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年、百年:与司马光、柏杨和当代的对话

李凯 | 跨越千年、百年:与司马光、柏杨和当代的对话

跨越千年、百年:与司马光、柏杨和当代的对话

——《柏杨版资治通鉴》(白话版)出版

主讲:李凯(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历史学博士)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李凯,今天跟大家聊一聊《资治通鉴》和柏杨先生的话题。

狄更斯有一句话,说工业革命前后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今天也持如是的态度,但凡社会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一定会有剧烈的问题,这就是变革期。而如何使得这样的问题最小化,把当时社会稳定下来,给人民带来千秋万代的福祉,是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也是千秋万代永恒的话题。柏杨先生的白话《柏杨版资治通鉴》就不得不说。

李凯 | 跨越千年、百年:与司马光、柏杨和当代的对话

柏杨(1920年3月7日-2008年4月29日)

一、千年司马光

史上二司马:《史记》与《资治通鉴》

这个话题说起来非常久远,咱们知道,《资治通鉴》是一部很不得了的史学著作。有常识的朋友都知道史学上有“二司马”,前司马是司马迁,后司马就是司马光。

司马光是北宋人,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也是政治家,在中国历史上熠熠生辉。小孩子都知道著名的故事: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家喻户晓,但是也有学者说宋朝好像没有那么大的缸,看宋史《司马光传》会看到司马光砸的是瓮。但不管怎么样,司马光年少时就很聪明,据说司马光在七岁的时候,能够背诵《左传》。这部书称之为大经,十八万汉字,许多字句是很难懂的,但是7岁的小孩司马光不仅能够背,而且还能够讲解,可见他有超世之才。

这和他的家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司马光也是少年得志,他在19岁的时候就曾经进士及第,要知道,唐王朝的进士可是非常难中的,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这种情况到了宋朝有一定的改观,宋天子曾经扩招过。但甭管怎么样,19岁少年进士及第,这在整个精英知识分子中也不是大概率的事件,司马光由此走上历史舞台。

司马光这个人非常耿直、忠诚,而且知识渊博,他曾经担任过宋朝政府的许多官职,担任过地方官,也担任过京官,甚至担任过宰相。司马光还担任过谏官,负责给天子、臣僚提意见。

司马光是《资治通鉴》主编。司马光在1064年(宋朝天子宋英宗刚刚登基)写了一部书,叫做《历年图》。这个《历年图》今天比较好理解,就是大事年表。他呈现给皇帝看,英宗皇帝涉世不深,是需要历史知识的,所以受到了皇帝的重视,皇帝褒奖司马光,而且同意司马光把这个工作进行下去:《历年图》还不够,你应该写的更丰富。所以司马光成立了史局,这个史局能够动用皇家的文献资源,甚至皇帝身边的机要秘书都可以调配,皇帝还提供水果饮食,照顾到这个地步,司马光感恩戴德。

两年后,1066年,英宗皇帝看到另外一部书,这部书从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写到了秦朝统一。也就是说,这个是中国上古时代的一个历史。司马光给它起名字叫《通志》(八卷)。这个《通志》不是郑樵的《通志》,是司马光的《通志》,是后面写《资治通鉴》的重要基础。英宗皇帝非常高兴,但是英宗皇帝寿数非常短,1066年驾崩。1067年神宗皇帝登基,神宗登基时才20岁。

说到宋神宗,我们知道这个皇帝在位期间会发生很多事,如果读王安石、苏轼诸多人物的话,就会对这个皇帝不陌生。神宗皇帝刚一登基,司马光就给神宗皇帝讲授《通志》,一篇一篇地讲,他要用历史给皇帝进行一定的政治导引。司马光从1066年接受皇帝的圣旨后,一步一步滚雪球,到了1071年,司马光全心全意投入到《资治通鉴》的写作,这和一件大事有密切联系,就是王安石变法。

