上,兩人再次奮拳搏鬥,後來竟一起落入城濠。因為這件事,他被參劾罷官,只好流落北京。

  過了幾年,他改名馬全,重新參加乾隆二十四年的武鄉試,取得武舉人資格。

  第二年(庚辰科)參加武會試、殿試,居然以優異成績獲取一甲一名武狀元。

  殿試外場的時候,乾隆認出了這位技勇出眾新科狀元馬全,其實就是幾年前的武探花馬瑔。

  馬全不勝惶恐,乾隆愛才心切,居然不咎既往,使馬全重新獲得為國效力的機會。

  後來,他參加了平定金川叛亂的戰爭,在木果木之役中,率部殿後,英勇殉職。馬全的經歷成為清代武科膾炙人口的佳話。

  江蘇泰州劉榮慶人,是乾隆四十九年甲辰科(1784)武狀元。只隔了三年,他的弟弟劉國慶又獲乾隆五十二年丁未科武狀元。兄弟兩人都是武狀元,這在清朝是唯一一例。

  清代的天津武風很盛,武科出人亦多。武狀元出了三位,但都在晚清,即咸豐三年癸丑科(1853)溫常湧;光緒三年丁丑科(1877)佟在棠武國棟韓琦,“猿臂善射,射無虛。”武鄉試第一,武會試又第一,後中乾隆丙辰科武榜眼。

  李經世字槐圃,“任俠尚義,孔武多力。”也是鄉試、會試均為第一,後中乾隆乙丑科榜眼。二人事蹟如出一輒,是過去天津的老人們喜歡講述的人文掌故。

  清代文科考生不拘年齡,老於場屋而終身無尺寸進取者大有人在,八十以上還下考場的事情並不罕見。

  清政府對這種人通常都要給予褒獎,無非吸引更多的士人把畢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

  但武科是有年齡限制的,規定武生、武舉年齡超過六十,地方不許發給參加鄉試和會試的手續。

  道光二十六年(1846),安徽有個叫符成梅的武童生,以八十四歲高齡參加武鄉試,居然三場都應付下來。

  主持鄉試的官員奏請皇帝授予職銜,道光以“違例妄請”的罪名將報請官員革職,並下令將送考、收考的學政、巡撫等一律“嚴加議處”。從保證武舉的質量來看,道光的處理不無道理。

  鴉片戰爭以後,頻繁的禦侮戰爭中,早就顯露出武舉人材不能適應新的戰爭,除了長矛大刀與堅船利炮之間的差距外,更重要的還是基本素質和軍事思想上的差距。

  然而,朝野上下株守陳規,玩歲愒日,武舉考試竟一直延續下去。

  光緒二十一年,榮祿首先提出廢止武舉考試,他說:“自火器盛行,弓矢已失其利,習非所用,與八比試帖之弊略同。積弱之端,未始不由於此。”

  他主張各省創設武備學堂,以西洋軍事課程培養新式軍人。

  然而,榮祿的倡議並沒有得到大多數朝臣的響應。一拖便是幾年,光緒二十四年照例舉行武舉會試——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武會試。

  不久,要求改革的呼聲又一次響起來,“內外臣工請變更武科舊制,廢弓、矢、刀、石,試槍炮。”

  然而,依舊未能實行改革。直到光緒二十七年(1901),武舉制度才終於被宣佈廢止。可惜這已經太晚了,僅僅十年後,大清帝國便宣告滅亡了。

  對於我們來說,聽民間武林高手的故事多了,而對武狀元這支個國家武術正規隊伍,聞之甚少。

  其實,這些大內高手的功夫應該遠在民間武林高手之上。更被提像郭子儀這樣能文能武的超一流武狀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