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积善?

茗香留客饮


行善积德

这个古语有云,也是体现我们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积善

这是一个人生的修行。

积善

也是指引我们人生的行为准则。

积善

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法规等等都是一个规范我们积善的标准。

积善

是一种大爱,是一种大仁,是一种大德,是一种大智,是一种大福。

积善者行善行,所有的行为都是友好,有爱。

不会做危害任何人的事情,还坚持能帮助就一定帮助有需要的人。

所有的人都积善这个社会就会和谐美满。



如果积善成为我们的价值观:

三鹿奶粉就不会出现

假疫苗就不会出现

食品安全也会很安全

因为积善的价值观在某些人的心里没有形成,所以才会出现我们心疼的事情。

人为什么要积善!

因为每个人都希望美好幸福过日子,所以从古至今文明的发展都需要积善。

人人积善社会真善。

行善积德是我们和平和谐美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明价值观。



(凡一子)浅见所语,图片源自网络。


凡一子


我本家大爷在04 05年的时候身体状况很不好,经常在医院一住就是一个多月,我大娘找县城里一个很有名气的盲人给他算命,那个人说定数在71岁五月份,2009年大爷就是71岁。那时候农村算命不兴给钱,我大娘给那个算命的两斤大米,那个人说啥都不要,摆摆手,让大娘快走,不要再来了。2007年中秋节我们一个家族的几个晚辈去看他,他的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了皮包骨头,一直躺在床上半年多,只有吃饭的时候可以勉强站起来,他家的院子里也提前买好了寿材放在那里。08年冬天他躺在床上听到院子外边有几个小孩在大喊有人掉水里了,我那可怜的大爷起来连棉袄都没穿,跑到院子外边,看到门口的大池塘里一男一女两个四五岁的小孩泡在水里大喊救命,我大爷二话没说跳进水里,好不容易拖着两个小孩的衣服把他们救上了岸,自己却冻得高烧了一个冬天,现在是2018年,快十年过去了,大爷80岁了,身体虽然还没怎么恢复但是比以前好很多了。命运,不管你信不信,但是却是真实存在的,善恶到头终有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过去老一辈口口相传的多做善事多积德,不为自己也为儿孙,这句话是很对的,多做善事可增寿、增福。人活着,多做善事吧!


宇福88693


什么是积善?

我觉得,积善就是积累善行,做善事,有善心,力所能及地帮助应该帮助的人。。

那么为什么要积善呢?

一,积善使邻里关系更融洽。

‘’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绝大多数人都心怀善念,以能帮助别人为快乐。

在农村有句这样的话:有个好邻居披红戴花,处个坏邻居披锁带枷。意思是说,你和邻居关系相处得好,那么,日子会越过越红火,喜事不断;如果邻里之间不和睦,就会争执不断,说不定有牢狱之灾。

那么,邻居相处,怎么才能和谐?我觉得,首先就是积善。

善事不一定必做大事。邻里相处,看到谁家孩子摔倒了,扶起就是善事;雨来了,邻居衣服没收,帮她收就是善事;农忙时节,农村土路车辆多,轧出了深沟,把它填平就是善事;邻家老人病了,帮助送医院,就是善事;邻居有事,孩子在家不会做饭,你把孩子带过来吃饭就是善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果我们从小小的善事做起,养成做善事的习惯,那么,邻居感恩你的善意,也以善意回报,见面乐呵呵的,平时你帮我,我帮你,一团和气,没有鸡毛蒜皮的争吵,生活环境舒心,人自然快乐,日子必然会越过越好。

如果邻里之间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太反感,你占了我一寸土,我必用三寸还。大吵小吵不断,吵得心烦,整日为争个输赢而动干戈,你花钱找人帮忙,他花钱找人相助,气生了,钱没了,结果,仇怨越结越深,说不定,哪一天没了理智,就会做出悔恨终身的事。

