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哪些事件讓人聽起來背脊發冷?

用戶3106309426927


淮海戰役其實有好幾次差一點就被國軍逆轉了的,但每次卻都因為國軍自己的內耗而放棄了這些機會。

第一個機會是在濟南戰役之後,按照杜聿明出的主意,國軍原計劃要調集兵力,先動手反攻濟南,並確定發起反擊的時間為1948年10月15日,到這個時間點的時候,中野尚被牽制在華中地區,難以大舉東進,而華野在打完濟南戰役之後,正在休整,粟裕也還在和中央溝通下一步的作戰計劃,初步定下來的計劃是打黃百韜兵團,吸引邱清泉兵團來援並予以殲滅。而且,這個計劃一再變更,一直到10月28日,尚未最後確定下來。只是在國軍已經完成兵力集結之後,國軍統帥部卻突然以東北形勢吃緊的理由,臨時將杜聿明抽調去了東北,指揮東北殘餘國軍撤退,反攻濟南的計劃才擱置下來了。

第二個機會是在1948年夏季,濟南戰役之前,白崇禧就提出應該合併華中與徐州兩個剿總,將華中和華東的國軍部隊統一起來,相互協調作戰,可以相互配合和支援。當時中野仍然在華中地區處於比較被動的局面,而華野方面也還在豫東戰役之後正在討論下一步的計劃,尚未提出華野和中野靠近,並且成立總前委的計劃。如果當時按照白崇禧的建議,國軍先將華中和華東國軍統一起來,當然會搶佔先機,華野將被迫處於被動應戰的狀態,局面就相當不利了。

第三個機會是在國軍已經開始向徐州撤退的時候,解放軍方面仍然沒有確定最終的作戰計劃,也沒有確定發動戰役的時間,一直到黃百韜兵團已經開始向徐州撤退,華野才倉促命令各部隊全力追擊,以求分割殲滅黃百韜兵團。而黃百韜兵團在撤退的時候,如果沒有等四十四軍從海州撤退,而是像李彌和孫元良一樣,不管不顧的直接全力向徐州一路狂奔,退到徐州附近,依託徐州的永備工事固守,再加上已經撤退到徐州的邱清泉和李彌兩個兵團,華野要圍殲黃百韜兵團,恐怕也沒有那麼容易了。

第四個機會是在黃百韜被包圍之後,邱清泉和李彌兩個兵團沿隴海路向東攻擊,救援黃百韜兵團。其中,邱清泉兵團下轄五個軍,總人數達到二十萬人,可謂兵強馬壯,尤其是全副美式機械化裝備的第五軍,更是國軍五大主力之一,但在增援黃百韜的時候,邱清泉卻不肯出全力,只是應付差事,不肯冒險一開始就從潘塘鎮迂迴,繞過解放軍的阻擊陣地,直奔大許家去救援黃百韜。等到攻擊兩天尚未前進多少之後,孤軍統帥部嚴令邱清泉全力救援,邱清泉才派出了戰鬥力相對比較差一些的七十四軍,卻和正奉命迂迴攻擊徐州飛機場的華野部隊遭遇,打了一陣子就各自退回去了。如果當時迂迴攻擊的是第五軍,解放軍阻擊起來恐怕就結果難料了。

第五個機會是在黃維兵團被包圍之後,杜聿明又提出了一個計劃,即將徐州的三個兵團三十萬人繞開津浦鐵路,卻取道蕭縣、永城、渦陽、阜陽方向,然後再從後背攻擊正在圍殲黃維兵團的解放軍。但撤退實際上只走了一天,才過了蕭縣,還沒到永城,就在陳官莊、青龍集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停下了,而且一停就是兩天,之後又接到國軍統帥部的嚴令,突然改道向東南方向攻擊,以解救黃維兵團,耽誤了撤退的時機。如果當時真的完全按照杜聿明的計劃,三個兵團不戀戰,不停留,一路直奔阜陽方向,就算是到了渦陽之後再作戰,恐怕華野也會很被動。但國軍卻自己錯失了這個機會。

第六個機會,在黃維兵團正在被圍殲而杜聿明集團也被阻住去路之後,杜聿明集團奉命全力向南攻擊,以解救黃維兵團,同時以李延年、劉汝明兩個兵團從蚌埠向北進攻,當時解放軍方面實際上兵力已經用到了極限,不僅華野和中野能用的主力縱隊都投入進去了,而且連地方部隊能夠抽調出來的也都全部抽調來了,到十二月十二日的時候,不僅華野總部警衛團也派去前線參加戰鬥,而且剛在濟南戰役中起義才兩個多月的吳化文的三十五軍也已經投入了部隊。但當時杜聿明集團救援的時候,邱清泉仍然雪藏了第五軍,只用七十軍和七十二軍兩個軍進攻,打了一陣子打不動,也就放棄了。如果當時用第五軍為主力強攻,戰局也還是有機會逆轉。

第七個機會,在杜聿明集團被包圍之後,黃維集團已經被包圍的情況下,當時華野和中野經過一個半月的連續作戰,各部隊傷亡大,後勤物資緊張,而且嚴重疲勞,繼續整頓和補充。當時國軍統帥部要求華中方面的國軍全力東進救援,但白崇禧卻堅決拒絕了,甚至宋希濂兵團的一個師已經在武漢上船準備船運東進了,卻被白崇禧強行攔截下來了,未能繼續東進支援。如果真的按照國軍統帥部的命令,白崇禧當時率領的張軫兵團和宋希濂兵團全力東進救援,當時解放軍方面實際上已經沒有援兵能夠再在短時間內到淮海戰場增援華野和中野了。但這個決定國軍前途命運的大決戰,卻因為白崇禧的政治野心而放棄了,最後華中國軍坐視華東國軍被全殲了。

其實,國軍扭轉戰場不利態勢和局面的機會遠遠不止這七個,還有其它許多機會,但是幾乎每到關鍵時刻,就會出問題,要麼是部隊將領自己掉鏈子,要麼是國軍統帥部突然出個昏招,烏龍助攻,幫助解放軍把本來出現了的紕漏都堵上了,從而幫助解放軍取得了這場大決戰的勝利。如果事後粟裕知道國軍內部曾經出現過這些計劃,恐怕也是要驚出一身冷汗的。但反過來說,也正是在如此關鍵的時刻,解放軍內部上下一心,兩個野戰軍相互配合,協同作戰,互相支援,親密無間,但國軍各部隊之間,統帥部與各戰區之間,卻還在忙著搞權力鬥爭,不斷葬送機會,也反過來證明國軍確實也已經到了不可能不失敗的時候了。這也就是偶然中的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