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普通人,你愿意花多少钱去买保险?什么时候会买?

懂保学堂


连续学了好几节的保险知识课,收获颇多,在此分享一下。我是站在投保人的立场说话了。建议拿家庭收入的十分之一去买保险,保额应该大致是家庭年收入的十倍。普通家庭不要冲动买太多的保险,因为那是长期交的,交太多会影响家庭生活了!而且一定要规划好,好钢使在刀刃上。以尽量少的投入去撬动最大的杠杠。而且保险越早买越好,相对较便宜,而且保障时间长!


家里所有人保障型保险没有规划之前,不要化一分钱去买投资理财类产品。


保障型险种四步规划图:


第一步,所有成员同时配置:意外险+医疗险。


第二步,主要支柱:重疾险+寿险(纯重疾+定期寿险)


第三步,次要支柱:重疾险+寿险(纯重疾+定期寿险)


第四步,孩子重疾险(纯重疾)。


次序不要颠倒!另外注意寿险建议买定期寿险。重疾险,寿险共享保额的不要买!


敞开心扉听我说


买保险,讲究的是在正确的时候做正确的事。

花最少的钱,把当下最严重的情况解决掉。

正所谓人生这么长,需求总会变。

年轻时追求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年纪稍长就要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巴适。

看官们问我如何用保险保障一生,

还记得我在看了这几条,保险肯定不会买错的这张图吗:

今天就重点聊一下这张图。

0-20岁:

人生的前20年,靠的是父母兜底。

什么叫兜底,就是吃喝玩乐靠父母,最后买保险还靠父母。

所以,身为父母要记住一句话:先管好自己,再管那个小鳖犊子。

一个家庭里,父母的责任是挣钱,孩子的任务是花钱。

父母倒了,家庭收入没了来源,孩子奶粉钱都没有,更何谈保费。

一家三口,先配父母,再配孩子,这是原则。

父母的部分先按下不表,我们说怎么给小鳖犊子配保险。

1、少儿医保

很多父母可能不知道,有少儿医保这个东西。

很便宜,每年只要花100-500块(国家还会补贴40%-60%),就能报销60%-90%的医疗费用。

无论什么身体状况,新生儿落地就可参保。而且在出生三个月之内参保,这三个月之间产生的医疗费用都报销。

所以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在考虑商业保险以前,一定要把医保这个国家基础福利配上。

2、意外险

在商业保险的范畴内,孩子最先推荐的是意外险。

熊孩子的最大特点就是皮,磕着碰着,摔着烫着的情况比较多。

那么一款便宜又实用的意外险是有必要的。

给孩子买意外险有两条建议:

一是要重视意外医疗部分。

我们说,意外伤残和意外死亡的赔偿金,死了残了才给钱,有很强的「抚恤」意味,而意外医疗实报实销,磕着扭着骨折了,在现实生活的的用处更大。

二是如果家里的孩子实在太皮,还可以顺道买个附带监护人责任保险。

熊孩子不小心cei了叔叔家的瓷瓶,还是毁了阿姨家的ipad,保险公司都会替你赔一部分。

熊孩子皮得开心,你看着安心。

这里唠叨一句学平险的事。

一份学平险,大概只需要几十元到一百元,就能够包括意外伤害、意外医疗、住院医疗、重大疾病等多项保障。

之前很多人通过学校统一购买,而现在需要自己变成购买了。

很多人诧异,这么好的保险为什么学校不帮买了?

