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之战以后,如果刘备选择休养生息,有没有可能一统?

空白o黑夜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汉中之战后,如果刘备选择休养生息,那么关羽会不会就不发动襄樊之战呢?

历史没有如果,但这个问题,的确存在着如果的问题。

汉中之战后,刘备的确需要休养生息,最可能的情况,刘备也准备休养生息。

《三国志·蜀书·杨洪传》记载:

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这事就有意思了哈。

刘备与曹操在汉中交战,实在是顶不住了,火急火燎地给诸葛亮命令发兵援助。军师将军诸葛亮没有立即发兵,却去问蜀部从事杨洪,问的是些啥,没有明确说,但肯定是“发不发兵?要不要发兵”之类的话,这不是有些扯淡吗?

杨洪却不含糊,说:”汉中是益州的咽喉,存亡的关键。没有汉中就没有蜀地了啊,这是家门口的灾祸啊。现在的情况,男子应该全部参战,女子应该全部参与运输。对于发兵还有何疑问呢?“

杨洪在心里一定会狠狠地骂道:你个哈球,这个还有疑问吗?

诸葛亮是不是立即发兵了呢?没有记载,只是说当时蜀郡太守法正正在随从刘备北行参加汉中战役,诸葛亮于是上表请求让杨洪领蜀郡太守,所有事都让杨洪去办理,杨洪也当真了,就以太守的名义去做事,最后代理也就成真的啦。

品味这个桥段,就会产生疑问:

第一,汉中之战如此紧急,诸葛亮不立即发兵,还来得及征询杨洪的意见。

诸葛亮连刘备的命令也打折扣吗?

诸葛亮看不到丢失汉中,蜀中就危险了吗?

诸葛亮是打算建议刘备放弃汉中吗?

第二,就因为杨洪这个建议,诸葛亮就发现了他的才能吗?就如此提拔他为太守吗?

那可是法正的岗位,不是一般的岗位。

杨洪,字季休,犍为武阳人。是当地的地头蛇,派兵打仗这个事,搞得当地百姓怨声载道,诸葛亮找个替罪羊来做这个事,是不是更明智一些呢?

或许诸葛亮在心里骂,你个大耳朵就知道催、催、催,你知道百姓咋想的吗?催急了你就别回来了,百姓都要造你的反。

为了慎重起见,诸葛亮就想出了这一招,故意征询当地士族的意见。恰恰杨洪就站出来了,而且慷慨激昂。

诸葛亮说好啊,既然你这么热拍,那就交给你去做吧,先给你个代理蜀郡太守,做好了就给你转正。

杨洪就卖力地去做,啥事都做得好。有啥事可做呢?征兵、征粮、分派徭役、运输粮草。

这么一品味是不是很有意思哦?

汉中之战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战后,刘备既是不想休养生息也不可能。

刘备休养生息后,能不能一统天下不好说,但刘备需要休养生息是必须要做的事。

但关羽不同意的啊,趁热打铁,就发动了襄樊之战。这个时候不管刘备、诸葛亮是咋想的,事实是实在没有另一个杨洪之类的人,能够再出来征兵筹粮啦。再征的话,恐怕蜀中也没了,百姓就造反啦。

关羽孤军作战,最后就是大家清楚的结果。

刘备与曹操在汉中对峙已经白热化,诸葛亮派兵都需要费这些劲,哪里还有能力去伺候关二爷耍大鞋呢?

汉中之战已经打残,襄樊之战也把荆州搞丢。刘备心想既然皇帝咱也坐上了,也就没啥遗憾,一辈子被人家追得东跑西颠忒窝囊,这次咱也硬气一把,砂锅倒算,一锤子买卖算啦。

夷陵之战后,刘备就把诸葛亮叫来,说:“阿斗这孩子傻不拉几的,能辅佐就辅佐,不能辅佐就拉倒,你自己直接干得啦。”刘备心想,反正早晚要玩完,迟早迟晚一个球样,你们自己看着办吧,我是不管啦。

虽然是些戏说,但豹眼是认真的。当时蜀汉就是这个精神状态,已经是连驴粪蛋子外面光都没有了,也就是粪球都不如,你让他休养生息还能行吗?