《资治通鉴》的前世今生

宋王朝最初的顶层设计是想防范乱臣当政,他借鉴了唐末五代的许多历史教训。宋太祖陈桥兵变,皇袍加身,大家都熟悉这个典故,后来演出了一场杯酒释兵权。他是殿前都点检出身,赵匡胤最懂得臣子是如何夺权的,他非常谨慎地防范臣子的专权。所以宋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君主专制有非常明确的措施。这一套措施持续下来固然维持了社会的稳定,但是带来了许多问题。比如说宋朝军队战斗力不强,官僚制度开支巨大,当时出现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体制要把这个国家给拖垮,虽然维持了社会的稳定,但是代价太大了。

这时候刚亲政的宋神宗想有所作为,1069年王安石担任参知政事,开始从事变法。这个在历史上是大书特书的事件,今天给予正面的评价,可是在宋代以及之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人们对王安石的评价是否定的,因为他用的人是不得当的,而且他的措施急功近利,造成对老百姓的又一次伤害。

所以许多官僚站到王安石的对立面上,王安石的好朋友司马光,这个时候因为政见的分歧走到了对立面。咱们要是翻文献的话,当时司马光再三质疑王安石,王安石也据理力争。今天语文教材里还有一篇文字,就是《答司马谏议书》,当时王安石也是据理力争。所以这一往一来,他们政见是不同的。

到了1071年,又一件事触动了司马光,司马光的一个好朋友也是历史学家,这个人叫范镇。范镇被罢官,因为他非常不同意王安石青苗法伤民害民之举,这个范镇引来王安石的不快,甚至王安石亲自用书信来反驳范镇,范镇一怒之下说,我户部侍郎不干了,回家退休了。范镇的罢官给司马光很大刺激,索性司马光说,道不同不相为谋,王安石,虽然你的初衷是好的,也是为了祖宗社稷,但是你太固执、太自负。所以司马光索性不问政事。

这时候他来到洛阳,当判西京御史,实际上司马光全心全意地埋头在《资治通鉴》的写作里,他找来一大批学者,这里头有著名的汉史专家刘攽,唐史专家范祖禹以及通才刘恕。十五年杀青,到1084年呈送宋神宗。神宗皇帝赐名《资治通鉴》,即“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对治国理政带来借鉴,他亲自给《资治通鉴》写序,咱们还能看到今天《资治通鉴》书前有这样的序。

和这部书一起交给神宗皇帝的还有《资治通鉴》的若干副产品。《资治通鉴》卷帙浩繁,三百万字。《史记》五十多万字,而当时司马光看到纪传体史书已经有十七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南史》《北史》,一直到宋初编的《新五代史》,加起来已经有三千多万字。虽然《资治通鉴》大大精炼,但对皇帝来说也不容易阅读,所以司马光编成《资治通鉴目录》。除此以外还有《考异》。1085年,神宗皇帝已经驾崩,新继任的哲宗以及太后召司马光出任宰相,司马光说我身体不行,因为他中风过。当时统治者执意要求,后来推辞不掉,出任当时的门下侍郎,也就是宰相。转过年来1086年,这一年是宋哲宗的元佑元年,于是全面开始了罢黜新法,拨乱反正,史称元祐更化。但这一年司马光病逝,享年67岁。

宋王朝皇帝和臣僚非常重视历史

为什么《资治通鉴》会受到宋代君臣如此的重视,并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呢?这里有宋代社会的原因。

首先,宋代儒家士大夫在发挥着巨大作用。宋代读书人的力量非常之大,有历史常识都懂得,从唐末藩镇割据,北方乱成一锅粥。从907年到960年,短短的53年出现梁唐晋汉周。而赵匡胤其实是后周的臣子,殿前都点检,京师卫戍区总司令。这时候他夺了后周的权,他生怕这种事发生在自己手上,所以宋朝一上来制定的国策就是重文轻武,强干弱枝。重文轻武造成文官的局面非常庞大。科举制度的完善,宋朝是一个很重要的关节。咱们知道唐王朝的科举是有限的,招生人数太少,李白、杜甫,这样的大人物都名落孙山,是他们没水平吗?绝对不是,是因为这个机会太少了,那么多人参加的国家大考,最后进士及第的也就几十人。而到了宋王朝,进士科扩招,出现了几百人,这个局面使得宋王朝拥有源头活水。当时有这么一个事情,非常搞笑。有的老同志考了一辈子,屡考屡不中,屡不中屡考。后来宋王朝有一科叫特奏名,录取率极高。当时那个老同志说,我已经老眼昏花,已经看不清卷子了,我伏祈陛下万岁万万岁,竟然这样也中了。宋王朝还做了一点,就是科举制度越来越客观。科举制度给宋王朝带来大量鲜活血液的同时,也使得这堆人活跃在历史舞台上,他们有担当意识,敢说话,而宋朝的君权也不太限制读书人。

