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战役打的是极其的惨烈的?

史学达人


如果我们在中国历史上只能关注其中一场战争的话,那就必须是长平之战了。

长平之战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记载最早、规模最大、围歼最彻底的一场战争,战败的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再也无力抵抗强敌,而战胜的秦国在统一中国的道路上也就再也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真可以说是“一战天下定”。

当时,秦军的主将是赫赫有名的“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白起,而赵军的主将先是同为“战国四大名将”的廉颇,后变换为是名将赵奢之子赵括,赵括也因为这战失败被称为是“纸上谈兵”的典范。

那么,赵国为什么要中途换将?赵国又是为什么战败了呢?



01

长平之战,中国史上最波澜壮阔的战争!

如果我们复盘长平之战,其实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虎口夺食

在公元前260年,秦国奉行范雎“远交近攻”的策略,派王龁攻打临近国家韩国的上党,而上党的守将冯亭知道自己打不过秦国,但又不想这么便宜了秦国,于是转将上党献给了赵国。

赵孝成王听了以后,找来叔叔平阳君赵豹商量,结果被他给浇了一盆冷水,告诫他不要想着白得利益,更何况这还是虎口夺食呢。

可是年轻的赵王并不甘心,他又找来了平原君赵胜和赵禹一起商量。结果两人都认为可以,上党这么个好地方,不要白不要,反正赵国和秦国本来就是世仇,为什么不拿下呢?于是赵王就派平原君赵胜去接收了上党。


第二阶段,坚守不出

在公元前261年4月,被抢走嘴边肉的秦国王龁带兵进攻上党,赵国这边派出老将廉颇救援。结果当时上党已经被攻陷,而两军第一次遭遇战发生在玉溪河谷,赵裨将茄被斩杀,赵军初战就被打败了。

初战不利的廉颇于是被迫往长平方向退却,坚守在百里石长城,利用地利优势形成全线布防,居高临下抵御秦军,任凭秦国怎么约战,都拒不出战。

第三阶段,伐交用间

在正面战场打不开局面、后勤补给线长压力大的情况下,秦国开展了一系列软实力攻势:先是利用赵国派使者入秦和谈的时候示好赵国,让其他诸侯国害怕秦赵勾搭而不愿出兵支援赵国;同时秦国还派出间谍,在赵国的首都散步谣言,“秦国害怕的只是名将赵奢之后赵括,廉颇也就那水平了,早晚他就会投降了。”

年轻的赵王由于一来前方战线吃紧但老将廉颇却始终坚守不出,他在后头每天就看见伤亡人数不断上涨;二来如此战争损耗下后勤压力也真是很大,所以力排众议换上了年轻的将领赵括。


第四阶段,风暴前夜

公元前260年夏天,接管长平四十五万大军的赵括,第一件事是先把原有的军事部署和防守策略改掉,并且撤换了大批中下级的军官,同时开始收缩兵力准备主动出击,力图一战歼灭秦军。

而赵括不知道的是,秦国已经悄悄把主将由王龁替换成了武安君白起。白起一方面针对赵军的动作将丹河东岸的天然高岗建立长达十八公里的主阵地;一方面安排了两支队伍,其中一支两万五千人马准备切断出击赵军的退路,另一支五千骑兵用来切断留守赵军和出击赵军主力的联系。

紧接着按着白起的指令,秦军的先头部队假装战败,将赵军主力吸引到秦军预防的战场。不知中计的赵括到了后全力猛攻秦军阵地,但顽强的秦军在短时间内让赵军根本难以攻破。

这时候埋伏的两支队伍依计行事,赵军完全被切成两段,最后赵军出击的主力失去了后勤的保障,而留守的部队空守粮草辎重却根本不敢增援。于是秦军开始从两翼攻击赵军,赵军最后被秦军压缩在了将军岭与韩王山所之间的一片山谷里。

第五阶段,举国而战

被困的赵括下令部队原地筑垒防御等待援兵,秦军乘势将赵军合围在谷地。赵军主力被围的消息报到了秦国和赵国,两方开始了新一轮国力的角力。

赵王遣使求救附近的楚国和魏国,但由于楚、魏听到的是赵国使者在秦国大受礼遇的消息,根本不愿出兵,于是赵王只能从本国抽调部队赶往长平。

另一方面,得知赵军主力被围,秦昭襄王亲自赶到河内郡,给所有的郡民赐爵一级,并下令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男丁都要出征支援长平,这使得赵国的援军完全被阻隔无法前来帮助。

