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读欧洲历史的时候觉有一种感觉?发现纪年都很详细,甚至精确到月份天数上?

嗯嗯啊啊


近代以前的西方不存在统一的、客观标准的时间序列,不用、也没有年代概念。乃至中世纪的欧洲人都不知道他们自己的确切年龄。

从1769年首次在日内瓦刊印的《阿玛贝德书简》中,我们可以发现当时欧洲人由“发现”东印度而感到惊奇。他们的修道士(欧洲的主要知识分子),在该书中写到:“他们(印度)最多只是自69,649年以来才被造成,而我们的年代却已经是115,652年”这句话。可知当时欧洲人的历史感有多混乱。

英国历史学家彼得·伯克指出:“整个公元400—1400年的千年,欧洲不存在历史感,即使受过教育的人也是如此。”那么可想而知,在15世纪以前,既没有史官也没有历法的西方,是不可能有历史的。

直到西方历史学的奠基人约瑟夫·斯卡利杰(Joseph Scaliger,1540—1609年),“发明”了【世纪】这个概念。但是当时的人依然不认可。

歌德在他的《颜色论》中说:“按照百年来划分的历史……很不方便。没有实际内容,人的生活和行为犹如走过场。韦尔什博士尤指责:……这是最武断的和最令历史无趣的算法,使人分心和烦恼。‘它犹如我们研究地质学,不是连续性地勘察自然层位,而是站在一英里的圈外去观察其空间。”

再看看17-18世纪的西方学者是这样批评《马格德堡世纪史》的,即:“把教会史安排在诸多百年中,首次被《马格德堡世纪史》所采用。……这在许多方面是绝对令人厌恶的,因为它不仅剥夺了读者对历史的兴趣,而且作者未能展示时间的真实联系……”

那么这几个例子证明,即便在16世纪西方有了世纪概念,但是直到17,18世纪,依然没有流行起来。这也就解释了,在近代编造的古希腊,古罗马历史中,为什么总是出现:“翌日”、“昨日”、“前天”、“起初”、“后来”、“同时”这样相对的时间概念。

但是发明了“世纪”概念的西方历史学之父斯卡利杰,他本人就是个历史盲,比如斯卡利杰在16世纪末说,根据旅行者的报告,自从世界开始以来,中国已有八万年了。

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斯卡利杰的“世纪”概念,其灵感是怎么来的?

“斯卡利杰在设计罗马、埃及和别的编年系列的过程中,无不效仿“中国原型”——不仅应用中国历法,而且效仿中国历史。”美国人类学家詹姆斯·伯克斯继续说:“斯卡利杰构思罗马、希腊和埃及等时间线的过程中,“中国的通史编年被认为是相对可信;因为迄今为止,它的基于六十年的甲子循环仍在使用,而且与该国的高度的历史学传统相得益彰,事事有案可稽。”

所以,我们就要问一个问题:现代世界所使用的‘公历’是《格里高利历》(1582年)。它是怎么来的?是出自古罗马的《儒略历》?实际上《儒略历》的存在,是为了证明西方历法“古已有之”。否则区区诞生几百年的《格力高利历》,其来源不就只能抄袭其他文明吗?

首先我们看看全世界古代历法中,谁更精确?

《儒略历》并不是十分准确的历法,它的历年平均长度等于365.25日,比回归年长0.0078日。365.25日-365.2422日=0.0078日。这个差数虽然不太大,每年只差11分14秒,但逐年累积下去,128年就多出一日,400年就多出三日。

那么据说西方改革后的新历法叫《格里历》,全年天数是365.2425日,每年只比回归年多0.0003日,经过3300年才多出一日,比《儒略历》精确多了。因此,世界各国都陆续采用了《格里历》,也就是现行的公历。

而我国元代卓越的天文学家郭守敬,于公元1281年所制定颁行的《授时历》,已规定每年的时间为365.2425日,【巧合的是】与《格里历》规定的时间365.2425日【完全一致】,但《格里历》是1582年才采用的,所以《授时历》比《格里历》早301年。也就是说元朝的《授时历》的精确度与‘公历’(格里高利历)基本一致(虽然1609年伽利略发明望远镜之后,明朝后期天文历法落后西方)……唐纳德·沙普斯说:‘哪一个历法是最精确的?最精确的古代历法起源于古代中国,它是十二年一循环,每一年用不同的动物命名。早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人建立了太阳年为365.2444天,每月是29.53059天,非常准确……。

