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陈桥兵变如此顺利,后周的朝臣们为何不阻止?

泉洪


当时的情况是大部分人在震惊后接受了现实,但是仍然后周旧臣起兵反抗的。

960年正月初一,赵匡胤指使手下谎报军情,说是“契丹入寇,河东贼军自土门东下,与番寇合势”。之后后周首相范质和次相王溥商议对策,但此时王溥已经被赵匡胤收买,成了赵匡胤在朝中的眼线。在王溥的帮助下,范质派遣赵匡胤出兵“御敌”。而在此之前,赵匡胤已经被任命为点检做,在京城中,除了韩通和他平级,其他将领都比赵匡胤等级低。


在出兵前,赵匡胤先是调离了跟他关系不好的慕容延钊,之后再出兵前将石守信和王审琦安插再殿前司作为临时最高指挥,随时给赵匡胤当内应。


也就是说,为了这次篡位,赵匡胤也是煞费苦心。所以陈桥兵变后,一切都是按照赵匡胤的设想进行的,因为整个后周的禁军已经被赵匡胤牢牢地控制住了,所以赵匡胤从黄袍加身到率军进京,基本上是没受到什么阻力的。

进京登基之后,赵匡胤马上封赏了协助自己的文武官员们,对于前朝旧臣,赵匡胤也是非常的宽容,不但没有清算,相反的为了缓解矛盾,还提高了他们的待遇,并且对有才的重臣给予了重用,比如前朝首辅范质,仍然处于三省宰相位。如此一来,大部分前朝的文武也就安定了下来,接受了这个现实。与此同时,大多数地方节镇也都归顺了新的朝廷,当然,凡事总有例外。



比如昭义军节度使李筠,他自以为资历比赵匡胤高而心中不服,虽然归顺了大宋,却在后来受人蛊惑起兵反宋,后来被赵匡胤用重兵平定。同年九月,淮南节度使李重进也起兵反宋,其规模比之前的李筠还要势大,不过到同年十一月,朝廷便出兵平定了李重进的反叛,自此大宋朝也就彻底解决了内患问题。


火器工坊


陈桥兵变是发生在后周显德七年正月,由赵匡胤发动的军事政变,因主客观条件所致,政变很顺利!后周朝臣反抗的不多,当然还是有反抗力量的,只不过这股反抗力量比较弱而已!

1.当时皇室里有点力量的只有郭威外甥侍卫军都指挥使兼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和被降职的郭威驸马许州节度使张永德;但是陈桥兵变时李重进正在镇守扬州,远水不解近渴,再加上后来李筠反宋时派幕僚翟守珣去联合南北夹击事宜,翟反水投靠赵匡胤,致使李重进失去良机,最后兵败自焚;张永德也是远在地方!而且李、张两人还不和谐,皇室力量使不上!

2.当时在京城的侍卫军副都指挥使韩通,韩通虽然忠于皇室,勤于政务,但是有勇无谋,他的儿子很有智谋,曾多次建言除去赵匡胤,没有引起重视;政变发生于瞬间,还没召集齐军队就被赵匡胤的人王彦升斩杀,也是当天唯一牺牲的朝臣!

3.在外的深受后周郭威知遇大恩的潞州节度使李筠于当年四月联合北汉反抗赵宋,不想被自己儿子撤后腿加上北汉对李筠的不信任,势单力孤,最终失败自焚!

……反抗力量的弱小与柴荣有很大关系,都知道“枪杆子里出政权”,掌握军队实权的人才有力量发动政变;当时后周最主要的军事力量就是禁军,禁军分殿前军和侍卫军,其中殿前军是禁军中的精锐;显德六年柴荣北伐时遇到“点检作天子”事件后,撤掉了自己人原殿前都点检张永德,改任赵匡胤为殿前军都点检,掌握军事实权,副都点检慕容延钊是赵匡胤的好朋友,赵匡胤原先的殿前军三把手职位由“义杜十兄弟”之一的石守信担任,整个殿前军受赵匡胤的控制;侍卫军相对殿前军较弱,除都指挥使李重进、副都指挥使韩通外,都虞侯韩令坤、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高怀德、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张令铎等都与赵匡胤关系很好,而发生兵变时侍卫军一把手李重进又远在扬州,二把手韩通则有勇无谋不成大事……因此后周朝臣们没有力量对抗手握重兵的赵匡胤,当然了赵匡胤“太后、主上,吾皆北面事之,汝辈不得惊犯;大臣皆我比肩,不得侵凌,朝廷府库、士庶之家,不得侵掠。用令有重赏,违即孥戮汝”的军令也是减少后周朝臣抵抗的减压阀!

