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歲農民應該繼續為兒女盡力掙錢還是該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李逐夢的豐富生活


我的觀點就是:

只要你把兒女都撫養長大成人以後,那你就算是完成任務了。至於你孩子們過的幸福不幸福,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了。

經常說的一句話,兒孫自有兒孫福,何必為兒做馬牛。

假如兒孫比你強,你說你為兒孫拼搏有何用?假如說兒孫不如你,那就讓兒孫去努力。

50多歲的農民,真的到了知天命的年齡了。該拼搏的也就拼搏了,該創業的也就創業了。成功也好,失敗也罷。都不在計較那麼多的得失了。

人到了哪個時候,每一箇中老年人真的不應該再為兒女操心了。

剩下的時間那就要為自己的幸福生活,多多考慮一下。畢竟時光不等人。

人生到了50多歲,在農村就有這樣一句說法,那就是土都埋了你半截身子了,你還有幾年的折騰勁呢?

那就要利用自己的有限年齡,好好地為自己活一下。

不要再考慮那麼多的事情了。

該放下的就放下吧,該忘記的就忘記吧。沒有什麼多值得你去牽掛的事情,唯獨就是隻要自己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這個健康身體比什麼都重要。

你要知道,人到了老年以後不是比的你有多少錢,而是比的是每天你能出來跑幾圈。

比的是儘量不要再給孩子添麻煩,只要你不再讓孩子為你操心就可以了。

這位友友,你到了知天命的時候,就不要再為兒孫們拼搏了。你真的就應該好好地追求一下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

孩子們的事情就讓他們自己去解決。

自己怎樣開心快樂就怎樣過,該吃好就吃好,該喝好就喝好。每天曬曬太陽,嘮嘮嗑,運動運動身體,悠閒自在地安度自己的老年生活。

多多參加老年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來充實一下自己的老年生活。

風景秋後爽,月是十六圓。

花是老來俏,瓜是苦後甜。

經歷歲月久,純美是老年

……

由此可見,當你到了50多歲的年齡段以後,那就不要再為自己的兒孫考慮那麼多的事情。他們的事情就由他們自己去處理。那你就應該好好地為自己考慮一下,考慮考慮自己應該怎麼才能幸福。

只要你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比什麼都重要。只要你沒有連累兒孫。那你就算是為家庭做了貢獻了。

愛在深秋!

好了友友就分析到這兒吧,小夥伴們對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都留言評論一下吧!如果你喜歡我就關注我。我是中國情感喬存興


情感V觀喬存興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覺得像50多歲的農民是應該為兒女盡力掙錢的。

就是為啥會這麼說呢?像我們這50多歲的農民不算是歲數很大,應該說是正值壯年吧。還有像這個年歲兒女也就是20多或者30歲左右吧。就是有的成家了,有的還沒有成家呢,您能說不去管他們嗎?

於情於理做為父母也不可能不忍心不去管的。還有就是沒有哪個父母不想讓自己的兒女過的幸福。

這個該與不該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說句不好聽的話,你去追求你想要的生活,那是一個很自私的想法。

因為我們村就有一家,現在也就50多歲。老婆沒了,女兒出嫁了,還有一個兒子20多歲了,媳婦沒找到,房子破的也都漏天了。他就是不管也不問的,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過的真叫那個逍遙自在。可是他兒子呢和人同齡大的孩子,人家父母都給蓋的樓房娶的媳婦,日子過的幸福美滿的。

在看看他家兒子,什麼都沒有媽不在了爸不管他。打工回來都是去他大伯家,和我村的人說他家的情況就哭了,看了好可憐。

所以說我覺得50多歲的農民,應該看情況而定吧,如果說你的子女都成家了,而且日子過的很好。像這樣的話你要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作為農民的我還是很支持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


小徐的農村生活


我是嘟爸微言,前兩天看見一段話“如果我們長大了,父母的生活還沒有改善,我們長大有何意義”!當時心裡五味雜陳!農村有多少50歲、60歲甚至年齡更大的父母在為生活而奔波!

當兒女已然成年且孝順不願父母多操勞的情況下,作為父母該如何選擇後半輩子的生活方式,取決於下面兩方面:

1、做父母的觀念

不光是農村父母,中國大部分父母都有一個觀念:趁自己還能幹,多攢點錢,為兒女補貼點,為自己攢點養老本減輕孩子負擔!

社會上大部分女子都是普通人,沒有大富大貴,只有平淡生活!而中國父母總想為子女多做點,子女再大,在他們面前都是孩子!為子女補貼點錢,為子女帶帶孩子,為自己存點錢以免生病增添子女負擔等等的想法都讓作為父母的他們停不下來!

如果子女經濟上過的還好,且自己能邁開這個觀念,那麼希望父母們過自己喜歡的生活,我想信大部分子女都希望父母能開心、健康!

