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消防救援支队召开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全员岗位大练兵动员部署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部局、总队全员岗位练兵动员部署会议精神,加速队伍能力转型升级,苦练科学高效、专业精准的过硬本领,推进2020年度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全员岗位大练兵工作。3月20日,牡丹江市消防救援支队召开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全员岗位大练兵动员部署会,支队在家党委常委、机关、警勤中队全体指战员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县(市)、区执勤大队指战员在分会场收听收看会议。王福利支队长出席会议并作讲话,会议由张广群政委主持。

牡丹江市消防救援支队召开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全员岗位大练兵动员部署会

会上,侯帅参谋长宣读了《2020年度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全员岗位大练兵工作方案》,就当前训练工作提出了具体措施及要求。王福利支队长就2020年训练工作如何开展,提出了三点意见:一、立足“三个需要”,解决好“为啥练”的问题。一是立足队伍转型升级的需要。转制后,消防救援队伍承担的职能范围更宽、责任使命更重,无论是改革后的消防执法模式,还是复杂的应急救援处置环境,都对消防救援队伍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挑战,要求队伍上下要通过练兵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出色业绩赢得党委政府和老百姓心中应有地位和口碑。二是立足推动事业发展的需要。今年是“三定”落编定岗后第一年,支队党委议训研训抓训没有变,练兵工作必须一以贯之,一抓到底。三是立足应急救援现实需求的需要。“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这次疫情也侧面考验了我们队伍的综合能力和练兵成果,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应对绝不是一线单位或某条战线的一家之事。二、明确“三个突出”,解决好“练什么”的问题。一是要突出全员基础训练。大练兵活动不是“练尖子”,而是全员额、全岗位的训练,必须全员参与、不留空白,要保证全体人员都能参训,一个人都不能少,一分钟也不能少,确实把科目训全、内容训实、时间训够、标准训到。二是要突出岗位技能训练。各条战线、各个岗位要围绕主责主业,把战斗力标准在岗位上立起来、落下去。三是要突出专业队强化训练。各专业队要发挥装备特点和辖区特点,强化灭火救援专业训练,加强针对性演练,切实成为拳头和尖刀队伍,结合岗位练兵和实战化演练,组织开展多样化的训练。把指挥员、攻坚组队员、驾驶员、通信员等岗位训练与专业队训练有机融合,提高岗位履职能力。

三、实现“三个强化”,解决好“怎么练”的问题。一是强化层级推动。要遵循“党委统揽、大队统训、个人统筹”原则,分层分级推动练兵工作,支队党委和各级党组织要聚焦主责主业,带头研训、议训、督训、参训,深入研判定,统筹解决练兵难题。二是强化组织领导。要建立会议调度机制和宣传机制,定期汇总图片、影像、文字等练兵工作资料,经常性地在新闻媒体和网络平台上宣传造势,在营造练兵氛围的同时,向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展示消防救援队伍的良好形象。要建立练兵监察机制,把练兵计划落实、练兵综合保障作为重点检查内容,坚决纠正挤占练兵时间、练兵流于形式的不正之风,对于阻挠练兵工作、弱化练兵执行的人员,要坚决严肃问责。三是强化政策保障。练兵工作离不开“真刀真枪”的实训,更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

牡丹江市消防救援支队召开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全员岗位大练兵动员部署会

张广群政委就落实好此次会议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国家队、主力军的使命担当。全体指战员以训词为号令,以实战为导向,以守护人民安宁为使命,始终保持强烈的恐慌和危机意识,将练兵工作作为党委工程、主官工程、基础工程来抓,严格落实领导组训、从严治训、科学施训、竞赛比训、奖惩励训、督考促训、保障助训七项制度,攻关应急救援难题,探索执勤训练模式,练好看家本领、做好分内之责,坚决确保练兵工作不放松、行动不迟缓、作风不散漫、措施不虚晃。二是聚焦实战领训,练就能打仗、打胜仗的过硬本领。以脱几层皮、掉几斤肉的意志,以“全国争先、全省一流”为目标,瞄准难点练指挥、盯住实战练技能、砥砺意志练作风,结合新编制、新岗位,分领域、分层级广泛开展“大练兵、大比武、大演练、大培训”活动,坚持“专业学、岗位练、目标考、绩效评”,切实把“真、难、实、严”要求落实到练兵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全面借助“学、研、训、战”四位一体的综合训练模式,加大战术战法研究,加强典型灾害事故研判,配齐配强装备器材,加强全要素综合性复盘式演练,实战实训、磨合队伍、健全机制,真正磨练“能上敢上、勇战善战”的血性胆识,真正做到赴汤蹈火、竭诚为民。

三是坚持综合保障,营造全员练、练全员的训练热潮。按照“训练有导向、优胜有表彰、全程有保障”的原则,树立实战实训的鲜明导向。建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除的良性机制,真正让实干的人实惠、吃苦的人吃香、有为的人有位,让典型引路、让英雄无悔、让功臣风光。制定硬性保障标准,加大训练投入,强化经费保障,确保装备、器材、给养等保障措施落地见效,创新思想教育保障模式,把政治教育做到训练场、把典型培树引入训练场、把关心慰问送到训练场。建立“周例操、月会操、季度比武”等常态化竞赛机制,中队、大队两级比武竞赛机制,建立尖兵榜、标兵岗、状元杯、荣誉墙等激励机制,掀起“在工作中比业绩,在操场上比成绩,在火场上比战力”的练兵热潮。

牡丹江市消防救援支队召开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全员岗位大练兵动员部署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