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如果想获得较好的图片对比和阅读效果,推荐来91拍照网站阅读原文)


接上期。谈到当年的富士彩色反转片在哪里能与柯达拉开彻底的差距,我个人的观点非常鲜明。从Velvia开始。一种特殊,敏感,成熟,夸张的融合产物。在胶片界,Velvia几乎是霸主一样的存在!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抚摸着X-Pro3,把感光度调低到ISO200,心里想的是:如果能调到50就好了。因为我最信赖的彩色胶片只有Velvia 50。

Velvia是全球商业摄影师,尤其是产品静物摄影师,最为信赖的伙伴。你可能会觉得我这段话说的太过了。但是这是事实。而且现在依然如此。虽然中国的商业摄影师率先在全球彻底淘汰了胶片,可是在国外还有很多人依然在使用。而且是用于商业用途。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等我想好好回忆一番对我最熟悉的Velvia的观感,却突然发现我居然扔掉了差不多大部分与Velvia有关的存档资料。正当为自己的失误烦恼的时候,偶然又翻出《朝日相机》上Velvia的封底广告。同时,当年的内部培训资料突然再一次冒出来了。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Velvia (缩写RVP)是一种厚乳剂的传统胶片。说到它独家的特性。我首先要说是“敏感与稳定”。这不是自相矛盾的吗?

不!它的敏感是对色温的高度敏感。(见上图的测试报告)

它的稳定是品质的稳定和适用范围的稳定性。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我第一次有使用RVP的冲动是因为我从佳能公司的朋友那里得到了几本日文版的《Canon Circle》。从此开启了我对竹内敏信的认识,也开启了我对RVP的认识。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可以用胶片拍摄出如此辉煌壮观的风景照片。而RVP几乎是竹内的御用胶片。于是我开始向专业产品部的同事打听这种产品。

可得到的第一个回答是:你干嘛要用它?才50度。

最后我自己掏钱买了这个胶卷,装进我刚刚装备好的佳能相机。结果,竹内能拍摄到质感,我几乎都可以拍摄到。从此,对RVP的迷信之路一走到底。RDP基本上不再使用了。

不过,我没有时间和金钱去拍摄风景,随手拍摄是我的座右铭,但是这丝毫不影响RVP在我的摄影方式上发挥巨大的威力。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Velvia胶片(RVP)的乳剂对照明色温的变化非常敏感。所以要善于在最佳的时间去把握它。请回顾一下我上文说的照明问题。其实摄影人应该按照电影学院的方式去学习摄影,将照明学专业纳入自己的课本。

谈谈RVP在街拍时的运用。我自己的感悟,最适合RVP发挥作用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低色温的时候是最好的时候。比如上图中的17:30左右。RVP在低色温的时候,会特别加强暖色的效果。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而此时,它拍摄的高色温部分会更加凸显高色温的特性。也就是照明部分,黄色红色加强。未照明到的部分或者本身是低色温的部分,则出现蓝色、紫色的加强。两者叠加的效果,造成了冷暖调子拉开差距的自然效果。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如果是在正午使用,RVP给到的效果和RDP(Provia胶片的缩写)则相差不多,但是还是比RDP的反差和饱和度要略高。当然,我很快就明白了:我会自觉地在白天把相机收起来不拍摄。相机不是每时每分都要掏出来拍摄的。大致上,我其实和玩风光摄影的人事一个套路。靠天气吃饭。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刚才说了温暖的低色温,现在才到了开启RVP美妙时刻的时候,等来自空中的照明完全消失的时候,色温变化出现了180度的大逆转,时间很短暂,你得抓紧享受。

夜间,极端的高色温,才是RVP最美妙的时分。我开启相机,心定神闲地展开拍摄。夜,在RVP面前不再是黑色的,而是宝石蓝色。这种高色温得到极端的加强。

敏感吧!

但是RVP的稳定性此时也刚刚显露出来。上面第一幅蓝调照片,我用EOS-1N RS拍摄,长时间曝光了30秒。没有倒易率失效的问题。我根本没有进行倒易率计算。全自动曝光完成了这幅照片。这就是RVP超级的稳定性。它不需要摄影师去为了适应环境而去将就胶片,胶片适应各种拍摄场景。

商业摄影师依靠的是稳定的闪光灯照明,很少会遇到我这样极端的长时间曝光用途。

与RDP不同,RVP不推荐进行迫冲,所以我也从来不考虑进行迫冲,而是规规矩矩去对待它。剩下来,它会回报你的付出。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RVP对于镜头的性能同样是非常敏感。配合德系镜头,效果就是上2图的浓郁。

配合日系镜头,就是下图般的鲜艳。这些图都是在接近标准色温的情形下拍摄的。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我拍摄的黄色花朵与《朝日相机》中的黄色油菜花的色彩很相似吧!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能不能拍摄忧郁的、稳重的调子呢?