当然,如果处到不知好歹,你越善他越欺的邻居,那就莫善了,善良得有底线。


二,积善使社会更和谐。

吃五谷杂粮,过人生百年。这一生,谁能离开社会独自生存?每个人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

为什么有的人觉得社会温暖?那是他有困难的时候,曾获得了别人的帮助;而有的人觉得,社会没有人情味,人心凉薄,那是在他有困难的时候,别人选择了冷眼旁观。

我们渴望着社会的温暖,期盼着遇到困难时能有人相助,那么,我们自己首先要做给别人温暖的人。

在网络报刊上,我们看到,当一个地方遭受天灾人祸时,许多志愿者停下手中的工作,纷纷赶往灾区。

例如,汶川地震。我们在电视中看到,成车成车的救援物资不断运向灾区,这车,这物资,有单位的,有私人的;志愿者不顾余震危险,从四面八方赶往灾区;拾荒老人为灾区捐款,小学生用积攒的零用钱捐款,无数的人把自己的储蓄投进捐款箱……网上,无数的人祈祷着灾区人民平安。

一幕幕感人的场景另人难忘,一个个真诚善良的人让人落泪。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谁能说这不是善?谁能说这不感人?

人离开了社会,离开了群居,离开了别人的帮助,会生活得很难。帮助别人也是帮助了我们自己。爱是相互的,善也如此。

人与人之间相互积善,我们的社会最终会越来越和谐。

三,积善福报多。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上小学时,放学路上我总看到一个女人撒泼大骂婆婆,不给饭吃,虐待老人。现在,这个女人已七十多,但儿媳比起她当年更泼,骂得她大气不敢出。农忙时节,她让两个儿子帮她拉庄稼,两个儿媳不让,儿子也装没听到。七十多了,老两口只好用架子车慢慢拉。

这能怪谁呢?

有户人家,老公公人品不行,村里人给他起了个‘’坏货‘’的外号。儿媳妇也是个不明事理的人。他家天天争吵不断,儿媳天天骂他们老两口。有时候坐在楼上,端杯茶能骂几天。后来,大孙子得了一种罕见的病,不会走路,整天呆在家里。小孙子生下来病不断,花了不少钱,最终没留住,儿子儿媳也离婚了。一个家就这样散了。

积善之家大都关系融洽,一家人尊老爱幼,其乐融融,这样的家庭怎能不兴旺?

人要积善积德,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害人之心不可有。为人处事,善恶一念间。 与人为善,等于给自己修路。积善,相似于把钱存进了银行。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我们时刻与善同行,善行不求回报。(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必删。)


曾是傻姑娘


———人为什么要积善?因为积善而后有德,厚德方能载物,载物者君子也、而君子者、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

行善是积德 积德需行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积善便是积德!何谓德?德是福报、是品行、是修养、是自我约束。

而善是德的核心。

何谓善?人性恶乎?人性善乎?人性本私!

善是人性中的天良、怜悯、爱、救赎与自我救赎、是慈悲、是人文主义。

善是人脱离兽性,走向人性的原始动力,善是人性驱离阴暗的光辉。善是冰冷社会中的那一丝丝连绵千年的暖。

这就是善,这就是积善的原因。



蕼清浅


人为什么要积善?人能长期独处?人无法长期生活在真空里,人生在社会,需要群居,需要互相帮忙,不积善积德,怎么立世做人?凡事有因果,积凶积恶,迟早有报应。古语不是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吗?还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人生和谐社会,就需积善积德,去恶去劣。否则,社会皆凶,人人皆恶,人还能好好生活?社会需要积善扬善,为人更需要去恶扬善行善积善。

善恶相对,有恶自会有善,善而有恶照而更显其善,恶而有善比而更显其恶。善恶总是相对的,从不同角度去看,善恶也有不同。善恶也是相互的会转化的,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环境下,善恶也有标准。社会有社会的标准,集团有集团标准,个人有个人标准。人对善恶的评判也是不同,不同思想,不同立场心态,对善恶的看法和评断是不同的,这边认为是善,那边认为是恶,人说善有善报,恶有恶应,但有人质疑:为何有善不善报,恶无恶应,就有善恶看法不一在起作用。我的看法是:善恶各有看法与标准,公道自在天意及人心,各依心而行由天评判吧。