有一个词叫“君主专制”,咱们对这个词的理解不应当产生误解。君主专制是君主想杀人就杀人吗?还真不能这么理解,在中国古代的君主制度,这种想杀人就杀人,没有制约,好像还是不多见的。宋王朝的君主特别有忌惮之心,这个忌惮之心由许多因素造就,比如说儒家思想,儒家思想里头非常重要一条就是民贵君轻,要求重德保民,至少从法理上如此。宋朝一而再再而三强调这一点,如果得罪士大夫,那是很不得了的一个事情。宋王朝就是一个典型,君主权力不会像有人理解的那样,想杀人就杀人。其实相当时期君主杀人是非常难的事情,得符合天意,符合人心,符合祖制。所以这时候宋王朝的君主非常有忌惮之心,如果片面加强权力,会造成整个朝代的崩溃,比如秦代,那意义何来呢?所以宋王朝采取了比较明智的态度。寇准、范仲淹为啥在宋朝出现

有几个例子就能说明问题,咱们知道宋真宗年间有一个很著名的臣子叫寇准,我们看过《杨家将》,都知道这个人。寇准陕西人,在历史舞台上活跃,是宋真宗时期重要的臣子。宋真宗时期那几个宰相都非常有个性,宋真宗在位干过一件事情,就是著名的澶渊之盟(1004年)。当时和辽国打仗,皇帝胆儿小,寇准牵着皇帝御驾亲征。在朝堂上,寇准说皇帝不爱听的话,宋真宗听烦了,你说半天,我走还不行吗?不行,你不能逃,索性寇准拉住宋真宗的衣袖。今天一般人也不敢这么对领导。寇准如此,还有一个人大家也熟悉,就是范仲淹。范仲淹先天下忧后天下乐,有多强的担当意识啊!这个人在官场中,宦海浮沉,他的命运也比较坎坷。范仲淹的那个时代是宋仁宗的时代,宋仁宗的皇后是郭皇后,不知道大家看没看宋朝宫廷戏,宋朝宫廷戏里就有,郭皇后非常美貌,但是这个郭皇后有一个毛病,就是非常有妒忌心,这个人看不得皇帝沾染其他嫔妃。你说这要不要命,古代的富家大户还有三妻四妾,皇帝三宫六院都不算什么,可是这个郭皇后就是看不得这一点。这个郭皇后有一次争风吃醋,皇帝有一个嫔妃尚氏,皇帝临幸尚氏,郭皇后找到皇帝跟前,当着皇帝就打这个尚氏,没想到下边好玩的事出现了,也不知道这个女同志是不是练过武术,结果她身形敏捷,皇后一掌打空,没打到尚氏,打到了皇帝的后脖梗上。宋仁宗莫名其妙挨了这一打,气急败坏,就要废后。还有人撺掇,当时的丞相吕夷简和郭皇后不和,撺掇皇帝一定得废郭后。这时候文官集团中有人站了出来,其中领头的人之中就有范仲淹。他们说郭皇后也没有失德,废皇后牵动国本。皇上火了,给范仲淹贬到南方,范仲淹谢恩折子居然说“面折廷争,国之盛典”。当王安石变法招致许多人非议的时候,神宗皇帝心里也打鼓,跟文彦博吐槽,他说我是为天下苍生考虑,为老百姓着想,怎么没人说我好?文彦博说陛下您错了,本朝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真正社会的枢轴是文人士大夫,成了士大夫集团的对立面,恐怕你这日子也不好过了。这句话经常被学者们引用,说明宋王朝士大夫群体有多么重要。我们都知道范仲淹先天下忧后天下乐的情怀,也知道王安石“三不足”的气魄,为什么宋王朝的臣子敢这样?因为宋王朝有这样的社会气氛。