当然可以。厚乳剂的RVP展现浓郁色调是它的本能啊!在合适的色温下就可以。至于你能将RVP推升到哪个台阶的性能,就看你对色温和照明的理解了?

RVP最最擅长的领域是哪方面?

个人认为是:静物摄影。用RVP大画幅散叶片拍摄时最好的选择。

遗憾的是我没有这方面的作品。

人像摄影可以吗?

我其实有很多。但是涉及到个人隐私,没有办法发表。我不认为拍摄人物(尤其是女生)就一定要用人像专用的ASTIA或者PRO NEG。RVP同样是胜任的。在国外也有大堆的例子。《朝日相机》上就有很多西方摄影师用Velvia拍摄的人像作品。

用RVP拍摄的人物,会展示出人物脸上所有的瑕疵。逼真到感人!建议不要玩虚化!按静物摄影的路子拍人物,装RVP时。

针对胶片界中的RVP,做一个轻微的小结:它是在造假!因为真实的世界并不好看。经过RVP修饰的照片犹如画作,注入了人类主观的理解,而且这种理解恰到好处,连色彩大师维米尔都做不到这么好!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抚摸当年拍摄的胶片。忍不住又要给大家补充知识点了。RVP是一种很传统的厚乳剂层胶片。我把胶片侧过来对准阳光,再配合微距镜头拍摄一下。大家甚至可以用肉眼就发现类似浮雕一样的效果。留意了,乳剂层有一个明显的识别标志。那就是FUJI的标志是反向的。还记得我上篇介绍Provia时候经常提到的显影抑制剂带来的边缘效应吗?你在RVP底片上可以直接看到“浮雕”就是边缘效应。由于RVP的乳剂很厚,而且显影抑制剂的作用特别强烈,所以这种效果甚至用肉眼就可以看出来。这点在薄型胶片上几乎是看不到的。

因为边缘效应强烈(在明的边界加强显影,在暗的边缘抑制显影)所以RVP相当于数码相机中的锐度提升。你既然提升了锐度,那么这个区域的细节自然是损失的。所以RVP我不认为具有非常高的分辨率。通过对底片的扫描也足以证明这一点。低ISO不一定就是高分辨低噪声的。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给大家展示一种国内很少见到的特殊的RVP封装形式。顺便分割一下。大家知道这是什么稀罕货吗?它是如何运用的?

每期进行一次PK。这次如果硬要我PK一下RVP与柯达的竞品,我实在无法做一个周全的回答。因为柯达根本就没有对应的竞品。柯达是以它的柯达克罗姆25为自豪,然而在中国你既买不到也无法冲洗。不见得把柯达克罗姆25送到美国去冲洗吧!而RVP可以用E6很稳定地进行冲洗。针对冲洗,我还是不推荐富士的CR-56,而是推荐用柯达的E6来冲洗。奇怪的组合!

我使用过柯达的产品中绝大部分印象欠佳,有少数几款例外,EPR和EPY算是一种。EPY是ISO 64的灯光片,也是我在商业摄影的生涯中使用的第一种柯达胶片。原因:买不起闪光灯。不过EPY在灯光下表现的很准(可以99%地在灯光下表现出日光的照明效果),很柔和,很细腻。EPR是与EPY对应的ISO 64日光型低速反转片,算是和RVP唯一可以对抗的产品。但是EPR不会有如此强烈的色彩,也不会对色温如此敏感。EPR的乳剂比RVP薄很多。EPR对色彩的还原很准确。所以,我个人的观点:EPR是针对纯碎的商业摄影准备的。它的颜色再现比E100S和E100VS要精确许多。是一种严谨的胶片。但是颗粒与E100系列比较毫无优势。因为EPR只是一个老产品。所以,我认为柯达的思维非常奇怪又毫无进取心。他们只是在讨好商业摄影师的固有需求。然而他们不明白,除了商业摄影,世界上还有高阶业余摄影者对反转片的需求。而且商业摄影也在变化,不再一味追求保守的风格。柯达的竞争者,富士,很敏锐地抓住机会。RVP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成功甩开了柯达。RVP让我很早就明白,柯达完蛋只是迟早的事情。

