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所谓“天子守国门”究竟有何意义?

生活360x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历来这句话被明粉封为圭臬,是对大明皇帝最高的褒奖。

这话是谁首先说的呢?

说这话的人明粉恨之入骨,恨不得抽他俩嘴巴子,这人就是讲清史的阎崇年。

阎崇年说这话是为了奚落不战而逃的咸丰皇帝,看看人家崇祯宁死不逃,再看看你奕詝,逃跑前为了自己的性福,先把女人们都送去了避暑山庄。


天子守国门有意义吗?有,但是没有那么大。

当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守国门的是建文帝,显然他没守住,城破之日建文帝不知所踪,不存在守国门这回事。

夺位成功的永乐帝,在南京呆着不舒服,他的治所一直在北京,在那里他经营了很多年。

南京一直是他老爹朱元璋和他侄子朱允炆的天下,这里的人对他是不是有二心,会不会害他,朱棣心里没底。

为了自己的安全,他启用了被朱元璋废除的锦衣卫。

另一方面,从永乐四年开始,朱棣开始动手改造北京城,使其更具京城的样子。

永乐帝数次北征蒙古,都把北京当成行在,大约在北京呆着比在南京舒服很多,所以朱棣在永乐19年宣布迁都北京。


因为朱棣北征,太子朱高炽长期在南京留守监国,对南京很习惯很喜欢,朱棣死后他屡次想把都城再迁回南京。

但是他刚想迁都南京开始连续地震,朱高炽在皇帝这个很有前途的岗位上就干了一年多,迁都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

可见习惯对一个人影响很深。

朱棣迁都习惯是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朱棣通过靖难夺权,他不希望别的藩王效法自己,所以他驻守边境,逐渐削夺边疆那些手握兵权的藩王的势力。

这算是真正的守国门了,既抗外敌,也抗内鬼。




到了崇祯皇帝的天子守国门时,李闯兵峰直指城下,一开始崇祯还有很多选择。

可以迁都去南京,那里有整套的行政班子。

也可以送太子去南京,一旦北方有变太子立即继承皇帝位,让各路军马前去勤王,大明王朝也算群龙有首,基本盘不会丢。

崇祯和大臣们商量来商量去那一个主意也不想采用,他自己去南京,把太子留在北京,怕自己像宋徽宗那样,京城守住了,太子继承皇位,自己被架空。

自己留守北京城,太子去南京,太子被拥立咋办,自己不就变成唐明皇了。

崇祯不想放权。他还好面子,不想背锅,一旦弃守京城,以东林诸贤的品性肯定会有人问责,这责任谁担,崇祯的原则是谁担都行,反正别是我。

只想捞好处,责任一点不想担,即使你是皇帝也总干这事儿队伍也会散的。

所以,崇祯这个亡国之君最后国门没守住,只有死社稷这一条路了。


死时众大臣都离他而去,崇祯想去大臣家混顿猪肉炖粉条都没人给他开门,大家都在家里磨刀霍霍向猪羊,准备款待入城的闯王。

崇祯这人缘混的……



当年建文帝国破时,还有铁铉方孝孺效忠,甘愿为其搭上全族性命,崇祯死时身边只有一个阉人,想想蛮凄惶的。



薛白袍


如果问起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最硬气,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明朝,因为明朝从永乐皇帝朱棣开始,就奉行“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虽然大明王朝一度出现过亡国的危机,但是明朝的皇帝从来没有退缩过,相比较于唐玄宗避祸西蜀,宋高宗苟且偏安,明朝的皇帝明显硬气了很多。那么明朝始终奉行的“天子守国门”究竟有何意义?

首先我们要来明白“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由永乐皇帝朱棣开始的。

朱棣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被封为燕王,封地便在今天北京一带,但是建文皇帝朱允炆继位之后,开始实行削藩政策,朱棣被逼无奈之下只得造反,这场由叔叔和侄子之间的战争历时三年,在历史上被称作靖难之役。

朱棣打败自己的侄子朱允炆之后,建立了永乐朝,但是朱棣始终担心南京朱允炆的势力太大,万一哪一天朱允炆的死党反叛起来不好收拾,所以朱棣虽然定都于南京,但是始终没有放弃对北京的经营。因为北京可以算得上是他的大本营,只有在北京朱棣才会有安全感。

另一方面,由于朱棣在北方生活的时间久了,江南湿润的气候以及饮食条件朱棣都感到有些不适应,所以,朱棣自从登基伊始就开始谋划着迁都于北京,把南京作为大明的陪都。

在古代,北京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秦汉以来,燕赵大地便是中原王朝优良的养马地,中原王朝的骑兵大多都出于此,唐朝末年,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使得契丹人数百年间压制着中原民族。

