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裕當上皇帝后為什麼要殺晉恭帝,而且殺光晉朝司馬氏皇族?

心無止境ghyo


在劉裕之前,應該說王朝之間的更替還是比較溫文爾雅的,周滅殷商,不但沒有殺光殷商王室後裔,還把商紂王的兒子武庚封為諸侯,甚至在武庚造反之後,依舊沒有趕盡殺絕,而是又封了宋國繼承殷商的香火。

漢朝滅亡,曹操和他的兒子同樣沒有殺光漢室宗親,甚至漢獻帝他老人家,壽命活得比曹丕還長。

而後的三國,魏蜀吳三家,同樣如此。蜀漢第一個滅亡,但後主劉阿斗同學,在蜀漢滅亡後,被遷往洛陽居住,受封為安樂公,過了很是安逸的一段生活,甚至留下了樂不思蜀的故事,他在洛陽去世之際,已是蜀漢滅亡八年之後。另一位亡國之君孫皓沒他這樣福壽綿長,但也在洛陽撐了四年才死。至於曹魏的最後一任國君曹奐,則活到了302年才逝世,享年五十八歲。

所以截至晉朝滅亡,皇室之間的更替,並沒有那麼血腥。唯一的例外是秦,秦的末世君主子嬰被項羽所殺,但這涉及秦楚之間的世仇,大家有仇報仇、憂怨報怨,沒啥好多說的。

但問題就在於到了劉裕這個時代,他不但沒有寬裕東晉皇帝寶座上的年輕人一條生路,反而翻臉搞了一場大屠殺。晉恭帝司馬德文被降為零陵王。僅在一年後,劉裕便派親兵將其用棉被悶死。而且不光是司馬德文,當時劉裕控制範圍之內的晉朝皇室後裔,幾乎被一網打盡。

為什麼劉裕要這麼狠?

有人認為劉裕心狠手辣,但實際上,這位劉宋王朝的開創者在歷史上是以能用兵聞名(南北朝時期唯一能打得北朝不敢還手的南朝皇帝),對待臣子和對手也談不上有什麼暴虐之處。他至少比曹操要溫和一些,可是曹操不殺漢獻帝(甚至漢獻帝要害他,他依舊不殺,不但不殺,還把女兒嫁給他),那麼劉裕為什麼就要對司馬家痛下殺手呢?

有人說劉裕是為漢室劉家報仇,可當年篡奪東漢皇位的是曹魏,不是司馬晉啊!

唯一的理由,其實就是劉裕的不自信。因為他是一個寒族出身的皇帝,在整個世族社會里,他是沒有地位的。這就與往日的皇帝都不同了,滅了商的周朝姬家,本來就是顯赫的西伯;滅了周的秦,則是數百年的諸侯;奪了漢室江山的曹丕,也是世家官僚;司馬家也是。

而劉裕,很悽慘, 他是個標標準準的窮人出身,當初他爹因為沒錢請乳母給劉裕哺乳,甚至一度打算拋棄他。從這一點看,他的境遇就遠不如滅了秦的劉邦,邦哥固然成分差點,只是一個小亭長,但好歹也是個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沒你混得那麼差啊!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底層出身的皇帝,確實會比較殘忍(同樣的例子是朱元璋)——而這個口子一開,後世便有樣學樣,劉宋滅亡之際,也是一律被殺,為什麼?當年你們怎麼對待司馬家,今個我們就怎麼對待你們劉家!

所以,此例一開,屠刀便一直揮舞到明末清初,無能倖免者。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劉裕殺晉恭帝、還殺光晉朝司馬氏皇族的原因,無外乎三個:一個是對於前朝司馬氏的王朝統治方式徹底否定不認同;另一個則是擔心前朝司馬氏皇族會有反叛的可能;再一個便是劉裕皇位得來的過程畢竟有些“名不正”屠殺前朝遺老,是用武力彰顯強硬。

1、對晉朝的統治方式,徹底的否定

劉裕建立劉宋之後,所進行的王朝統治,的確與晉朝的統治方式有巨大不同。最主要的便是被人熟知的恢復儒家治國理念,這並不是說晉朝完全不符合儒家理念,而是進入劉宋之後,劉裕徹底杜絕了魏晉兩朝所形成的王朝“惡習”。