有刘备在,即便生养生息也毫无意义,毫无作为。

睁眼看历史,不喜勿喷!


豹眼看历史


我先说答案,汉中之战之后即使刘备休养生息也没有可能统一天下,反而汉中之战导致蜀汉极盛而衰。

汉中之战刘备赢了名输了实,得到的只是几座空城而已。



汉中之战后,刘备领土势力达到了鼎盛!拥有横跨荆州,益州,汉中三个庞大地盘,占据天下领土的近乎一半。但是得到的汉中是一个什么样的汉中?是一个人烟稀少千里荒芜的汉中!自从汉中张鲁投降曹操之后曹操就分批把汉中的人口畜生等一箩筐打包搬迁到魏国的长安周边,致使刘备赢了汉中却没占到便宜。古代人口就是生产力,有人口就有税赋有兵马钱粮。



最后曹操败退的时候又带走了一部分汉中百姓,后来诸葛亮为了治理汉中不得不从益州等地迁民到汉中发展巩固城防,但是直到诸葛亮病死五丈原汉中也没发展达到张鲁统治时期的汉中。汉中的城防空虚人口稀少也让诸葛亮数次北伐都不得不从南郑千里运粮达到汉中前线,可以说就是曹操把汉中百姓掏空了才导致诸葛亮数次北伐的失败。

鲁降,既说太祖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 《三国志.张既传》 ”太祖还,拜袭驸马都尉,留督汉中军事,绥怀开导,百姓自乐出徙洛、邺者八万余口。

势如破竹如日中天的蜀汉引起了老盟友东吴的恐慌,荆州之失只是偶然中的必然!

我们都知道东吴一直被关羽骂作东吴鼠辈,就是蛇鼠两端。这也是有原因的,蜀汉是一直视曹魏为死对头没有变过,而东吴呢?继承了东吴大都督鲁肃的遗嘱,刘弱曹强时联刘抗曹,刘强曹弱时联刘抗曹。站在东吴的角度来说为了自身的利益这样是对的,所以才有了东吴鼠辈的骂名。

而当东吴看到刘备取了益州,接着又击败了强大的曹操取了汉中。答应还的荆州又一直赖着不给,这让东吴惶惶不可终日。等你刘皇叔羽翼丰满实力强大了会不会把我东吴也灭了?所以东吴又采取了联曹抗刘的策略,在关羽跟魏军火拼的时候出军袭击了荆州断了关羽的后路,致使蜀汉失去荆州这个北伐曹魏最有利的跳板。可以这么说,恰恰是刘备取了汉中表现得太咄咄逼人了如果你再休养生息只会让东吴更加惧怕你的强大从而跟曹魏围攻你!这时蜀汉自救都应接不暇,谈何再一统天下?

总体实力还是不如曹魏,休养生息只会让蜀汉政权灭亡得更快。

退一万步,即使东吴不偷袭荆州,刘备得了一个空城汉中。这样的人口基数也是比不了北方曹魏成熟稳定人口众多的城池的,当时主要发达的人口大城市像长安,许昌,出战马的凉州雍州等都不是封闭险阻的益州可以比的。你蜀汉休养生息魏国也不会闲着,魏国的人口基数经济比你蜀国多数倍,时间越长差距越大!可能你蜀汉灭亡得更快!

况且荆州又和东吴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很难想象东吴会让你安心的从荆州发兵去征讨曹魏而不从背后捅刀子!所以刘备占据汉中后想通过休养生息来去增强实力统一天下真是做梦了!