▲ 燕云十六州地理位置

北京地处中原王朝的最北端,燕山之外,往东北方向是广阔的东北大地,西北方向则是辽阔的大漠草原。所以在清朝以前的朝代,都把北京看作是进出中原的门户,大明王朝也不例外。

朱棣执意把都城迁往北京,除了朱棣的个人喜好之外,也是对大明王朝命运的一种考虑。因为在明朝初期,虽然朱元璋将蒙古赶出了中原地区,但是塞外蒙古的势力依然庞大,蒙古的有生力量并没有被彻底消灭,一旦蒙古人再出现一个如成吉思汗一样的杰出首领,统一了蒙古各部,蒙古人再次南下也并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朱棣把都城迁往北京,并且定下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就是为了彰显大明王朝守住中原门户的决心,大明的皇帝守着中原王朝的大门,只要大明王朝天子还在,北京城就不会沦陷,中原大地就不会遭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践踏,所以在明朝前期“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意义关系到大明王朝的百年根基,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

但是到了明朝后期,大明朝国力衰退,宦官当政,贪官污吏横行,国内烽烟遍地,北方又有崛起的女真威胁,崇祯皇帝仍然奉行“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就有点死板了,毕竟大明王朝在中原统治日久,逃出北京城东山再起也未必没有可能。所以明朝后期“天子守国门”意义不大。崇祯皇帝的帝王气节还是值得人敬佩的。


海佑讲史


“天子守国门”对明朝最大的意义就是造就了有明一朝从天子到百姓不屈的民族气节。

“天子守国门”是对朱棣定都北京的一个总结。

大明朝建立后,残元势力被赶出了山海关,燕王朱棣镇守北平,负责扫灭残元势力。在中国古代史上,山海关是繁华中原的最后屏障,关外就是化外之地,其人就是化外之民,化就是不服教化的意思。靖难之役后,鉴于山海关外鞑靼和瓦剌的威胁,还有残元势力的南袭,永乐大帝朱棣决定把京城迁到北平,改北平为京师。由于京师靠近山海关,又是国都,所以民间对此总结为“天子守国门”。

不屈天子

明朝的皇帝们,我们听过勇武的传奇皇帝朱元璋,听过英明的永乐大帝朱棣,也听过促织天子朱瞻基,木匠皇帝朱厚照,吊死在煤山的崇祯皇帝朱由检等等,明朝的从建立到灭亡,就没有一个是软骨头的。

土木堡之战,明英宗朱祁镇被俘,不仅明英宗宁死不降,大明朝也没有投降,而是断然拒绝了也先提出的以财物换取英宗的无理要求,立明英宗弟弟为皇帝,继续跟蒙古作战。也先兵围北京城,大明天子没有迁都,而是积极备战,最后打败了蒙古。

崇祯皇帝时期,大明已经到了内忧外患的地步,依然保持两线作战,顽强的抵抗清军和闯王的起义军。李自成攻打北京时,崇祯皇帝有着足够的时间撤退,并且南京还有完善的政府机构和大量的军队,完全有实力继续抵抗,但崇祯皇帝就是死不撤退,最后在煤山上吊而亡。忠于“天子守国门,社稷亡,君王死”的气节。

不屈忠臣

明朝的臣子们是最不屈的,最流行的就是以骂皇帝、挨廷杖为荣,正德时期,皇帝想要出游,大臣们一致反对,正德杖毙了十几位大臣,但大臣们没有屈服,继续前赴后继,逼的正德皇帝取消出游。

崇祯皇帝在最后一次召见臣子的时候,抱怨百官都不来上朝,悲叹道:“吾非亡国之君,汝皆亡国之臣。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无一人相从”。可他根本想不到,他的忠臣们已经提前一天掀起了自杀的浪潮,因为北京城的外城在前一天就被攻破了。

皇宫里仅有的数量不多的嫔妃们,在周皇后的带领下,基本也都自杀了。守卫北京城的守备太监基本都战死了,没有投降,宫里的太监自杀者更是数以百计。

不屈百姓

在明朝,百姓们也有着不屈的性格。明朝灭亡后,民间爆发的反清复明运动是历朝最久的,明末的绝命诗是历朝最多的。我们听过历史上著名的"嘉定三屠"还是"扬州十日",大明百姓们喊着"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口号,举起反清复明的大旗,壮烈殉国。

最后,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和任何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朝代,我想这就是我中华民族原有的精神与民族气节。

参考凤凰资讯《最多人污蔑的明朝:亡国不亡骨气 断头不断脊梁》。


戏君看史


“国门”顾名思义就是国家的城门,也就是边关城门。一般我们知道,镇守边关,防御外敌是边关将士的职责,皇帝应该居庙堂之高,养尊处优。那么天子怎么会放下身段去“守国门”呢?又有人问到了,“天子守国门”是御驾亲征吗?

