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解放軍的王牌軍,英勇彪悍,名不虛傳

這支解放軍的王牌軍,兩次被撤銷番號,首任軍長為四野第一悲將

一、東北野戰軍五大主力之一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3軍,前身是東北民主聯軍第7師,主要由八路軍山東軍區挺進東北的部隊組成。1946年10月與新四軍3師7旅合編,組成東北民主聯軍第6縱隊(1948年1月改稱東北野戰軍第6縱隊,同年11月改稱第43軍),陳光為第一任司令員(軍長),7師機關改為6縱機關,追根溯源,43軍軍部及部隊主體是來自山東渤海根據地。

陳光的資歷非常老,紅軍時期就是我軍著名戰將,抗戰時期曾當過5年的八路軍115師代師長,具備大將的資格,但從到東北後一直都在走下坡路,就是這個6縱司令員,也僅僅當了3個多月。建國初期,陳光在廣東以反黨罪名被撤職,開除黨籍,押送武漢長期關押,1954年6月含冤去世。1988年,中共中央撤銷了強加於陳光頭上的“反黨”結論,恢復他的黨籍和名譽。

陳光的悲劇,主要還是在於個人性格剛烈,脾氣火爆,自行其是,不善於處理與上級和戰友的關係,又不聽勸,最終惹下禍端,英年早逝,實為四野第一悲將。不僅陳光,43軍歷任軍長(司令員)中,第三任黃永勝,第四任李作鵬,這兩位的命運也是在建國後跌宕起伏,令人扼腕。

43軍(6縱)在解放戰爭中,是四野的五大主力軍之一,從東北一直打到海南島,北戰南征萬餘里,以傷亡3.2萬人代價,殲敵近18萬人。其所屬部隊堅持中國共產黨的絕對領導,在各個革命歷史時期,經常擔負對全局有重大影響的戰略行動和作戰任務,具有很好的傳統和作風。東北軍區曾評價:“6縱是個比較老的部隊,戰鬥基礎鞏固,戰鬥經驗較多,為東北部隊中之野戰主力軍”。

二、有兩個師是頭等主力師

該軍的3個師中,127師(16師)是赫赫有名的鐵軍師,前身是井岡山紅4軍、紅1軍團第2師,長征路上的開路先鋒,抗日前線創下平型關大捷,也是我軍序列裡少有的既當過八路軍又幹過新四軍的部隊。379團是解放軍的老祖宗,團史比軍史還長的葉挺獨立團。380團是紅1師第2團,1連在三灣改編時毛澤東建立了我軍第一個連隊黨支部,開創了支部建在連上的先河。東北軍區評價:“該部隊在我軍歷史上參加戰鬥最多,經驗豐富,戰鬥作風勇猛,能攻能守,不怕犧牲。裝備好,行軍能力強,能打硬拼仗。有朝氣,雷厲風行,但也存在簡單化、對新戰術研究與掌握不夠。是東北各野戰部隊中之頭等主力師。”

128師(17師)源自渤海老7師,是著名的攻堅老虎師,林彪曾三調該師打四平、打錦州、打天津,解放海南島時又創下木船打退兵艦的戰爭奇蹟,取得了四野師級作戰單位殲敵數第二、繳獲敵武器裝備數第一的輝煌戰績。東北軍區評價:“該部隊歷史不算很老,戰鬥作風頑強,進步快。善於夜戰及村落戰鬥,戰士很勇猛,長於使用爆破,攻堅力最頑強。1947年夏季攻勢之四平攻堅戰鬥中,參加主攻,縱深戰鬥13晝夜,在戰術上頗有成果。為東北各野戰部隊中攻堅力最頑強之部隊,為頭等主力師。”可以說,43軍王牌軍的資格就是127師和128師這兩個頭等主力師打下的。

129師(18師)前身是1945年9月組建的渤海軍區獨立旅(又稱渤海新編師或第8師),冀魯邊區著名的回民支隊和鐵帽子五連就在該師。東北軍區評價該師:“戰鬥作風有突擊性,善於村落戰鬥及爆破技術,具有攻堅戰鬥經驗。”

三、第一次撤銷番號

1950年夏,海南島解放後,朝鮮戰爭爆發,40軍北調參加抗美援朝。43軍則奉命展開於瓊州海峽兩側,鞏固國防,建設海防。1952年7月,聯合國軍在朝鮮戰場遭到失敗後,美國陰謀唆使臺灣的蔣介石襲佔海南島,牽制我抗美援朝力量。為確保海南,增強防衛力量,43軍主力(128師此前一直留在海南)從粵西重返海南,與海南軍區合併,改稱海南軍區兼第43軍,以統一指揮海南一切武裝力量。1952年10月,129師師部調給海軍,組建中南海軍西營基地,44軍132師入瓊劃歸43軍建制。

1960年12月,為減輕困難時期海南人民負擔,127師奉命脫離海南軍區兼第43軍建制,出島調防粵北,歸廣州軍區直接領導。1961年8月,總參通知廣州軍區,決定撤銷海南軍區兼陸軍第43軍番號,凡冠以第43軍番號的部隊,都改為海南軍區番號。這是43軍番號第一次撤銷,但它的軍部早已與海南軍區合編。

因此,43軍第一個軍部的延續就是現在的海南省軍區。令人嘆息的是,海南省軍區追溯前身只認本土的瓊崖縱隊,外來戶沒有位置。類似的還有新疆軍區11師把前身也只放在了陝北紅軍身上,而似乎忘了由紅四方面軍主力第4軍改編的八路軍385旅曾在1946年4月併入該部,寥寥記上一筆了事。