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发生不幸出险以后,家长一看怎么才赔这么点,就去学校闹让学校负责,造成了很多纠纷和麻烦。

正是这样,

学平险样样包括,但事实上对主要的风险缺口没有能力覆盖。

并不建议单独购买,只适合在意外险的基础上做个补充。

3、重疾险

重疾险是收入补偿。

所以,少儿重疾其实补偿的是家长为了照顾孩子这几年,造成的收入损失。

因而保额也不必太高,30万左右。

买一年期的重疾险或者保障20年就成,等他们长大了让他们自己买。

4、医疗险

在买了前几个保险的前提下,医疗险用处基本不大。

可以作为少儿社保和意外医疗的一个补充。

如果家庭收入有限,可以适当妥协

还是那句话,先把成人的保险配妥了,再来考虑给孩子配保险。

20岁出头:

恭喜少侠,初入江湖。

年轻时身体好,而且身上没有太多的家庭经济责任。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买保险这件事情也就没有那么紧迫。

但转念一想,我万一病了,家里爹娘就要把棺材本掏出来,还是配上保险比较好。

又转念一想,房租水电要钱,吃饭交通要钱,谈恋爱也要钱。

摸摸口袋,空无一物,叮铃作响。

这时候买保险,脸上都是一个大写的穷字。

所以此时的指导思想是:降低预算,提升保额,缩短保障年限,获得保障。

这时候买保险,建议按年买,都买短期险。

一年期短期重疾险(50万保额)+一年期意外险(50万保额)+百万医疗险

总花费不超过一千,一个月也就几十块,很适合手上没啥钱的年轻人。

如果手头宽裕的话,也可以多花点钱,把短期重疾险换成长期重疾险。

这时候身体好,买长期重疾险又便宜,相当划算。

当然如果连这点钱都不愿花,无妨多花点时间健健身,跑跑步,按时体检。

实在不行转发锦鲤,拜拜杨超越。

运气别太差,人生这场游戏,可不会说“少侠请重新来过”。

25-40岁:

后来奔忙。

转眼间,从单身狗到二人世界,再到三口之家,你身上的负担越来越重。

房子、车子、伴侣、孩子、父母,你不能倒下。

如何守护好家庭,守护好现在的生活,你想到了保险。

这时候配保险顺序记住七个字:死、病、医、残、(孩、老、财)

前四个是必买的,后面三个可以看情况买。

咱们一个个说:

1、死

不幸身故,房贷无人还,老少无人养

这时需要一款定期寿险。

所谓定期寿险,就是每年交一笔钱,如果在保障期限内不幸身故,就会拿到一大笔赔偿。

有了这笔赔偿,家庭就还能继续撑下去。

活着是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也是一堆人民币。

定寿险保额一定要高,通常来说:

定期寿险保额=家中贷款+抚养子女的钱+赡养父母的钱

各位看官可以根据自家的收入来源和负债状况衡量。

保障20年或到60岁。

20年后,贷款基本还完了,孩子长大了,也就不需要它了。

如果病了,主要包含两部分费用,一是治疗费,二是在治病期间的生活费和康复费。

这就引出了接下来向大家介绍的两部分:

2、病

在得病期间的生活开支,靠的是重疾险。

得了一次重疾,治病+康复的时间往往能要3-5年,在此期间,就又遇到了还房贷和养家的问题,而且还有康复和护理一笔不少的花销。

而重疾险确诊即赔,会在得病之初给患者一笔钱,既缓解了患者的资金压力,也有助于患者康复。

一般来说,

重疾险保额=3-5年的家庭支出+康复、护理费用≈50万

3、医

通常来说,社保会报销60%-80%的医疗费用,自费的部分有限。

但是架不住一些极端情况,像《我不是药神》里为我们展现的慢粒白血病,一瓶药几万块,不是普通家庭能承受起的。

这时,建议配置一款百万医疗险,防范极端的医疗风险。

百万医疗险一年只要几百块,就能获得几百万的报销额度。

它好是好,但是市面上的绝大多数产品不保证续保,得了一次病以后很难再保了。

所以,优先建议去购买一款几年内保证续保的百万医疗险,这样几年内的医疗花销就无虞了。

4、残

如果因为意外失去了劳动能力,该如何面对余生。

一份意外险就是需要配备的。

由于意外险会按照伤残等级按照不同比例赔付,钱不一定能全拿到。而且短期意外险的价格比较便宜,一两百块钱就能买到50万的保额。

建议意外险保额可以买到100万以上。

5、孩

给孩子买保险,参见0-20岁

6、老

给老人买保险,参见50岁以上

7、财

虽说钱财乃身外之物,没了还可以再挣。

但是现在一套房子,是一个家庭半世的心血。

所以,不妨每年花几百块钱。,为房子买份家财险。

火灾、台风、暴雨等原因造成了房子损害都保,买了图一个安心。

40-50岁: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此时的你已经默默登上了事业巅峰,钱袋子慢慢鼓了起来。