在放大镜下观察E100S和EPR的颗粒,能很明显感受到卤化银颗粒团的不规则,而Provia要规则很多。对付ERP和E1OOS,其实RDP已经完胜了。无需RVP出马。前文中我曾经说过RDP与E100S没有本质的区别。是的。在正常运用中看不出区别。所以柯达成功地骗过世界上绝大部分摄影师,不管它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可是我有很好的放大镜甚至显微镜。我个人认为这与柯达将E100S的乳剂层进一步减薄有关。而乳剂比E100S厚实一些的EPR则掩饰了这个问题。我不明白柯达为什么没有使用他先研发出来的扁平颗粒技术。也许是无法运用到反转片中。但是当他看到富士采用了薄乳剂层来改善RDP的性能,使RDP获得了鲜艳的色彩,他也急着这么做吧!我看到网上有人说E100VS是他用过的最好的胶片,我想笑!外行!真心外行!我认为E100VS是一种倒退,比E100S还要差。我只用过2-3卷。

薄乳剂层的胶片,但凡不使用扁平颗粒的,一定会导致卤化银颗粒团分布的不均匀性。因为你的涂布机无法涂布!

明白我为什么这么推崇厚乳剂层的胶片了吗?

因为它不需要新技术就可以获得均匀的颗粒分布。胶片是不能没有颗粒的。但是我不希望颗粒团分布的不均匀,我需要均匀致密的颗粒分布(仅仅略带不规则)。同时,对于后期制作来说,厚乳剂层的胶片不容易在后期冲洗中划伤。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从胶片时代的神游,返回现实的数码世界。今天富士相机依旧带着Velvia模拟模式。只不过已经无法完全模拟Velvia胶片的神韵了。不信!请对比一下。至少它不再那么浓郁了。多了清新!

虽然无法100%模拟,但是仍然遵循了Velvia胶片设计的原则。对色温变化敏感,适当的和较的高饱和度,适当的和较高的反差。当然它提供绝对完美的分辨率和各级ISO均一的表现。

我是在说数码相机不如胶片吗?不是的!是你没有理解数码相机的设计!

数码相机的RAW会给你一幅看起来非常“灰色”的照片。我前面一个篇章已经说了,是为了给你保留绝大部分细节。

JPG的直出,其实也是一样的。模拟Velvia直出,同样给你留了一些余地,为你保留尽可能多的图像细节。没有因为要追求高反差/高饱和度而一口气将细节全部吃掉。

我们要把握好这个模式对于色温变化的敏感性,这是我前文中反复强调的观点。所以,我不轻易使用相机。

以上图为例子。这是一段在福建霞浦东滩大桥拍摄的回忆。当别人在山下大肆拍摄的时候,我正在爬山,找一个制高点,同时用天气APP查询好日落时间。所以,我的相机是冷却状态的。这样CMOS的本底噪点会比较小。当我来到山顶确定好拍摄位置时,我只是大致框定一下画面。这里我使用了XE2相机加一个50mm标准镜头。甚至没有携带三脚架。调整好相机的参数,当然,我常驻于Velvia模式。但是其他细微的操控仍然需要调整。毕竟每个拍摄环节都是不同的。等到光线出现变化之时,我明白运用Velvia的时候到了。我直接将富士相机的JPG直出模式视同在使用反转片。毫不犹豫地连续拍摄。这期间的拍摄是为了最终拍摄进行准备,我采用自动测光的参考值作为基准,改用手动曝光,反复调整和确认。反转片会给我最直接的结果,我要的正是这个。JPG就是反转片,JPG帮我验证好了我当时的曝光组合是不是妥当。这点RAW是给不到你。RAW给到你的都是一大堆近似的结果,看起来曝光都正确。

幸运!要是我还在使用胶片就没法子这样操作了。然后选择我认为合适的参数进行手动曝光。焦点永远是无穷远,手动对焦,拍摄风景没有必要使用自动对焦。这样也可以防止焦点前后乱跑,同时又有精确的焦点保证。光圈,你想都想不到,我坚持使用最大光圈F1.4,反正有多大就多大。为什么可以这样做?请看看景深公式!最大光圈的使用,保证了我照片绝对的清晰度。因此富士相机没有防抖系统有影响吗?没有!当然XH1的防抖很优秀。但是XE2和X-Pro3都没有防抖,但是这没有丝毫影响我对相机的运用。