2、做父母的習慣

上一輩的農村父母都是經過艱苦日子的一代人!很多長輩都是操勞了一輩子!勞動已然成為他們的習慣!

你讓他天天閒著,去玩,去享樂,可能更不習慣!3天不幹活,渾身都難受!勞動卻使他更開心、健康!

如果父母有自己的愛好而不是勞動的習慣!那麼子女肯定更樂意看到父母能開心而不是勞累的掙錢!

該勞動掙錢還是該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其實好選,怎麼樣能讓自己心安,怎麼樣能讓自己快樂,就怎麼選,肯定不會錯!

最後,願天下父母能開心的養老!您們辛苦了!願天下子女都能做到“你養我長大,我陪你到老”。


嘟爸微言


這個問題要看實際情況而定,應該也不應該,我給你分析下:

第一,如果你是一個很顧家、責任心很強,對子女非常愛護,甚至溺愛的類型,那麼就是讓你歇歇,尋找自己的生活,你也不會去。仍要去拼命努力掙錢,總想給子女多攢些錢,這也是絕大多數中國老百姓的共同點,孩子永遠在父母的眼裡都是孩子,無論他多大了,永遠是孩子。

第二,如果你的子女很有出息,已經出人頭地,事業有成,他們大多會給老人足夠的花銷,有的還會把老人接到身邊一起住。這種情況你就沒有必要去繼續努力掙錢了,你就養養身體,旅旅遊,享受人生吧。

第三,如果你的子女,雖然成家了,但是卻揹著房貸、車貸,壓力很大,你的身體硬朗,畢竟50多歲的人不算歲數大,應該幫幫子女,為他們分擔一些,不能眼看著他們被壓垮,對不?

第四,如果你的子女,條件不好,各方面壓力大,可是你的身體也不好,那就沒辦法了,只能養身體了,畢竟要是再生病了。,就給子女更大的負擔了,這種情況你就不能想太多了,身體最重要。

其實,50多歲的農村父母,身體硬朗,他們都想為子女們再盡一份心,畢竟骨肉至親血脈相連,但是,一切量力而為。

所以我說50多歲農民應該也不應該繼續為子女掙錢,這主要在於你們的實際情況。


心似朝陽


我是農民,父母也是農民,身邊的許多人還是農民。

我的老家在農村,是母親河流經甘肅的最後一個村落,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裡的人和其它地方的農民一樣,祖祖輩輩靠著勤勞的雙手,艱難的度日,維持生計,繁衍生息。

無論是在田埂地頭,還是樹園子,菜棚子裡,亦或是在建築工地,還是在煤山上,礦區裡,都能見到他們忙碌的身影,佝僂的脊樑,滿是繭子的粗糙大手,黝黑的臉上盡是刀刻般的溝壑,單薄的衣衫附著在那看似不壯實的身板上。入眼望去,讓人備感心酸。

五十幾歲,人生旅途已走過大半,將要步入花甲之年,她們是否應該停下來歇一歇,還是為了兒女繼續出賣苦力呢?

在這個歲數,城裡有工作,吃皇糧的人,有的已經退休,有的或者馬上就要頤養天年了。相比農村人,他們的生活條件要好一些。

而作為農村老家的那些人,上有體弱多病的年邁父母,下有尚未立業成家的稚嫩子女,都需要他們照顧,幫襯;

生存的艱辛,生活的不易,讓他們不敢有一絲的懈怠,半分的憊懶。正在爬坡的他們,活的很不輕鬆。

人們常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這是句大實話;雖然這“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可日常裡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真正離不開它;

在身體狀況允許的前提下,能幫襯子女多少,算多少,為了改變貧苦,貼補家用,繼續努力掙錢是無可厚非的。有了一個好的家庭生活環境,才能更好的孝順父母,這亦是他們想要並祈許的。

在農村親戚家的坑頭或上房客廳的位置我時常會見到手工十字繡裝裱而成的“家和萬事興”,這五個字在那懸掛。

農村的人樸實,對生活的美好向往,會用最直接的方式向你表達;

有一次在和舅舅家的大表兄聊天的時候他略顯感慨的說到:“人啊!就那麼回事,你養我小,我養你老。為了家裡人都高興,和睦,其樂融融,為了不看兒媳的臉色,趁著現在他還不老,要多出去打工,掙錢,八十歲門前老,一日不死吃一日飯。言罷,他深深的吸了口煙,轉身離去,背影孤寂。”

這番話很扎心,亦很現實。

多為子女著想,教導他們怎麼做人,共同經營好這個家,付出必然會有回報,亦會老有所依,老有所養。

所謂的“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對於生在農村老家的大多數人而言,只在影視劇裡看到過;