总结:无论对于东吴还是蜀汉,统一稳定强大治国有方的曹魏国力都不是蜀汉跟东吴可以相提并论的,蜀汉有蜀道天险,东吴有长江天堑东吴水军,这都能暂时挡住曹魏的百万铁骑。但是跨过自己的防线去攻击曹魏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竹林论风月


这是有可能的,蜀汉一统天下的基础不是修生养息,而是荆州,只要荆州不丢,满盘皆活。


自古以来,有两处地界为兵家必争之地。一个为北方的豫州,一个就是荆州。荆州四通八达,交通便利。有了此地,就能保证后方的支援可以源源不断的运输到前线,其实刘备不需要修生养息,汉中之战后刘备手里还有约11万兵马,再加上荆州的关羽军团,益州几十年没有经历战争,土地肥沃,粮草十分的充足,完全可以供应这10几万的大军。



但荆州也有缺点,就是平原地带易攻难守。而我们一直认为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说的,保留荆州之地,然后北上抗曹其实是不准确的。当时的曹操有六州之地,而益州狭小,荆州又属于三方统治。刘备这个时候攻击曹操,自寻死路。

其实荆州对于刘备的意义是对付东吴,荆州在长江的上游,只要勤加训练水军,那个时候是有可能灭掉东吴的。而且魏国在灭蜀国之后,就是依靠着水军的力量,从江陵南下,很顺利的就占领了东吴!而只有刘备攻占吴国,占领南方,才有实力和曹操叫板。



荆州的战略部署是防守而不是进攻。荆州不丢。守住曹操的进攻,让刘备能抽出手来对付东吴,那一切就皆有可能了!


吾王医仙九尾狐


汉中之战后 刘备想不休养生息都难——从刘备入蜀到刘备夺取汉中,曹操从巴和汉中迁走40万人

刘备是得到巴和汉中土地,但人口都被曹操迁走到关中了。刘备不得不休养生息,否则刘备增加40万人口,夺取汉中当年,就会夺取了雍凉之地。

但刘备得到的没有人口的巴和汉中土地,刘备不得不从蜀迁移人口,进行休养生息。

第一次刘备入蜀的益州之战,战乱导致20万巴郡和7万武都等地人们迁移到关中地区;

第二次张鲁投降曹操后,张鲁率领族人和教徒合计5万人前往京兆地;

第三次曹操夺取汉中后到夏侯渊战死前,杜袭从汉中迁走8万人到洛阳、邺城。

夺取巴蜀和汉中,刘备白白丢失了40万人。这是为什么蜀汉大臣们反对刘备攻打东吴的基础原因。

关羽不打樊城的曹仁 曹仁也要打关羽

关羽发动樊城之战并非错误:

1、曹操在汉中之战失败,丢失汉中,正是人心震动的时候,正是攻打的最佳时机,因此关羽在当年7月刘备夺取汉中、称汉中王时,立即发动樊城之战,效果也不错:很多盗匪纷纷响应关羽。

2、当年5月,刘封和孟达攻取了上庸,打通了汉中到樊城、南阳的通道。

3、当年1月,曹仁重新被曹操任命为征南将军,如果不是因为侯音之变,曹仁可能已经率军进攻关羽防守的江陵,为和刘备对峙的汉中夏侯渊减轻压力。


蜀汉成功的关键人物是刘备

赤壁之战、夺取荆州、入蜀、夺取汉中、建立蜀汉等,表面上看是诸葛亮、法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作为关键决策人——刘备,和他的先祖刘邦一样,不可或缺。

诸葛亮和法正,甚至黄忠、魏延等都是辅佐,是做事的人。缺少刘备,他们也就失去了发挥的机会。

没有刘备,诸葛亮不会出山,法正还是在刘璋手下不得重用,黄忠继续他的中郎将,魏延根本就没有出名的机会。

决策、识人、用人,就是刘备最大的作用。

因此如果刘备多活10年,蜀汉是可以夺取凉州和关中的。尤其是曹操去世后的曹丕时期,刘备无论是威望,还是能力上,都比曹丕和孙权占有优势。

因此说,刘备若不死,蜀汉夺取雍凉之地和关中是很有可能的,但至于统一天下,刘备就无法完成了。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这种"韬光养晦"似是而非的观点,是目光短浅误国之论!实力悬殊情况下,企图偏安一隅的政客才有这种自慰心。比如:你有十元钱,对手一百元,你跟他商量咱两家别相争而共同求发展吧,人家会立马夸你真"聪明伟大"的!为什么?因为:你十元钱发展十倍,也就一百元,人家一百元发展十倍,是一千元,原来悬殊九十元,“韬光养晦"后悬殊变成九百元!同样是十倍,但后面的十倍可是你原本钱的九十倍!实力之悬殊只能是越来越大!别自欺欺人了!