上图,最终在明暗反差很大,色温对比很大的情况下,在没有运用HDR,没有运用RAW的情形下,用单一的JPG直接展现出来一个美妙的画面。RAW用来存档了。我至今没有修正过这幅RAW图像。最终,我轻微在电脑上提升了这幅照片的饱和度。因为相机的Velvia模式没有给足你饱和度。再加考虑缩图引起的损失,在PS上提升饱和度是需要的。但是仅此而已。不需要做更多了。

扔掉RAW的前面几个理由我给到了:

1. JPG有利于你选择图像,它给你直观的判断,让你知道那一幅是最好的曝光组合。

2. JPG有利于简化你的工作流程。

我举出上面的例子,非常详细地写出我的拍摄经过。如果你仔细看就知道,我哪里是业余摄影的套路?这分明是职业摄影师在进行广告拍摄的套路。

制订拍摄计划,放置灯光,测光,调整光比,技术准备,试拍,调整,模特就为再次试拍,调整,与设计师沟通,正式拍摄,挑片,修片,制版,校样,印刷。

虽然我省略了其中几步,但是大致的流程完全吻合。

轻微总结一下:JPG给我的是“效率"!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那究竟能不能尽可能接近Velvia胶片的模拟方式呢?浓郁!饱和!

当然可以,比如上面两幅图片。首先你要运用富士相机的Velvia模式,接下来在电脑里重重地,或者说狠狠地提升饱和度。当然,我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狠。上图,我提升大约35%饱和度。就可以了。其他什么也不需要做。

我尝试过提升到更高的饱和度级别,但是我发现,对于一幅本来就已经带着非常鲜艳浓郁色调的图片,这些都是无效的。所以即时提升到70%也无济于事。(因为色彩的饱和度是有极限的)

这一切,都要基于你已经使用了Velvia模拟模式,在此基础上调整。

如果,你要用RAW来调整到上述效果。那么也只有用富士原生的RAW CONVERTER先将RAW文件转换到Velvia模式,随后再进行其他细节修正。那么请问,你和我用JPG直接调整有什么区别?(而且前提是你得在众多的,看起来都差不多的RAW中挑选出一幅曝光级别适合的图像。假设我当时没有拍摄JPG,而只有拍摄了RAW,那么对不起,我要大费周折才能找到。)

如果改用其他第三方软件进行RAW修正,那么很难修正出富士内置的Velvia模式的色彩效果。即使有高手做出来了,那效率还有吗?

要尽可能接近Velvia胶片的效果,还有一个秘密。

那就是CMOS是挑镜头的。我用的当然不是普通镜头。是比富士镜头还要优秀的镜头。普通人,千万不要用非富士的镜头,以确保你的CMOS和镜头之间有最好的光学匹配性。

劣质的国产镜头,我再上一篇已经无情地批评过了。现在我再次批评那些无知无畏的转接。佳能、尼康镜头请不要随便转接到富士数码相机上。那些老式的手动镜头,我不管你是不是姓徕卡蔡司,我统统不推荐。不要随便乱来。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我特地选择了上面2幅在安徽黄山市郊区拍摄的很有代表性的图片(这两幅图片中的景物具有极大的照明差异,说的行话一点就是光比差的太多了),是为了强调JPG和曝光中间值在摄影中的巨大作用。进而引出我对JPG的第二个观点。

任何一部相机的自动测光,不管它的测光系统又多先进,它给到你的永远是一个中间值。

如果这个中间值恰好在中间,再加上一个平缓的伽马曲线,那么你的照片会非常”灰“。

此时如果你仅仅矫正伽马曲线,也就是不改变曝光,只改变反差,会如何?(其实我说的状况就是把一幅标准曝光的RAW,直出成一幅高反差的JPG)

我回答大家:照片是高反差的,粗看起来很精神,但是亮部和暗部的细节全部丢失,中间影调大量被压缩丢失。照片不会好看。

那么假设我使用高科技带给我的HDR(高动态合成摄影)会如何呢?