然后我们再分析一下,《授时历》与世界公历《格里历》精确度如此一致,究竟是不是巧合呢?请看截图中,学者王笑东的分析:【在天文历法中,要得出小数点后4位的回归年值,必须要有一千年以上的精确的天文观测史】。这一个条件,全世界只有中国具备,明白吗?所以《格里历》是不是抄袭《授时历》,就不言自明了。

【还有一个滑天下之大稽的漏洞,就是无论《儒略历》,还是《格里历》都在玩二十四节气和一年四季。但是,欧亚大陆,唯有中国才有明确的春夏秋冬。也只有中国历法,才能诞生二十四节气。】

所以近代西方伪造古希腊,古罗马历史之前,首要工作就是抄袭元朝的《授时历》。否则所谓古希腊古罗马2千多年前至今的历史,你每每来个翌日,后来,前天让人向前推算试试?但是西方人造历史不怕造的太精致,生生把亚历山大,生卒精确到日给推算出来了。这就是典型的国际笑话。(中国历法如此久远,历史文献与考古如此详尽,汉朝皇帝也只能精确到年)

(资料来源:生民无疆 诸玄识 董并生:欧洲版“世界伪史”纪年体系来历揭秘 )











空空空42973354


你去比较一下南方的两个大城市就明白了:广州和深圳。广州发展时间长 街道、城区就乱;深圳发展时间短 后面统一规划的,就很有序。 欧洲的历史在文艺复兴前据说都保存在阿拉伯那里(阿拉伯人很有意思 自己的历史很乱 丢三落四, 但是把欧洲的历史保存得详尽无比 等着一千多年后的文艺复兴来挖掘),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大家统一规划,自然就详细精确了。而中国一直有史官 不同的史官记录不同 甚至有矛盾。又不好统一删改(事实上 历史上也有过统一编纂“修改”的时候,但总有漏网之鱼 让后人考证),就显得杂乱。


幽蓝惊蛰


中国古代也是这样的,什么事,什么话都必须清楚地记录下来,我们称之为"史"。

后来领导发现这样做"不太好"。于是就按具体要求来做记录。

举个例子,。

汉刘邦,开国称帝,衣锦还乡。事先也没有通知家乡父老,想必是给个惊喜。

结果,老乡们先是吓坏了,后来看清是刘邦。大失望,全体站立。有叫他还钱的,有叫他还米的,有说他装B的。。。。。。

非常囧。

刘邦下令,此事不得入史。于是这成了一个传说。

故,后来的成功人士,不轻易衣锦还乡。


总钻风1807


请他们说一下罗马历法是怎么一步步编出来到估计会傻眼。他们只会说那时就有立法了。说谁

谁发现了岁差。说说改革了立法,就像其他人一样。靠一个天才就编了星表。中国的阴阳历是从最幼儿园到大学都有记录的开始的记录就是易经慢慢的国家设立天文官一直在修正因为365.2425天不是一天发现的。要和月亮的天象统一。国家的力量设立天文台。国家的力量组织测试。


小瑙猊


语言(不统一) 文字(近代才有) 纸张(载体)一样都没有 谁知道他们的记录为什么这么详细 他们的“文物”发现的时候都跟新的一样 比如那些博物馆里的石碑 还有金字塔被发现以后到现在不过几百年风化速度就超过了没被发现的几千年 讨论点时候你就输了 让他们自嗨就行了


刘欣刘济达


那是你没有读史记和资治通鉴。 24史 精确到天 尚书类的就别说了。春秋左传公羊传。找一本看看 顺便看看山海经


红莲愚判


文艺之前,西方无信史,西方天天就知道自己是文明人,我们登堂入室做桌拿筷子吃饭时,他西方还在吹毛饮血


155009014


你读的是近现代人写的欧洲历史,他们是推算出来的时间,反正也无从考证,就当信史了。中国史籍纪年是最完整的,可以跟考古对上,你去看下希罗多德写的《历史》,就跟散文游记一样,都是昨天、第二天、下一周类似的表述。你再看下中国的史书,每件事的人、时间、地点写得都很清楚


长门文轩


欧洲用历法变化比较少,从罗马时代开始,一般人都能精确记录日期。另外欧洲历史记录保存较好,英国一些封建庄院或者修道院,内部的账本和工作日志之类的东西,是从十一世纪连续记录到现在的,中国的历史记录差得多,基本都是文人录史,类似回忆录之类的集合,没那么精细


芋头170900173


扯多了吧,西方最近三四百年你可以说详细,稍微往前一点,就是昨天今天明天,上周下周上上周,靠诗歌记载的历史你也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