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文化:《资治通鉴》之周纪三(67)


学习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文化:《资治通鉴》之周纪三(67)

【原文】

齐邹衍过赵,平原君使与公孙龙论白马非马之说。邹子曰:“不可。夫辩者,别殊类使不相害,序异端使不相乱。抒意直通,明其所谓,使人与知焉,不务相迷也。故胜者不失其所守,不胜者得其所求。若是,故辩可为也。及至烦文以相假,饰辞以相惇,巧譬以相移,引人使不得及其意,如此害大道。夫缴纷争言而竞后息,不能无害君子,衍不为也。”座皆称善。公孙龙由是遂绌。

【译文】

齐国邹衍经过赵国,平原君请他同公孙龙辩论白马非马的观点。邹衍说:“不行。所谓辩论,应该区别不同类型,互相不侵害;排列不同概念,互相不混淆。抒发自己的意旨和一般概念,表明自己的观点,让别人理解明白,而不是困惑迷茫。这样,辩论的胜者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胜者也能够得到他所追求的东西。如果是这样的辩论那就可以进行。如果用繁文缛节来作为凭证,用华丽修辞来相互诋毁,用巧妙比喻来偷换概念,吸引别人不得要领,就会妨害治学的根本道理。那种纠缠不休,咄咄逼人,总要别人认输才肯住口的做法,有损君子风度,我邹衍是不会参与的。”在座的人都认为邹衍讲得好。公孙龙从此就受到了冷落。(周纪三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