和善做人,乐观心态,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害人之心不可有,积善积德之心常怀就可以了。行善积善是需要智慧技巧的,不然,愚善是会被人利用,有可能变成助恶积凶的。这一点,很有些人不察不觉不悟而做错。





树德汉硕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所以要积善。

善,包括善心善念,善行,善言。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所以善不能肤浅的认为做善事,做好人,帮助别人,善是无时无刻不显现你是真善还是伪善。

有人认为,平常多关心关系别人,来表示我是善良的。可是孔子他老人家说了,不能做老好人,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那这又怎么平衡呢?

善,是你需要时,我刚好有,刚好出现,刚好又能给予你。

所以善不是闲着没事去找善事,是在需要时恰当的给予。

也不是嘴里说着虚伪的好听话,心里再琢磨不为人知的阴险和利用。

所以,我们要有能分辨真善和伪善的智慧!


茶入真知


人为什么积善?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佛家讲因果轮回,种下什么因就会有什么果。我国有句古话叫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要是未报,时候未到。

”积德行善就是我们种下的因,也许短时间内见不到收成,甚至一辈子也感觉不到,但种下的因却无声无息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都体现着,比如:邻里和睦相处,言行无愧于心。积德行善更重要的是为了子孙改变家运,家族兴旺发达,你留财富给子孙,子孙未必能守得住;你留书本给子孙,子孙未必能读; 最好的是积德,积功累德,你的后代一定有好的果报。一个人去行善积德时,他身上自然充满正能量。

行善积德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将内心的污染消除,使自己内在美好品德得以显现,内在的清净功业得以开发。

每一个人都想得福报,希望儿女前途光明,父母健康长寿,渴望家庭平平安安,害怕凶事横祸降临自己的身上和家中。一个人要想得到福报,无灾无难,就得做行善积德之事,不做损人利己的坏事。

行善积德是一种智慧,是一种修行。

当然生活中,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上,善良的人越来越少了,原因就是,善良的人总会被人欺负。我们愿意做一个善良之人,可是我们却没有没有得到我们想要的世界。

人们常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身为一个善良的人,从来不祈求这个社会,能够给予自己任何回报,但是身边却总有一些小人,作恶多端,利用自己的善良欺负自己。

但是,无论到什么时候,请不要让自己的善良之心,抹上一层灰尘。人善被人欺,固然是现实,可是抬头三尺有神明,上天不会欺负你。选择善良,上天必定对你宽容以对,或许你今天被他人欺负,但你要相信,上天从来不会辜负你,不然欺负你。

未来可期,我们的人生还有那么长的路要走,不要因为如今的灰暗就哭天喊地。如今你或许被人欺负,但上天永远不会欺负你,只要你愿意一直保持善良的心,上天总会给你想要的。

佛家讲究因果轮,如果一个人做了善事,那么他在今后必定会积累福报,如果一个人做尽坏事,那么他的一生,也将有自己的恶报。一个人选择善良,其实是最正确的行为,他的善良终将会拯救自己。

要相信因果轮回,做一个好人,不管你的人生路上发生了什么,未来一定是光明的。善良的人行走在世间,总会遇到如他一般善良之人,他的人生将会更加绚烂。而恶人,终将遇到比他更邪恶之人,他的一生必将灰暗。

所以说,人在做,天在看。人善,被人欺,但人善,天不欺。


野沙棘


惑大仁其心 智小不大明 勇者无希失 弱刚必持骨 先大不方闻 德以世息关 不撩色花奇 善然做成志 烈火恐身焚熊熊水花天地 即在休得只一心失复来

惑大以仁行心 智小只耍小聪明 勇而见无少失需 弱者刚强应厉而小智大骨气 先其者大不方闻名德以世态才能息自闭的一面 不要惹美丽的女人自知奇 必避祸乱 也为自己打开变化的心灵 这时善的自然做得成得志得 显现的烈火智心以被包裹想恐焚身自己低下姿态水与花自得天地 也在少得甚至不得只 一心的知识想法以超越失去以前复来新的自己


