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亂入的太監墓,皇家園陵為何葬有太監——是失誤還是羞辱?

中國古代對於禮制等級有著十分嚴苛的規定,不僅僅是人們活著的時候,即使的死後也無法避免。最簡單的陵寢制度上:“墓”、“墳”、“塋”、“冢”、“丘”、“壠(壟)”、“山”、“陵”、“寢”這幾個字都指的是人們死後的埋骨之地,卻代表著不同等級的人物的墓穴規格。

而對於區在權力金字塔頂尖的皇帝來說就更是如此,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曾經點出“秦名天子冢曰‘山’,漢曰‘陵’,故通曰‘山陵’矣。”說的就是山陵為帝王獨有,普通人不得使用。

十三陵亂入的太監墓,皇家園陵為何葬有太監——是失誤還是羞辱?

然而,我們在中國目前最大的皇家園陵明十三陵中卻發現了一絲意外——專屬於皇帝的陵寢中,竟然埋葬了一個太監的屍骨。

——他就是比鄰崇禎皇帝思陵的王承恩墓。

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帝陵向來是皇帝威權的象徵,一個內宦如何有資格入內?

在權力等級極其森嚴的明代,這個不入正統的太監是如何亂入皇陵的?

這是失誤嗎?還是什麼原因?

十三陵亂入的太監墓,皇家園陵為何葬有太監——是失誤還是羞辱?

一、崇禎悲歌

“戰鼓咚咚連聲振,莫非流寇入禁城。再登景山觀動靜……”

哀婉悠長的《明末遺恨》似乎再次將我們帶回1644年的那個早春,二黃搖板的韻律裡難掩的是家國淪喪的悲苦。

“莫壞我屍,莫毀我陵。莫留我官,莫殺我民。”壯年的崇禎無奈的哀嚎,卻再也無法挽回淪喪的江山,只留下一聲聲無奈的哀嘆。

公元1644年(崇禎十七年)正月初一的那個早春裡,在皇極殿悠長的鐘聲中,文武百官卻無一至者,城外是蜂擁而上的農民軍,城內卻是人心惶惶的末世景象。

十三陵亂入的太監墓,皇家園陵為何葬有太監——是失誤還是羞辱?

眾正盈朝的東林黨不出意外的向著新主子投靠輸誠,皇親國戚們將搜刮半生的榮華秘密起運,首尾兩端,只求賣個好身價……

君非亡國之君,臣是亡國之臣。

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最少皇帝還是希望保存社稷的,而那些臣子們恐怕就不一定了,晚明的士大夫們似乎陷入了一種過把癮就死的癲狂——他們撈錢、他們黨爭、他們弄權,可就是沒人想到挽留一下這個帝國!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這是崇禎17年的現實。

十三陵亂入的太監墓,皇家園陵為何葬有太監——是失誤還是羞辱?

崇禎是不幸的,他沒有祖先的運氣,最少土木堡之變下大明還有個于謙站了出來;

崇禎是不幸的,他沒有祖先的福澤,最少寧王之亂時大明還有一個王陽明廓清宇內;

臨到他,只留下了頭皮癢、水太涼的蠢玩意!

大明養士三百年,仗義死節似乎成了笑話。

三百年的風骨抵不住榮華富貴,三百年的正義抵不住項上人頭,三百年的風花雪月讓這些讀書人得了軟骨病。

“十萬將士齊卸甲,竟無一人是男兒。”

總之,1644年的這個早春,崇禎身邊只剩下了王承恩,這個陪伴他三十載的內侍。

他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十三陵亂入的太監墓,皇家園陵為何葬有太監——是失誤還是羞辱?

二、悲情王承恩

王承恩的一生和崇禎是緊密相連的。

他算不得一個普通的好人,他是一個做著壞事的好人。他侍奉了崇禎一輩子,到最後也隨之而去,這應該是他真的可以隨葬帝陵的重要原因吧!

出身貧家的王承恩從小就入宮服侍皇帝,陪伴帝王三十載,官至司禮監大檔。一介布衣到位比三公,王承恩的發達絕對離不開崇禎的賞識與恩遇。

所以在公元1644年(崇禎十七年)3月19日的那個早春裡,這個大明最炫赫的內宦選擇了陪同主子,陪同自己的王朝一同殉葬。

“朕涼德貌躬,上幹天咎,致逆賊直逼京師,此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毋傷百姓一人”。

十三陵亂入的太監墓,皇家園陵為何葬有太監——是失誤還是羞辱?

三月的初寒料峭裡,在得知城破之後的崇禎已經近乎癲狂,沒有人能夠承受這種挫折——從雲端裡的帝王跌落塵埃。這種可怕的落差會讓人發瘋的,皇帝也不例外!

