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簪花仕女圖》,帶你領略中晚唐時期仕女妝飾不一樣的風騷

自古以來中國的妝飾作為服飾的一個分支,文化的一部分,卻相比於其他文化更容易被人所忽略。說起妝飾,其實是女性最為常見的生活內容之一,從側面體現了當時社會的審美風尚和文化意蘊。

就算擁有古籍簡牘的文字詳細地描述,也無法再現古代婦女的妝飾樣貌,但繪畫則以直觀的更為貼近的姿態向觀者展示了當時社會風尚和文化變遷。

隨著各方面文化的互動交流加強,為妝飾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更為開闊的視野,特別是敦煌壁畫、唐詩、繪畫相互交融,以及豐富的史料給後來研究者帶來了滿心的好奇。

今天,我們就走進唐代周昉繪製的一幅粗絹本設色畫《簪花仕女圖》,帶你領略中晚唐時期仕女妝飾不一樣的風騷性感。

走進《簪花仕女圖》,帶你領略中晚唐時期仕女妝飾不一樣的風騷

一、唐代“仕女畫”

唐代仕女畫裡的的“仕女”,在《辭源》中有三種解釋:一是指以美女為題材的中國畫,也作“士女”;二是指宮女;三是舊指貴族官僚家庭的婦女。因此,仕女畫又稱“美人畫”,原指以封建社會中上層士大夫和婦女生活為題材的中國畫,後為人物畫科中專指描繪上層婦女生活為題材的一個分目。

我國的仕女畫歷史悠久,最早的仕女畫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兩晉時期,到了唐代逐步進入黃金時代,一直髮展到清代時期,仕女畫仍活躍在社會各個階層的生活中。

走進《簪花仕女圖》,帶你領略中晚唐時期仕女妝飾不一樣的風騷

在唐代之前,由於受封建禮教的束縛,仕女畫多以烈女、賢妃、節婦為主,由此表現出了濃重的說教意味;初唐時期,仍然保有前朝繪畫的特點,但隨著社會發展進步,繪畫題材範圍逐漸擴大,古人對女性的審美逐漸轉變,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從當時的繪畫風格可見一斑;盛唐時期仕女畫風格受到上流社會綺靡奢華的風氣影響,不拘於宗教傳說和神話題材,逐漸衝破了禮教的禁錮,出現了以唐代貴族婦女為題材的繪畫,更加註重現實生活中婦女的形象體態,審美偏向於面圓多肉、相對豐腴的體態。

後人讚譽周昉:“畫仕女,為古今冠絕”。周昉的仕女畫以貴族婦女的宮廷生活為題材,體現了貴族生活的優越富足和閒逸的生活狀態。

因為周昉處於中晚唐時期,也就是大唐由盛轉衰之過度,社會上層階級追逐貪圖享樂,奢靡浮華之氣日長。周昉從現實生活選取素材,畫中仕女展現了上層貴族階級的優越富足和閒適安逸的生活狀態,意在體現時人所謂的“貴而美者”的現狀,展示了中晚唐時期貴族社會的審美情趣。

走進《簪花仕女圖》,帶你領略中晚唐時期仕女妝飾不一樣的風騷

二、《簪花仕女圖》中女性的妝容

在唐代周昉繪製的一幅粗絹本設色畫《簪花仕女圖》中,貴族女性面飾淡妝,又名白妝。初唐時期百廢待興、百業待舉,統治者戒驕戒奢,社會崇尚從簡之風,女性的面妝承襲了前朝風格特點,因此多以淡妝為主。

隨著唐朝國力增強、漢胡文化交融、社會文化向多元化發展,女性面妝漸趨多樣,造型奇特,紅妝非常盛行。婦女將紅粉和胭脂用暈染的方式塗染在臉、頰等處。

安史之亂後,唐朝由盛轉衰,女性妝容的變化反映了唐王朝的跌宕起伏,杜牧詩云:“哀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其間杜秋者,不勞朱粉施。”《簪花仕女圖》中的妝容便是給這句詩作了一個生動的詮釋,畫中的幾位貴族婦女為黛黑粉白的裝束,面色若雪、不施胭脂,別具清新嫵媚。

這種妝容為“白妝”,即只用鉛粉,不塗抹紅粉,與此相對的是“紅妝”,從中可以看到中晚唐時期社會審美風尚的轉變。

走進《簪花仕女圖》,帶你領略中晚唐時期仕女妝飾不一樣的風騷

“白妝”分為兩種,一種是“素粉妝”,用薄薄的妝粉輕敷臉上;另一種則敷施厚厚的一層白粉。在眼妝上,《簪花仕女圖》中所繪的細長秀眼在粗闊的桂葉眉下顯得有些不太引人注目。幾位貴族婦女都是狹長的丹鳳眼,把鳳梢畫得都很深很長,襯托出眼波之美,使女子的形象顯得溫柔賢淑。

