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和文學之間存在什麼關係?

盛開的白鶴


很高興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下面是我的一些粗陋見解。

音樂與文學就像一對兄弟,相互影響。文學是音樂萌芽的土壤,音樂是文學飛翔的翅膀,相輔相成,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又有差異。

1.音樂的產生與文學息息相關

音樂植根於文學之中。例如古代唐宋時期,詩詞的創作達到很高的水平,代表了當時文學藝術的頂峰,湧現出一批傑出詩人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白居易、王維、蘇軾等等,給後人留下了數萬首美文絕句。那時便有選詞譜曲的傳統,好的詩作無不被樂人們爭相傳唱,所以唐宋時期的詩詞和音樂的關係十分密切,以《浪淘沙》《水調歌頭》等為詞的歌曲更是傳唱的家喻戶曉,在社會上廣為流傳。所以一個時期的音樂也可以看出這個時期的特定環境和文化特徵。

2.音樂和文學相互交融共存

很多時候音樂和文學密不可分,也多有在音樂與文學兩個領域都傑出的人。例如孔子作為一個思想家,文學家,他把音樂也看得非常重要,從他的名言“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也可以看出。他認為一個人的修養,是開始於“詩”、建立於“禮”,而最終完成於“樂”的。禮樂不管是對於個人還是對於國家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是個人來修身立世之本,是治國平天下之根。正是這種文學,音樂的兼修,孔子開創的儒家學派也就成為了中國封建社會由始至終的統治思想。文學是人識人知事的基礎,而音樂則是人的最高修養。

3.音樂和文學的同胞之誼

音樂和文學都屬於藝術,是藝術的兩種表現形式,他們可以表現相同的主題,情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就像一對兄弟。

文學和音樂作為兩種藝術形式,都表達了感性的心裡活動,都是扣人心絃的藝術,它們一直存在於人類社會,從遠古到高度文明的現代社會。它們在互相影響中不斷髮展,在相互滲透中愈發成熟。可以說音樂是聽得到的文學,文學是看得見的音樂。

4.音樂和文學的區別

要說音樂和文學的區別,首先要走兩者的含義說起。文學是以語言為手段來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而音樂是用有組織的樂音表達思想、反映生活,是一種無法用語言和文字來描述的藝術。一句常說的話,音樂沒有國界。不同地區的人可以因為語言不同,不能理解對方的文學,但卻可以一起欣賞音樂。

所以,音樂和文學同作為藝術領域兩個不可或缺的表現形式,一直相互影響,相互促進。音樂可以使文學作品具有更強的藝術感染力,文學可以使音樂作品具有明確的思想內容和情歌,二者分開自有它們各自的魅力與價值,而二者的結合更使得藝術在我們的生活中大放異彩。

最後感謝您花費您寶貴的世間閱讀鄙人愚見,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正。或者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也可以評論來一起探討學習。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麻煩點個贊哦,謝謝!!


xiaoaiyuan


看了一圈回答,我只能說“言之無物”!一套環一套,讓你雲裡霧裡的繞

我是不是有點“文人相輕”的意思!我也很鄙視我自己!

言歸正傳!

嬰孩初生,先會發音;而後才會喃喃學語,才能識字讀書,最後學文做學問!

脈絡已經很明朗了!

音樂和文學之間存在什麼關係?

“小孩沒娘,說來話長!”

音樂

音樂是指有旋律、節奏或和聲的人聲或樂器音響等配合所構成的一種藝術。

古代音、樂有別!

《禮記·樂記》:“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鏚、羽旄,謂之樂。”

後通稱“音樂”,指用有組織的樂音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藝術。

說的通俗點,古時的“音樂”,既要唱,還要跳!唱跳型的結構!

文學

文學是指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表現作家心靈世界的藝術。

包括戲劇、詩歌、小說、散文等,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內心情感和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

是社會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

兩者之間

不用空話、套話,大家抓緊時間!

“倉頡”造字之前,民族、種族的文化、文學靠什麼承載傳承,就得靠古時這種唱跳型的音樂!

唐詩宋詞,大家都很熟悉,是個中國人都能來上兩句。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清楚,每首詩詞,都能吟唱!詩這種文學載體,又稱作“詩歌”!

音樂就是文字這種工具出現之前的“文學”,一種喜聞樂見,大眾喜愛的“文學”!