真水无香7086


公元217—219年历时两年的汉中之战以刘备的胜利而告终,刘备倾尽全力,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地步,可见刘备是拼了老本真正的和曹操面对面打的这场仗,最终曹操退兵,放弃了汉中,此战中曹操和刘备伤亡和损失都特别的大,但是相对蜀国而言,这损失对魏国只是伤了皮毛,根本没伤到根基,同年,刘备在汉中称王,此时,刘备已经拥有荆州、汉中和四川,三分天下基本趋于稳定。对于荆州,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如果刘备想从这里去攻打曹操,以蜀国的实力也根本撼动不了魏国,只能对魏国产生威胁。

荆州,是三方的门户,对于三方来说都极为重要,谁都想得到这个地方,可是被刘备耍小聪明抢了东吴的,孙权能不要么,如果是你刘备凭本事打来的,孙权也不好找借口偷袭关羽,再说,荆州并不是很容易守的地方,如果魏国和孙吴想要,大军压境,任谁也守不住,最终还是被魏吴联合擒杀了关羽,丢了荆州。

如果当时三国都休养生息,就这样的格局的话,三国之间相安无事,倒也不错,哪一方都不是很容易收复对方的,一统天下的话,如果是曹操倒是可以有这种可能性,以刘备的实力自保可以,想要打败曹操和孙吴及无可能,因为以国力、兵力和经济等,蜀国远远和魏国相差很大,蜀国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任其发展始终是无法和魏国相比的,甚至连东吴都不如,打仗,拼的就是钱粮和人口,一个汉中之战几乎都把老底打光了,对方只是伤了点皮毛,你拿什么去拼,你刘备休养生息,富国强兵,魏国呢,只能发展的更加强大,可想而知,就算有诸葛亮这样的人才,刘备想要统一全国,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师弟二师兄


其实刘备无论怎么休养生息,发展民生,只要不扩张地盘,就永远没有统一的可能。

蜀地自古就割据之地,而不是龙兴之地。

千百年来,没有一个帝王是从蜀中走出,最终一统天下的。

各何况,刘备攻取汉中之后,天下三分之势已成,基本上不是有任何意外了。刘备想要夺取天下,那势必就要消灭曹操、孙权两大集团。

东汉天下十三州,曹操占其九,孙权占其三,刘备仅仅拥有益州一州之地。

就算再加上关羽镇守的荆州,那最多也就是三郡之地。而且其中的南郡,还仅仅只有当初一半的地盘,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刘备选择休养生息,那么就会出现一种尴尬的局面。

比如拥有一州之地,休养一年可以挣一百万军费。

那么曹操一年可以挣九百万,孙权一年可以三百万,刘备一年仅仅能挣得一百万。

这么一算,刘备就算是休养生息一辈子,那依旧改变不了三国最弱的局面。

除非刘备休养生息的过程中,吴、魏两国一刻不停的交战消耗,此消彼长之下,刘备集团才有那么一丝超越吴、魏两国的机会。

但是吴、魏两国可能会让你蜀国安安心心的猥琐发育,然后自己打得不可开交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自身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只能主动出战,让双方都得不到发育。

我一年少赚一百万,但你一年却要少赚九百万,这样说不定就会逆风翻盘的机会。但即使这样,容错率也低得可怜,如果做不到势如破竹,依旧难逃失败的命运。

说白了,刘备身处蜀地,地狭人稀,就注定了在乱世中被淘汰的命运。只要魏、吴两国不出现致命性错误,蜀国无论如何是不会有机会的。

我是@盗帅夜留香YE,关注我,一起交流更多的文史话题。


盗帅夜留香YE


战争拼的是国力,国力强大就能依靠强大的人口和经济支撑战胜敌人,这是历史反复证明的,胜利总是站在实力强大的国家一方。三国时国力强大主要指标是土地和人口,曹魏占据黄河以北地区,土地肥沃,人口众多,而蜀汉东吴都是偏安一隅,土地狭小,人口较少。曹魏这两项指标比东吴和蜀汉之和还要多,所以韬光养晦对曹魏政权更合适。荆州只是一隅之地,得失之间影响并没有想象那么大。

