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自卑的孩子,多半有这3种“表现”,家长们要重视了

教育家蒙特梭利说:“一旦孩子内心有了自卑感,生活就会充满冲突。而随之出现的胆怯、退缩等不良性格,则会与孩子形影不离。与之相反的是自信,自信使孩子能掌握或驾驭自己的行为。”

自信可以说是孩子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不自信的孩子在人群中不敢发言、不敢追逐自己的梦想,总是看到别人的光环,最后随波逐流。


长大后自卑的孩子,多半有这3种“表现”,家长们要重视了


有人说:“他那么自信还不是因为家里有钱!”。物质只能带来表面的自信,而真正的自信的孩子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影响。如果你家的孩子出现以下这些表现,说明孩子已经很不自信了,6岁前家长们及时帮助还来得及。


长大后自卑的孩子,多半有这3种“表现”,家长们要重视了

孩子不自信有哪些表现?

①总是否定自己

孩子不管做什么,总是把“我不行”、“我做不到”挂在嘴边,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不停地否定自己。这样的孩子在面对困难时很容易畏首畏尾,稍微出现错误就会责备自己,陷入否定自己的死循环中出不来。

长大后自卑的孩子,多半有这3种“表现”,家长们要重视了


②过分追求表扬

不自信的孩子一方面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之外,一方面又希望自己有很优秀的一面,更渴望获得别人的赞扬来达到自我肯定

③贬低、嫉妒别人

自卑感强的孩子往往会因为其他孩子受到表扬而嫉妒。有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孩子为了减轻因自卑产生的心理压力,通过这种方式来宣泄内心的情绪。但往往不奏效,并让自己深陷不自信的情绪。


长大后自卑的孩子,多半有这3种“表现”,家长们要重视了


有些人的自信来源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有些人的自信来源于对能力和价值的肯定,这2种自信都不可或缺,需要家长们有意识地培养。

自信的孩子,离不开这3方面教育

  • 给予真诚的鼓励与肯定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尤其是童年,从父母那里得到的鼓励与肯定,是孩子自信的基础。孩子的安全感基本来源于父母,父母无条件的爱能让孩子在遇到困难时,感受到即使失败了也有父母在身边。不管什么时候他们需要帮助,父母都会鼓励自己、支持自己,这样自信的孩子才敢于放手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长大后自卑的孩子,多半有这3种“表现”,家长们要重视了


  • 给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不过度保护

父母们总是担心孩子还小什么都做不好、做得太差太慢直接抢过来帮孩子做,剥夺了他们独立的机会。在抢过来的同时还不忘记语言打击,给孩子“我不行”的心理暗示。孩子失去了自己尝试的机会,做什么都觉得自己不行。


长大后自卑的孩子,多半有这3种“表现”,家长们要重视了


在孩子认知能力发展的阶段,自信建立的基础就在于“能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一件事”,通过不断地选择与完成,对自己的能力越来越自信。所以,父母们要适当放手,相信他们能做好,给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

长大后自卑的孩子,多半有这3种“表现”,家长们要重视了


  • 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要不断地给予孩子“你能行”的心理暗示,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比如让孩子帮妈妈拿一杯水、做一件简单的家务,使孩子感到自己是有价值、有能力的。不仅能帮孩子建立稳定的自信,还能鼓励孩子多去尝试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予孩子努力的方向。


长大后自卑的孩子,多半有这3种“表现”,家长们要重视了


除此之外,家长也要注意多与孩子交流,适当地给予孩子帮助和建议,而不是替孩子做。一个充满自信的孩子,要比一般的孩子更优秀、更能抓住机会,父母们要抓住机会建立孩子的自信。最后,紫月妈为家长们推荐2本培养自信的绘本——《宝宝好品格培养经典童话》与《德国幼儿自我管理图画书》。


长大后自卑的孩子,多半有这3种“表现”,家长们要重视了


《宝宝好品格培养经典童话》选取10个具有教育意义的经典童话故事,其中《丑小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坚毅的小锡兵》让孩子学会坚强勇敢;《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让孩子懂得乐观等等。《德国幼儿自我管理图画书》用贴近孩子生活的小故事,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我价值感。


长大后自卑的孩子,多半有这3种“表现”,家长们要重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