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簪花仕女图》,带你领略中晚唐时期仕女妆饰不一样的风骚

自古以来中国的妆饰作为服饰的一个分支,文化的一部分,却相比于其他文化更容易被人所忽略。说起妆饰,其实是女性最为常见的生活内容之一,从侧面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风尚和文化意蕴。

就算拥有古籍简牍的文字详细地描述,也无法再现古代妇女的妆饰样貌,但绘画则以直观的更为贴近的姿态向观者展示了当时社会风尚和文化变迁。

随着各方面文化的互动交流加强,为妆饰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开阔的视野,特别是敦煌壁画、唐诗、绘画相互交融,以及丰富的史料给后来研究者带来了满心的好奇。

今天,我们就走进唐代周昉绘制的一幅粗绢本设色画《簪花仕女图》,带你领略中晚唐时期仕女妆饰不一样的风骚性感。

走进《簪花仕女图》,带你领略中晚唐时期仕女妆饰不一样的风骚

一、唐代“仕女画”

唐代仕女画里的的“仕女”,在《辞源》中有三种解释:一是指以美女为题材的中国画,也作“士女”;二是指宫女;三是旧指贵族官僚家庭的妇女。因此,仕女画又称“美人画”,原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中国画,后为人物画科中专指描绘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一个分目。

我国的仕女画历史悠久,最早的仕女画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两晋时期,到了唐代逐步进入黄金时代,一直发展到清代时期,仕女画仍活跃在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中。

走进《簪花仕女图》,带你领略中晚唐时期仕女妆饰不一样的风骚

在唐代之前,由于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仕女画多以烈女、贤妃、节妇为主,由此表现出了浓重的说教意味;初唐时期,仍然保有前朝绘画的特点,但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绘画题材范围逐渐扩大,古人对女性的审美逐渐转变,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从当时的绘画风格可见一斑;盛唐时期仕女画风格受到上流社会绮靡奢华的风气影响,不拘于宗教传说和神话题材,逐渐冲破了礼教的禁锢,出现了以唐代贵族妇女为题材的绘画,更加注重现实生活中妇女的形象体态,审美偏向于面圆多肉、相对丰腴的体态。

后人赞誉周昉:“画仕女,为古今冠绝”。周昉的仕女画以贵族妇女的宫廷生活为题材,体现了贵族生活的优越富足和闲逸的生活状态。

因为周昉处于中晚唐时期,也就是大唐由盛转衰之过度,社会上层阶级追逐贪图享乐,奢靡浮华之气日长。周昉从现实生活选取素材,画中仕女展现了上层贵族阶级的优越富足和闲适安逸的生活状态,意在体现时人所谓的“贵而美者”的现状,展示了中晚唐时期贵族社会的审美情趣。

走进《簪花仕女图》,带你领略中晚唐时期仕女妆饰不一样的风骚

二、《簪花仕女图》中女性的妆容

在唐代周昉绘制的一幅粗绢本设色画《簪花仕女图》中,贵族女性面饰淡妆,又名白妆。初唐时期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统治者戒骄戒奢,社会崇尚从简之风,女性的面妆承袭了前朝风格特点,因此多以淡妆为主。

随着唐朝国力增强、汉胡文化交融、社会文化向多元化发展,女性面妆渐趋多样,造型奇特,红妆非常盛行。妇女将红粉和胭脂用晕染的方式涂染在脸、颊等处。

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女性妆容的变化反映了唐王朝的跌宕起伏,杜牧诗云:“哀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其间杜秋者,不劳朱粉施。”《簪花仕女图》中的妆容便是给这句诗作了一个生动的诠释,画中的几位贵族妇女为黛黑粉白的装束,面色若雪、不施胭脂,别具清新妩媚。

这种妆容为“白妆”,即只用铅粉,不涂抹红粉,与此相对的是“红妆”,从中可以看到中晚唐时期社会审美风尚的转变。

走进《簪花仕女图》,带你领略中晚唐时期仕女妆饰不一样的风骚

“白妆”分为两种,一种是“素粉妆”,用薄薄的妆粉轻敷脸上;另一种则敷施厚厚的一层白粉。在眼妆上,《簪花仕女图》中所绘的细长秀眼在粗阔的桂叶眉下显得有些不太引人注目。几位贵族妇女都是狭长的丹凤眼,把凤梢画得都很深很长,衬托出眼波之美,使女子的形象显得温柔贤淑。

