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铁股份:收入5亿75%挂应收,实控人还要要减持套现5亿


天铁股份:收入5亿75%挂应收,实控人还要要减持套现5亿

减持变现本无可厚非,毕竟市场上谁不是为了赚钱。但近来天铁股份的减持却有些疯狂,实控人3月16日才减持1%,3月18日又计划再减持4%。天铁股份这是想干啥?

天铁股份:收入5亿75%挂应收,实控人还要要减持套现5亿


本文共计:1782字 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01 收入全靠应收

天铁股份虽然名字带铁,但实际上主要做轨道相关的橡胶制品,由于靠着轨道交通这个大主,技术上也是国内领先,所以2017年一上市就来了7个涨停,而后一路上涨,前复权价格从11涨到27,市盈率最高达到68倍。

只是天铁的业绩显然没有像市场对他的期望那么好,上市以来主业净利润也就是个勉勉强强的维持,也没见什么长进。

天铁股份:收入5亿75%挂应收,实控人还要要减持套现5亿

不仅会计数字表现不好,现金表现也是越来越差,前几年好歹还是挣钱,17年开始倒好,经营活动的现金直接开始入不敷出。

天铁股份:收入5亿75%挂应收,实控人还要要减持套现5亿

这要怪还是得怪天铁的下游不给钱,近5年来收入的变现能力越来越差,到了2018年天铁的收入看起来只有一半变成了现金。

天铁股份:收入5亿75%挂应收,实控人还要要减持套现5亿

但是如果仔细扒扒附录就会发现情况更加糟糕,2018年天铁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有3.84亿,而18年总收入才4.91亿,也就是说天铁2018年的收入中,有78%是通过应收账款挂在账上,并没有变成钱流进来。

天铁股份:收入5亿75%挂应收,实控人还要要减持套现5亿

而这现金入不敷出的现状,到了2019年第三季度也没有什么改善,应收账款及票据甚至涨到7.76亿,这天铁股份经营活动现金流的改善和收入真实性的确认可能都要耽搁一段时间了。


02 投入成效了了

虽然上市以来天铁没挣到什么现金,但是靠着IPO的融资,以及后续的贷款,天铁的投资活动还是得以搞了起来。

天铁这两年的投资活动可谓是内生外延五五开,虽说金额有限,但是谁也没耽搁。

我们先说说这内生。天铁打从IPO就在准备橡胶产品的产能建设,计划两年内投个2.2亿,建个24万平米的产能。

天铁股份:收入5亿75%挂应收,实控人还要要减持套现5亿

本来按照天铁的想法,24万的产能2018年底就能竣工,并且完成联合试生产,差不多2019年就能产生点效益了,只是在实际建设上,这24万平米的产能却比预想中晚了半年,自然现在是看不出什么效益的。

而这产能是否真的能给天铁带来可观的效益,也还需要比较谨慎地对待。IPO那年天铁股份各类橡胶的产能在26万平米左右,这26万产能带来的利润在7000万左右,看似这24万的产能3年左右就能回本,还挺划算。

可是在这产能建起来的2年半里,天铁轨道橡胶的毛利率下降了10个百分点,产销比下降了9个百分点,存货跌价损失从几乎为0飙升到100万,这24万产能的回报很有可能要大打折扣了,再加上天铁卖出去的货迟迟收不回来钱,这笔生意是亏是赚还真得好好斟酌一下。

天铁股份:收入5亿75%挂应收,实控人还要要减持套现5亿

除了在产能方面的投入,天铁也没忘记看看外面的世界,并购几家不同领域的公司进来。其中投资最大的就是花2.82亿买下昌吉利新能源60%的股份。

昌吉利新能源主要的业务是锂化物生产,应用的领域是新能源电池甚至新医药,从研发到生产到销售都和现在的天铁差距甚远,天铁在其经营发展上可能很难插手,更多是通过利益的手段激励,再加上一点点祈祷。

而为了买昌吉利,天铁可没少花钱,2.82亿60%的股份,商誉接近2个亿,虽说是有两年的业绩承诺,但是业绩承诺这东西最没谱了,有突击的,也有直接达不成,风险着实不小。

即使这一切顺利,这4400万的净利润到了天铁手里还得打六折,按照业绩承诺的业绩增长率,天铁也要到2024年才能算是收回这笔股权的投资,这夜长了,梦自然也就多了。


03 赚钱从不耽搁

虽说天铁股份经营活动没什么收获,投资活动也暂时看不出太大的长进,但是可一点儿都没耽误人家股东和高管挣钱。

先来看看天铁股份的股东情况,前十大股东除了汤有铎和两家投资公司都是一家人,持股比例超过50%。所以即使这几年利润一般般,公司的经营活动甚至入不敷出,还是耽误不了人家分红,实控人从中拿分红拿个3000万还是可以的。

天铁股份:收入5亿75%挂应收,实控人还要要减持套现5亿

此次实控人通过减持,再次拿下3800万,而在下一波减持计划下,按照16元的股价减持4%来算,实控人将再次变现5亿。

实控人也不是吃独食儿的,跟着自己干的高管自然也要来分一杯羹,17年来个高管激励计划,19年5月限售期一解除,高管也跟着一起开始了变现。

天铁股份:收入5亿75%挂应收,实控人还要要减持套现5亿

这辛辛苦苦干活,拿股票换钱本无可厚非,只是大家这样积极减持,让人不禁疑问,是不是因为高管对企业没信心?是不是因为企业之前已经耗尽燃料,未来发展动力将会缺乏?

而至于实控人那4%的未来减持计划,在实控人心里公司是个什么地位和角色也不难猜测了,实控人多半也是对公司没什么未来信心,不如趁早变现享受生活或者进行别的投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