孩子年岁渐长,贷款慢慢还清了,你为自己舒了一口气。

可是你的身体大不如前,小病小痛日渐频发。而且养老,是一顶头上的乌云,让人隐隐担忧。

这时候买保险,要分两种情况说:

一是在40岁前,没有配齐四大人身保险的人。

配置与25-40岁时类似,不再赘述一遍了。

在这里讨论两个问题:

1、重疾险功能的转化

此时,是重疾险的末班车。年龄再高,就可能出现保费倒挂的现象(交的保费比保额高)。

还是要上车。

公子你不是说重疾险工作收入损失险吗?

四五十岁进入职场的中后期,该挣的钱挣了,还有必要买个重疾险吗?

事情是这样的:

像百万医疗险这种短期险最大的问题就是续保难,身体出现了变化就不给续了。

人到老年身体差,很可能在最需要保险时保险公司不给保了。

此时再买长期重疾险,更像是为自己存了一个以小搏大的医疗准备金。一旦触发,就可以拿钱治病。

所以,40多岁买重疾险,在预算充足时考虑适当拉长保障年限,保到70岁或保终身。

2、定期寿险有没有必要再买

这一点要看负债。

理论上,这个阶段房贷压力少很多,而且未来会越来越少,定寿险的保额不必太高。

但是,很多人的眼光已经放在给孩子屯房身上了。

这就要分情况了:

如果未来的还款主力是自己,那么这个定寿险还是要配的。

如果未来的还款主力是孩子,那就让他给自己配去。

二是在40岁前,已经配齐四大人身保险的人。

你的任务会比较轻松,需要做的是两件事。

1、审视保额是否足够。

随着经济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已经买了十多年的保险保额未必够。

十多年前1块钱还能买3个包子,现在1个包子就要1块5。

15年前的论调还是重疾险保额不要低于10万,到如今看来已经不够。

这时需要根据家庭财务状况适当加保。

2、审视自己的理财能力是否足够支撑自己养老

这时候应该把养老问题提上日程表了。

如果手头的投资工具有限,也没有投资理财的经验。可以考虑适当配置一些养老年金,作为退休后养老金的补充。

养老年金的年化收益不算太高,不超过4%。

好在它特别安全,即便承保的保险公司倒了,也会把保单转移到其他保险公司给你兑付。

50岁以上:

沧海一声笑,转眼变老炮。

有幸是儿女孝顺,打算为年过半百的你配置保险。

可无奈是家中没有矿,一款简简单单重疾险价格就已经破万。

你安慰子女:

——要保险干啥,爹娘的身体好着呢。

然后是忍不住的一阵咳嗽。

此时买保险,买到一款合适的保险并不容易:一是保险价格高,二是老年人身体差。

挑保险,要花点功夫。

1、意外险

这时,先给老人配上一份意外险。老年人腿脚不方便,骨质疏松,发生骨折等意外现象会更多。

市面上的意外险,多能保到65岁左右,即便超过了这个年龄,也有专门的老年意外险。

一定优先配上。

2、重疾险\\防癌险

如果身体不好,或是预算有限,重疾险不能买,可以考虑防癌险。

防癌险是一个阉割版的重疾险,患了癌症以后才赔,保额也普遍做不高。

只是它,一来健康告知比较宽松,像三高患者都可以买。二来保障年龄范围比较广,有些保险75岁还能买。三来会比重疾险便宜一点。

对于亟需保障的老年,算是一种补充。

3、医疗险\\防癌医疗险

65岁以下考虑医疗险,身体不好考虑防癌医疗险。

能买医疗险的老年人一定要买上,可以续保就一定要续,能续一秒算一秒

不过,65岁以前没有得过大病,没有三高、糖尿病等一系列慢性病,的老人实在少见。

所以如果买不了,可以考虑防癌医疗险,只报销癌症的治病费用。

和防癌险一样,健康告知也比较宽松。

结语:

人生这么短,人生这么长,唯有时间不可挡。

困饱两餐,年岁难唱,只叹一句此生不枉。

各位看官,

如何用保险保障一生这道题,我已经解到这里了。

但事实上,想通过一篇文章解决问题,就像是「刻舟求剑」。

落实到最后产品环节,还是要看具体需求和家庭财务状况。

保险产品茫茫如海,公子愿做那「摆渡人」。


肆大财子


你、我、他,我们大家都是普通人,假如大家都30岁了,为何有的人买了,而有的人没有买?

保险理念。

每个人接触的人和所经历过事都各不相同,所以每个人接触到保险理念的时间也不一样。接触得早的,早买;接触得晚的,晚买;没接触过的,就好比一个酒类销售人员突然去向一个从不喝酒的人推销一瓶82拉菲一样,你觉得他理你的概率有多大?所以说,想要卖出保险,首先得让客户有保险意识。这就是为什么保险销售人员要大量加人的原因,虽然你不买,但看得多了,产生了保险理念,买保险也就是早晚的事了。

作为普通人,那么我们到底有没有买保险的必要呢?

这也是每个买保险的人应该问自己的。我们可以到大街上,随意拦停一辆小车,可以问问他买车险了吗?答案肯定超过99.99%都是买了的,还有那0.01%的人,可能自己记性太好,忘记续保,或是因为其它事情耽搁了。我们再问车主们另一个问题:有给自己或家人买过什么保险吗?可能70%的人都没有买过。为什么人们愿意给车上保险,而不愿意给自己上保险呢?原因呢也是五花八门的,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认为自己年轻、健康,至少在现阶段买保险是没有必要的。但这类人是最好卖出保险的,因为他们已经接触到保险理念了。

无论我们拒绝保险的时候,显得有多么的聪明,都不能否认,我们的确需要一份保险,特别是当我们现在还健康的时候(不健康的时候,保险公司也不卖给你啊,保险公司也不傻)

考虑到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但重疾险是必须的。意外险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看是否购买,这个保费不高,建议购买。至于其它险种,看自己需要。

如果要买保险,那我们买多少呢?网上流传的原则有好多,比如双十原则,4321原则等。二个原则讲的都是将年收入的10%用于买保险。所以,我们买多少钱的保险,取决于我们的年收入。假如我们收入高,开销也特别大,建议先给家人和自己购买一份相互保,每年扣的钱也不多。等我们财富节余多了,在慢慢搭配其它险种。


梦灬小小


我买过保险,也卖过保险,因此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想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作为一个普通人,我觉得在花多少钱买保险这个问题上,要根据自己的收入来决定的,如果你的收入还不能解决你生活需求时,谈买保险是不现实的。

其次如果每个月有一定的富余,但是不多,我建议可以先买一些意外险,这个是消费险,就是不退还本金的!因为现在工作不少公司有五险,农村也有医疗保险,在一定程度上也减缓了我们面对疾病的一些压力。

再者如果资金相对富足的话,那就可以详细的考虑和了解更多的险种,我觉得可以买重疾险➕医疗险的方式!毕竟重大疾病才是我们生活最难抵抗的,加医疗险的话可以选择哪种不管进不进口药都能全报销,额度比较大的,这样比较妥当些。

最后的话还有些人相对有钱的会买一些基金或者分红型的保险产品,不过我不太喜欢这类型的,因为很多都要考虑资金贬值问题,太烧脑了。

总而言之,买保险要量力而行!