中国女性并没有西方女性那样深凹的眼窝和大而鲜明的眼盖,因此古代女子在眉毛上格外注意,眼妆的画法则是依据眼形本来的样子。而现代审美一般在眼妆上追求放大眼睛的效果,借用眼影、眼线等,但往往一不留神就画成了鱼泡眼或是熊猫眼。其实每种眼形都有其独到之美,我们在一味学习西方艺术时,不妨回头看看中国的古典之美。

《簪花仕女图》中的贵妇都是“樱桃小口”,这种是点唇的画法,常常先用白粉打底,覆盖原来的唇色,然后再用唇脂点画唇形,让人产生了一种嘴唇看似很小的错觉。

唐代用来修饰唇部的化妆品叫作“口脂”,类似于我们今天用的口红和唇彩。口脂的主要原料是丹,丹是一种红色矿物质,也叫“朱砂”,用它来调和动物脂膏制成的口脂,色彩艳丽有光泽,是古代妇女理想的化妆用品。

走进《簪花仕女图》,带你领略中晚唐时期仕女妆饰不一样的风骚

三、《簪花仕女图》中女性的妆容受时代和佛教的影响

《簪花仕女图》中的“唐妆”审美成因分析妆饰和服饰文化一样作为审美对象,在审美过程中会被审美主体注入个人主体的情感、精神、思想和寄托。

唐代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后,政治局势混乱,经济发展低迷,生活在动荡的社会中的人们的内心逐渐充斥不满与压抑,在难以释放的境况下只能通过文字绘画等艺术抒发情感,因此文化上逐渐向阴柔转变,文人作品渐渐不再体现家国情怀,而是转向了儿女情长,文人学士在心态上的失落也简介对社会的审美意趣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晚唐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对情感的处理较为细腻含蓄,无不透露出凄凉哀怨之感,在审美意趣上也难以包容开放。安史之乱后,杨玉环成为人们心中祸国殃民的红颜形象,女性遵教守道的传统逐渐恢复。在这样的时代风气中,以委婉奢华、悲凉哀艳为美逐渐成为潮流。奢华繁缛的装饰、臃肿的体态、怪异的妆容都是内心抑郁、苦闷的流露,病态的柔弱之美从此登上舞台。

走进《簪花仕女图》,带你领略中晚唐时期仕女妆饰不一样的风骚

《簪花仕女图》中的女性虽然都是面饰淡妆,但与初唐时期相比,却缺失了活力的美感。桂叶阔眉的妆饰虽是创新,却诡诞奇异,尽显哭相愁眉,表达出来的气质只是空有其形而已。

儒教和道教是中国的两大本土宗教,对唐代女性妆饰影响更多的则是传承而不是创新。佛教自传入后,与本土文化、社会习俗不断融合适应,直接刺激了很多新式妆饰的出现,从《簪花仕女图》中便可见一斑,其画中贵族妇女高髻的发式和额黄装饰都与佛教的传入有很大关系。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受佛教文化的影响,高髻独领风骚,同时妇女使用假发成为一种流行风气。佛陀拥有高高的肉髻,出于对佛陀的崇拜心理,人们会对佛像的造型进行模仿,创造出了“飞天”、“灵蛇”、“螺髻”等新式发髻,这些都明显体现了佛陀发髻的特征。

走进《簪花仕女图》,带你领略中晚唐时期仕女妆饰不一样的风骚

进而延续到唐朝,在此基础上发髻又得到进一步创新——“半翻髻”、“惊鹘髻”等等,可以从中看到佛像造型的艺术元素。同时画中仕女面妆出现的“额黄”也是源起于佛教。

因为佛光在佛教文化中是金色的,所以佛像大多沥金涂粉,菩萨“身诸毛孔,流出金光”,在金粉的衬托下佛像更加辉煌明目。因此有人认为“额黄妆”可能是崇尚佛教的妇女受此启发,开始了涂黄的风习,后来逐渐流行于世。对美的认知自古以来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审美文化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转变的。

走进《簪花仕女图》,带你领略中晚唐时期仕女妆饰不一样的风骚

四、总结

通过对《簪花仕女图》中女性妆饰的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唐朝社会经济、文化、外来因素等的影响,故得出此认识:

《簪花仕女图》中仕女梳高髻、饰簪花、面部妆饰从活力走向病态,整体妆容呈现出愁苦、阴郁的情绪,这和中晚唐时期社会渐渐走向衰败有很大关系,女性的面部妆饰也同样代表着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从而展现出了当时萎靡不振的社会风气和去阳入阴精神文化。

参考文献:《簪花仕女图》、《辞源》、《旧唐书》、《新唐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