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統戴笠墓地:屍體燒焦戴著面具下葬,七個老農挖了一星期才挖開

軍統戴笠墓地:屍體燒焦戴著面具下葬,七個老農挖了一星期才挖開

生於亂世,終於意外。軍統第一人戴笠傳奇的一生似乎和那個時代休慼相關。後人評價這個時代的奸雄,似乎充滿了爭議,他有自己的堅持,所以對侵略者不遺餘力的反抗,但是他也奸險,為了自己的權勢,他可以橫刀對無數愛國人士。

那麼,這個時代的奸雄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在歷史的浪潮中,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踏向最後的死路,答案必定充滿神秘而又讓人唏噓。

這個曾經在軍統內部呼風喚雨的人物,最後卻死於飛機失事,這個千分之一的概率,甚至死後不得全屍,連屍體都被燒成了焦炭,最後為了讓他安心離開,他的手下毛人鳳只能選擇讓他戴著面具入土,或許,這也是為全他一個體面。

軍統戴笠墓地:屍體燒焦戴著面具下葬,七個老農挖了一星期才挖開

不喜讀書,敢於闖蕩

戴笠的生平和同時期的很多人都不同,他雖後來進入黃埔軍校投靠了蔣先生,卻不是個喜愛讀書的性子。幼年讀書時,他就經常逃課出去玩,但是因為天資聰穎,所以老師也並未發現他胡鬧的性子。

但是年幼的戴笠十分慷慨,他經常花錢請同學出去吃飯,因此,他在同學中的人際關係非常好,只是他的慷慨說起來也是打腫臉充胖子,他將母親給他一年的生活費全部花光,導致後來鋌而走險,選擇偷竊,最終被學校發現,從而勸退。

一氣之下的戴笠決定隻身出去闖蕩,只可惜,小小年紀,身無餘財,就算天資聰穎,戴笠也沒有找到自己的容身之處,最終淪落為乞丐,後來被母親在一座破廟找到,走投無路的戴笠只能跟隨母親回家。

之後,戴笠安分了好幾年,直到娶妻生子,之後,隨著國內形勢的轉變,戴笠年輕的心中又湧起了出去闖蕩的的心思,而這時候的戴笠,無論是心智還是人脈都與當年不同。

軍統戴笠墓地:屍體燒焦戴著面具下葬,七個老農挖了一星期才挖開

投身黃埔,建立軍統

這一次的戴笠目標明確,他覺得自己一定要去尋找一個有力的靠山,這才能建功立業。此時,他有一箇舊友胡抱一在“斧頭幫幫主”王亞樵身邊做事,於是戴笠就寫信請求胡抱一引薦,而此時的王亞樵又正是用人的時候,戴笠便很快成為王亞樵的左右手。

也是在這個時候,因緣際會,戴笠認識了當時還只是一個普通老師的胡宗南,二人一見如故,最終在戴笠的引薦下,胡宗南也投靠了王亞樵。

只可惜,齊盧之戰後,王亞樵的部隊不堪一擊,四人很快分道揚鑣。輾轉之後,戴笠又認識了蔣先生和葉挺,並且深受蔣先生欣賞,後來在蔣先生的引薦下,戴笠進入黃埔軍校,開始了他此後輝煌的一生。

1930年,戴笠成立了第一個特務小組,此後的23年,他又陸續成立了力行社和藍衣社,最後更是成為軍統局副局長,蔣先生身邊的第一得力干將。在當時有一句話,"軍統即戴笠,戴笠即軍統",由此不難看出,戴笠在軍統內部的地位。

或許因為知遇之恩,戴笠對蔣先生十分忠心,蔣先生對他也是非常信任,不過因為戴笠手下出色的情報能力,也讓蔣先生對這個能幹的手下有一絲提防。

軍統戴笠墓地:屍體燒焦戴著面具下葬,七個老農挖了一星期才挖開

意外隕落,倉促結束

1946年,戴笠乘坐從青島飛往南京的飛機,途中飛機不幸失事。經過後來的調查人員的調查,發現飛機先是因為內部爆炸,進而導致飛機偏離軌道撞在了半山腰上。

因為當時山中正在下暴雨,所以遇難的屍體在山中尋找了三天才找到。此時,戴笠的屍體已經燒成焦炭,根本無法辨認。後來還是通過一具屍體上的兩顆假牙,這才確定了戴笠的身份。

意外隕落的戴笠被燒的面目全非,他的手下毛人鳳為了讓他安心上路,特意命人給他戴上了一個面具,或許,他也不想這樣一個天才死後也無面目見家人。

而戴笠的離世讓蔣先生十分痛心,雖然戴笠活著的時候,蔣先生對他還有些許疑心,但是人已經離開,蔣先生能想起的都是戴笠生前對他的忠心,為此,蔣先生在中山陵為他修建了巨大豪華的陵墓,並且為他主持了非常隆重的葬禮。

軍統戴笠墓地:屍體燒焦戴著面具下葬,七個老農挖了一星期才挖開

而毛人鳳擔心戴笠過往得罪過的人會對他的陵墓進行報復,特地讓當時的工匠在陵墓四周加固了好幾層,防止有人來盜墓。

1951年,7個老農民花了整整一個星期才將這座墓挖開,或許因為工具過於簡單,他們又怕損壞墓中的物品,所以花費了好長時間才將戴笠的墓打開,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墓中並沒有很多昂貴的陪葬品,

只有戴笠的屍骨和一把手槍以及一些陪葬的衣物。最終,這七個老農民將這些東西上交給了國家。

世人對戴笠的評價大多都是譭譽參半,原因也是紛繁複雜。

筆者認為,戴笠的一生,在中國的現代史中佔據了重要作用,他的情報局在戰爭期間為國家抓住了數不勝數的侵略者的間諜,甚至還破獲了日本空襲珍珠港的電報,儘管當時美國並不相信,但是事實證明,他在情報方面的能力確實無與倫比。從這方面來說,戴笠於國於民是有貢獻的。

但是在國內方面,他也殘害了很多愛國人士,手段殘忍,令人震驚,這樣一個人物,也絕對稱不上什麼正面人物。

因此,在筆者看來,戴笠可謂是一個天才,一個奸雄,他野心勃勃,幼年起就可窺見一斑,之後,更是能抓住時代的機遇,藉助自己的天賦和才能一躍成為軍統內部最有權勢的人。

軍統戴笠墓地:屍體燒焦戴著面具下葬,七個老農挖了一星期才挖開

只是,天使與惡魔,往往只有一牆之隔,他雖能力卓越,卻終究最先考慮的還是利益得失,也正是這個原因,才讓他踏著無數的鮮血一步一步走到最後的無人之巔。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無論是英雄還是奸雄,太過耀眼總有命運輪迴,誰也想不到他最終的離開竟然源於一場意外,也許,天才的隕落總是如此突出其來,讓人措手不及。

只是,倘若他知曉自己最終的下場,會不會重新考慮自己的人生,這個世界,最值得人珍惜的,其實並非是權勢與財富,而是多年以後,面對自己曾經的人生,依然能夠對自己說一句無愧於心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