魏晉時的王朝“惡習”在劉裕看來,有主要的兩樣:

(1)門閥士族政治

進入東晉,其實皇權被門閥壓制,是徹頭徹尾的門閥政治,“王與馬,共天下”可不是笑談,“謝與馬”、“桓與馬”這些可都是實實在在發生過的反叛之舉。

因此,劉裕代晉稱宋後,徹底地把門閥士族打壓到底,然後啟用大量寒士,原本沒有晉升通道的底層被大量任用,終結了門閥士族弄權的歷史。

(2)名士清談誤國

桓溫專權時,有手下指著他的鼻子罵街,可桓溫無可奈何笑笑便罷。因為當時名士清談是風尚,如果殺名士,那便是沒有氣度的小人,誰管你權臣還是大將軍。

而到了劉宋,劉裕強硬手段出名,徹底把名士隨意自由的狀況扭轉過來了。東晉宰相謝安謝氏的後代謝靈運,便是在劉宋適應不了嚴苛的官職,只能辭官暢遊山水。

可以說,這幾個惡習,是劉裕否定晉朝的重大原因。也因此,劉裕殺晉恭帝、進而殺光司馬氏皇族,是對於晉朝的徹底否定和不認同。

2、擔心前朝舊臣王公謀反

劉裕得到皇位的途徑就是靠奪權,所以當他坐上皇位之後,當然也會擔憂自己的皇位被其他人奪走。而在他眼裡威脅最大的的確是當時的皇族司馬氏,畢竟皇族在平民出身的劉裕眼中,還是很有威懾力的。

這當然是劉裕自身只是行伍出身,眼界有限有關。但在亂世之中,能夠殺伐果斷,最後功高稱帝建新朝的劉裕,心中的決斷當然果斷異常,不會給自己留下禍患。

晉恭帝為代表的晉朝司馬氏皇族,便是劉裕非常忌憚的禍患,因為司馬氏太能作亂,所以劉裕殺伐果斷。

3、因為“名不正”,所以需要威懾手段

從別人手中奪來的權力,當然是越“明正嚴順”越好,可代晉稱宋的劉裕,當然屬於相反的一方。因而劉裕在奪得皇位後,身為行伍出身的自己,當然是用自己最擅長的,那便是武力、殺戮。

而這些手段,在劉裕看來也是威懾天下的必要手段,他出身卑微,與當時天下奉行的看中出身、家族的風尚不符,便用強硬的手段,來讓天下人明白皇朝易主。

這也是劉裕在即位之後,對於大族門閥進行打壓,重用寒門的原因。劉裕需要用完全與晉朝不同的治國方略,來彰顯自己的不同。這這方面上,殺晉恭帝和司馬氏族人,在劉裕看來是再小不過的事了。


最後:

劉裕殺晉恭帝、殺司馬氏皇族,當然是從自身的利益出發。殺則斷絕禍患,不殺則禍患無窮,劉裕當然選擇殺。與晉王朝完全相反的稱帝之路,讓劉裕對於晉朝留下的東西,包括人和制度都完全的不認同,並且殺掉司馬氏末帝和族人,也是彰顯其強硬的手段之一。


亭安讀書


1.政治需要

劉裕雖然稱帝,但當時還是有很多官僚士大夫內心傾向於晉室,這從劉裕派人去毒殺司馬德文,這個人竟然以自殺表示抗拒就能看出端倪。所以,只要有一個司馬皇室的人存在,劉裕就不放心,總覺得會有可能東山再起,為了絕了官僚們的希望,最好的辦法,當然是殺光,一個不留!

而且,劉裕當時已經五六十了,在那個年代已經屬於行將就木的年歲,可繼承人才二十不到,經驗能力都沒有經過考驗,實在是放心不下,為絕後患,必須趕盡殺絕!