但是,他終歸是崇禎。

有的事情我們可以罵他,但是守國門這件事我覺得他算得上擔當。

他沒有搖尾乞憐,“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是祖訓,也是他的信條。

歷代亡國之君中,他選擇了最為慘烈的方式——欽命周皇后、袁貴妃等妃嬪在坤寧宮自縊、斬殺愛女昭仁、長平公主。

十三陵亂入的太監墓,皇家園陵為何葬有太監——是失誤還是羞辱?

最後在烽火繚繞的景山,他走完了自己的最後一段路:吊死在煤山半山腰壽皇亭附近的歪脖老槐樹。

慘烈、往事越千年,這一幕彷彿仍然歷歷在目,透過丹書汗青,我們猶能感受到末代天子的決然!

主辱臣死。

守候在皇帝身邊的王承恩目送天子走完了最後一段路。隨後的他以頭撞地,血流如注,失聲慟哭,對著帝王遺體行了三拜九叩的臣子之禮,眼中噙滿悲憤蒼涼的兩行熱淚,義無反顧地吊死在老槐樹旁邊的海棠樹上。

十三陵亂入的太監墓,皇家園陵為何葬有太監——是失誤還是羞辱?

對於王承恩來說,他本來是可以苟且偷生的,但他卻堅定地選擇了以死殉國,成了為大明朝悲情殉葬的忠貞烈士。

作為臣子,他不曾辜負天子的信任;作為夥伴,他不曾丟下朋友、生死守護。

也許他的行為有點愚昧,可是在明末那一眾精於算計的士大夫的映襯下,似乎這個文盲才是最知廉恥的。

最少,他曾經守護過一段輝煌!

三、贏得身前身後名

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犯闕,帝命承恩提督京營。是時,事勢已去,城陴守卒寥寥,賊架飛梯攻西直、平則、德勝三門。承恩見賊坎牆,急發炮擊之,連斃數人,而諸璫洩洩自如。帝召承恩,令亟整內官,備親征。夜分,內城陷。天將曙,帝崩於壽皇亭,承恩即自縊其下。福王時,諡忠愍。本朝賜地六十畝,建祠立碑旌其忠,附葬故主陵側。

公元1644年3月19日,崇禎皇帝自縊煤山。

當日,李自成的大順軍進城。闖王重金懸賞天子下落,直到22日才有太監發現煤山上的皇帝——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以示因失江山,無面目見祖宗天上。

闖王為了收復民心,將皇帝和周後葬在之前田貴妃墓地處。

之後,大順潰敗,清朝打著“仰承天命,弔民伐罪”的旗號入主中原後,為了宣示正統與歸附民心,再次對崇禎的陵寢大修,將這裡命名為“思陵”,而忠心護主的王承恩也被安葬在帝陵旁,允其永世守護皇陵。

十三陵亂入的太監墓,皇家園陵為何葬有太監——是失誤還是羞辱?

因為他的忠貞節烈,順治皇帝為他提名“貞臣為主,捐軀以從”,這是順治二年營建思陵時順治帝親自書寫;此外,王承恩墓前還有兩塊石碑,東側第一通碑高2米,正面刻“王承恩墓”;第二通碑高4米,螭首龜趺,碑首有“敕建”字樣,碑文800字,同樣是清順治帝親自撰寫。

這種榮耀算得上是空前絕後了吧,畢竟拋開王朝統治者的立場,單純以一個領導人的褒獎來看,顯然在歷史上再也找不到第二個人。

他用身死社稷的壯烈為大明三百年的榮耀畫上了休止符,雖然結局慘淡,歷史卻無法掩蓋他聲明裡的光彩;

十三陵亂入的太監墓,皇家園陵為何葬有太監——是失誤還是羞辱?

這種暴烈的悲壯讓曹化淳、杜勳這樣見風使舵、賣主求榮的悖逆太監黯然失色;

這種決然的悲壯讓洪承疇、吳三桂等苟且偷安、投敵變節的封疆大吏相形見絀;

這種慘烈的悲壯同樣讓錢謙益、吳偉業等屈節仕清、見風使舵的文壇公知自慚形穢。

​往事越千年,歷歷在目。即使是三百六十多年後,我們還能感受到王承恩那時的決然,那個忠貞事主,雖九死而不悔的勇士!

我想這才是他能夠進入皇陵的最大原因吧——除了他是皇帝最親近的臣子,陪伴天子到最後,還在於他的忠誠。

十三陵亂入的太監墓,皇家園陵為何葬有太監——是失誤還是羞辱?

那個背叛、自私的晦暗時代,他的忠誠成為最奪目的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