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神经元计算系统诞生;人类大脑皮层结构的遗传基础

1,Science | 复旦大学等全球296个单位协作,首次系统揭示人类大脑皮层结构的遗传基础

脑科学日报|1亿神经元计算系统诞生;人类大脑皮层结构的遗传基础

人类皮质区域和相关的基因座


3月20日,南加州大学,复旦大学等全球296家单位协作在Science 发表题为“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the human cerebral cortex”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对来自51,665个人的脑磁共振成像数据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荟萃分析,研究人员分析了整个皮质和34个已知功能脑区域的表面积和平均厚度。该研究确定了199个重要的基因座,并发现了显著富集的基因座,可影响产前皮质发育过程中活跃的调节元件内的总表面积,支持放射状单位假说。

阅读链接:

2,前所未有:1亿神经元计算系统诞生,半导体巨头新一代计算版图初现

人类大脑由 860 亿个互相连接的神经元组成。科学家们希望在芯片中也能尽可能多的复制这种连接。今天,英特尔宣布推出其最新神经拟态系统 Pohoiki Springs,首次将计算能力扩展到了 1 亿个,将 Loihi 的神经容量增加到一个小型哺乳动物大脑的大小。

Pohoiki Springs 是一个数据中心机架式系统,是英特尔迄今为止开发的最大规模的神经拟态计算系统。它将 768 块 Loihi 神经拟态研究芯片集成在 5 台标准服务器大小的机箱中。

Mike Davies 表示,Pohoiki Springs 能够最直接发挥它的价值的方向,将包括一些非常难的运算问题,比如 NP Complete 和 NP Hard 之类的问题。“这些问题类似于我们大脑平时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像是如何计划未来的任务和决定,如何计划肢体活动轨迹等等。它们都可以被视为定义的非常好的运算问题。

阅读链接:

3,Nature新研究为精神病研究打开一扇新的大门:精神病的物质基础?

由国际神经智能研究中心(IRCN)和东京大学医学研究生院等处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最近提出,精神病可能是由于大脑深部区域,也就是在称为腹侧纹状体,与辨别学习(discrimination learning)有关的区域中出现了神经信号缺陷。这一发现公布在3月18日的Nature杂志上。

为了建立与精神病的联系,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著名的精神病诱导药物:甲基苯丙胺,发现辨别学习和多巴胺药敏都受到损害。结果,即使在没有奖赏的情况下,小鼠也表现出夸张的行为和多巴胺反应,就像人类精神病一样。因此研究人员可以使用能阻止D2R活性的抗精神病化合物来预防这些缺陷。

阅读链接:

4,PNAS重大突破:发现抗衰老的关键生化机制

衰老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有些物种衰老的方式与其他物种非常不同,甚至与非常相似的物种也不一样。例如,一种体型与鼹鼠或老鼠相仿的东非啮齿动物--裸鼹鼠,表现出明显的延缓衰老过程,可活到30岁。

来自俄罗斯、德国和瑞士的科学家现在在老鼠,蝙蝠和裸鼢鼠细胞中证实了一种和衰老相关的机制--一个线粒体内膜"轻度的去极化"过程:轻度去极化调节细胞中线粒体活性氧的产生(mROS),因此是一种抗衰老的机制。在小鼠中,这种机制在1岁时瓦解,而在裸鼹鼠中直到20岁才开始瓦解。近日发表在《PNAS》上的这篇论文详细描述了这一新证实的机制。

阅读链接:

5,Cell Reports | 黄菊/李乾团队揭示BFL综合症蛋白PHF6调控食欲新机制

脑科学日报|1亿神经元计算系统诞生;人类大脑皮层结构的遗传基础


3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黄菊研究员课题组和李乾研究员课题组合作Cell Reports在线发表了文章“Chromatin-binding protein PHF6 regulates activity-dependent transcriptional networks to promote hunger response” 。

该研究发现Borjeson-Forssman-Lehmann (BFL) 综合症蛋白plant homeodomain finger protein 6 (PHF6),一种重要的染色质结合蛋白,在下丘脑弓状核AgRP神经元中作为转录抑制子,调控及早基因(immediate early genes, IEGs)的表达,进而影响小鼠饥饿驱动的摄食行为。

阅读链接:

6,BRAIN:路易体痴呆的波动性认知障碍:病理生理学框架

波动性认知障碍是一种复杂的致残症状,在路易体痴呆和帕金森痴呆中常见,且一直是路易体痴呆(路易体痴呆(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DLB)是一种常见于中年晚期及老年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引起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波动性的认知功能障碍、帕金森综合征及视幻觉的疾病。DLB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第二大变性痴呆性疾病。

本文回顾了路易体痴呆的历史、临床现象和波动性认知障碍的评估方法,并将关键的神经心理学、神经生理学和神经成像学研究整合到一个启发式的框架中。

阅读链接:

7,音乐家对于数字错觉的感知是否与普通人不同?

有证据显示,音乐家在有关数字的任务中表现的更好,其原因可能是音乐家在处理数字信息时所涉及到的相关神经回路与普通人不同。该研究采用纸牌错觉来研究音乐家与非音乐家在视觉加工中的不同,实验1要求被试完成一个相对的数值估计任务,实验2需要被试完成一个绝对的数字估计任务。实验预期音乐家在相对数值任务和绝对数值任务中表现更好,长期的音乐训练会改变被试对纸牌错觉的敏感性,即音乐家产生数字错觉会更少。

研究结果显示,音乐家在相对的数值估计任务中并没有体现出优势,但是在绝对数值任务中具有优势,这表明音乐家在定量任务中可能具有卓越的视觉处理能力。蓝色点的位置不会影响音乐家的数值估计,这一结果表明音乐家在视觉加工中可能更加多的使用了格式塔定律中的对称性,这可能与音乐训练中通常用对称性的旋律有关。

阅读链接:

8,把早饭当夜宵吃会怎样?实验证明“管住嘴”不光是吃多少的问题

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的生物科学家们最近开展了一项真人参与的实验,发现仅仅改变进餐时间,把早餐挪到睡前吃,会让身体更容易留住脂肪。

这项研究发现提醒我们,人体昼夜节律让我们的代谢控制能力在一天不同时间里发生着改变。因此,进餐时间会影响人体消耗/储存营养的方式。理解这一点对我们制定更合适的饮食习惯有重要意义。

阅读链接:

前文阅读

1,

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