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菜農棄菜,到果農毀果,怎樣才能防止農產品滯銷?

從菜農棄菜,到果農毀果,這種現象在全國農村都有的現象。農民辛苦種出來的蔬菜和果實,由於價格低或者沒有銷路,農民朋友寧願把果蔬爛在田間地頭,不免覺得太可惜,但實屬無奈之舉。畢竟賣不出去的產品,還要花人工去採摘,既浪費人工成本,也沒意義。

從菜農棄菜,到果農毀果,怎樣才能防止農產品滯銷?

從農戶品滯銷的情況來看,我們都發現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大規模種植、盲目種植,導致市場上供求關係不平衡造成的。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從菜農棄菜,到果農毀果,怎樣才能防止農產品滯銷?

種植之前找到銷路

提前跟收購商合作。一旦果蔬成熟採摘時,在沒有提前跟收購商合作的話,那肯定會滯銷。因為面對市場上的動態,農戶們難以掌握。更何況採購商有自己的銷售關係網和銷售模式,農戶無法相比。因此,在果蔬沒成熟時,提前跟收購商合作是防止農產品滯銷的一種方式之一。

從菜農棄菜,到果農毀果,怎樣才能防止農產品滯銷?

打造產品品牌是手段

農產品從田間地頭來到廚房餐桌,要想賣得多,賣得貴,賣得持久,就一定要借重文化的力量,使品牌增值。因此,挖掘、打造、提煉和傳播與食品相關的文化價值,是成為創建品牌的必需。

與農產品相關的文化資源包括:消費者認知、消費習慣和飲食習俗,比如食品概念、飲食習俗、口味方法,諸如南甜北鹹,中辣西酸就是這種資源,還包括人文歷史資源,比如產品傳說,名人故事等。

從菜農棄菜,到果農毀果,怎樣才能防止農產品滯銷?

做好種養計劃是根本

說著容易做著難,農產品的市場變化是有規律的,價高是人們就多種多養,產品多了價格就下來了,也就會出現農產品的銷售難。所以,我們的合作社、家庭農場,要學會研究市場變化,做好下一個年度的種養計劃,做到有的放矢,盲目跟風。

然而,需要正視的一點是,銷售渠道的拓展只能解決一時之需。對於過度飽和的消費市場,還需政府、企業、農戶、消費者各方共同發力,找出產品滯銷的深層次因素,對症下藥,方是長久之策,讓農戶“種得好”更要“賣得好”。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