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女兒靠不住,房子我要留給養子”,父親老了,後悔了

對於很多人來說,尤其是老一輩的人,傳宗接代,重男輕女的思想可謂是根深蒂固,即使女人在社會上的地位跟過去不一樣了,女兒也比兒子有出息了,他們的內心深處還是認為女兒靠不住,因為女兒是要嫁給外人的,兒子才是跟自己一條心的。

這樣的想法未免可笑,大概他們是忘了兒子也是由孃胎裡來的,沒有女人也不會有他的兒子,而作為父親,無論是女兒還是兒子,他的責任和義務都是一樣的,同樣地,兒子跟女兒對父親的義務也是一樣的。

但是很多家長都做不到一碗水端平,有的家庭更是從兒女出生的那一刻起,女兒就被註定了不受平等對待的命運,但是這樣的家庭又總是要求女兒比兒子付出更多,並認為這是女兒應盡的義務,說白了,還是自私,因為內心深處認定女兒一旦嫁人就跟自己無關,更不會管自己,所以從女兒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斤斤計較,吝嗇於對女兒付出愛。

故事:“女兒靠不住,房子我要留給養子”,父親老了,後悔了

然而在我們的身邊,會經常發現很多老人生病了,需要人陪伴的時候,最依賴的還是女兒,雖說父母對兒女有養育之恩,做兒女的也有義務贍養父母,但是如果做父母的太過偏心,也會傷了兒女的心。

女人即使嫁人了,心心念唸的還是孃家人,因為那是生她養她的爹孃,在她的內心深處認定了那才是她最親的人,這輩子都是,然而很多父母的行為都會深深地傷害女兒,並認為自己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的,且毫無愧疚之心。

等到生病了,需要幫助的時候,才會想起女兒才是貼心的小棉襖,但是如果女兒在最需要親生父母的時候,你拒絕伸出援助之手,那麼無疑在女兒的傷口上撒鹽。

很多父母都是等到老了就追悔莫及,最近就有一位60歲的讀者在後臺給我留言說:他這輩子最錯的是把房子留給了侄子。

劉椿是家裡唯一的兒子,家裡還有一個姐姐,一個妹妹,作為兒子,從小就被父母捧在手心裡,而姐姐跟妹妹也要讓著他,可謂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從小父母跟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是我們家的三代單傳”,劉叔似懂非懂,長大後,他懂了,原來姐姐和妹妹都是要嫁人的,嫁了人就是別人家的人了。

故事:“女兒靠不住,房子我要留給養子”,父親老了,後悔了

他記得當時姐姐喜歡的是一個窮小子,但是父母不同意,說姐姐嫁給這樣的人不僅幫不了家裡,還會拖累家裡,最後姐姐嫁給了鎮上的有錢人,父母當時高興極了,覺得自己在村裡有面子了,然而好景不長,姐姐跟姐夫有矛盾,鬧離婚,回孃家哭訴,父母卻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少點回來,我們丟不起這人!”

後來妹妹也嫁人了,嫁得不錯,每次妹妹回孃家都帶許多禮物,父母對妹妹很是熱情,直到妹夫生了一場大病,需要錢,父母就變了,對妹妹沒好臉色,妹妹也不愛回孃家了。

再後來,父親生病了,姐姐跟妹妹都只給了錢,卻沒回來見最後一面,劉椿心裡就覺得父母說得對:女兒真的靠不住!

父親去世以後,劉椿就把母親接到一起同住,但是妻子跟母親合不來,兩人總是有矛盾,劉椿的工作離不開妻子的幫忙,對妻子心存感激,便勸母親,母親卻跟周圍人哭訴自己不孝,劉椿覺得母親不分是非,如果不是自己,母親就得孤獨終老,要說不孝,那也應該是姐姐跟妹妹。

劉椿的妻子第一胎是女兒,差點難產,所幸大步跨過,妻子害怕不想再生,但是劉椿的母親不答應,夫妻感情也越來越冷淡,妻子為了挽回丈夫的心,同意生二胎,夫妻感情才有所緩和,母親也不再有意見。