文學就是以文字為工具,具象化每個人心靈之聲的“音樂”,一種反映生產生活,內心情感的“音樂”!


東霖Damagelee


首先,

音樂與文學的聯姻表現為歌唱性的聲樂作品。

聲樂作品範疇較廣,並非歌曲就能籠統概括。

有的民族在沒有文字的時候,是用歌唱來記事的,流傳下來的就是一部部歌唱的史詩。

中國古代從詩經,到樂府,到唐宋曲子詞,乃至到現存的民歌,都是音樂與文學的聯姻。

歐洲古典音樂中的藝術歌曲,是音樂與詩歌的珠聯璧合。中世紀的遊吟詩人,是貴族文化、騎士文化、音樂與文學的融合。

清唱劇、康塔塔這樣的大型聲樂作品唱的都是詩歌。

戲劇與音樂的結合形成了各地的音樂戲劇,如西方的歌劇,中國的戲曲,當代的音樂劇。

其次

如果把表意的文字作為看做最廣義的文學範疇,那麼文學之於音樂的關係就是,文學為音樂提供審美的經驗和方向,沒有文字的參與,音樂沒有任何表達意義,因為音樂所使用的材料簡單到粗糙,而且沒有指代意義,人們必須通過語言文字和音樂的連結和對應來建立審美經驗,同時音樂所附帶的文字信息又為審美提供了方向,哪怕是隻言片語的信息。


我是散客,常在頭條更新文化雜談及時事討論類的文章,也會回答相關領域的內容,感謝關注。



吾名散客


我從幾個方面說說中國音樂和文學關係,以中國的音樂和文學為例!

第一,音樂和文學互相影響,互相創造,在中國文學史上,中國的很多詩詞是可以用來唱的,比如,宋代的詞人柳永,凡有市井處,皆有柳永詞,說白了就像今天的歌詞,詞牌名也是相當於一種曲風,李白的很多詩歌就很多可以作曲來唱,屈原的詞本來就是民間祭祀的唱詞,只是在發展的過程中,曲沒有保留下來,所以只有詞作為文學作品保留了下來!但是很多藝術家從詩詞從獲得了創作音樂的靈感,比如龔琳娜就是!

第二,《文心雕龍》說了,詩以言志,歌詠言!詩,音樂都是人類用來表達感情的手段,文學創作有勞動起源說,人類有兩大需求,生理,和心理,精神層面的需求更多是文化的薰陶,詩,和音樂在們滿足了物質需求後,作為精神需求被需要,比如,民謠,民歌,史詩,都是創作於生活,表達各種各樣的感情,詩,通過文字表達感情,音樂通過聽覺表達感情,最後兩種表達感情的手段都能滲透進心裡,他們的創作來源都來源於生活,都是表達感情的手段!

第三,文學和音樂,互相創新發展,古典音樂,現代音樂,都可以從文學作品中去找靈感。同樣文學也是可從音樂中找創作靈感,很多文學作家都喜歡聽音樂尋找靈感,他們是相輔相成,互相創新發展的!我的古代文學老師還說,現在真是,懂文學的不知道如何創作古典音樂,懂古典音樂的不知道文學的創作!很多古詩詞都沒有人認真去作曲了!但是我推薦龔琳娜老師的歌,很多古詩詞她作曲成歌了!








小明讀書會友


音樂與文學是十分親密的關係。

古代的詩詞就講究韻律,詩詞都要有節奏感。古代人讀書為何搖頭晃腦,就是因為有節奏的道理。節奏就是樂感!

現在的詩歌小說散文其實同樣要有美學,音樂的情趣在,我寫小說之前就要先定好小說的節奏,就是小說的語言的調子,是快,慢,先鋒還是趣味,誇張還是幽默,調門高還是低,語言的進程的速度要統一,這樣的文章就有樂感。

文學的美除了文字,故事情節,文學性,同樣包括音樂的成分,就像電影裡的音樂一樣,抒情的時候放鬆,恐怖的時候害怕,緊張的時候不知所措,美好的時候心情舒暢。

音樂無處不在,文學與音樂密不可分,最高境界的音樂與文學往往融匯一體,讓人慾罷不能。

在這精彩的世界裡,要讓音樂和文學有機結合,我們才能創作出高水平的作品。

努力是我的方向!加油吧!


