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录取人数可能将大幅增加,是否也会如本科生一样“烂大街”?

耀眼的温存依旧夺目1


会觉得研究生和本科生烂大街,这是你自身的朋友圈所影响,导致产生这样的误解。其实,中国的本科生并不多,研究生则更少。

下图是统计局发布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博士生的毕业人数。

根据统计局数据统计,1998年至2016年,本科以上毕业生总人数4756万人,2016年中国人口数量为13.83亿,算下来本科以上毕业生占比3.44%。研究生的人数总和仅有550万人,以13.83亿人口为例,研究生占比为0.38%。从上面的人数和所占比例来看,本科生都不能谈之为烂大街,研究生更是稀缺,博士生更是寥寥无几。

我们可能因为自身学历,工作,朋友圈,人才往城市集中,导致我们的朋友,同事或接触的人员都是本科以上学历,再加上媒体的片面报道等等原因,导致公众误以为本科生已经烂大街,甚至衍生出读书无用论等言论。所以,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高学历人才永远都是稀缺资源,有能力,有条件,都应当提升自己的学历及能力。


叶律师


这个问题问的很有意思,虽然每年的研究生录取人数不断增加,但是增加比率还是远小于每年考研人数的增加比率的,所以在短期内,研究生肯定不会出现像你说的那样,所谓的“烂大街”。

还有一点我需要说明,你有这种疑虑是很正常的,但是你把读研这件事情看小了,你可能只是预测到了最终的硕士毕业人数,但是读研的优势并不是单纯的体现在了最后的文凭上。首先,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是一次知识的提升和能力的重塑,这些相对更高、精、尖的知识可以从质上提升你的专业能力,也会为你之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资源。这里所谓的资源包括学校、导师和校友三方面,咱们所在的社会是人的社会,你要办任何事情都离不开人,你要想办好任何一件事情也离不开人。再次,在学习过程中,你会接触到更多的高质量的培训和讲座,这些优质资源也会提升你的含金量。

最后说两点,第一,虽然现在有普及本科的趋势,但是没有考上的本科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所以相对来说本科文凭还有一定的含金量,至于硕士文凭就更有价值了。第二,学历只是一方面,如果你想找个好工作的话,最重要的还是你自身的综合能力;学历只是敲门砖,但是能力才是你能存活下去,然后越来越好的资本。

如果大家觉得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也欢迎评论区提问

点击头像关注我,查看更多专业考研回答,总有跟你情况相近的

你的转发,我的10w+

我是张雪峰,一个让学习变得更快乐的考研老师


张雪峰老师


本人小硕一枚,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以下几点思考,仅供参考。

第一,目的,读研究生是为了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是为了仅仅是一个文凭,如果是前者,研究生毕业就能够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的研究生,短短三年,毕业出来的差距是很大的,关键看你如何提升自身的价值。现在找工作都是要专业笔试和面试,不一定说研究生毕业就一定行,只是有一定的优势。

第二,资源,读研究生可以认识很多专业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向优秀的人去学习,自己成长也会快一点,结识一帮志同道合的同学朋友。

第三,至于说的“烂大街”,本质问题还是自身实力的问题,如何让自己的变得有价值以及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很多人毕业之后就不再学习,如果所从事的工作也是简单重复的工作,我们的社会终将会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机器最擅长做简单重复的事情,那么你从事的工作很有可能被机器所替代。如果有这个风险意识,你就不会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这样即使”烂大街“,只要有实力,还是很有竞争力的,何况目前还没有到达“烂大街”的成度。祝你成功,谢谢。


刚刚深圳


现在说“烂大街”还不至于,但是几年后可能会“烂小街”。先看一组研究生数据: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考研报名人数除了14、15年基本上每年都在增加,17年首次突破两百万,而且增长率也基本上一直呈现出上升趋势,报录比在18年达到新高3.5:1,在19年估计会更高。

再来看一下历年普通院校毕业生人数:

对比两组数据,可以看出,近几年,平均每3~4人中就有一个选择考研的,因为随着普通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加,很多人为了提升自己的含金量,选择了考研这条路。但是再看一下近几年:研究生录取人数 / 普通院校毕业人数 < 10%。所以近几年研究生还是很有优势的,但是过几年之后可能就不好说了,总之硕士含金量肯定会有所下降。


职场Excel


从昨天国务院例行会议可以看出,今年的研究生招生增加,增加人数达18.9万人,乍一听数字很大,但是我觉得研究生仍然不会烂大街!