2.自身心態使然

劉裕按他的說法,是大漢楚元王劉交的後代,劉交是劉邦的異母弟弟,因此他們家往上數也算是標準的漢皇室宗親後裔。

曹丕篡漢,司馬懿以及當年司馬昭、司馬炎篡魏,等於說都是革了劉氏江山的命,這筆賬自然要算,因此司馬氏在劉裕看來,本質上就是得位不正,所以殺光司馬氏,做得越徹底,表明自己的政權越正大光明,這是替天行道。

再換一個角度來說,劉裕出身相當貧寒,這在三國兩晉那個極度重視門閥士族觀念的時代裡,是相當不被人看得起的,是個恥辱愚昧的標誌,劉裕現在奪了江山,改朝換代,要大力起用寒士,對於以司馬氏為代表的豪族們自然滿心怨恨,既然看不起我,你就讓你們看看我的實力,所以動起殺心毫不手軟。

這兩種心理的互相作用下,他做出了這樣的舉動!

不過,劉裕的絕情,在他的後代身上也得到了報應,整個劉宋王朝,皇帝們各種奇葩,自己宗室互相殘殺,最後也都不得好死!

所以,不管是司馬氏也好,劉裕也好,都是報應不爽的,這一點,不得不感嘆,壞事做多了,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上天終有算賬的那一天!


小哥燴史


政治沒有溫情可言,不過相對來說本來是貴族的開國皇帝會柔和些,而像劉裕,洪武大帝手段較狠


無名南海小卒


第一,劉裕軍人上位,政治基礎差,除掉司馬餘孽保障政權穩定。

第二,司馬氏滅蜀其實是終結了劉漢的統治,劉與司馬有滅國之恨,劉裕據說為劉邦兄長劉交的後代,為先祖報仇,百年不晚!


飛凡看歷史


劉裕是南朝最牛的皇帝,作為東晉的將領,他對內平定孫恩盧循之亂,擊敗篡位的桓玄勢力,對東晉又再造之恩。後來又消滅割據蜀地的譙縱、劉毅、司馬休之等割據勢力,使南方歸於一統。對外他北伐滅亡南燕、後秦等國,降服仇池,又以卻月陣大破北魏,收復淮北、山東、河南、關中等地,光復洛陽、長安兩都。

他創下了中國的殺皇帝吉尼斯世界紀錄,一生共計殺掉了六個皇帝。當上皇帝后他革新弊政,加強中央集權,打擊豪強,為“元嘉之治”打下堅實的基礎。被明朝思想家李贄譽為“定亂代興之君”,也有“南朝第一帝”之稱。

劉裕雖然是一個好皇帝,但是卻不是東晉的好臣子,他連續殺死了晉安帝和晉恭帝兩位皇帝。

晉安帝是劉裕指派王韶之縊殺的,為了湊“昌明之後有二帝”又立司馬德文為帝。同時晉恭帝司馬德文投桃報李,將劉裕進爵為宋王,宋國疆土增益十郡,後來又又獲加皇帝規格的十二旒冕、天子旌旗等一系列殊禮。

晉恭帝繼位一年後,劉裕不再滿足宋王之尊了,於是就逼迫晉恭帝退位。晉恭帝不知道是沒心沒肺還是為了退位後活命,他居然欣然地對左右說:“桓玄之時,天命已改,重為劉公所延,將二十載。今日之事,本所甘心。"

不過說了這些並沒有讓自己多活很久,劉裕登基後將晉恭帝司馬德文被降為零陵王,其他用度和規格均是從前晉朝皇帝的規格,派遣冠軍將軍劉遵考帶兵看管。為了防止被毒害,司馬德文和褚皇后自己料理餐食,褚皇后不過萬萬沒想到的是兄長褚秀之、褚淡之害死了自己的兒子。

不過劉裕依舊不放心,他命琅琊侍中張偉攜毒酒去鴆殺司馬德文,張偉不忍心謀害故主就自殺了,司馬德文逃過一劫。劉裕後來派褚淡之等人去謀害司馬德文,不過司馬德文因佛教教義自殺不能投胎而拒絕自殺,最終被士兵用棉被悶死。

劉裕這一舉動被後來的史學家胡三省評價為:“自是之後,禪讓之君,罕得全矣”。想當初司馬氏那樣對待曹魏皇帝,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也算是報應不爽了。

那麼其他的晉朝司馬氏皇族的結局如何呢?