鸡少肥文


新入行最好不要太急于业绩,积累经验比什么都重要,把熟客一下子全做完了,就很难有锻炼的机会了。

不要劝亲朋投太多,要考虑到持续性,你可以分批劝他们买不同的险种以得到全面的保障,也为你关键时候的单子留下机会。

家庭年收入的百分之十到十五为宜,超过百分之二十将来肯定会出现退保,对你的宣传不利。

你考虑问题要尽可能从客户出发,不能一心为了月收入着想。只有把客户服务好了,他们才会推荐优质的潜在客户给你。陌生访问会让你失去信心的,较好的方法是请已有的客户推荐一到两个熟悉的人,并请他们替你约好时间或者替你做个简单的介绍,这样你去时可少走很多弯路的。

对收入稳定的人员投保时间要长,对做生意的那些人,要做大单缴费时间短,对打工及农民来说,时间要短,因为他们的收入不稳定导致退保就不好了,

千万别对保险一点都不懂的人讲保险,浪费时间。选择客户尽可能找文化程度高的,与客户交流前一定要做足公课,对他的情况尽可能了解。

希望对你有用






规划债务


作为一个普通人,有保险意识的可按自已的年净收入百分之五到十的比例购买,选择消费型的险种,投保时段在成家后。一般不建议购买什么还本型的,保障太低,投入太多,二三十年后多数都贬值,拿那些分红什么的没有用。


股海小书同


应该买什么保险

其实就像所有商品一样,保险也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普通人在制定自己的保险规划之前,应该弄清楚自己有什么风险需要用保险产品来解决。

那些生活在城市中的普通人有什么风险要覆盖呢?简单来说,就是因为某种不可预期并且不可控事件的出现,刚性花费大幅度上升、预期收入大幅度下降(甚至两种情况同时出现)。

如果你觉得这么说太拗口了,那我说得再具体一点。

对于成年人a先生来说,他会遇到的不可预知的倒霉事不外乎两种,一个是得了大病。这会导致他无法上班,而且需要入院治疗,那么他需要的保险就是一份大病险,用来补足他的收入损失,另外还需要一份医疗险来对冲他的住院治疗花费。

另一个,a先生可能因为意外致残,比如台风刮来个花盆正好砸中他。那a先生同样将无法工作并失去收入,同样也需要住院治疗。此时应对他的问题的两个保险产品就是意外(致残)险和医疗险。

第三种情况,如果倒霉的a先生没治好,死了,而他还有一些责任没有完成,比如小孩的抚养费用、父母的养老费用,以及大件商品的按揭,比如房贷。能解决这个问题的保险产品是寿险产品。

第四种情况,a先生因为意外(那个花盆)很痛快地就死了,且同样面临刚才所说的责任未完成。解决问题的将是寿险和意外险。

总而言之,a先生作为一个有子女、有父母的成年人,为自己配置4种保险,他的主要风险基本上就可以覆盖了。它们是:医疗险、大病险、意外险、寿险。

① 医疗险:主要是医疗门诊和住院的费用报销。当然,门诊花不了多少钱,关键的问题是住院——我感觉这种保险是最重要的,但它往往最容易被人忽视。

② 大病险:它主要负责你得了“大病”,失去劳动能力期间的收入补偿。

③ 意外险:由于意外而致残、致死的收入补偿和责任补偿。

④ 寿险:用于死者的责任补偿。

应该买多少保额的保险

知道了应该买什么保险,接下来的问题是应该买多少保额的保险,从中可以倒推一个人每年要为保险产品花费多少。

在应该买多少保险这部分,我们需要很多不吉利的假设,那就还用倒霉的a先生举例吧。

① a先生的医疗险保额

这里的一部分风险可以由社保中的医疗险承担。比如北京的职工社保医疗险的住院部分封顶是30万/年,个人要承担10%。如果a先生真的罹患大病,每年的治疗费用预期在80万元以上吧,中间有大概50万元的医疗费用敞口,需要用商业医疗保险来补足。

② a先生要买多少大病险

大病险是最容易引起误会的产品。首先是容易和医疗险混,然后就是人们对大病险该保多少额度没有概念。

大病险和医疗险完全不同。除了上边说的保险对个人的用途不同(行话叫“保险责任”),保险公司对投保人的给付方式也不同。医疗险是保险公司给投保人报销,门诊、住院花多少报多少。而大病险,只要a先生得了保险合同所覆盖的大病,保险公司会一次性给付保险金。

