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神經萎縮是怎麼回事?該怎麼治療?

藥物需在主治醫生指導下服用


視神經萎縮是怎麼回事?該怎麼治療?

問:視神經萎縮是怎麼回事?

:視神經萎縮(optic atrophy)是指任何疾病引起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和其軸突發生病變,致使視神經全部變細的一種形態學改變,一般發生於視網膜至外側膝狀體之間的神經節細胞軸突變性。視神經萎縮是視神經病損的最終結果,表現為視神經纖維的變性和消失,傳導功能障礙,出現視野變化,視力減退並喪失。一般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眼底檢查可見視乳頭顏色為淡黃或蒼白色,境界模糊,生理凹陷消失,血管變細等。


視神經萎縮是怎麼回事?該怎麼治療?

問:什麼原因會導致視神經萎縮?

1.原發性視神經萎縮

常因球后視神經炎、遺傳性視神經病變(Leber病)、眶內腫瘤壓迫、外傷、神經毒素等原因所致。這些病變發生在眼球后部。

2.繼發性視神經萎縮

常見的有視乳頭炎、視乳頭水腫、視網膜脈絡膜炎、視網膜色素變性、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奎寧中毒、缺血性視乳頭病變、青光眼等。

3.顱內病變

由顱內炎症,如結核性腦膜炎或視交叉蛛網膜炎可引起下行性視神經萎縮,如炎症蔓延至視乳頭則可表現為繼發性視神經萎縮。顱內腫瘤所產生的顱內壓升高,可以引起視乳頭水腫,然後形成繼發性視神經萎縮。

問:視神經萎縮有哪些臨床表現?

答:主要表現視力減退和視盤呈灰白色或蒼白。視盤周圍神經纖維層病損時可出現裂隙狀或楔形缺損,前者變成較黑色,為視網膜色素層暴露;後者呈較紅色,為脈絡膜暴露。如果損害發生於視盤上下緣區,則更易識別,因該區神經纖維層特別增厚,如果病損遠離視盤區,由於這些區域神經纖維導變薄,則不易發現。視盤周圍伴有局灶性萎縮常提示神經纖維層有病變,乃神經纖維層在該區變薄所致。

雖然常用眼底鏡檢查即可發現,但用無赤光檢眼鏡和眼底照像較易檢查。視盤小血管通常為9~10根,如果視神經萎縮,這些小血管數目將減少。同時尚可見視網膜動脈變細和狹窄、閉塞。


視神經萎縮是怎麼回事?該怎麼治療?


視神經萎縮是怎麼回事?該怎麼治療?

:常用的包括神經營養藥物如維生素B1、B12、ATP及輔酶A等,血管擴張藥及活血化淤藥類如菸酸、地巴唑、維生素E、維腦路通、複方丹參等。近年來通過高壓氧、體外反搏穴位注射654-2等均已取得一定效果。

中醫認為視神經萎縮病因包括外感六淫、七情鬱結、飲食不節、勞逸失度、熱病久病、頭目外傷、先天稟賦不足等。病機為腎虛、肝邪、氣血虧虛、氣滯血瘀等。

作者通過搜索大量文獻資料,整理了部分治療視神經萎縮的中醫中藥,可供大家參考,可根據自身體質請中醫辨證施治。

鬱金15g,殭蠶15g,珍珠粉1g,水牛角15g,地龍15g,蜈蚣8g,鉤藤15g,雞血藤15g,牛膝15g,川芎10g,菊花20g,瓜蔞20g,鱉甲20g,甘草7g。磨粉製成丸劑,每次5-10g,每天三次,2-3個月可見明顯效果。

秘方2:對老年白內障、視神經萎縮、青光眼均有顯著效果,有效率均在90%以上。

生石決明24g,生地10g,熟地10g,山藥10g,茯苓15g,丹皮15g,澤瀉15g,五味子6g,黑芝麻10g,桑葚子15g,枸杞子15g,甘草6g,柴胡15g,白芍15g。磨粉,每次30g溫水沖服,每天三次,服用10-20克顯效,連續服用2個月左右可見明顯效果。

秘方3:治療眼病的中藥方:改善血液循環,疏通經絡,調節肝脾從而增強視力,有效率達99%.