43軍的番號沒了,128師也等於沒了娘,3年後,該師也離開海南調到廣東惠陽,劃給了42軍建制。42軍以前在東北時是無法與主力軍劃等號的,這麼一尊大神,如何安置?乾脆請去開發農場,圍湖造田,128師一時多少落寞。

四、重新組建43軍,參加對越作戰

60年代中後期,美國侵越戰爭“南打北轟”、步步升級,嚴重威脅著我國廣西、雲南的安全。中央軍委做出援越抗美的戰略決策,除派遣工程兵、鐵道兵、高炮部隊等外,還在雲南方向將13軍列入預定入越抗美參戰第一梯隊,在廣西組建一個軍部,恢復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43軍番號。當時廣州軍區的4個野戰軍,41軍、42軍、55軍都在廣東一線,47軍在湖南,而廣西則是空白。

1968年7月下令籌建43軍機關,來源廣泛,從軍區機關、各野戰軍、桂林步校、後勤分部等抽調人員組成,因此這是一個老番號、新軍部。廣州軍區直屬的127師、42軍的128師又回到孃家,另將55軍的220師(原廣州軍區邊防師,前身為42軍125師,就是當今宣傳甚廣的楊靖宇支隊,1969年9月改稱129師)也調了來。1968年9月,復建後的43軍軍部在廣西柳城縣(後又移至柳州市)正式成立,軍長張榮森,出身四野48軍,之前曾為127師師長、42軍軍長。政委王文德是43軍的老人,當過128師師長和42軍副政委。

1969年10月,43軍奉命由廣西柳州移防河南洛陽,執行戰略預備隊任務,隸屬武漢軍區。沒人會想到,10年後,43軍又拉回廣西,參加了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時任軍長褚傳禹、政委趙雙選。當時的副軍長張萬年兼127師的師長,1981年提為43軍軍長,以後為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員,上將軍銜,是43軍歷任軍政首長中升遷地位最高的。

43軍在這次邊境戰爭中,主力用於祿平、諒山方向作戰,129師及軍坦克團配屬給42軍,用於高平方向作戰。連克祿平、東溪、七溪等縣城,直抵諒山外圍,攻佔了諒山東南5公里之迷邁山要點,共殲敵5269名,其中斃4991名、傷177名,俘101名。本軍傷亡和失蹤2339名,共有6個單位和8名個人被中央軍委授予榮譽稱號。43軍的戰績列東西兩線9個軍殲敵排行榜中第5位,其斃敵數則高於第4位的42軍,該軍斃敵4605名。也高於同軍區南下參戰的第54軍,該軍殲敵4433名。

1983年3月,根據中央軍委和武漢軍區的指示,43軍進行編組合成集團軍試點,武漢軍區炮兵第2師、坦克第11師、高炮第63師改隸第43軍編制。編組合成集團軍,是我軍陸軍部隊組織體制的重大改革,是加強諸軍兵種合成,提高部隊戰鬥力的重要措施。43軍編組合成集團軍(試點)後,所屬部隊有:陸軍第127、128、129師、炮兵第2師、坦克第11師、高炮第63師以及軍屬坦克團、炮兵團、高炮團和第150中心醫院,全軍共約7萬餘人。

對於軍史中的這段描述,筆者認為存在兩個問題:1、在試點前,43軍剛剛完成精簡整編,127師執行陸軍師(北方甲種)暫行編制,128師和129師執行陸軍師(北方乙種)暫行編制,截止到1983年1月,全軍共精簡兵員7852人。至於轉隸的3個兵種師,在編制人數上與陸軍師無法相比。因此,6個師中,除127師外,其餘5個師均不會超過1萬人。至於軍直屬的團、大隊、醫院,人員就更少了。因此,這個全軍7萬人,是值得商榷的。

2、150中心醫院的前身是野戰第132醫院。該醫院改番號是在1983年9月8日,根據武漢軍區(1983)司務字第152號文件,仍執行團級權限。因此,在3月的試點方案裡,只能是野戰第132醫院,至於寫上150中心醫院只是後來的一貫稱呼,印象深刻,畢竟從1983年到去年再改番號為聯勤保障部隊第989醫院,已整整35年。

五、王牌軍的歷史劃上句號

1984年7月至1985年5月,43軍所屬偵察分隊組成昆明軍區第2偵察大隊,共800餘人,參加雲南老山、者陰山偵察作戰。近一年的輪戰中,共殲俘越軍182名,中央軍委授予127師偵察連“英雄偵察連”稱號,129師偵察班長張柱兵“捕俘英雄”(俘敵5名,斃敵8名,絕對牛人)稱號。現在著名的左手敬禮的武警少將丁曉兵也出自129師偵察連。43軍偵察大隊的戰果和榮譽,為首批赴滇輪戰5個偵察大隊之首,他們用生命和鮮血為43軍輝煌戰史上的最後一戰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198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體制編制重大改革,鄧小平宣佈裁軍100萬。武漢軍區撤銷,所屬駐豫部隊劃給濟南軍區。在駐豫的3個野戰軍中,雖然43軍所屬部隊歷史最老,戰功最大,又編有3個兵種師,為集團軍試點,但其軍部卻是在1968年新組建的,按照留老去新的原則,保留20軍和54軍,整編為集團軍。撤銷43軍的番號,所屬部隊分別改隸新成立的20集團軍和54集團軍。

設想一下,如果1961年沒有第一次撤銷43軍的番號,而是老軍部脫離海南軍區,一直保留到1985年,那麼,在這次大裁軍20軍、43軍、54軍的博弈中,出局的恐怕就是54軍了。再如果,1950年北調赴朝的不是40軍,而是43軍的話,那麼43軍無論在哪個軍區,都將是無敵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