事为之防,曲为之制

而另外一点,除了儒家士大夫之外,宋代的制度是以防微杜渐为出发点的。《岳飞传》《杨家将》中,番邦一打就汴京城下,因为强干弱枝弄得太大发。皇帝把内忧看得很重,外患倒放在一个边缘位置。有人说这不是傻吗?宋王朝不就是亡在边患,最后徽钦二帝都被掳走吗?事实上也不能全怪宋天子,这得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在当时的背景下,唐五代的乱局让宋朝统治者怕了,最大的问题的确是内忧。咱们知道王夫之写过《宋论》。王夫之说中国历史上有过几次治世。比如咱们耳熟能详的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而贞观之治不过是唐太宗生前,文景也不过是这两个皇帝生前。可是宋王朝的确是一个治世,今天学者们非常重视这个时间段,经济复苏、政治稳定、文化开明,虽然它有它的问题,甚至问题一箩筐,但是我们讲从宋初建国960年一直到熙宁元丰变法开始的1069年,一百年的太平盛世不容易,而这个来之不易的太平其实有顶层设计的缘故。宋朝皇帝非常怕出事,宋太宗的诏书里面有一句也经常被学者引用,今天还写进了中学教材,叫“事为之防,曲为之制。”每件事情我们都想到它的恶果。制度当然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如果我们先想到它的恶果,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就会远离祸乱。

宋王朝皇帝和臣僚非常重视历史。为什么重视历史?刚才宋神宗的那句话已经回答了,为了给统治者提供经验教训。咱们要知道,一个理性的人做事往往没有那么果决。众所周知,初生牛犊不怕虎,自古英雄出少年,听说过自古英雄出老头的吗?好像没有。因为人到一个年龄段,把这个事情的各个方面都能琢磨得比较透。所以宋朝就把从秦朝建国以来一直到宋朝,这个君主制度、集权制度,各种各样体制的毛病都看到了,就好比咱们看西药有说明书,看适应症也得看毒副作用。他们把毒副作用看得非常重,于是宋王朝制度建设会畏首畏尾。畏首畏尾已经到相当地步,为什么司马光那么反对王安石改革?他知道王安石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这些古代都做过,问题很大,青苗的那个人,如果用人失当,会不会鱼肉乡里?你那个募役法会不会给老百姓带来新的压力?所以这种体制,往往反对王安石的人,司马光也罢,范镇也罢,这些人都是大历史学家,他们把古代的书看得非常透。如果这个花样太新,干脆我谨慎起见。宋王朝因为这一点,所以改革起来步履维艰。谁也不是圣人。

问题最小化是千秋万代永恒的话题

今天来看,《资治通鉴》的写作,事实上也是满足当时统治者的需要,是这种“事为之防,曲为之制”,防微杜渐精神的一种反映。而更重要的是,《资治通鉴》之所以有受众,也是和司马光为代表的宋代历史学家的才华、水准有着密切联系。

那个时间段已经过去了一千年,宋王朝产生了剧烈的历史变革,也产生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是咱们不可否认,那个时代是一个值得称道的时代,繁华、开放、鼎盛。我们知道狄更斯有一句话,说工业革命前后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今天也持如是的态度,但凡社会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一定会有剧烈的问题,这就是变革期。而如何使得这样的问题最小化,把当时社会稳定下来,给人民带来千秋万代的福祉,是儒家士大夫不断探索的问题,也是千秋万代永恒的话题。柏杨先生的白话《资治通鉴》就不得不说。