核桃仁10-12g,熟地3-6g,水蛭2-3g,澤瀉5-6g,蒼朮2-4g,板藍根5-7g,夏枯草8-10g,龍膽草5-7g,全蠍5-8g,大棗5-7g,蜂蜜8-10g,山藥8-10g。

製作方法:加水550g浸泡30分鐘後煮沸,持續30-40分鐘,將藥液濾出,在藥渣加水500g,煮沸持續30-40分鐘,將兩次藥液混合加入蜂蜜後平均分成兩份,分早晚服用。

秘方4:預防老年視神經萎縮的沖劑,安全無副作用。補氣養血,滋陰補虛。

黃精、熟地、首烏、枸杞、丹參、桑葚各等分,川芎半份,研末,分10g泡茶飲。

秘方5:治療視神經炎(有效率89.7%)、視神經萎縮(有效率72.6%)

多數視神經炎原因不明,初期使用激素部分有效,部分無效,尤其對視神經炎後期(萎縮期)繼續無效。本次蒐集一種治療視神經炎、視神經萎縮的復明中藥。本方為祖傳多代秘方,治療數千視神經炎、視神經萎縮,療效顯著。

白芍3-10g,當歸3-9g,女貞子10-15g,桑椹子9-15g,川芎3-10g,丹參3-15g,生地10-15g,葛根10-15g,珍珠母15-30g,一葉萩9-15g,白菊花6-15g,決明子9-15g,枸杞5-9g,炙黃芪3-15g,五味子1.5-5g,谷精草6-10g,薏仁10-30g,絲瓜絡6-12g,鱉甲3-10g,麥芽9-15g。

水煎服:珍珠母、鱉甲加水先煎煮半小時後加其他藥益氣煎煮服用,孕婦慎用。

秘方6:視神經萎縮保健茶

決明子16g,車前子17g,枸杞子15g,麥冬12g,丹皮14g,白朮16g,磨粉,每次10g泡茶飲。

黃芪20-40g,當歸5-15g,紅花5-15g,赤芍5-15g,三七2-10g,丹參10-20g,柴胡5-15g,決明子8-16g,枸杞子10-20g,菟絲子8-16g,五味子8-16g,石斛5-15g。

水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服用。

秘方8:治療白內障等眼疾的中藥眼藥水

魚香草3-9g,山藥10-20g,茯苓5-15g,牡丹皮10-20g,山茱萸8-12g,五味子3-7g,車前子10-20g。

將上述藥物製作成眼藥水,每天三次,每次1-2滴滴眼,10天為一療程。一般1-2療程可見明顯效果。

秘方9:治療視神經萎縮,滋陰補腎,疏肝解鬱,補氣養血,通絡明目,行氣活血等

東方香蒲20g,茯神21g,椒目19g,紅豆蔻16g,鹿銜草14g,南瓜子10g,乾燥後加12倍水,武火煮沸後文火煎3小時。治療視神經萎縮300例,有效率82.3%.

丹參13-17g,五味子8-12g,升麻10-14g,萊菔子18-22g,焦內金14-18g,吳茱萸10-14g,石菖蒲7-11g,蓮子芯10-14g,女貞子13-17g。

靈芝30-80g,密蒙花10-20g,黨參10-20g,葛根5-15g,何首烏5-15g,枸杞子5-15g。加水浸泡20-40分鐘後煎煮1小時,每日一劑,分早晚煎服。

秘方12:治療視神經萎縮。滋陰益腎,疏肝解鬱,補氣養血,通絡明目,理氣活血

粟米10-20g,金橘葉5-15g,白背葉根5-10g,白馬骨3-7g,玫瑰花5-10g,西紅花3-5g,雞骨草3-8g,馬齒筧5-15g,含羞草根2-5g,水龍骨3-7g,節節草5-8g,紫蘇梗5-10g,絡石藤4-8g。加水浸泡20-40分鐘後煎煮1小時,每日一劑,分早晚煎服。

秘方13:治療視神經萎縮。科學配伍,滋陰補肝,通絡明目,補中益氣

雞肝30g,谷精草12-15g,夜明砂5-10g,枸杞10-15g,決明子12-18g,地膚子10-15g,白蒺藜8-10g,防風4-6g,蔥子15-20g,蘆竹根8-15g,青萂花15-20g,苦蕎15-20g,苦丁茶3-5g,瓜子金10-15g,楮實子6-12g,木賊草5-15g,密蒙花8-12g,雞血藤8-10g,建澤瀉6-12g,茺蔚子5-10g。加水浸泡20-40分鐘後煎煮1小時,每日一劑,分早晚煎服。7天為一療程。治療期間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

秘方14:治療視神經萎縮,有效率92%,治癒率72%.