镜花水月128063329


在我们这个世道,不管什么年代,只要是谁家有加官进爵,喜添人丁的时候,谁都会为人家发出祝福,并由衷地说这是人家积德行善的结果,这是给自己结了善缘上辈子的行善,这辈子的福报。


如果说是谁家,厄运连连,总是不断地遭遇着各种困难和打击,有的人就会说,这家人上辈子一定是做了什么坏事和亏心的事,这事的因果报应是必然的。

这就是人们对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最直接的看法,所以说在我们传统人的观念里,邢善永远是为自己积德积福报的一种行为,因此说行善也成为有些人想让自己的命运更好,想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更健康更有幸福。所以才会做一些帮助别人乐善好施的好事,令人称颂给自己积德。



每年腊八节的时候,总是有一些乐善好施的人在寺庙里无偿的给信徒们发放腊八粥。在有的宾馆很有人性的,老板在宾馆的门口放置了许多雨伞。无偿地供那些来往的客人在雨天里使用,这都是一种积德行善的小事,但是却是人们思想道德的一大步一进步。


人之初,性本善。每一个人都有侧隐之心,走,有慈悲为怀的心态。谁生来也不是为非作歹无恶不作的人,所以说在我们这个温馨和谐的社会氛围中大,爱往往占据了社会的正能量,这才是积德行善的一种氛围,才是让人们朝着更幸福更善良的社会当中权力的迈进。


伊春美食美客


让我想到的了之前读过的一本明代袁了凡的《了凡四训》这本书。袁了凡,其先为明嘉善人,后迁居吴江,家常渊深,通儒易医理;了凡生遇异人,算定一生命运,后谒云谷禅师,授以“立命之学”,遂躬行实践,命运自此一变,福禄寿算皆有增长。一生颇有功业,亦多著述,赅涉儒释道三家,尤以训子书《了凡四训》流布最广。

《了凡四训》中最著名的警句大概就是: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说来容易,做来难。书中说“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不要后悔,不要再去想它。想一遍则又造一次新业,阿赖耶识里又落印象。要紧的是改正现在的,修正未来的。”姑且相信吧,什么事情都经不住来来回回琢磨,反反复复分析,当真是阿鼻地狱,无尽轮回,到最后终于明白什么叫我心即地狱,不肯放过你的其实是你自己。

我不喜欢书中关于因果报应的举例,很肤浅,像庙里民间自行印刷的劝世故事:谁谁建议减刑,所以生了三个儿子;谁谁捐衣修庙,子孙做了高官。功过格其实就是一笔道德账,每天做了哪些好事坏事都一笔一笔折算成功德与过失记在帐本上。曾国藩他们真的每天都坚持记账?世界上其实没有绝对的道德。道德都是相对的,即使是普世准则,那也需要在一定层面上达到共同默契。

不过像《少年时代》里说的,没有人能真正完全不理会别人的看法做他自己。人是社会动物。书中说挽救一只有力报答人类的畜生的性命(救一有力报人之畜命),如牛、马等,记十功;挽救一只无力报答人类的畜生的性命(救一无力报人之畜命),如不能耕田犁地的老牛老马,记五功。这还是站在人类立场上进行判断的。廖一梅说:“人没有善,只有伪善,没有爱,只有需要。我怀疑人类的善的源泉。所有对人类有利的便被认知为善。同样的虫子,吃菜叶便被定义为害虫,不吃菜叶的便是益虫。人类的善是利益,人类的爱也是利益。