那么大病险到底应该买多大的额度呢?这个取决于a先生的疾病需要多长时间痊愈或者通常在于年限。比如,a先生对自己的规划是5年,那么按咱们上边说的,假设a先生原来每年的税后收入是15万元,为了保证a先生及其一家人在这段时间生活质量不至于大幅度下降,那么大病险的保险金额就应该是15×5万,在75万元左右。

③ a先生的意外险

这个意外险主要是防备a先生出了意外,保额应该在100万元左右。但因为意外险非常便宜,所以不用计算得太精细。其实我觉得意外险主要覆盖的问题是,a先生被花盆砸中,但他没有立刻死亡产生的那部分花费。

④ a先生死了怎么办

a先生的寿险保额应该买多少?这可以通过a先生的未完成的财务责任得出结论。简单的计算公式可以是:

抚养小孩a预期费用+赡养父母a预期费用要负担的大额贷款

假设a先生的小孩6岁,到大学毕业还有16年。每年花费10万元,那么这部分开销大约在160万元左右。

a的父母假设现年70岁,预期活到85岁,每年的生活费需要15万元,而这两个老人每年的退休金总共12万元,缺口为3万元,按15年计,则赡养预期花费数字为45万。

a先生的房贷算作150万元。

综合以上三项,a先生的财务责任应该在355万元左右。他的寿险按着这个数字买就差不多。

当然,这里有几个事要说明一下。一个是咱们在栏目里讨论的主要目的是让大家清楚寿险保额的确定是由哪些项目构成的,它不是按年金累计的方式计算,所以咱们没有把未来现金的折现问题算进去。

另一个是a太太的问题,她可能在a先生去世后改嫁,或者还有什么更好的生活方式,咱们在这不讨论了。咱们把a先生的财务责任划得大一点只是为了方便,也没有性别歧视的意思。

下面是几个挺重要的提示

① 是不是要买能返还的保险

建议在明确保险功能的前提下,尽量让保险和投资分开。别以为返还险便宜,在好多时候它反而贵。

② 这种“便宜”一定要占

政府为了社会公平和稳定,会向居民推出一些非常高性价比的保险,比如咱们前边说的社保,以及很多城市的少儿医疗保险。这些保险都是经过政府补贴的,嫌麻烦放弃是很亏的,一定要交。

③ 如果你经常出国旅游和出差,最好对这部分生活有个保险补充

④ a先生的保险配置思路,是可以复制给a太太的。


光之汉凪


您好!很高兴能够参与您的问题中。

针对您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回答,希望能共同探讨!

第一,对保险的认识。

首先,保险不是投资,它是给自己(或家庭)一个保障,简而言之,就是现在做将来的准备,有钱做没钱的准备,年轻做年迈的准备,健康做不健康的准备。人的一生有很多风险,其中生,老,病,残,死的风险是每个人都无法预料的,不只是这些风险发生的时间不能确定而且发生后造成的损失程度也是不能确定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保险将其转嫁出去,从而给自己提供保障。其本身就是一种风险规避的解决方式。即保险本身该是值得大力提倡、积极倡导的一种良品;但是,在我们日常的投保过程中,之所以对保险存在误区,主要是基于:(1)自身知识的匮乏;(2)相关人员的误导;(3)信息传递的失真。我想这也是大部分人想投而迟疑的地方——这也应该是提出本问题的理由之一。

第二,保险的选择及优先次序。

对于个体(或家庭而言),主要面临的风险就包括人身风险、财产损失风险、责任风险和投资风险等。

(1)保险类别选择

此处重点讨论人身和财产损失相关险种。

(A)人身保险

这类保险主要以人的生命或健康为标的进行投保的。主要分为4类,医疗险、重疾险、意外险和寿险。上述种类也是个人及家庭基本都会涉及到的种类。

(B) 财产险

对所承保的财产及相关利益损失进行投保的,与大多数普通人息息相关的是,如火灾及其他灾害事故保险、车险等。

(2)选择优先次序

针对一般家庭及个人,配置次序应为:A、先保第一收入来源个人,再保第二收入来源个人,再考虑其他家庭成员,B、人身保险>财产险;C、人身保险中,医疗险应当位居首位,其他(重疾险、意外险、寿险)可同步或选择跟进;D、财产险中,车险>其他产险。

第三,以家庭为例,该投入多少?能有多大保障?