经过相机的自动判断与合成我会得到一幅亮部有细节,暗部有细节,中间层次都有细节的照片,然而它的反差却是中等的。

听起来很不错,但是事实上这样的照片失去了宏观上的视觉反差。它的伽马曲线被人为降低了。结果是照片看起来非常怪异。

无论你用上述哪种方法你都无法得到一幅像我的作品一样的照片。我的照片有细节,有充足的反差,因为我人为做出局部的牺牲。

也就是事实上我没有选择相机给我的曝光中间值,我人为地将它偏移了一些,而伽马曲线依旧选择标准斜率

我牺牲了哪部分的曝光呢?是过分暗的部位。我扔掉了。而且是在拍摄时就扔掉了。

我认为这是不必要存在的。这样可以让黑,更黑,而不是徘徊在深灰色的区域。但是高光部分的细节尽可能的保留,这样就可以展现出日落时的辉煌质感。

如果,你用一幅标准的RAW(曝光选择在中间点)的图像来进行修正,你想得到和我一样的视觉效果。那么你会怎么做?

最终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丢掉暗部的细节。那么你和我的选择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再次轻微地小结一下:

3. RAW给你保留的细节没有实际的运用价值,因为最终你无法保留全部,RAW毕竟是无法直接使用的,即使可以直接使用,也无法被视觉接受。

4.曝光中间值的选择对于摄影来说就和焦点的准确性一样重要,你最后的照片好与不好,其实就在曝光上。你获得的色彩实际上不是胶片或者CMOS给你的,而是你的曝光决定的。人为偏移出相机给到的中间数值,让你可以获得一幅反差平衡,而且细节丰富的照片。反之,要么反差下降,要么细节失去。

5. 任何优秀的照片,尤其是风景摄影,需要对曝光做出合适的牺牲。

综上所述,JPG不仅仅是高效率的,而且是完美的。与其在后期反复折腾,不如吃透胶片成像的特征,并将它用于数码相机的前期拍摄上。直接得到一幅完美的JPG图像不是更加省力吗?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熟悉使用Velvia胶片的老用户,90%的人会将曝光主动减弱1/3档位,这个不但和我的曝光偏移方式有点类似。而且符合富士原厂手册中的推荐。建议将Velvia胶片作为一种ISO40胶片来使用。

虽然这种做法不能适应100%的情形,但是适应90%的拍摄环境是可以的。

回到数码相机的使用技法。富士任何一台数码相机,只要在Velvia胶片模拟模式下,我仍然建议大家在绝大部分情况下让相机欠曝1/3档位。记得善用富士XE和X-Pro系列右手侧的曝光补偿旋钮。

在夜景的拍摄时,甚至需要欠曝光更多数值,也就是人为偏移更多。

比如上面那幅在安徽塔川附近的公路上拍摄的图片。当我看到有汽车驶过的时候,就迅速调低自动曝光,因为这个时候再使用手动曝光试拍的方法已经来不及了。我向曝光不足方向进行偏移,主要的目的是防止汽车头灯的亮度过大。事实证明,我又一次做对了。这种拍摄环境的训练,其实是需要经常做的。在正常的日光下拍摄不能训练人的应变能力。只有在大光比情形下(在极限摄影条件情形下)勤加练习,才能在实际运用中手到擒来。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暗夜,或者是色温出现剧烈变化的时候,才是富士数码相机最能发挥色彩效果的时刻,记得使用Velvia胶片模拟功能。想要得到蓝宝石的色彩,就在此时。

我接着和大家聊聊富士数码相机在夜景拍摄时的要领。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富士数码相机的Velvia胶片模拟同样对色温非常敏感。就像上面这幅玉米。届时,无需后期修正,暖色温的地方更加温暖,冷色调的地方更加冷调。要把握好这个特征。几乎和Velvia胶片如出一辙。利用这个特征,可以让我们很好的应对夜景拍摄。

上面看过了我做的短时间曝光夜景。那么换做如果长时间曝光会如何?