清風也若人江蘇作家


可以這樣去理解的,音樂和文學是藝術的兩種表現形式,他們可以表現著共同的主題,情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音樂是流動的文學,文學是凝固的音樂。古代的詩歌原來是可以合樂歌唱的,也就是說,音樂就相當於現在歌曲的曲,詩就相當於歌曲的詞。兩者是和諧統一的結合在一起。

另外,音樂有天籟之音,文學有神來之筆。二者都是靈感與技巧的高境界昇華。藝術是相通的。就看你有沒有悟性。





h千祥雲集


音樂與文化既相互促進發展,又相互制約。

音樂的產生與文化息息相關。音樂植根於文化之中,與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依託、相互促進。從一個時期的音樂可以看出這個時期的特定環境和不同民族、不同區域的文化特徵。

音樂可以促進同時期的文化發展,好的音樂能夠起到鼓舞人心、淨化心靈的作用。因此音樂源於文化,同時又高於文化。

文化是一個民族或國家在一個時期內所形成的觀念和思想,它代表著這個民族和國家的價值觀念與行為方式,反映出這個群體在一定時期的生活狀態。音樂通過美的薰陶來影響和感染人們的思想和心靈,它是連接民族文化和區域文化的橋樑,是民族文化持久延續的最佳途徑。

擴展資料

音樂具有文化的代表性。它能在特定環境和特定區域內起到喚起民心、鼓舞士氣的作用,音樂可以把人的精神力量變為無窮的物質力量。民族音樂可以把一個地區或民族的歷史文明呈現出來,它能印證這個地區或民族的人類文明發展痕跡,也能使人在音樂的引導下走向美好的明天。

比如江南的“絲竹”、河北的“笙管”、西安的“古樂”等,這些樂器都有古老的傳世樂譜,也有代代相傳的樂人傳承。即使現在具有濃厚地方色彩的流行音樂,也能反映出這些古代地域文化昔日的輝煌和在當今樂壇中綻放出的絢麗光彩。

中國音樂,文獻一般追溯到黃帝時代,據考古發現,中國音樂可追溯至7000多年前,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豐富的音樂文化。中國音樂曾經對中國周邊地區的音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同時從孔子傳六藝到唐代的胡琴再到近代的西方音樂,中國音樂又在吸收外來音樂要素的過程中不斷充實發展。中國素號“禮樂之邦”,古代音樂在人格養成、文化生活和國家禮儀方面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孔子提出“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的學習步驟。



一棵紮了根的楊樹


音樂,最先沁入人心中的是悠揚的旋律、輕快的曲調以及扣人心絃的歌詞,當我們置身於音樂的海洋中時可以體會到它的神奇與親切;談到文學,從《詩經》《楚辭》到唐詩、宋詞、元曲,再到現代白話文形式的發展,都是形成文學史建築的基石。

文學是音樂植根的土壤;音樂是文學的翅膀。它們親如兄弟,行同手足。音樂與文學這兩個看似不相稱的門類,它們其中的關係甚為緊密。

音樂與文學都屬於人類物質文明中優秀燦爛的文化遺產,從人類文明誕生開始,這兩種文化形式就並相存在,共同發展。最初人類誕生之時面對自然無法預知的威力而恐慌時,人類需要通過一種媒介來記錄、傳承文明時,音樂與文學以它們獨到的審美藝術情趣及人類所賦有的特殊感官而予之啟蒙及發展。

音樂與文學自始至終都並肩存在,它們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起推動與借鑑作用的。


樂天天哥


音樂象徵著生命的旋律,可以滋養人的靈魂

文學就是生命的靈魂,有著無限美好的旋律

音樂與文學都是我熱愛的

音樂讓我的身心隨之喜怒哀樂,隨之波濤起伏,文學讓我的靈魂更加的自由開闊

說到關係:

1,音樂是文學的發聲

2,文學是音樂的基調

3,音樂和文學都是藝術的一種形式,都可以讓人提升生命寬度,陶冶人的情操,讓人活的更通透美好。



伊人說美麗


這個問題特別好,也特別大,一時半會兒很難回答全面。在這裡提供三個角度。

第一,歌曲,一半音樂一半文學。因為歌詞本身就是詩歌。

第二,音樂,用音樂語言建構文學。音樂本身不是文學,但音樂語言也可以用文學鑑賞與分析的思路去欣賞。

第三,音樂和文學都是文化。音樂所反映的,最終是作者的表達,和文化背景、民族特性、思考方式息息相關。

比較籠統,感興趣的人多的話再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