每个人都在谈论爱,但其实说的都是需要。需要满足,需要安全,需要自我肯定,需要与众不同。”不杀生是功德之一。苏轼曾做诗句:“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我没有被感动,我只觉得他太作了,并且不相信他后半辈子都没有点过灯。坦白地说,我现在看到蟑螂、蚊子之类的东西,还是会拍死。书中提到要爱惜生灵,不光是畜禽,“还须想到,凡是有血有气之类,都具有灵性知觉。既然是有灵性知觉,那么都与我们人类没有两样。”那么植物呢?没有血气和灵性,未必就没有知觉,就算没有知觉,它也有生命啊。植物的生命应不应当珍惜呢?这些模糊的善恶观,以及把长寿、多子多孙作为绝对的利好,都值得商榷。还有一个悖论, 虽然通篇说的是积德、行善、立功,但最终讲的还是回报。“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书中说“对他人有益而无害的,就是善;表面上看起来虽然像是善事,但实际上却只是对自己有益的,那便是恶。”为什么利己的就一定是恶呢?在不妨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利己是没有道理被认定为恶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善修身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自己和子孙后代的福报,那么前面所说的利人不利己就显得很虚伪了。书中解释什么叫立命?“贫者安于贫,富者安于富,贵者安于贵,贱者安于贱,各得其所,这叫立命。”一个各安天命的社会当然就是和谐社会了。可我怎么都觉得这是既得利益者催眠大众的说法。如果命运能解释一切,那么所有过失和丑行都应该被原谅;如果悲剧是必然的绝对的,那么所有反思和内省都是多余。

虽然道德规劝没有完全说服我,但作为古代典籍之一,读读还是有益的:1)活了这么多年,第一次知道阴德的确切含义:凡是行善而让别人知道,就是阳善;行善而不为他人获知,就是阴德。古云“善忌阳,恶忌阴。善欲人知,不是真善。”阴德之果报丰厚。阳善因已享受赞叹,后福所剩无几。2)古人认为命运是前定的,但也是可以改变的(对于命运是否可以改变,以及改变的方法我还是心存疑惑)。3)孔老夫子说:“仁者无敌。”敌指的是敌对。这世间还有跟我对立的,那就不是仁爱了(我原以为无敌指的是所向披靡,天下第一。凡人的胸怀和境界与圣人没法比啊)。4)修行,修什么?就是改过。如果我们能更进一步,不但改过自新,又能发阿弥陀佛之愿,即是改造命运最殊胜的方法。5)三净肉:见杀不食,闻杀不食,为己杀不食。前贤提出“四种肉不应该吃”(不知道为什么从三变成了四)。“听到动物被杀时的痛苦哀号声,就不可以吃牠的肉;见到动物正被杀害的悲惨情状,也不可以吃牠的肉;自己所养的动物,相处久了会有感情,不应该狠心吃牠的肉;为了招待或滋补我而杀的,更是不可以去吃。”(坦白地说我现在心里还有一个非常恐怖的记忆,08年去泸沽湖的时候同行小伙伴坚持要吃烤乳猪,旅店老板从圈里拎着两只后腿把小猪拖出来的时候,那惊恐的叫声吓坏了所有旅行团成员,不过我们后来还是吃了它。罪孽。还有一次去坝上,吃烤全羊。羊很安静,眼神很无辜,脖子上套着一根绳系在电线杆子上,当时我知道晚上回来后我会看到它被剥了皮的尸体,并且吃掉它,心里有点不舒服。关于杀生的话题,我还是时有困惑。)6)佛家讲的六度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布施又分为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财布施最好理解。法布施指我们以智慧、技术去帮助别人,或者教导别人,启发他的智慧。无畏布施指帮助别人身心安稳。譬如有人害怕走夜路、怕鬼,我们有时间就送他回家,跟他做伴,他就不怕了,这也属于无畏布施。7)不可食肉五辛诵经登三宝地。五辛指韭菜、小葱、洋葱、藠头、蒜。8)一切福田,不离方寸(可见修心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