(明成祖朱棣)

在我国古代封建王朝中,一直存在威胁,内忧外患,何为内忧,就是来自本国藩王、地方割据势力和农民的揭竿而起,这是内忧,那么,外患呢?就是边疆外族的入侵。此内忧外患从封建王朝制度确立以来,从未杜绝和根除过。

那么,怎么解决没有外患呢?

解决内忧引起外患

这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必须要维持利益的一致性。在这里,以汉武帝的“推恩令”为例,鉴于汉景帝时的“八王之乱”,到汉。。武帝这里,听从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强干弱枝,由此削弱地方权力,强化中央权力。

但是,削弱地


方的权力之后,在抵御外敌方面上,势必要吃亏了,在抵御外敌上有点力不从心。

解决外患引起内忧

面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蠢蠢欲动和骚扰,唐朝设置了节度使制度,刚开始的时候,节度使只是掌握军事权力,后来,节度使开始掌握财政、税赋、土地等权力。这下,人财物都有了,自然有些飘了,有时候也对朝廷的命令爱答不理。直到安禄山、史思明的“安史之乱”的爆发,在大唐的心脏狠狠的插上一刀。

(唐朝节度使分布图)

那么,有什么两全齐没的方法没,有。那就是把中央和边疆合二为一,在这种背景下,朱棣从南京迁都到北京,还修建了明长城,这样一来,加强中央力量,又守住边疆,是一个两全齐美的好办法。朱棣还立下“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戒训,这样一来,您就理解“天子守国门”的意义了吧。

俗话说,居安思危,京城作为边疆防线,在中央强大的基础上,在位的君主就会时时警惕,注意边疆入侵者的一举一动,毕竟守不住的自己的小命就要丢了,有直接利益相关性。这也使得在明朝,基本很少有外遇入侵的灾难,政局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我是历史守夜人,不一样的烟火,加个关注吧!


历史跳动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常被后人用来赞颂明朝的硬风骨,确实,在面对外敌时,明朝表现的比历史上很多朝代都硬气。就拿土木堡之变来说,明英宗亲率50万大军出征瓦剌,却在半道上被瓦剌伏击,50万大军全军覆没,连英宗本人也被俘虏。

其实这种例子在历史上有很多,当年汉高祖刘邦在白登山被匈奴围困七天七夜,最后采纳陈平之计,给单于的阏氏送礼而脱险;唐玄宗被安禄山叛军逼出长安,借了回纥的精兵才收复长安;北宋的靖康之耻更是千古之恨,而宋高宗则是更为耻辱的向金人称臣进贡。至于满清就不用说了,割地赔款的事例数都数不过来。而土木堡之变时明朝是怎么做的呢?面对瓦剌的威逼利诱,坚决不妥协,皇帝没了就再立一个,军队没了就号召各地勤王,明英宗本人也是宁死不降,最后终于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不过,土木堡之变时的明朝,虽然已经开始在走下坡路,但是国力依然强大,瓦剌虽然一时占了便宜,但是和明朝依然不是一个体量的对手,最多也就是打打秋风。但是,到了明朝末期,局势不一样了,女真在东北崛起,山陕农民起义遍地,而此时明朝还坚持这“天子守国门”,始终把整个国家的中心放在北京,可以说是明朝末期最大的战略失误了。

一 明朝为什么迁都北京

明朝当初迁都北京更多的是处于政治上的考虑。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和建文帝打了几年,本来以朱棣区区燕地一隅,是难以和建文帝抗衡的,战争打了几年,双方还在河北、山东一带反复拉锯,由于朱棣没有足够的人力、财力,所以越打越处于下风。尤其是东昌(今山东聊城)一战,朱棣大败,自己本人也被也被包围,借朱能援军的接应才得以突围,之前所打下的城池得而复失,朱棣后来也说到:“东昌之役,接战即退,前功尽弃,今后不能轻敌,不能退却,要奋不顾身,不惧生死,打败敌手。”。

就在战局陷入困境时,朱棣采纳姚广孝的建议,绕开南军重兵把守的济南,直扑江苏,但是在齐眉山(今安徽灵璧县境),朱棣又遭遇大败,双方相持于淝河,就在这关键时候,建文帝心里胆怯了,唯恐南京有失,将前线重兵调回防守南京,朱棣抓住这个机会,大败南军于灵璧,率军渡过淮水,攻下扬州、高邮、通州(今江苏南通)、泰州等要地,强渡长江,直扑南京,李景隆开城投降,朱棣进入南京,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