二、百年柏杨

今天如何让《资治通鉴》发挥作用?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卷帙浩繁,就是今天看,它还有三百万字。司马光同时代有一个人叫王益柔,司马光亲自说,我只见过他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其他人拿到这部书恹恹欲睡,看不下去。这个话咱们看是司马光自己讲的。实事求是的说,读古书需要踏下心来,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这就造成一个局面,历史和历史学本身在大众身上产生了不同效果,历史很热,但是历史学很冷。今天也是,谁都能谈几句唐宗宋祖,关键是您能扎下去仔细读古书吗?那得付出心力。

所以司马光怕皇帝看不完,就在上《资治通鉴》的同时还上了《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死后,朱熹写过《资治通鉴纲目》,都是为了让人更好地了解这部书。但是毕竟它还是古人的产物,许多内容令人非常费解,于是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了许多《资治通鉴》白话本。我们知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许多古书翻译成白话文的时期,这个时间段出现很多白话《资治通鉴》,但到今天还风行不绝,当属柏杨先生的白话《资治通鉴》。柏杨先生生于1920年,卒于2008年,他本身是旧官僚出身,河南新乡人,1949年去了台湾,是台湾著名作家。1968年飞来横祸,台湾当局认为他讽刺蒋氏父子,下了大狱,甚至一度被判死刑,直到七十年代末才放出来。在狱中柏杨先生着手写作,比如说人民文学出版社也出版了销售不衰的《丑陋的中国人》,还有《中国人史纲》,201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了青少年版。

更重要的一部书,就是白话《资治通鉴》,这是1983年,当时柏杨先生已经出狱了,到1993年十年才把这个白话译文工作做完,时间持续相当之长,司马光用十五年编撰,而柏杨的翻译用了十年。为什么着意于历史?其实柏杨先生意思明确,他想让历史去教化人,虽然是历史,但它也是现实。这样的话,人如何做人处事?国家如何治国理政?《资治通鉴》里都有很明确的说法。今天如何让《资治通鉴》发挥作用?那肯定得出白话版。柏杨想让中国文化的光辉大放异彩

虽然柏杨先生写《丑陋的中国人》,但他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虚无主义者眼中中国文化不值一提,中国历史不名一文。但是柏杨先生写《丑陋的中国人》,其实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好些学者把柏杨和鲁迅进行比观,其实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柏杨先生说中国文化的确是有酱缸的一面,但是这个酱缸的形成应当是明清以后。在此之前,先秦、两汉文化是积极向上的,到宋王朝那个时间段还非常开明,但是宋以后逐渐沉寂下来,成了死水。明清时期两大利刃伤害了士大夫的心智,使中国文化成为酱缸。柏杨先生指出,第一是八股取士。这八股是科举的一种变态。所谓八股,文章一定得按八个段落写,一定要步步到位,哪里该用典故,哪里该对仗,有明确的要求。但是考试客观化的同时也摧伤了人的意志,如果最后考试的客观性与选拔人才的科学性相背离,这个考试是没有意义的。如果这个考试能选拔人才,但不客观,那会激发很大矛盾。这两个问题今天也都没有完全解决。明清时期的文字狱,让士大夫噤若寒蝉,尤其是清朝人进关以后搞了许多文字狱,读书人不敢过问政治,埋头于经史典集,出现了乾嘉学派,朴学之风大盛。甚至陈寅恪先生曾说,经史两家,清朝人是经学好还是史学好?当然是经学好,因为史学科举不考,所以经书才是谋求功名之道。我们知道有句话,大考大学,小考小学,不考不学。世界都是如此。因为人学习有轻重缓急,一旦学习内容和功名利禄相联系,肯定会趋之若鹜。所以人们埋头在经书上,埋头在小楷上、八股文上,让人摧折心智,还用文字狱找麻烦,使得中国士大夫变态,形成酱缸。

通过这一番道理我们能看出来,柏杨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想让中国文化的光辉大放异彩,中国人活的有尊严,更有幸福感。我们说这样的书就非常有思想性。

李凯 | 跨越千年、百年:与司马光、柏杨和当代的对话

《柏杨版资治通鉴》附图:《资治通鉴》时空地图(局部)

到今天柏杨先生已经故去十几年,离他的白话《资治通鉴》完稿也过去了二十年,距离出青少年版《中国人史纲》也过去了二年,许多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思考。摆在我们面前新版的白话《资治通鉴》,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老师的心血,不仅认真编排、核对地图,而且出了一系列的副产品,这里有年表,有时空图,这些内容都适合读者进一步深入学习。

李凯 | 跨越千年、百年:与司马光、柏杨和当代的对话

《柏杨版资治通鉴》附图。展示了时间之轮一环一环地前进——历史是如何因果相续,是非成败,一目了然

三、今天我们以什么样态度学习《资治通鉴》?