《資治通鑑》只提到了“誅翦宗室之有才望者”,說明劉裕害怕東晉皇室捲土重來,殺掉了晉朝宗室中有才望之人,並不想網文所寫的“盡殺司馬懿後代”那樣殘忍。

雖說劉裕殘殺司馬德文,其實並不是明目張膽的以政令的方式進行屠殺,當時官方對外宣稱他是病死的。後來劉裕又命晉朝皇室的疏族司馬元瑜襲零陵王爵位,因為劉宋仍然要延續了魏晉的二王三恪制度,以示對前朝的尊重,司馬氏的零陵國也一直到了南朝齊。

另外司馬氏的女眷都是得善終的,司馬德文的褚皇后活到了宋文帝劉義隆元嘉十三年;司馬德文的姐姐晉陵長公主,晉亡後被封為東鄉君,活到了宋文帝元嘉九年;司馬德文的另一個姐妹鄱陽公主晉亡後被封為永成君,她的兒子還成了劉裕的女婿;

更甚者司馬德文的女兒司馬茂英是劉裕太子劉義符的太子妃。

最後要說的是《資治通鑑》的作者司馬光是西晉安平獻王司馬孚之後,司馬孚則是司馬懿之弟。

可見劉裕雖然開創了殺害前朝末代皇帝,但卻也不敢明目張膽的大肆屠殺司馬氏皇室。不過後來蕭道成篡位後有屠殺了劉宋末帝劉準,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真是天道輪迴、報應不爽。

歡迎關注【最愛肉丸子先生】,用輕鬆有趣的方法,為你解讀有趣有料的歷史!


最愛肉丸子先生


我國曆史上,改朝換代是常有的事,改朝換代之時也是權力佈局很微妙的時候。如果是通過禪讓等方式取得政權,那麼取得政權以後前朝皇帝如何處置是一個大問題。

劉裕篡位東晉之前,大多數禪讓的皇帝還是可以苟延殘喘的,中國歷史上也幾乎沒有發生過前朝皇帝復辟成功的案例。

前秦時,這個慣例被打破了,前秦苻堅數十年內掃滅北方群雄統一北方,很多滅國之主在前秦依然高爵厚祿,部分還有實權。其實不能說苻堅婦人之仁,不過苻堅也太大度了竟然還給予實權。光是這樣也沒什麼,只是志得意滿的苻堅討伐東晉失敗。這一敗,原來臣服的眾民族都紛紛抄了前秦的後路,光是苻堅手下走出去的前朝皇族復辟的就有慕容垂、慕容衝、姚萇等等。因此苻堅之後,對待前朝皇帝甚至於皇族,新朝往往只有一種手段:殺!

這是背景原因,說回劉裕這事,說實話劉裕這事做的很不地道,但這事有這麼幾項原因,是劉裕這樣做的原因。

1、從根本上來說,處不處死前朝皇帝在於他還有沒有威脅。這是為什麼曹丕存漢獻帝,司馬炎手上更是有曹芳、曹奐、孫皓、劉禪四位失國君王,而這也是為什麼劉裕要殺司馬家族。司馬氏統一全國是在280年,劉裕篡位在420年,雖然西晉國祚不長,東晉皇帝又大多無實權,但是劉裕基本掌握東晉實權在公元404年,完全掌握朝政在407年,到劉裕篡位僅僅10餘年。相比於曹魏兩代30年經營、司馬氏三代四人20餘年經營,劉裕自覺根基還淺,因此擔心有人借晉朝皇室的名義反對他執政。因此,最安全的方式還是殺了吧。

2、劉裕的年齡和子嗣年齡。這個問題也是東晉皇族能不能存活的主要原因之一,本來劉裕根基不深,同時劉裕406年才有第一個兒子,也就是說在劉裕掌握大權的時候才結婚生子。而劉裕是363年生人,他43歲方有了第一個兒子。等到劉裕登基之時,已經57歲了,而長子劉義符此時還只有14歲。他登基之後3年就去世了,可見長年征戰的身體已經不好了。東晉王敦之亂、桓玄之亂都是梟雄死亡之後又被司馬氏拿回了帝位。所以為了防止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為了劉氏家族的帝業能夠傳承下去,為了年幼的兒子們能夠掌控局勢,劉裕覺得必須要這樣做。