总之,由于条件合适,措施得当,后周朝臣的反抗不激烈!



南门岭的柿子树


世人都觉得赵匡胤兵不血刃的夺取了后周政权,实行了和平演变,实在是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后就制定的一系列军法有很大关系,一个是不能扰民,一个是不能抢劫乱杀,一个是不能骚扰后周皇室和官僚。如此一来,人心大定,所以没有遇到朝臣的反抗就实现了。

其实,整个赵匡胤兄弟导演的和平演变,更像是一场有预谋的政治篡权。

陈桥兵变时候准备周全

史料记载,赵匡胤带领重兵,头晚驻扎在陈桥,大肆犒劳士卒,大醉,结果被弟弟赵匡义带领一众武将将早已做好的黄袍盖在他身上,完后山呼万岁。

赵匡胤似乎一下子就从醉酒状态清醒过来了,就问众人,你们要让我当皇帝,总不会不听我的吧。之后毫不犹豫就制定了军法纪律,期间毫无滞涩。

那么想想黄袍的制作可不是简单的事情,总不能拿块黄布子就行吧。而众多将领竟然没有一个反对,显得事情就不简单了。

辽国当年无出兵南侵的记录

陈桥兵变这次的原因是辽国和后汉联合起来准备攻打后周,而后周幼帝才七岁。所以宰相范质毫不犹豫就推出了赵匡胤,并因为赵匡胤借口兵少而让赵匡胤顺利接掌全国兵权。

但是根据《辽史》相关记载,当年辽国并没有出兵攻打后周的记录。众多后周边疆文武大臣留下的文字记录,同样没有显示边疆有敌军进犯的记录。

更奇怪的是,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回到皇城夺权。而辽国大军更是很配合的没有继续南侵,转身返回去了。

事后,陈桥守门官就顺利升官了。


赵匡胤带兵回到京城,而无人反抗

赵匡胤带兵回到京城,首先见了宰相范质和王溥,然后这两个人先是告罪“这次事情都是因为我们两个人没弄好造成的”,接着便下跪叩拜赵匡胤并口称皇上。

一众京城武将如石守信、王审琦等也没有吭声,之后很紧凑的五天里,众多文武大臣就帮助赵匡胤完成了皇权的交接,登基称帝。唯一反抗的只有一个禁军副都指挥使韩通。

在赵匡胤当了皇帝之后整个后周朝廷也只有两个节度使发起讨伐,一个是一直得到后周皇帝重用的昭义节度使李钧和淮南节度使李重进。然而只用了半年时间就被赵匡胤平定了。

这样的情况可谓匪夷所思,任何一个朝代末年都有众多文臣武将维护过去的朝代,除非一种情况,那就是大家早有默契。

综合来看,赵匡胤的和平演变显然是早有预谋的。后周众多文臣既然是预谋好的,当然不会有什么反应了。

还好赵匡胤是一位贤明的帝王,最终给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以终结。



阿庆还是阿庆


三国时代曹魏通过两代人的努力,才有了取代汉朝,晋朝司马氏取代曹魏更是用了三代人的努力,历史似这类兵不血刃的改期换代方式,还有几次,但宋代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则显得水到渠成,似乎一切都是天经地义一般。


一个王朝的覆灭,一种方式是通过血雨腥风的战争,这种方式我们不妨称之为外力;另一种方式则是内力,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几个朝代更换方式。后者虽没有前者那么血腥,但要通过和平手段实现改朝换代,需俱备以下几个条件。(今日头条,王洪涛首发)。