历史并不遥远,阳光之下并无新事

这个话题非常有针对性,见仁见智。其实搞历史的人明确一点,就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是西方历史哲学家克罗齐的名言。科林伍德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当代史也罢,思想史也罢,它强调今人对古代典籍文本有诠释的空间。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指的是以今人的视角进行解读,这样解读出来会带着你我的思想。科林伍德认为罗列历史事件只做了剪刀加糨糊的工作,而真正让古代历史复活,你得读历史事件背后的思想,而这个复原工作是今天人才能激活它,让典籍活起来发挥价值。

所以咱们看,古代的典章制度、文化现象好像活在今天。我们总说历史并不遥远,虽然是陈芝麻烂谷子,但是也是今天的事情。这里柏杨先生的态度我们非常赞同。我们看到《中国通史》汗牛充栋,但《中国人史纲》这样的写法也不多见。为什么他突出这个人?事实上他想说明一个问题,历史不能见事不见人。我们中学都学过历史,过了二十年、三十年,如果你还能清晰记得中国历史年代表,清晰记得《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具体内容,我觉得只有一种可能,你也成历史老师了。大部分人还都是中学时间段接触历史的种种符号,这些符号往往考完就忘。为什么会这样?我们总说什么样的历史信息是有教育意义的呢?生动、具体、有过程的信息才是有教育意义的信息。这话说得很好,孔子非常重视这一点,司马迁曾经说孔子讲过这样的话,“我欲载之以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空说半天理论,还不如我讲一个具体的事,用生动的情节去打动人。司马光就是如此,柏杨先生也看到这一点,抓住了人,今天能从历史情境之中恢复当事人的所思所想,这样增加我们的人生经验,这是很不得了的一件事

举个例子,前面给大家介绍了,1067年宋神宗刚登基(熙宁元年),当时司马光领了一个任务,给皇帝讲他写的《资治通鉴》(当时还叫《通志》),《通志》是从三家分晋写起,我们知道三家分晋韩赵魏,还有一家就是智氏,但是智伯太贪婪,想干掉赵氏之后再干掉韩魏,没想到水淹晋阳之后,赵氏和韩魏两家联手,剧情发生逆转,所以把智伯给干掉了,当时晋国国君已经被架空了。而到了公元前403年,也就是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是《资治通鉴》的始年。司马光为什么在这写?是因为司马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一年韩赵魏三家的诸侯地位被周威烈王所认可,周天子自乱朝纲,所以你统治者能不谨慎吗?能不防微杜渐吗?当时司马光就是给皇帝讲这个事情,说明古今一理。

古今一理

我们说儒家士大夫,司马光也罢,王安石也罢,范仲淹也罢,都有他们的使命感,这个使命感在宋代士大夫身上特别的突出。而针对这种使命感,钱穆先生有一句话,认为宋朝士大夫“明儒道以尊孔,拨乱世以返治”,钱穆先生写《朱子新学案》说朱熹,其实也是通过朱熹看整个宋代士人群体。拨乱反正的前提是明儒尊孔,要把经书当做我治国的蓝本,“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宋朝人实现了这句话,一定程度上带来社会的繁荣稳定,当然有它的问题,但是能做出这一步也是非常可敬的。

历史并不遥远,我们今天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读柏杨先生的白话文本,实际上抓的就是这些人。这些事件虽然过去千百年,但咱们活在同一片蓝天之下,人们也许还在这样做,所以有一句谚语叫做阳光之下并无新事,我们说历史并不遥远。

李凯 | 跨越千年、百年:与司马光、柏杨和当代的对话

《柏杨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问 答

问:柏杨版《资治通鉴》这么厚,应该怎样读才是最好的?