对比我国和美国研究生发展的概况来看:

2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中披露:2019年研究生教育招生91.7万人,在学研究生286.4万人,毕业生64万人。

这里的研究生总人数包括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如果按照惯常的8:1的硕博比,则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81.5万人左右,即使今年扩招,研究生录取人数招生100.4万人,减去约60万人的毕业生人数,那么在读的研究生总人数为320万人左右,约占全国劳动人口(9亿)的0.355%。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我国毕业的硕博生人数为711万,约占适龄劳动力人数的0.79%。毕业和在读的硕博生两者相加才占总人数的1.14%。而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自目前美国成年人口中,13.1%的人拥有硕士学位、专业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

美国这么高的比例都不担心学历贬值,烂大街。我们的担心是不是为之过早了?

从我国研究生扩招的类别上看:

翁部长在昨天的记者会上谈到:“本次扩大招生主要往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国家急需人才的领域倾斜,这涉及到的学科主要有医学、工学、理学等学科门类”,这些学科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比较强,又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急需要的专业人才,也就是说本次研究生的扩招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是为了满足我国行业发展高层次人才的不足采取的方式,这些扩招的研究生以专硕为主,更加说明了这个问题。

因此,虽然扩招了,但是这些研究生的就业不成问题,当然也不会造成学历贬值,烂大街。

综上,我觉得这次研究生扩招虽然较去年增加了23%,但是无论从我国研究生的占比和国家需求来讲,研究生培养的数量都是不够的,这次扩招也不会造成研究生“烂大街”。

以上就是给您问题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您的支持是我的写作动力!


丑角侃教育


研究生的数量肯定是越来越多的,这是一个大趋势,谁也改变不了。但是从整个国家的总体数量来看,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所占人口比例还是很小的,应该还不到1%。

可是为什么会造成一种研究生已经烂大街的感觉呢?我想应该是大街选择的问题。至于研究生烂不烂大街,要看你在哪条大街上。

当年我读研究生的时候住在研究生的公寓里,在那一个宿舍区全部是硕士和博士。在这一条街上研究生是不是最低的学历,肯定是烂大街了,因为这1万多人全是研究生。

走出学校,如果你走在中关村大街上,或者金融街,那么研究生的比例是很大的,至少有你周围的人有20%是研究生,在这条街上研究生也是烂大街了。

我现在回到了烟台这种二线城市,怎么说呢,本科学历还比例所占比例还不是很大。研究生比例就更少了,所以在烟台的大街上,研究生还没有烂。

回到农村老家的大街上,整个大街上恐怕也就一个两个研究生。在这条大街上,研究生就是很稀缺的了。

所以说研究生到底烂没烂大街,取决于你在哪条大街上。


山东高考生都关注


应该不会。

有人说本科生,满大街都是,成了烂大街。其实在社会上服务类的很多岗位,为什么服务质量得不到提升,服务水平不高,主要很多工作人员都是过去的老高中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逐步逐步的知识化年轻化,老的知识水平过低的工作人员一步一步的退休,整个社会未来的知识层次将会有极大的提高。短时间内,造成很多大学生无法正常就业,特别是本科生高不成低不就,不愿意到企业,也考不了公务员和事业编。

研究生招生这几年名额越来越多,这也反映了对研究生学习的需求。当然有人说,有的人没办法就业,只好继续学习。读研究生也是就业的一条出路,既可以缓解就业的压力,又可以提升自己的层次。未来对研究生的需求应该是很大的,特别是大中小学,偏向于研究型,而不单纯的像公务员队伍中那样服务型为主。

中国未来不再是像过去那样文盲占多数的国家,要想引领世界,就要提升国民的文化层次。就像现在的欧美国家,他们国民受教育的程度很高,因此在知识产权这一块表现的很突出。

中国的未来,必然要象现在欧美一样,这就需要提升国民的文化教育程度,储备知识人才,这是需要很多年的准备的。如果你想在将来的社会中有自己的一席地位,趁着年轻就应该好好的提升一下自己,为将来做好准备。



江边打鱼人


你的这种考虑很正常,但是绝对不会出现你说的这种“烂大街”。

为什么题主会有这样的疑问,我觉得是这样的:

因为每年高考录取人数的增加,导致现在只要是高中生参加高考,差不多都可以有个大学可以上,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大学和大学是不一样的,虽然都是大学,但是毕业以后的出路也是不一样的。

我是从这几方面分析为什么不会烂大街的:

1.人数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考研人数确实在增加,录取人数也在增加,但是录取的比例和报考的比例变化不大,不见得人人都要报考研究生,也不是每个报考的都可以考上。并且很多学校不具备考研究生的条件,所以说研究生的人数不会太多。

2.专业的问题

无论是否考研究生,都想的将来能有一份好的工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很多本科的专业毕业之后也是很好找工作的啊,而且是非常抢手的,那么这样专业的学生考研的欲望就不会太大。

再者说了,研究生也分好坏专业的,也不是说所有研究生毕业之后都好找工作的,所以学生会越来越理性的选择是否考研。

3.政策的问题

其实吧,我们仔细想想也能明白,本科普及是为了提高全民的文化水平,如果某一天研究生也普及了,是说明我们国家的文化水平很高了呢,还是说明研究生太普通了,况且如果都去上研究生了,又要晚毕业几年,现在的社会已经是老龄化了,如果学生都晚毕业几年,确实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所以说,我认为研究生不会“烂大街”,最基本这几年不会。


然规教育说


其实给人一种研究生“烂大街”的错觉是我们的目光焦点所致。比如说,郑州市的研究生比例要比河南省其它城市的研究生比例要高。如果进了科技型企业,你会发现研究生比例比较高;再比如你去的是专业的科研单位,你会这里的研究生比例会更高;再比如你去的是高校任教,你会发现高校的老师大多都是博士毕业。

其实烂大街现象是一种聚集之后的群集效应,没有你说的那么烂大街。高学历人才一般会往高层次聚集。科研单位,行政单位,高校单位等等,你在这些地方自然会发现研究生比例比较高。

但是你到菜市场呢,你到普通商店呢?你去富士康工厂呢?你去一般省份的非省会城市呢?

综上,研究生没有达到你说的烂大街。

另外,研究生招生名额基本一致,哪有你说的那样大肆扩招。

(图片来自中国教育在线,侵删)

你看看,录取比例几乎稳定的维持在3:1上,而资源一定的高等院校,会无限扩招吗?

不会的。

以上。


阅读修身


首先,我们的国家地大物博,要说有某个事物“烂大街”,我们需要考虑地域性,从文末的2018研究生计划报考地区分布图可以看出,研究生报考集中在北京,江苏,上海等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近22%的考生选择报考北京地区高校,其次为江苏8.8%,上海7.2%,天津5.4%,湖北5.3%,广东5.2%。多数集中在名校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相比之下,西部就惨淡了很多。而且这些分散的报名之后,当他们完成学业,会进一步分散到各地就业,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会各有考虑,这就难免会造成某些地区研究生数量较多,但现阶段还不会到“烂大街”的程度。

不过有一个残酷的事实---研究生的就业确实一年比一年难,这种情况类似于十几年前本科生大幅扩招的时候带来的学历贬值现象,研究生的录取人数,从1997年的5万人,到2018年的突破60万人,20年翻了十几倍,看起来好像研究生太多了,有人可能就觉得没太大必要去花时间考这个研究生了。其实不然,你想想,现在社会,本科生够烂大街了吧?为什么大家还是要读本科呢?因为本科学历是现在是一种已经趋于普及化的学历教育,是每个高中生以及大专生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必由途径,甚至是对很多工作岗位和职业生涯来说,本科学历是一个门槛级的文凭。

所以,把现在的本科学历套用到未来几年的研究生学历上,你会发现,考研是很有必要的。

最后,说个有意思的话题,目前在我国的研究生界中,出现了这么一种怪现象。很多研究生当初是多么的鄙视那些大学毕业后就去工作的人,于是自己选择考研,但是当自己研究生毕业之后,却又选择去考取公务员。而自己的研究生学历,基本没有发挥多大的价值。

之所以有这种怪现象,我想,不外乎这两点原因。

一:逃避心理。很多学生在大学毕业之后,还没有享受够这种不用操心金钱的日子,于是选择逃避现实,不想接受社会的洗礼,所以选择继续考研“深造”,但是由于出发点就有问题,也就大多不会认真钻研学术了,其结果可想而知。

二:虽说我国现如今毕业的研究生有很多,但有数据显示,在考生就读大学性质中,77%的人就读院校为非985/211高校。大部分的研究生也只是混了个文凭而已,要说让他们真的去搞科研,我想是不会有结果的。

正是基于这两点原因,所以很多研究生在毕业后,又选择去考公务员,以此来做最后的挣扎。

我的回答就到这里,希望对题主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