可以看到,在靖难之役中,朱棣实际上是走了一步险棋,他采用放弃后方、猛攻快打的战略,兵临南京,最终夺取皇位。但是,这样也有很大的不利,一是很多地方上依然是忠于建文帝的势力,二是南京城中人心不稳,比如方孝孺,就宁死不降而被朱棣诛十族,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个特例,最重要的是,建文帝在战火中不知去向,这对朱棣来说无疑是一个定时炸弹,一旦建文帝卷土重来,他这个皇位必定岌岌可危。于是,为了摆脱建文帝的势力,朱棣选择迁都北京,回到他的根据地,将南京作为副都,前朝的官员大都留在南京,而他则在北京启用他的亲信,建立一套新的官员系统,以此保证皇位稳固。

二军事上北京的战略纵深不够大

在朱棣刚迁都北京时,明朝正处于国力强盛的阶段,明成祖朱棣五次亲征漠北,从北京出兵,给了北方蒙古部落极大的震慑。但是,随着国力渐渐衰落,北京的劣势越来越显现出来了。长城是华夏抵挡北方以及东北少数民族的第一道防线,北京的问题就是离这道防线太近了,一旦敌人越过长城,马上就直逼北京了。这时候防守边境的边军就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是支援前线,还是回放京城呢?回防京城自然万无一失,但是整个防线就此向敌军敞开,敌军得以来去自如。而南方的勤王军队要想赶过来也来不及,毕竟上千公里的距离,在古代没有几个月是到不了的,而这时候敌人在打完秋风就跑了。

1629年(明崇祯二年)的己巳之变,皇太极就率八旗兵避开宁远、锦州,分兵三路从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突入关内,攻占遵化(今属河北),直逼京师(今北京)。面对皇太极的突袭,明朝只能被动防御京师,虽然最后逼迫皇太极返回东北,但是明军自身也损失惨重,总兵满桂,孙祖寿战死,遵化、滦州(今河北滦县)、永平(今河北卢龙)、迁安(今属河北)等城池都被皇太极攻克,掳掠一空。

三经济上的不利

相对于鱼米之乡的南方,北方的粮食产量要低得多。原本北方的粮食供应燕云地区的驻军还尚可,但是定都北京之后,偌大一个京城,每天的消耗就多的吓人,这么庞大的粮食消耗,只能通过南方的漕运来满足。和平时期还好,一旦战事四起,运输就变得尤为艰难。大量钱财税收花费在漕运上面,而且还不能满足军队需要。所以到明朝末期,缺钱缺粮成了军队的常态。

结语

对于末期的明朝来说,定都北京,“天子守国门”是在不是一个好的战略,如果崇祯能早点考虑迁都,依靠南方的财力物力,那么局势有逆转也未可知。


历史风暴


提起明朝,很多明粉网友总会提到这样的一句话:天子守国门。因为明朝从永乐朝以后,其都城都在北京。而北京往北不远,便是塞外部族的地盘了。明朝嘉靖帝在位期间,俺答汗的骑兵甚至出现在了北京城外。

在古代历史上,像明朝这样选定都城的先例,几乎没有。

迁都的必要性

在大明朝立国初年,明朝的都城是南京。

南京号称“六朝古都”。明朝不是第一个选择定都南京的王朝。但是,客观来说,定都南京并非最优选择。

因为一来,定都南京所带来的政治辐射,仅能辐射到江左之地,至于遥远的荆州、巴蜀以及中原,都是历代南京朝廷所难以辐射之地:

比如东晋,东晋多次收复巴蜀,但收复不久巴蜀又能恢复割据;

比如南朝,荆州一方的地方势力,往往有推翻南京朝廷的可能。

而定都南京的“六朝”,几乎都是割据一方的江左政权(当然论及法统的话,除了孙权的吴国,其余五个朝代都是正统朝廷)。

因此,定都南京绝对是朱元璋的一个昏招。

节度使与藩王

朱元璋晚年,明朝对北元发动“捕鱼儿海之战”,虽然这一战,事实上覆灭了北元朝廷,但是,蒙古各部对明朝的危害依旧。这种危害,一直到明朝灭亡之前的十年,满清活捉蒙古林丹汗方才结束。