3、大多出身比較卑微的皇帝內心是不自信的,在處理矛盾的時候採取殺戮的方式處理的比較多,比如劉邦、朱元璋,還有清代皇帝,劉裕也不例外。劉裕年輕時與劉備一個職業-賣草鞋的,劉裕之孫還能看到劉裕留在皇家博物館裡的鋤頭,可見劉裕出身之低賤。劉裕後來是依靠北府兵服役,在孫恩盧循起義中一步步依靠積累爬起來的,出身極其卑微,因此劉裕也同樣不自信,所以只有處死前朝皇族內心還會覺得安全。

綜上所述,劉裕殺司馬氏,時也勢也,為了自己的安全感,為了年幼兒子們的安全感,為了防止小人借旗造反,劉裕採取了最簡單粗暴的方式,殺!畢竟權力已經在自己手上,要怎麼做也沒人能夠攔得住。而這也成了劉裕人生的最大汙點,給後世君王開了個壞頭。

不禁讓人想起楊桐的那句話:願來生不復生與帝王家!

多有疏漏,歡迎指正。我是子彧,期待你的關注!


一品鏟史官


貴族社會的政治鬥爭很多都是溫情脈脈的,就算取代前面一個王朝,也不會在肉體上消滅對方。所以曹丕不殺漢獻帝,司馬炎不殺曹氏最後的皇帝。桓玄也曾經篡位過,但是他對待晉朝的皇帝,相當禮貌。甚至在東晉,造反的人也僅罪一身,比如王敦,琅琊王氏一點事情也沒有。

但是劉裕出身流民,小的時候窮到差點沒飯吃,完全靠自己打江山,一點貴族的修養都沒有,所以他自卑,在那個貴族的社會中尤其自卑。自卑之下自然就會多疑,司馬氏別說皇帝,皇族中稍微有點能力的人都要全部除掉,因為他不放心。他怕那些士族覺得自己太土而不想認他當皇帝,想恢復司馬氏的統治,從而反對他。劉裕不僅對前朝皇室不放心,對跟隨自己打天下的人也不放心,當初和他一起起兵反對桓玄的人最後死得可謂非常乾淨。

天下沒有萬年的江山,宋朝滅亡的事情他也管不了了,他只想自己這一朝,最多他兒子那一朝要太太平平的。斬草不出根,春風吹又生。秦始皇會想到秦朝2世而亡嗎,隋文帝也想不到隋朝會2世而亡吧。同樣,劉裕也想不到。比較好的是劉宋是南朝最強大最長的朝代,共60年。司馬炎建晉的時候天下一統,其他政權都很弱下,而且晉朝從司馬懿開始到司馬炎已經3代維繫人心,因而國家比較鞏固,不必擔憂有人起來複闢。而劉裕建宋時,北方尚未統一,而劉裕出生低下,在當時的社會上缺乏威信,來自外部和內部(主要是氏族集團)的壓力要求劉裕想要高枕無憂,及讓子孫相傳,就必須痛下殺手。這種問題只能放在當時十六國和南北朝的環境下考慮,實有不得已的原因。自劉裕以後直到趙宋,亡國之君皆無善終者,都是因為建國時敵對政權太多,如果留下前朝餘孽,容易成為敵人進攻和打擊的憑藉,所以為防後患,不得不如此。


大江侃歷史


劉裕是漢高祖劉邦之弟、楚元王劉交的二十二世孫。雖說是漢朝皇室後裔,但到劉裕出生之時,漢朝早已滅亡一百多年。在劉裕出生之後沒多久,母親就去世。其父劉翹因家裡窮,無力請乳母給劉裕哺乳,多次想要拋棄劉裕,最後靠的是族裡伸出援手,劉裕才能夠長大成人。劉裕年輕之時因為家裡窮,做過砍柴、種地、打漁以及賣草鞋等工作。

雖說後來劉裕因為軍功平步青雲,最終登上九五之尊的寶座。但仍然改變不了其貧苦的出身。在非常看重出身的魏晉時期,劉裕的這種貧苦出身非常被世家大族所瞧不起。作為世家大族代表的司馬氏皇族,劉裕會有一種報復心理,想要除之而後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