李凯:我们责编老师们设计了一个非常好玩的天文图。柏杨先生的书一共72册,书非常多,上千万字。而这里72册,每一册标题都是大事件,建议读的过程中抓住大事件去读。一般的读者不可能像历史系研究生同学一样,摁在那里一本一本的抠这些书,但是提纲挈领,翻翻这个纲目是非常切实的。比如像后来朱熹弄过《资治通鉴纲目》,这个书也非常好,你会翻这个纲是什么,目是什么,浓缩了《资治通鉴》。但是每件事都有编撰者的看法。司马光就是这样,写的差不多来一个“臣光曰”,柏杨先生也有“柏杨曰”。所以他是要通过这个事件来说事,这样给咱们带来很多启迪。

问:柏杨对这段历史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李凯:柏杨先生并不是历史学家出身,他是作家,是文学家,也是思想家。对历史的理解跟他的知识结构、人生处境有密切的联系。柏杨先生的处境其实不乐观,司马光的处境又何尝乐观?是在逆境之中,他想以中国积极向上的文化来鼓励自己,让中国人活得更有尊严、更有幸福感,事实上司马光也是,还有我们讲钱穆先生的概括:“明儒道以尊孔,拨乱世以返治”。司马光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执政者明白别再做错事,别带来伤民害民之举。当然,他有他的弊病,这个弊病柏杨先生也进行了批评,司马光不是都说得对,也有他的问题。柏杨先生是思想家,他也不是严格的历史学家,但是他的思维维度给咱们提供一定的思考方向。

问:如何评价柏杨留给我们的财富,如何理解他对“丑陋的中国人”的看法?

李凯:这个话题前面几场直播的先生说得比较多。《丑陋的中国人》不是我这一讲要说的中心,不过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肯定的,包括钱理群先生也把他和鲁迅先生一起比观,我觉得是有道理的。揭露这个时代的人,未必就是坏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想让这个人、这个社会走向正轨,我觉得这也是柏杨先生的出发点。我们说过,柏杨先生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他认为中国文化、中国典章制度有它的合理性,只不过一度走偏了,任何人都会犯错,任何社会也会犯错,在这个基础上拨乱反正,明儒道以尊孔,拨乱世以返治。宋儒的道理其实也是今天的道理。这些话题说起来大,但也是很好理解的。

姑妄言之,谢谢。

回放链接使用淘宝、天猫APP扫上方二维码即可查看直播视频回放

李凯 | 跨越千年、百年:与司马光、柏杨和当代的对话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与《史记》并称“史学双璧”,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历时19年完成。

由于《资治通鉴》为文言文,现代人阅读有诸多不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柏杨用独特的语言,将全书翻译为白话文,使得原为晦涩难解的文字,有了平易可亲的一面。读者不仅限于专家、知识分子,更扩及到学生、上班族等所有人群,将旧时帝王之“借鉴”,转化为现代百姓的“明镜”,成为当下读者掌握历史规律,厘清混沌时局,看清未来道路的极佳读本。

《柏杨版资治通鉴》具有如下特色:

地名今注:柏杨在古地名之后夹注今地名,并亲手绘制地图,使历史人物于实际舞台上栩栩如生。官名今译:什么是“龙马”“洗马”?柏杨使用现代官名,夹注原称,使能确知其权力地位。西元纪年:《资治通鉴》以皇帝年号及天干地支来记时间,柏杨则使用西元纪年,确切显示时间距离。柏杨曰

:《资治通鉴》有臣光曰,今《柏杨版资治通鉴》有柏杨曰,以现代中国人的观点,分析历史成败因果。

此次出版,我们按着国家地图出版标准,在原有历史地图基础上,还重新补绘了今天的中国疆域边界,使历史地图表达更规范和准确。该书是现代人阅读《资治通鉴》不可替代的入门读物。

李凯 | 跨越千年、百年:与司马光、柏杨和当代的对话

即为限量毛边本购买页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