因此,朱元璋对蒙古的势力不敢掉以轻心,于是在明蒙边境设立了一系列藩国,希望这些藩国可以为明朝巩固边防。

其实这个套路并非朱元璋原创。唐朝玄宗天子在位期间,为了方便大唐朝廷对塞外部族发动边塞战争,唐玄宗专门设立节度使制度——既让节度使掌管地方的军权、民政和财政, 这导致节度使和明朝的藩王实权无异。

唐玄宗的这个政策引起了安史之乱,朱元璋时候,也因为藩国制度引发了靖难之役。

朱棣的抉择

朱棣推翻建文朝廷以后,自立为皇帝。但是,蒙古各部的问题依旧是朱棣的一块心病。朱棣如果继续在燕地设立藩王,无疑会给朝廷带来隐患——朱棣不希望自己的子孙再遭遇靖难之役。但如果不设立藩国,而由朝廷直接指挥抵御蒙古各部,无疑又会影响战争效率——毕竟两宋就是因为太多朝廷遥控指挥前线打仗的现象,导致两宋时常吃亏。

于是,朱棣想起了一个二合一的办法:那就是迁都到北京。这样,朝廷可以近距离指挥前线军队,并且防止藩王做大。

而个人认为,朱棣的这个决定,其意义如下:

这个决策在初期,对明朝取得边塞战争的主动权带来了一定的优势。但是随着事态的发展,这一决策的弊端也凸显起来——那就是一旦后世君主能力不足,或者朝政腐化,那么,京城距离边境过近,无疑会导致朝廷会被外敌“斩首”。

姑且不说明英宗“千里送人头”,导致明朝距离被灭亡几差一步之遥。后世俺答汗游北京、皇太极兵围北京城,其实就暴露了这一定都决策的不足之处。倘若俺答汗、皇太极时代,明朝方面存在着明朝版“宋徽宗”,相信明朝将会提前关张。


藤树先生


我是专注历史的莫地方,我来回答。

我国历史上中原王朝,一直存在两个重要威胁。

第一、外族入侵。

第二、封疆大吏、藩王叛乱、农民起义造成内外。

北方一直威胁中原王朝

对于前者并不会太难,就把全国主要力量集中在北部,以强大的边防力量抵御外族入侵。

对于后者更多办法,加强中央军事力量,削弱地方势力,要地方不敢轻易造反。

唐王朝北部边疆部署大量兵马,防止北方少数民族南侵,可边防军太强,边防军起了异心,就是大难,安史之乱就是个很深的教训,宋王朝由于边防军并不太强大,契丹、女真打破边防线,很快就威胁到京城,这是什么危险。

历朝历代都希望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这件事情难度十分大,要保证中央军、地方军都拥有足够势力,这样才可以保证帝国安全。

明王朝选择国都北迁,要中央军和边防军合二为一,明王朝最早建都南京,南京关有经济优势,不好控制边军,朱棣率领边军发动靖难之役夺取政权。

朱棣登基后为防止边军再次作战,就把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中央军和边防军合二为一,大明王朝精锐集中在北方,既可抵御外敌,又有足够势力镇压住内患,一举两得之举。

天子守国门相关弊端

经济方面、明朝期间经济南迁,北京是很难养活这样庞大军队,朝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南方输血,导致朝廷不能及时了解南方情况,明朝虽强大可实际经济能力并没有比南宋强。

政治方面、南方拥有不错的文化底子,这要朝中不少大学士都出自南方,皇帝为了保证朝中势力平衡,重用北方人,这导致,双方斗争愈演愈烈。

军事方面、北京距离边界太近,缺少相关战略纵深,蒙古、女真人越过长城,一旦京城出现危机,就会导致勤王部队很难有相关措施应战。

综合所述

中国历朝历代必然将国防安全放在首位,这其中首都安全,北疆安全,为了可以保证这两处安全,最好办法就是将北疆和首都放在一起,天子守国门实际上就是个没办法的办法,这个办法虽有不少弊端,帝国安全才是最重要,朱棣迁都还是十分合理。


莫地方


明朝一度被称为最有骨气的朝代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分别讲了两个皇帝,前者是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后者是崇祯帝(明朝最后一位皇帝)。

“天子守国门”,是明成祖朱棣做出的重大决定,他在成为皇帝之前是驻守在北平的藩王,起兵造反一路攻打到南京城应天府,在应天府称帝,后来迁都到北平。



朱棣在南京称帝,然北方边军战事不断,鞑靼、瓦剌、蒙古等强敌环伺,朱棣多次率军亲征,期望换取几十年的边境平安,他是一个不惧打仗的帝王,这是迁都的原因之一。

原因二,明成祖朱棣在还是藩王的时候,他的封地就在北平,因谋逆篡位在南京即位,多少心里有些硌应,再加上多年在北平的驻扎与建设,比起南京,这里才是他起兵发家、根基深厚的地方,选择这里作为国都,也有稳固皇位的考量。

祖宗初心固然是好,怎料想后代并非个个有征服天下的勇猛和野心?


