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敬仰的他们,当知道其事迹之后,世人不齿,最后一个大家学过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儿。可是大家不要忘了,一个人的形象通常不一定是十分鲜明的,她就像一个可以被打扮的小姑娘一样,看她掌握在谁的手里。人是非常复杂的动物,你往往在评价他或者重用他时,会抓住主要的特质来用,不能以偏概全,最后轻描淡写的部分就会在历史的长河里被人遗忘,有些人看似是好人,或者是十足的恶人,但如果你以辩证的角度去看他们,你会发现其实也许恶人也有眼泪,好人也能可悲。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历史上被错看的三个人。

后世敬仰的他们,当知道其事迹之后,世人不齿,最后一个大家学过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作为书法家和画家,因为艺术对情操的陶冶,大多数人既显风雅又有着文人傲骨。然而历史中也有不少人证明了这句话的错误,比如写得一手好字的奸臣蔡京,凭借一手好词青云直上的奸相严嵩,以及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明代画家董其昌。董其昌是明末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其字画是艺术界典藏的瑰宝,在明朝时可是风光一时的,即便是现代,也是艺术家们品评颂扬的对象。董自幼聪慧过人,自尊心很强,但家境并不十分的好,然而勤奋弥补了这个不足。他17岁时参加考试,虽然文章内容品质过硬,可是因为潦草的书写让他屈居第二,这让他愤愤不平,他本来认为自己该拿第一的,可见他有傲气但也有点目中无人,侯经过发奋的努力,他为自己雪了耻,不但高中举人,还入了翰林学士,一路做到尚书。

后世敬仰的他们,当知道其事迹之后,世人不齿,最后一个大家学过

但是纵观董的仕途人生,他并不是没有污点,他除了书法家、画家这两个冠冕堂皇的头衔,私下里还获得了贪官、变态色情狂、恶霸、人渣的称呼。可见这个人不仅没有文人傲骨,还十分贪财贪色。做官期间也没什么政治立场。他因为不愿意参与到争斗里,常常选择告老还乡不问世事。可是回到乡里作为一个官宦,他并没有为他的人民办什么好事儿,还不停的祸害一方,强抢民女,勾结官府不追究自己,纵容自己的儿子横行,更不乏对孕妇开膛破肚取婴戏之的荒唐之事发生,后在乡亲民众的暴怒中自己的豪宅同宝贵字画一齐付之一炬了。

后世敬仰的他们,当知道其事迹之后,世人不齿,最后一个大家学过

徐霞客,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在华夏地区的封建社会是从来不重视科学的,然而徐霞客一直是老少皆知的,他为了研究祖国大好河山只身上路的科学家,他对中国科学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他不求功名,其母非但没有阻止,还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以使他追求自己的梦想,其一生都在路上,路遇劫匪,多次身无分文甚至重病但依然继续前行,这种精神是所有人都无法否定的,可以说他的事迹让人感动。

后世敬仰的他们,当知道其事迹之后,世人不齿,最后一个大家学过

但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敬佩的科学家,也还是有他逃脱不掉的缺陷。作为一个博闻强识的科学家,他一直自视甚高,或许有些不那么接地气儿,对于交往过的人有时不够尊重。比如说他曾因为方便自己行路,非法弄到一个通牒,想要在征调劳役和通关上面占些便宜,但由于他人没有配合,便利用自己作家的身份大肆评判别人为恶人、穷乡僻壤出刁民,这未免有些过于自私。据说还有一例,就是绑架妇女儿童威胁老人为自己做事儿。不得不说,这位科学家也有情商极低的问题,学问好绝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理由。

后世敬仰的他们,当知道其事迹之后,世人不齿,最后一个大家学过

匡衡,我们知道他是因为他是历史上的一个名人,他官至汉丞相,集万千荣耀于一身,然而让我们更熟悉的是与头悬梁锥刺股齐名的一个故事。凿壁借光,这个成语说的比较好听啦,其实不应该用“借”这个字,不问自取,这明明就是“偷”嘛。然而这个看似很小的罪名,却在日后演变成了一个大毛病,贪小便宜这回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小是因为你若只是个平头百姓,顶多亲友们对你嗤之以鼻,骂你抠什么的,可当你是个为苍生社稷操持的大官,那问题可就严重了。

后世敬仰的他们,当知道其事迹之后,世人不齿,最后一个大家学过

匡在职丞相期间,由于错误划分田地中饱私囊了4万亩土地,不但不及时纠正错误,还妄图催眠自己无人可知,后东窗事发,皇帝勃然大怒,让你做官是为了让你方便揩国家的油的吗?遂其被贬为平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可以说对匡的打击非常大,他最后晚节不保死在了耻辱之中。所以,贪官们,请你们在刮民脂民膏的时候,想想你的百年之后。历史就是人心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