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豆腐的歷史起源


臭豆腐的歷史起源


清康熙年間,安徽考生王致和多次赴京趕考均金榜落第,無奈只得以賣豆腐暫謀生計。但遇夏日炎炎時,豆腐很快會發黴而無法食用。為了不浪費血汗,王致和苦思良久,決定將豆腐切成小塊,稍加晾曬,放入缸中以鹽和花椒等作料醃製保存。一段時間後打開缸蓋,發現豆腐已變成青灰色並伴著刺鼻臭氣。他試探性嚐了一口,發現臭氣之餘竟蘊含著濃郁之香。後經他多次改良配方,終使臭豆腐聲名遠揚,連清朝狀元孫家鼐也為臭豆腐親題藏頭詩一首“致君美味傳千里,和我天機養寸心,醬配龍蟠調芍藥,園開雞蹠鍾芙蓉”。相傳臭豆腐還被慈禧太后欽點為御膳小菜,並賜名“青方”,後人一直沿用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