嘉靖帝在明朝历史上也算是一位奇皇帝了,不住紫禁城,偏居西苑二十余年,沉迷于修道成仙,将御史和大臣们的骨头打软打怕,将帝王权术运用到极致的皇帝。



怕麻烦、无野心,只想好好守着祖宗留下来的江山,没有征服天下的宏愿。这样一位皇帝,让他“天子守国门”,堪堪守住就已经很不错了。

恰恰,嘉靖二十九年,蒙古军队在嘉靖帝的眼皮子底下,侵犯明朝领地,一路烧杀抢掠,行军至国都城外。城内人两股战战,奸臣严嵩竟派人给俺答送去银两,请求攻打别处,不要攻打京都……

俺答在城外要求开放互市贸易,城内嘉靖帝暴跳如雷,臣子仓促间想出办法,提出文书上须有汉蒙两种文字,而俺答送来的文书只有汉文,不具有效力,要求退回俺答部重新起草,等俺答将重新起草的具有汉蒙两种文字的文书送来时,这一来一回几天时间,周围勤王的军队也赶到了,俺答只得退兵。


这一次重大事件史称“庚戌之变”。

可见,“天子守国门”,只是个美好的期望,明朝几百年历史,真正有魄力强守的帝王寥寥无几。不过,这也还是体现了不屈的民族气节。


史一下没事儿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上开始出现了一种说法,称明朝是“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并据此称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血性的一个王朝”。然而,别的不说,今天就直说“天子守国门这一条,它到底是凸显了明王朝的刚骨,还是体现了明王朝决策的愚蠢,而且,它与明朝最后的灭亡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本文要和大家讨论的问题了。而且这里我多一嘴,“天子守国门”这一说法,最早是被明粉骂为“满遗”的闫崇年在《正说清朝十二帝》里正式提出的。

  • 首先我们来分析它的优点:

第一,\t控制国家力量,巩固新生政权,同时防备北方威胁。

我们先不说“天子守国门”是否符合史实,当初朱棣迁都北京,目的不是去守大门,而是因为北京是朱棣的大本营,根基稳固,而且洪武年间,朱元璋从东到西依次建有奴儿干都司、大宁都司、万全都司、山西行都司、陕西都司、陕西行都司等都司,管辖大小数百个卫所,北方军事力量强大。朱棣迁都时的北京,距明朝的北部国境线足有四百公里以上的距离,而且明初主要的军事威胁来自北方的蒙古各部,朱棣迁都北京有利于就近控制北方的军事力量,同时对蒙古出击也更加方便,利于建立了自己的威信,巩固自己的统治;

第二,\t为后世所称颂,万人敬仰。

迁都北京之后,除了对当时的影响,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这不就留下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美誉,令人称颂。

  • 然后,我们要来分析一下它的缺点:

第一,\t北方战略局势恶化,北方边民生活困苦。

这就要联系一下“天子守国门”的局势是怎样形成的了,《明史》记载:“成祖从燕起靖难,患宁王蹑其后,自永平攻大宁,入之。谋胁宁王,因厚赂三卫说之来。成祖行,宁王饯诸郊,三卫从,一呼皆起,遂拥宁王西入关。成祖复选其三千人为奇兵,从战。天下既定,徙宁王南昌,徙行都司于保定,遂尽割大宁地畀三卫,以偿前劳。”这里的三卫,指的就是大宁都司手下的“兀良哈三卫”,而这些三卫基本都是兀良哈部蒙古人。靖难之后,朱棣把大宁都司的地盘全部封给了兀良哈人。这就造成了一个后果:从朱棣放弃大宁都司开始,兀良哈三卫和明朝的战争就持续不断。兀良哈人和明朝从永乐一直打到崇祯,干仗干了二百多年。不要说他们仍属于明朝,《明史》可是将兀良哈,日本和朝鲜等一起收入了《外国传》。而大宁都司放弃之后,长城以北的外围屏障消失,蒙古各部可以直接袭扰长城沿线,边民生活受到极大骚扰,时不时有蒙古人来烧杀抢掠,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面临巨大威胁;