不料妻子的身體本就不好,生一胎的時候損耗太大,生二胎直接要了她的命,孩子倒是平安落地,可惜還是女兒,母親當時就哭了,說妻子命不好。

妻子去世以後,劉椿對兩個女兒也無心照料,母親便勸劉椿另娶,一是有人幫忙照顧孩子,二也是為了生兒子,劉椿也覺得自己一個人照顧不來兩個女兒,便同意了母親的提議。

故事:“女兒靠不住,房子我要留給養子”,父親老了,後悔了

但此時的劉椿年紀又大,家裡又不是很富有,還拖著兩個女兒,哪有姑娘看上,有的也是離婚帶孩子的,可老人不同意,不願意幫他人養孩子,這事就這麼拖著,母親終是沒等到孫子就走了。

母親走後,劉椿也無心再找了,就認領了親戚家的孩子做兒子,兩個女兒很孝順,也很乖,讓他很省心,無論是學習成績,還是畢業以後出去工作都很出色,鄰居都很羨慕他,劉椿臉上是笑著的,然而內心深處總有遺憾:女兒再好都是別人家的。

兩個女兒即使嫁人了,也對父親念念不忘,經常回家看望父親,還帶父親回家住一段時間,經常給父親做好吃的,鄰居都說這兩女兒比兒子還貼心,但後來兩個女兒都遇到了一點困難,大女兒的生意遇到了困難,忙得焦頭爛額,小女兒的婆婆又入院了,忙著照顧,對老父親難免忽略了,劉椿在此時卻想起了自己父親的經歷,於是下了一個決定:把老房子過戶給養子,等老了讓樣子照顧自己,也算是有個依靠。

養子同意了,可兩個女兒不同意,覺得父親老糊塗了,父親卻說:“女兒靠不住,房子我要留給養子”,得知緣由,兩個女兒當場就哭了,說自己從來都沒打算不管父親,不過是最近有點忙不過來而已,不料父親卻冷冰冰地回應道:“既然忙不過來,那以後就不用回來了,我有兒子照顧!”

故事:“女兒靠不住,房子我要留給養子”,父親老了,後悔了

兩女兒聽了,心裡自然是既生氣又傷心的,扭頭就離開了家,再後來,兩個女兒也會偶爾回家,帶點吃的,可是跟劉椿之間有了隔閡,總是放下東西就走,劉椿對兩個女兒更是不滿。

而劉椿依靠的養子,一開始對劉椿還是好的,可是近年來,劉椿的身體越來越不好,不時要上醫院,總要麻煩劉椿,劉椿越來越不耐煩,甚至在醫院對著劉椿破口大罵,說劉椿之所以淪落至此,都是自找的,自己不是劉椿的兒子,沒有義務照顧他,讓劉椿少麻煩他。

劉椿沒想到養子竟是這樣的人,不禁老淚縱橫,想起了兩個女兒,於是想起打電話給兩個女兒,不料女兒都說可以請個保姆照顧劉椿,但沒時間回去看他。

劉椿在電話裡大罵女兒不孝,女兒終是沒忍住,說父親從來沒愛過她們,她們更為自己的母親不值,冒著生命危險生下的女兒竟這樣不被珍惜,自己對父親掏心掏肺,父親卻寧願相信外人都不願意相信自己的女兒,父親的行為傷透了她們的心。

劉椿這個時候才知道自己錯了,他後悔不已,他想起兩個女兒對自己的好,不知不覺早已淚流滿面,他覺得自己枉為人父,更對不起兩個女兒,此時的他,想要得到女兒的原諒。

故事:“女兒靠不住,房子我要留給養子”,父親老了,後悔了

有人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意思是無論父母做錯了什麼,做子女的都無權責怪自己的父母,雖說父母對子女有養育之恩,但是不等於說子女對父母就要絕對認同。

親情不是上下級關係,它應該是有溫度的,因為有溫度,才顯得難能可貴,才讓人珍惜,才讓人想要靠近,如果父母不顧及子女的感受,等於是把子女從自己的身邊推開。

父母是女兒最大的靠山,無論是嫁人了,還是在外工作,我們受委屈了,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父母,如果父母在女兒需要的時候,無情地把她推開,無疑告訴她,父母不會在她有難的時候幫她,只會把她推開,那父女情分也就失去了溫度。

女兒在父親身上感受不到溫暖,自會傷心,父女情分也再難以回到從前。

無論是女兒還是兒子,都應該是父母手心裡的寶,都應該被疼愛,即使女兒嫁人了,父母也永遠是她最親的人,希望天底下的父母都能夠對女兒好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