那是精神層面的愉悅和高物質生活的享受。這些離他們還很遙遠,是鏡中花,水中月,沒有一天掙兩百塊來的實在。

他們清醒的知道身為五十幾歲的老農民,還有許多事要做,要繼續努力掙錢,去幫襯兒女。他們還不老,他們也不敢老,他們的光和熱還有許多。


蘇家外甥


現在社會金錢至上的社會,攀比成風的社會,50歲農民是壓力山大的人,上有父母,下為兒子結婚,建房,城買房,高價婚財禮,因為不繼續拼命掙錢創造條件,兒子就要打光棍。所以等想追求自己的生活時,離西天不遠了。


鍾久亮


這個比較沉重而又現實的社會問題,很多50歲的農民朋友還在繼續為自己的兒女奔波,在拼命的掙錢,是一種心酸,也是一種無奈,他們的兒女在給將近30歲的時候,還在吃老啃老,就是所說的啃老族,無所謂,應該不應該,因為社會的現實就是這樣,身為父母都是對子女無私地進行奉獻,十個有九個50多歲了,還在為自己的子女而拼命地掙錢勞碌奔波,就像人的命,就像碰運氣一樣,遇上好的兒女,他有自己的自主經濟能力,那你活的就瀟灑一點,如果你碰到一個啃老的敗家子,那你這輩子就辛苦到頭吧!


壞鳥心善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正是在這個年齡段,是深有體會的!

首先在農村50多歲的人孩子大多數在25歲以上,如果是有二孩的那就另算了,現在25歲的孩子基本上是都有工作了,有的還成了家,過著自己的小日子!而我們這些老的也會因為孩子成了家,而感到心中的大石頭落地了,會讓自己放鬆些,不再像以前一樣把自己弄得像陀螺似的,不停的忙!

其次是現在的孩子想的也是很開通,因為他們也看到了這些年,父母為了讓他們有更好的發展,努力掙錢供他們上學找工作到成家,知道他們的辛苦,所以大多數孩子會告訴父母少挨些累,保重好身體,適當的出去旅旅遊,該享受享受生活了!我的孩子就是這樣告訴我的!

所以在農村50多歲的人應該放鬆心態,對孩子不要過多的參與,兒孫自有兒孫福,有你的錢和沒你的錢他們都會過得很好,對老人盡到我們最大的能力讓他們安詳晚年,不留遺憾!

而對於我們自己,要在保證好身體的前提下,該掙的錢我們還照樣掙,畢竟我們自己還要養老,留點“過河錢”,在時間允許的前提下旅旅遊,散散心,開闊自己的視野,享受生活的美好!畢竟現在的人都是很脆弱的,別等哪一個想出去享受生活時,自己卻不能動了!

我是農村巧紅姐,以上只是我的個人意見,歡迎評論區說說你的看法!


農村巧紅姐


這個問題應該回答是該為自已往後的生活去追求了。但是在我們這邊的農村有很多農民大哥五十歲了自已的孩子還沒結婚,因現在我們這的農村結婚光彩禮十三萬。另外還要三金一鑽,還要縣城有樓房和車等,象這樣的話五十歲了還得去掙錢還帳,為孩子結婚去打工幹活,還那能為自已考濾。


劉成考


農民50多歲還不算老,我見過的沒有誰是賦閒在家,享受自己的生活的。有力氣的在工地上,有經商頭腦的在做生意。總之,只要身體沒有大毛病,都還在掙錢。

農民是這個世界上最勤勞的群體。尤其是中國農民,別說50多歲,六七十歲還在幹活掙錢的大有人在。不信你去農村看看,在地裡幹活的都是五六十歲的老頭老太太。在果園裡,在蔬菜大棚裡,在菸草地裡,你很少看到五十歲以下的年輕人。

至於該不該繼續為兒女盡力掙錢,就要看他們家庭的現狀了。如果兒女都很有能力,自己掙的錢足夠花,做父母的自然不必為兒女掙錢,但他們可以為自己養老儲備資金。

農民沒有固定工資,沒有退休金,到了70多80多歲不會掙錢怎麼辦?即使老了依靠靠子女養活,也不如自己手裡存一些錢方便。畢竟他們也要撫養兒女,負擔也很重。但是如果兒女事業非常成功,富可敵國,就另當別論了。那樣的農民有理由有條件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50多歲的農民,基本上兒女都已成家立業,而自己的身體已經開始走下坡路,是到了考慮養老的時候了。按常理說,不該繼續為兒女掙錢。但是,如果50歲之前你為兒女掙的太少,他們結婚又欠下了債務,你怎麼辦?如果讓他們自己還債,恐怕晚景會很淒涼。這樣的例子不是沒有。前幾年我見過,今後還會有。

歸根結底,50多歲的農民要認清現實,根據自身條件,在保證身體健康的情況下繼續掙錢,量力而行。錢雖是身外之物,卻也是保障自己生活質量的必要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