朱棣放弃大宁都司府,“天子守国门”局势形成

第二,\t为守护京师,修长城,勤王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财力。

明朝自朱棣之后,完全失去了对蒙古大规模作战的机会和能力,只能埋头修长城。明朝的长城建设工程从永乐年间开始大规模展开,一直持续到万历年间才基本完成,其间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是一个惊人的天文数字。如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修建宣府、大同两镇长城,600多公里的长城就动用了民夫八万六千多人。又如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修建宣府、大同长城四百多公里,花掉白银六十万两,当时明朝一年的财政收入才二百万两白银,而这不过是万里长城中的很小的一段而已。而且,明朝费这么大力建起的万里长城,并不能改变恶劣的战略局势,使得北京城一次次的戒严,一次次的勤王,搞得军民都疲惫不堪,等到清军第五次入塞撤走以后,华北地区基本上已经处于经济崩溃的状态,不得不从江南运送物资,可是也无法弥补华北地区的巨大损失,所以当李自成出现在华北大地上的时候,明朝基本已经没有可以抵御的人力物力财力了;

明长达6000多公里的长城,历时200年

第三,\t修长城,勤王耗费大量的青壮年劳力,导致民怨渐沸。

长城上的每一座敌台编制60名士兵,而全蓟镇的长城光敌台就有1000多座,比敌台更小的墙台每座也要配14名士兵,这样的墙台每隔300-500米就要建一个,全蓟镇的墙台数量达到3000多个。至于更大一点的据点,那驻兵就更多了。比如八达岭长城的前哨据点——岔道城,一个才8.3万平方米的小城寨,居然就配兵788人之多,保守估计整个蓟镇光是在长城一线部署的兵力就要达到十几万人。而且勤王也需要全国各地的军队保持战斗力,这就需要强行招募青壮年劳动力来保卫京师,如果年年风调雨顺倒还好,可是明朝历史上又发生很多的大旱,大涝,甚至处在小冰河期,这就需要很多的青壮年劳力来养家糊口,可是强行征兵使得灾年几乎无青年可用,各地流民四起,人民对朝廷的怨恨日渐加深,所以到了明末,李自成振臂一呼,便有数十万的农民随之起义,这些人也不是想起义,实在是生活所逼;

长城每座这样的敌台要60名士兵

第四,\t军事力量配置畸形,严重破坏长城防线平衡,导致大明不断弃地。

由于首都直接暴露在了蒙古骑兵的威胁之下,明朝不得不将军事力量重点向直接拱卫北京的蓟镇、宣府、大同三个总兵镇集中。这使得明朝在长城西线面对周边各政权的袭扰时,就表现得十分无力,16世纪,吐鲁番汗国发动对哈密的战争,哈密对明朝求救,明朝却不发一兵一卒。最后哈密连带其他六个卫全部被吐鲁番吞并,吐鲁番军队一直打到肃州、甘州。而北面的河套地区在明英宗时期放弃之后,遂被蒙古鞑靼特部占据,并不断南下侵袭山陕一带,明朝除了骂他们是“套虏”之外,同样毫无办法。至于广大的南方地区,那防御力量就更是战五渣了。嘉靖年间七十二个倭寇肆虐江南数十个州县,杀伤明朝军民数千人,甚至一直打到南京城下,南方明军的力量之薄弱可见一斑,知道戚继光出现,才使得倭寇之患渐消。

吐鲁番汗国吞并关西七卫之后,明朝领土直接萎缩到嘉峪关之内

第五,\t“天子守国门”的形势下,京师面对北方侵略总有薄弱之处,导致大明竟然“天子死社稷”。

正统十四年(1449年),也先率领的瓦剌军入侵,明英宗率50万大军御驾亲征,结果在土木堡全军覆没,英宗当了俘虏。要不是于谦坚决顶住压力组织了北京保卫战,明朝的都城毫无疑问就会沦陷于区区四五万瓦剌军之手。瓦剌衰败之后,鞑靼又兴起。明武宗时,鞑靼的达延汗不断南下入塞掠劫。正德九年(1514年),达延汗率数万骑兵“寇宣、大塞,而别遣万骑掠怀安。”明朝不得不宣布京师戒严。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鞑靼的俺答汗又率领数万铁骑从古北口入塞,蓟镇军队被打得一败涂地,鞑靼铁骑直逼北京城下,北京再次戒严。各路明朝援军多达十余万,竟没有一个敢与鞑靼军交战,听凭鞑靼军在北京郊外肆意烧杀抢掠了八天。最后明朝答应“封贡”并开放互市,俺答汗才从容率军退去。此次战乱,史称“庚戌之变”,明朝方面损失惨重,“诸州县报所残掠人畜二百万”。 到了明末,随着满洲崛起,又收服了漠南蒙古各部,北京的防御态势更加恶化了。明朝集重兵于辽西,企图依靠宁锦防线抵御八旗大军。然而皇太极却绕过宁锦防线,沿着当年也先、达延汗、俺答汗侵入长城的路线,突入华北腹地,大肆掠劫烧杀。从崇祯二年(1629年)到崇祯十六年(1643年),短短十四年间,八旗大军五次突破长城防线,攻掠华北。