中國女性並沒有西方女性那樣深凹的眼窩和大而鮮明的眼蓋,因此古代女子在眉毛上格外注意,眼妝的畫法則是依據眼形本來的樣子。而現代審美一般在眼妝上追求放大眼睛的效果,借用眼影、眼線等,但往往一不留神就畫成了魚泡眼或是熊貓眼。其實每種眼形都有其獨到之美,我們在一味學習西方藝術時,不妨回頭看看中國的古典之美。

《簪花仕女圖》中的貴婦都是“櫻桃小口”,這種是點唇的畫法,常常先用白粉打底,覆蓋原來的唇色,然後再用唇脂點畫唇形,讓人產生了一種嘴唇看似很小的錯覺。

唐代用來修飾唇部的化妝品叫作“口脂”,類似於我們今天用的口紅和唇彩。口脂的主要原料是丹,丹是一種紅色礦物質,也叫“硃砂”,用它來調和動物脂膏製成的口脂,色彩豔麗有光澤,是古代婦女理想的化妝用品。

走進《簪花仕女圖》,帶你領略中晚唐時期仕女妝飾不一樣的風騷

三、《簪花仕女圖》中女性的妝容受時代和佛教的影響

《簪花仕女圖》中的“唐妝”審美成因分析妝飾和服飾文化一樣作為審美對象,在審美過程中會被審美主體注入個人主體的情感、精神、思想和寄託。

唐代在經歷了安史之亂的動盪後,政治局勢混亂,經濟發展低迷,生活在動盪的社會中的人們的內心逐漸充斥不滿與壓抑,在難以釋放的境況下只能通過文字繪畫等藝術抒發情感,因此文化上逐漸向陰柔轉變,文人作品漸漸不再體現家國情懷,而是轉向了兒女情長,文人學士在心態上的失落也簡介對社會的審美意趣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中晚唐時期的文學藝術作品對情感的處理較為細膩含蓄,無不透露出淒涼哀怨之感,在審美意趣上也難以包容開放。安史之亂後,楊玉環成為人們心中禍國殃民的紅顏形象,女性遵教守道的傳統逐漸恢復。在這樣的時代風氣中,以委婉奢華、悲涼哀豔為美逐漸成為潮流。奢華繁縟的裝飾、臃腫的體態、怪異的妝容都是內心抑鬱、苦悶的流露,病態的柔弱之美從此登上舞臺。

走進《簪花仕女圖》,帶你領略中晚唐時期仕女妝飾不一樣的風騷

《簪花仕女圖》中的女性雖然都是面飾淡妝,但與初唐時期相比,卻缺失了活力的美感。桂葉闊眉的妝飾雖是創新,卻詭誕奇異,盡顯哭相愁眉,表達出來的氣質只是空有其形而已。

儒教和道教是中國的兩大本土宗教,對唐代女性妝飾影響更多的則是傳承而不是創新。佛教自傳入後,與本土文化、社會習俗不斷融合適應,直接刺激了很多新式妝飾的出現,從《簪花仕女圖》中便可見一斑,其畫中貴族婦女高髻的髮式和額黃裝飾都與佛教的傳入有很大關係。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受佛教文化的影響,高髻獨領風騷,同時婦女使用假髮成為一種流行風氣。佛陀擁有高高的肉髻,出於對佛陀的崇拜心理,人們會對佛像的造型進行模仿,創造出了“飛天”、“靈蛇”、“螺髻”等新式髮髻,這些都明顯體現了佛陀髮髻的特徵。

走進《簪花仕女圖》,帶你領略中晚唐時期仕女妝飾不一樣的風騷

進而延續到唐朝,在此基礎上髮髻又得到進一步創新——“半翻髻”、“驚鶻髻”等等,可以從中看到佛像造型的藝術元素。同時畫中仕女面妝出現的“額黃”也是源起於佛教。

因為佛光在佛教文化中是金色的,所以佛像大多瀝金塗粉,菩薩“身諸毛孔,流出金光”,在金粉的襯托下佛像更加輝煌明目。因此有人認為“額黃妝”可能是崇尚佛教的婦女受此啟發,開始了塗黃的風習,後來逐漸流行於世。對美的認知自古以來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審美文化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轉變的。

走進《簪花仕女圖》,帶你領略中晚唐時期仕女妝飾不一樣的風騷

四、總結

通過對《簪花仕女圖》中女性妝飾的特點進行分析,並結合唐朝社會經濟、文化、外來因素等的影響,故得出此認識:

《簪花仕女圖》中仕女梳高髻、飾簪花、面部妝飾從活力走向病態,整體妝容呈現出愁苦、陰鬱的情緒,這和中晚唐時期社會漸漸走向衰敗有很大關係,女性的面部妝飾也同樣代表著時代精神和文化內涵,從而展現出了當時萎靡不振的社會風氣和去陽入陰精神文化。

參考文獻:《簪花仕女圖》、《辭源》、《舊唐書》、《新唐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