1.曹魏土地面积最大。三国时共有约543万平方公里土地,其中曹魏291万平方公里,蜀汉106万平方公里,东吴145万平方公里。曹魏在立国后原有87郡及十二州。蜀汉由荆州南部开始,一度涵盖荆州、益州及汉中。后获得云南,损失了荆州。

2. 曹魏人口最多。曹魏公元263年人口约443万;在公元280年建立时,人口约1144万。蜀汉在公元221年建国的时候,人口约90万;公元263年灭亡时,约94万。东吴公元242年人口是240万;公元280年灭亡时,约230万。

3. 曹魏兵力最多。曹魏有士兵约40万;蜀汉灭亡时有士兵约10万;东吴灭亡时有士兵约23万。三国总兵力约80万~90万。全国统一时的实力对比能一定程度上反应各方韬光养晦后的实力对比情况。荆州得失对于各方实力方面的影响不大,对蜀汉和东吴的实力变化可能影响大一些。所以如果汉中之战后,蜀汉不失去荆州,坚持韬光养晦仍然不可能统一全国。


太极如一


不可能一统全国的。不可否认,如果刘备休养生息,安心发展内政,在诸葛亮及一帮能臣辅助下,蜀国会变得富足、稳定、强大。但是最终还是会被北方的曹魏政权吞并。因为真正相安无事比发展的话,处于中原地区的曹魏,会发展的比蜀汉更富足、更稳定、更强大。等到曹魏什么都准备好了的时候,蜀汉也该灭亡了。

很多人对诸葛亮执意北伐也不是太理解。和这个题目一样,如果诸葛亮选择休养生息,不再北伐,有没有可能一统全国?答案依然是否定的。正因为诸葛亮知道蜀汉的命门所在,所以才一次又一次的北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终魂消五丈原。我们都学习过的《出师表》,写出了他的忧虑。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这说明诸葛亮十分清楚,虽然蜀汉成立了,但是蜀汉的地理位置以及各种实力都是三个国家中最差的,蜀汉的形势非常的危急。公元263年,诸葛亮死后二十九年,后主刘禅打开成都城门,向曹魏投降,蜀汉灭亡。

蜀汉虽然灭亡了,但是蜀汉这个国家,却是值得我们尊敬的。蜀汉在三国之中是最特别的存在。大家都以“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崇高理想,无数能人志士都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蜀汉真正做到了主不疑臣,臣忠心报主的境界。而从诸葛亮、蒋琬、费祎、姜维,这蜀汉政权四任掌权者,并没有因为权力大而谋取自己及家族私利,他们每一个人都为了蜀汉奋斗到了最后一刻。

我是西蒙君,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翻开历史迷雾,给大家贡献有趣的历史故事!!!


西蒙君simonjun


汉中之战无疑是刘备一生的巅峰,能在战场上与曹操正面硬刚,并且战而胜之,这是老刘一辈子的梦想。可以想见,那一刻刘备内心波涛汹涌。可是汹涌完了,日子还要继续,当时的情景是汉中新取,成都也还没彻底稳定,荆州一直都不踏实,地盘大了,手下可用之人捉襟见肘。最大的问题是,刘备已经59岁了,在汉末三国这个乱世,能活到这个岁数已经算是高寿。创业成败,与创始人的年龄和健康状况息息相关。此时不管刘备愿意与否都必须停下来盘点盘点。但那个不让人省心的关羽,那个三国火药桶荆州……历史没有假设。即使历史能假设,刘备集团也难一统天下,毕竟汉中之战后,刘备的寿命只剩下四年了,一个五年计划都不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