俺答汗发动的“庚戌之变”证明了明朝长城防线的虚弱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在明初“天子守国门”的确稳固了国家政权,但明军战斗力的衰退及消极防御的指导思想,却让明朝的战略态势非常尴尬。雄伟的长城阻挡不住蒙古和满洲的铁骑入侵,反而削弱了其他地方的防御力量,可以说,明朝的灭亡与“天子守国门”不无关系。

参考文献:《明实录》、《明史》、《明夷待访录》、《隐匿的疆土——卫所制度与明帝国》


大汉史谈


提起大明天子,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事实证明,不管大明的天子能力如何,他们对于这句话的实践程度落实的还是比较到位的。

那么大明天子守国门的意义在哪里呢?在笔者看来,有两大意义。

第一个意义就是加强北方边疆的防卫能力,守护祖宗的江山以及百姓的稳定生活。这一点大部分人都能理解,将都城定在北方由天子亲自坐镇守护边疆,会更好的协调北方各重镇要塞的军事布防及兵力协调,有效的防止北方蒙古人的南下侵犯。

假如天子远在南京,如果蒙古人南下,朝廷则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确切真实的战报,进而无法做出有效的防卫措施,这样一来就会给蒙古人以可乘之机,造成更大的损失。

可能很多人看到这里后会提出一个疑问,那就是朱元璋时期明朝定都在南京为何没有出现上面提到的情况呢?

其实这个问题就要牵扯到笔者接下来要说的“大明天子守国门”的第二个意义了。

第二个意义就是,天子可以有效的控制边关军事力量,防止武将坐大。

接着前面的疑问继续来讲,朱元璋登基后将都城定在南京,虽然天子远离北方边关,但却没有出现蒙古人南下侵犯的情况,原因究竟为何?这也不难理解,两个原因,第一个是当时元朝初灭,势力大损,短时间无法南下侵扰,第二个就是朱元璋分封自己最有能力的九个儿子驻守在西北,北方以及东北边疆一线,让他们镇守在那里替大明天子守边,这便是“九大塞王”。九大塞王各个拥兵自重,朱元璋在世时,他们能够保持绝对的忠诚,而且九大塞王都是亲兄弟,一旦出现蒙古人侵扰事件,他们能够快速配合,第一时间做出应对措施,而且最重要的就是,朱元璋对他们非常的信任,所以九大塞王在各自封地内都拥有绝对的权力,甚至可以调配地方部队!

也因此朱元璋在位期间,虽然都城在南京,但北方问题他不必太过操心,朝廷完全可以掌控北方的形势,但是朱元璋驾崩后,形势就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天子之位是世袭的,藩王之位也是世袭的,随着皇位与王位的父子相传,不出三代血缘已然疏远,到那时,北方的九大塞王对朝廷的忠诚度必然会降低。这里完全可以参考元朝,铁木真曾将自己创建的大蒙古国分为四大汗国,然而到了忽必烈继位改国号为“大元大蒙古国”时,四大汗国竟相继宣布脱离朝廷的统治而独立,要知道这时候距离四大汗国创建才不过四五十年,铁木真的孙子们就已经开始搞分裂了,可见在绝对的权力诱惑面前,真的是毫无亲情可言。

而与元朝相同的是,当时明朝也正面临这种情况,朱棣靠兵变登上皇位,他之所以能成功,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他是塞王,有兵权且远离朝廷,这样一来他就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来准备起兵,可以有充足的空间来跟朝廷虚与委蛇。朱棣深知自己既然能造侄子的反,那等到自己百年以后必然也会有其他藩王造自己子孙的反,所以为了以绝后患,必须迁都北方。

那么这里可能又出现另一个问题了,如果害怕藩王造反,为何不削藩或者将藩王内调,以武将取代藩王镇守边关呢?

其实以武将取代藩王,后果是一样的,自古以来朝廷疏于控制而致使武将坐大的实例要远多于藩王坐大,盛极一时的大唐不就是灭亡于藩镇吗?因此朱棣采取了一种更为合理保险的做法,那就是藩王内调,迁都北京,这样藩王,武将都不会坐大,一举两得。

所以,大明天子守国门的表面意义在于守护边疆,而真正的意义在于直接控制北方军事力量,加强皇权,维护统治的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