沙苑子10-30g,谷精草5-20g,合歡花5-25g,白蒺藜5-20g,蟬蛻5-20g,鵝不食草5-20g,紅花菜10-30g,覆盆子5-25g,羚羊角2-8g,桑葉10-30g,節節草5-25g,川芎5-25g,大棗10-30g,車前子5-25g,滿天星5-25g,千里光10-30g,紫貝齒5-20g,紫河車5-20g,甘草5-15g。

加水浸泡20-40分鐘後煎煮1小時,每日一劑,分早晚煎服。7天為一療程。治療期間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

秘方15:治療肝腎陰虛型視神經萎縮,總有效率90%.

夏枯草10-16g,蜜蒙花6-12g,茱苓草9-14g,滿天星12-18g,蜜柑草25-35g,枸杞子10-16g,櫧實8-14g,野大豆藤50-60g,龍船花14-20g,鳳尾七7-11g,狗尾巴參12-18g,向陽花12-16g。

加水浸泡20-40分鐘後煎煮1小時,每日一劑,分早晚煎服。7天為一療程。治療期間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

松蘿3-5g,山合香5-8g,苦竹葉10-15g,葛仙米5-15g,苦菜5-20g,覆盆子根8-15g,節節草3-6g,

秘方17:中藥穴位導入液——中藥穴位導入治療視神經萎縮。疏肝解鬱、活血化瘀、通絡明目。可明顯改善視神經的血運,提高視力。

導入液配方:柴胡10-30g,川芎10-30g,赤芍10-30g,石菖蒲10-30g,決明子10-30g,菊花10-30g,防風10-30g,菟絲子10-30g,路路通10-30g。

製作方法:上藥研末打粉,加入6-10倍水浸泡2-3小時,煮沸後文火煎煮1-2小時,過濾後再加入5-8倍水,煮沸後文火煎煮1-2小時,過濾。良藥合併濃縮至1000-2000毫升裝瓶備用。

使用多功能電治療儀,治療時將浸過導入液的襯墊套在極板上,正極放在患側太陽穴,負極放在同側合谷穴,電流強度因人而異,每次治療25分鐘,每日一次,14天為一療程。總有效率97.6%.

秘方18:治療視神經萎縮的藥枕。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補益肝腎,收斂固脫,明目降壓,固精縮尿的功效。

人參20g,附子15g,山茱萸12g,枸杞子25g,菟絲子12g,肉蓯蓉18g,補骨脂12g,蛇床子12g,天雄6g,覆盆子10g,蒺藜8g,桑葚20g,桑螵蛸6g,鎖陽8g,仙茅12g,石南6g,冬蟲夏草18g,丹參12g,三稜10g,益母草15g,瞿麥10g,降香16g,山楂25g,莪術9g,荔枝殼12g,玫瑰花25g,荷包花20g,薰衣草18g。

藥物磨粉裝入全面無紡布袋中封口,每天枕8小時,可半年更換一次。有效率達88.5%.

秘方19:穴位注射藥物

本方作者認為視神經萎縮除各種原因導致以外,視力逐漸下降,萎縮性病變繼續發展,究其原因在於眼底營養缺乏,細胞內外液不足,眼底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發生障礙,因此治療該病需改善眼底或視神經級周圍體液調節,糾正代謝紊亂。用穴位注射本西藥,見效快,視力改善明顯。

藥物配方:0.9%鹽水+0.042g(0.038-0.048)氯化鉀+0.013g(0.007-0.015)碳酸氫鈉+0.18g(0.08-0.2)維生素C。調節PH值7.0.每個穴位抽取2ml,間隔3-5天穴位注射一次。共4-6次,眼乾、抽、疼痛、流淚、視疲勞均可消除,視力也可恢復。

我是西安市紅會醫院 “神經外科趙東昇”主任(原西京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

門診時間:每週二 上下午,週五上午

如果錯過門診時間,可到門診十樓神經外科病房找趙主任諮詢

擅長:昏迷促醒,腦外傷昏迷,腦幹出血昏迷,腦梗死昏迷,腦積水,腦膜瘤,膠質瘤,腦轉移瘤等顱內腫瘤,脊髓腫瘤癱瘓,脊髓損傷癱瘓,小腦扁桃體下疝,脊髓空洞,寰枕畸形,脊髓栓系,大小便失禁,癲癇,神經性疼痛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