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高颜值”秀美乡村是怎样建成的

丹棱:“高颜值”秀美乡村是怎样建成的

(紧接01版)厕所革命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五大行动”,并突出“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面,丹棱全域推广了“一元钱”模式,并根据农村垃圾的组成特点,探索了“两次分类、源头减量”的做法。同时,还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不仅避免了政府“包揽”,还提升了村民素质。从而让这里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起来既节俭又实用,还可持续。

“现在我们相互监督,绝不乱倒垃圾。”李文忠说,目前古井村已成立了乡风文明理事会,下设“环境监督分会”“文艺宣传队”“志愿者服务队”等队伍,引导广大人民群众革除生活陋习,解决农村“杂乱堆”问题,村民的环境卫生观念由此大大提升。而村容村貌改善也为下一步全村发展乡村旅游,壮大集体经济打下了良好基础。

因地制宜厕污共治扮靓乡村

四个月前,丹棱县齐乐镇狮子村1组村民罗雪莉一家建起了全新的卫生厕所。厕所约8平方米,地面、墙面铺设了色彩淡雅的瓷砖,里面水冲式水箱、便池、洗手盆等一应俱全。“有了卫生厕所,生活质量的改善真不是一星半点。”罗雪莉对记者说。

“我们村改厕的户均投入约2000-5000元,财政可贴补1000元。”据狮子村党支部书记邓树华介绍,该村自2012年实施新农村建设以来,村内所有新建农房均修建了卫生厕所。去年丹棱全域推行村庄清洁行动,实施“厕所革命”,该村又有224户村民进行了改厕,目前全村已实现了卫生厕所全覆盖。

放眼丹棱全县的“厕所革命”,是以乡镇为主体,因地制宜、一村一策。该县对需厕改的农户实行“一户一档”,建改结合、补面提标,制定“五有五无”厕所改造标准,充分发挥农户自主性和积极性。截至去年底,该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已达97.4%。

“厕所革命”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一脉相承”,后者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这个设施可日处理生活污水一立方,满足周边三家农户的日常排放。污水经该设备处理后,最终可达到一级B标排放,用于田间灌溉。”3月18日,在丹棱县齐乐镇梅湾村3组,该县住建局防震抗灾服务中心副主任李艳刚向记者介绍并展示了一个小型污水处理设施。他说,目前丹棱县正因地制宜实施污水治理。“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乡镇污水处理站全覆盖,全县生活污水有效处理村占比达89.1%。”李艳刚说,通过综合治理,县域内思蒙河、安溪河、金牛河水质从原劣Ⅴ类回归到IV类或III类。

村民自治参与人居环境整治

乡村要变美,关键在于人。3月18日,在古井村村委会,一个占地面积10余平方米的房间吸引了记者注意,这是村里的“文明信用社”。

“文明信用社”乍一看像是个小型超市。其间,货架上面铺放着洗洁精、香皂、矿泉水等各类生活用品。李文忠介绍说,古井村将庭院洁净、房屋无搭建、粪污合理处理、爱护公共环境等列为“文明信用社”内的“环境保护类”积分选项,完成达到每一个选项可获得1-3个积分,村民可攒积分到信用社兑换日用品。“虽然兑换的东西不值几个钱,但能够很好调动村民们参与环境建设的积极性。”

在古井村,村民能够参与积分的不仅仅是环境整治方面。“我们在产业发展、人才培育、乡风文明等方面都设置了积分项。最主要就是让老百姓互看互比互学。”李文忠说,村组干部、党员等每年还有最低积分要求,以更好地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而今,李文忠已经感受到了村情民风的悄然提升,“疫情其间,垃圾清运车不能入村,村民们就自发将垃圾分类放好。村里的老党员主动在村道上喷洒消毒液,不少村民积极参与清扫公共区域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