这就得看“双十原则”!

(1)投入多少?

根据“4321家庭理财”法则,即:收入的40%用于供房及其他方面投资,收入的30%用于家庭生活开支,收入的20%用于银行存款以备应急之需,收入的10%用于购买保险。针对普通家庭而言,保险投入应该不超过家庭年收入的10%,毕竟我们不能让保险成为生活前行道路上的负重,如此便本末倒置了。

(2)保多少?

根据“双十原则”,保障额度应该是家庭年收入的10倍以上。但是,个人建议,一般家庭保障额度为家庭年收入的5倍就基本可以了。同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保险也绝非一蹴而就的,可以后期增加投入弥补前期的不足。

第四,家庭为单位,个体的人身保险投保又存何种差异呢?

在前面保险选择优先次序中已经提到,那么具体该如何做出差异配置呢?

(1)全员必备型:医疗险+意外险;(此为基础配置)

(2)第一支柱型:重疾险+寿险;(另加)

(3)第二支柱型:重疾险+寿险;(另加)

(4)未来支柱型:重疾险。(另加)

那么,接下来我们的读者朋友,当下、现在、立马就应该买起来,宜早不宜迟!!!



有财理财


为了抵御生活中的未知风险,我们需要考虑意外身故、患重大疾病、意外无法工作;家中老人、配偶、孩子生病和遇到意外,以及家庭成员小疾病的累计医疗费用、财物损失等等\r

首先,什么时候买保险呢?

毋庸置疑,只要有条件,越早买越好!

其次,我们该购买哪些种类的保险呢?\r

1、除了基本的社保,可以考虑这些商业保险:\r

1)意外险,可以在意外事故后获得赔付;\r

2)人寿险,可以在身故后获得赔付;\r

3)重疾险,可以在罹患保险规定的重大疾病后赔付,以防社保医疗费不足。\r

2、孩子买保险方面:先保重大疾病险、意外险,有余力再考虑教育金或其他类型的储蓄险\r

3、老人买保险方面,在有退休金和社会保障的前提下,可以购买意外险,而重大疾病险并不划算。\r

最后,在收支可控的前提下,花多少钱买保险才更合理\r

如何确定保额对于买保险的人来说的确是一个难题,购买保险原则中提到,保险费最好占家庭年收入的5%到10%左右。这种说法虽然准确,但过于笼统。\r

我们可以在这个原则之上,出于保障的目的来确定家庭未来需要使用的资金,以此作为保障额度。\r

总保额=家庭未来10年基本支出+负债总额-现金以及快速套现的资产额\r

例子:\r

一个家庭年收入为15万,日常支出占一半,也就是7.5万,10年共计75万。再算上房贷100万,则三大类保险的总保额大约需要达到175万元左右。再加上期间通货膨胀、物价增长,这个数字还要大一些。



微讯派


我作为普通人,如果年收入10万的话,我会一年花1万左右购买保险。什么时候买呢?那就是现在,今天。因为保险永远是年轻的时候买便宜(当然除去新生儿)。

购买保险一定要量力而行,结合自己的经济情况,不要盲目追求高保额,保险是让我们的生活更好,不是成为我们生活的负担,那样得不偿失。我建议是拿年收入的5%~15%购买年收入5~10倍保额的保险。

关于购买保险的时间,一定要尽快,也就是现在。如果非要确定一个时间,那就是开始承担家庭责任的时候。因为当开始有家庭责任的时候,我们个人背负不仅仅是自己的经济责任,还有一个家庭的。

总的来说,保险费率的设计是要参照生命表的,年龄越大保费也是越高的。所以现在总会比等等便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