第一皇帝暗弱,宗室凋零,或陷入入内斗。我们看当时后周,周世宗柴荣虽英武盖世,可惜死的太早。继位的柴宗训是个七岁的孩童,符后人很善良,不懂政治,没什么能力,虽也垂帘听政,根本就驾驭不了朝政,形同虚设。柴姓宗室大部分人都死于战争。有两个皇室宗亲有能力的,而且还都是善于领兵打仗的厉害角子李重金和张永德,但两人争权夺利,相互拆台,早在柴荣活着的时候,就已把他们排挤出权力中心。

第二条权臣功高震主,己建立起自己的行政舰队,更重要的是掌握兵权。我们看当时的赵匡胤是否达标?赵匡胤因获得柴荣的信任,柴荣在世时己任殿前都检点一一御林军的最高统帅,柴荣死时成为托孤重臣,柴宗训继位后又兼任宋州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后周的兵马几乎都在他的掌控中。和他一块托孤大臣还有宰相范质和王溥,这两个人是文官,根本对赵匡胤行成不了制约。

第三人心的向背。特别是士族和掌握国家机器朝臣们人心所向。周帝柴宗训只有七岁,他和朝臣的关系无疑是空白纸张一张,而野心勃勃的赵匡胤经过几年的经营,不但军内掌握实权关键人物都换上了他的嫡系,如石守信、王守琦等人,执正团队核心权力圈的几个成员则和赵匡胤有同事之谊,而赵匡胤在玩弄权术,收买人心方面又颇有心得。


于是乎,公元96O年的赵匡胤己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在后周朝堂己没有任何人可以和他相抗衡。志在必得的赵匡胤已强大到发动政变几乎没有任何阻力的程度。所以历史上,大家熟悉的一幕上演了:赵匡胤找了个借口,领兵走到陈桥的地方,皇袍加身了……

宋朝的建立是天意,更是历史的选择。(今日头条,王洪涛首发)


老兵32380


正月初一后周朝廷接到边报,说契丹和北汉南下入侵,宰相们没怎么核实,决定让殿前司的一把手赵匡胤带领中央禁军北上抗敌,这一来,后周中央军主力已经在赵匡胤的掌控下了。

留下来负责京城防务的是谁呢,石守信,王审琦。他们还有个身份,赵匡胤的好哥们儿。于是乎赵匡胤带着军队在陈桥驿兜了一圈就回京城了。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门迎接,只有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想跑去召集士兵抵抗,不过他的行踪早就被赵匡胤派人盯着,还没跑多远,就被王彦升杀死。

后周禁军体系就是殿前司和侍卫司两大系统,韩通作为侍卫司在京城的最高指挥官,刚想有点动静就被剁了,接下来都不敢动了。(韩通外号“韩瞠眼”,脾气暴躁,和大臣们关系都不好。)

城外有赵匡胤的大军,城内的武装又被他的哥们儿把持,唯一一个想组织抵抗的韩通还没跑多远就被盯梢的人杀了,京城之内已无力对抗赵匡胤了,只剩下不断悔恨的托孤宰相们空叹息。


寂寞空虚的空巢老人


要知道这个问题 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陈桥兵变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 传闻契丹与北汉要南下攻周 当朝宰相范质未辩真伪 便急令赵匡胤率军北上御敌 赵匡胤领军行至陈桥驿 与赵普合谋发动兵变 黄袍加身

随即回师开封 京城守将石守信等开城威逼周恭帝禅位 而后赵匡胤登基 建立大宋



那么为什么赵匡胤的兵变如此顺利 没有受到什么抵抗呢 个人认为原因有三

1。天时 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驾崩 继位的后周恭帝年仅7岁 朝局极其不稳 而在次年7月 如同前文所言 传闻契丹与北汉要南下攻周 当时垂帘听政的符皇后不过是一届女流 随即求救于宰相范质 范质说唯有赵匡胤可以解此危局 而赵匡胤推脱兵少 不能出战 范质眼见如此 只能给予赵匡胤最高军权 全国兵马可以随意调动