还记得上面那幅苏州河的夜景吗?用胶片拍摄的。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这幅在山东威海烟墩角拍摄的图片是我第一次使用富士XE2相机时拍摄的夜景(我算是购买XE2的第一批用户吧,所以照片的拍摄年代已经比较久远)。它的曝光足足长达5秒,ISO高达6400。事实上天空是近乎黑色的。不使用手电筒我都无法操作相机。可是就在这么恶劣的拍摄环境下,依然可以获得比较好看的照片。这就是数码相机神奇的地方。

如果我当时更加有数码相机的使用经验,更懂得数码相机的设计原理,我会采取低ISO拍摄,将曝光时间延长到数分钟。因为低ISO不会产生AD转换时A段的噪声,因为它免去了模拟电路的信号放大流程。长时间曝光产生的轻微热量不至于对噪声控制产生太多的影响(学术上叫做底噪压抑),效果肯定比我这幅还要好。可惜,那个阶段我自己的认识才刚刚起步。

即使如此糟糕拙劣的摄影技术,富士数码相机的Velvia胶片照样交出一份还算满意的答卷。

补充一下数码相机的噪声来源。三个方向,提升ISO时模拟电路放大的噪声源,标准ISO时CMOS有电流输入引起的本底噪声,随机噪声。高感与传感器多大尺寸,没有任何关系。我们无法控制后面2个噪声来源,但是第一个是可以人为控制的。第二个和第三个,请注意给相机散热的时间,也可以适当减少,至少是心理安慰式的减小。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上面几幅图,我用来说明富士数码相机Velvia胶片模拟功能在阴天高色温状态下的表现。

我有一个好习惯,一律将白平衡设置在日光状态下。除非遇到日光灯。

所以,我拍摄的色彩均能符合现场照明的真实状态,相机不会进行修正。这是所有人使用Velvia胶片模拟的一个先决条件。

在完全的高色温情形下,Velvia胶片模拟给出的JPG图像是保留高色温特征,就连橙色红色黄色的物体也会染上非常轻微的蓝色。如果你学习过油画,马上就明白我说的意思。这是一种科学的修正。完全符合视觉感受的。你可以放心使用。我一直以能拍摄到上述几幅照片为自豪。近几年来我自己都没有完全超越过。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在混合色温下会如何呢?

树林内部反射高色温,光线斜射下来展现标准色温,结果还可以。我又在霞浦杨家溪轻轻松松用Velvia胶片模拟模式拍摄到一幅与众不同令我得意的照片。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但是当我走出杨家溪的树林,来到具有标准色温照射的环境下。稍微差劲一些。

按照道理说,5500K-7000K左右的色温是最适合拍摄,但是如同胶片时代一样,我不太认同在这种环境下继续使用Velvia胶片模拟。因为出来的作品和胶片一样,有种硬邦邦的感觉。反差太大了。

我建议大家应该及时调整到Provia模式比较妥当。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说到人像拍摄,虽然我不能展示用Velvia胶片拍摄的图片,但是我找到几幅我在蔚来汽车俱乐部分享活动时指导摄影的图片,有人像摄影。用富士数码相机的Velvia胶片模拟拍摄人像,比用Velvia胶片直接拍摄要优秀许多。完全没有生硬的感受。相反,柔和细腻。

当然,这与我们在现场的柔和的照明安排有关。也与Velvia胶片模拟设计的初衷有关。设计团队没有一口气给足大家反差和饱和度,留有余地,以保留尽可能多的中间层次、色调才会如此柔和。

在富士数码相机上,我很推荐用Velvia胶片模拟直接拍摄人像。我自认为效果比ASTIA模拟要好。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杭州超山的梅花盛开,再次给我机会证明仅次于夜景、日出、日落的,最适合Velvia胶片模拟发挥作用的天气条件,是阴天。柔和的照明 + 略高的色温。充分展现出日系相机的日本风格。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阳光照射充分的夕阳,Velvia胶片模拟功能的表现力会略微次于阴天。但是此时色温毕竟已经拉开了差距,也比较适合Velvia胶片模拟发挥它的特性。一个委婉的故事在绍兴开元酒店度假区展开了。尽管眼下中国的摄影圈有很多人喜欢这种色彩。但是就个人观点而言,我不太喜欢这种鲜艳但是不够浓郁的色彩。为什么?请对比本文开头的插图。

如果我当时能够改用真实的Velvia胶片来拍摄,那效果就不是一般,而会是很棒!

下一期,我们把玩黑白胶片ACROS模拟模式。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抱歉各位读者!鉴于目前新型冠装病毒的爆发,我无法出门拍照,一切活动局限于小区。因此X-Pro3 本身的拍摄机会不多,因此用了大量从前用XE2拍摄的照片。好在Velvia胶片模拟的原理相同,照片风格并没有差异。还望大家多多谅解!


有Velvia,就可以大胆扔掉RAW,富士X-PRO3和那些富士菲林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