2。地利 赵匡胤发动兵变的这个地方离开封并不远 再加上已经掌握了全国兵权 可以随时观察城内的情况并且可以快速返回京城 胁迫小皇帝让位



3。人和 赵匡胤刚刚离开不久 开封城内谣言四起 说赵匡胤要做皇帝 造成城内文武百官 甚至皇帝都慌作一团 赵匡胤深知皇帝心思 他们就怕自己的皇位被夺走 除了造成城内的慌乱以外 也使得他带出来的兵马除了听命于他没有其他退路

综上所述 并非皇帝不想反抗 而是因为他根本没有兵权 也没有能力反抗 造就了赵匡胤的成功


海深时见豚


首先要说明的是后周的朝臣并不是没有阻止,只是反抗的力量比较小而已。

下面说一下为什么兵变顺利。

  1. 当时的时代背景本就是群雄割据,政权更替频繁,当时的后周帝王只有七岁,而上一代柴荣只是后周开国皇帝郭威的养子这一点从根上就有问题,而当时赵匡胤就已经同郭威四处征战,屡立战功,资历老。柴荣即位后,赵匡胤权利继续扩大,柴荣离世前任命赵匡胤为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算是托孤重臣了。赵匡胤在朝中特别是军中有自己的嫡系。

  2. 兵变前,赵匡胤因有消息称北汉及契丹联兵犯边获得调动兵马权利,军权在手。而守备都城的主要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是赵匡胤过去的“结社兄弟”,得悉兵变成功后便打开城门接应。当时在开封的后周禁军将领中,只有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在仓卒间想率兵抵抗,但还没有召集军队,就被军校王彦升杀死。至于部分文臣们有想法但已无可奈何,禅让诏书都有人写好了,只能听命了。后来节度使李筠、李重进叛乱也仅几个月就兵败。

  3. 还有个原因是赵匡胤的个人魅力,其为人宽仁大度,虚怀若谷,好学不倦,勤政爱民,严于律己,不近声色,后人评价他有尧、舜之心。这样当然反对的也就少了。


工程领域


他能顺利的发动兵变,主要是得益于当时的武将手中权力过大。他自身的地位、资历和人缘也起了关键作用。

首先他是托孤重臣,京城巡检司。京城以及皇宫的安全皆是由他负责!其次“五雄下关东”时,他就是柴荣的左膀右臂,“千里送京娘”更为他赢得了无数的仁厚名声(他在夺位后也没对柴氏赶尽杀绝,而是立为云南王,永震边陲。据说岳飞的枪挑小梁王,就是柴氏之后)再说他的人缘,由于他的武功高超(现在还传有太祖拳与太祖棍)。为此他和实权在握的武将们关系莫逆,柴荣死后大家已是唯他是从。因此他利用了有实力的武将,得位后才会有“杯酒释兵权”。这些就造成了宋朝后来的兵士虽勇,而将领手中无兵!也正是由于他的兄弟无义,这才出现了老三郑恩在“杯酒释兵权”时的反驳,出现了“醉斩郑子明”,陶三春为夫报仇发义兵。


寂静4711


五代又十国,梁唐晋汉周,

手握兵是王,你拥我为王,

叩头只迎拜,有奶使是娘,

全然无气节,不见长乐老,

自称是孔子,欧阳文公在,

修史说四维,愤然笔法严,

头条出次题,炎宋代后周,

文武都纳拜,各自利益也,

无味真无味,同今现实论,

说之无用也,务实是生活,

历史是文案,有闲人谈资,

非我劳动者,空谈无用处。


李备战6


根本阻止不了,朝廷的兵权都在赵匡胤和他哥们朋友手里,赵匡胤平时人缘好,在朝廷中没有敌人。兵变后,对大臣给好处,没有大开杀戮,能够仁慈的对待后周皇室,整个朝廷对他敌意不大,而且已经兵变了,大臣无法阻止了,事实已成,大臣没必要阻止,没有影响个人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