该年9月,被围46天的赵军开始突围,结果赵括被秦军射杀,赵军伤的伤,饿的饿,只能全体投降。

但庞大的降兵队伍令白起感到忧虑,于是他假意用好酒好肉安抚降卒,承诺年轻的会带回秦国,老弱的会放回赵国。但是到半夜的时候白起却下令所有秦兵以白布裹头,吩咐“头上没有系白布的都是赵人,要全部杀光”。于是一夜之间所有赵国降卒全部被杀,只留下240个年幼的赵兵故意被放回去,从而威震六国。

当数十万赵卒被杀的消息传回赵国,整个国家“子哭其父,父哭其子,兄哭其弟,弟哭其兄,祖哭其孙,妻哭其夫,沿街满市,号痛之声不绝”。

自此长平之战结束。

02

以强胜弱,其实是一场并不意外的失败。

回顾长平之战的惨烈,不只是中国史上空前绝后,世界史上也是非常罕见,以至于不少西方的学者对于长平之战的赵国死亡人数表示根本不可能。但是,不管具体的数字多少,这场战争的成败得失还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

一、即使不上赵括,赵国战败也是大概率事件。

《孙子兵法》告诉我们,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

其实,秦赵两国本来综合实力相关就很悬殊。秦国从秦孝公(在位24年)迁都咸阳、推动商鞅变法以来,历任秦惠文王(在位27年)、秦武王(在位4年)一直到主导长平之战的秦昭襄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候没有出过昏庸的国君,国家整体都在不断发展积累实力,秦军到处打仗基本都是别的国家”多少城池被攻破,多少城池被用来割地求和“,秦国是一个强大的“虎狼之国”,已经是强大到要六国联合起来才能抗衡,所以这不过是“强者恒强”的胜利。

反观赵国,自三家分晋立国以来,凭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让国家的军事实力达到顶峰,再加上赵国也注重用贤任能,所以像肥义、楼缓、蔺相如、虞卿、赵胜、赵奢、廉颇、李牧这样的良相名将辈出,所以也迅速成为了有实力和秦国叫板的六国主力担当。

但军事实力的强大不代表国家真正的强大,强大应该是方方面面的综合实力强大。强大的赵国抗衡秦国就像美苏争霸中的美国和苏联,综合实力还是相距甚远。

二、让赵括背锅之前,赵王才是惨败的第一责任人。

任何的失败,主要的责任首先都是领导者的责任。

在战国的中后期,传统的强国如魏、齐、楚都在衰弱,而赵国的迅速崛起一方面让秦国忌惮,其实另一方面也让其它五国担忧。而没能看透这一层微妙关系的赵王,自恃军事实力强盛而没有外交举措准备,最后被打的满地找牙而周围人都只是在看笑话,是为第一败。

同时,年轻的赵王对于“友军”送上门的肥肉(上党农业资源丰富,同时对于赵国军事防御来说是天然屏障)没有基本的警惕,见利就欣然接受,从而轻易的将战争之祸引到自己的国家,是为第二败。虽然从长远看,秦赵两个军事大国早晚难免一战,但谁准备的更充分,谁更主动的安排战争,谁才更有胜算。事实上,在赵王和平原君讨论是否接受上党的时候,他们只是简单的分析了万一秦军打来,赵军能否守住,而没有通盘考虑,真是“见小利而忘命”!

另外,把错误的人放在错误的位置上,则是领导人用人识人的罪过。某种意义上说,四十万赵军的性命,是赵王的焦虑症害死的。赵王在后方看到老将廉颇一味的坚守,军队和后勤消耗很大,于是就要求主战,这是违背军事战争“君命有所不授”的基本原则。而在选人上,名相蔺相如曾经非常直白的告诉赵王,赵括这个人不行,“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不仅如此,当时连赵括的母亲赵母也极力反对,认为赵括和他爹赵奢水平差别太大了,“父子异志,愿王勿遣。”但是,赵王却没有人才的判断力,强行让年轻且没有指挥过如此大规模团战的赵括上阵执行自己决战的命令,是为第三败。

有此三败的赵王,无疑才是长平之战的第一罪人。

三、赵括得背的锅,是他竟然能让失败惨烈到如此“难以置信”。

事实上,败给几乎从未失败的战神白起,对于年轻的赵括来说并不丢人,也并不奇怪。但是他却把一场大概率的失败,上升到了小概率的完败,则真是蠢到家了!

古时打仗不像今日信息发达,临阵换帅是大忌,这就在于军队内部的军事号令依赖于将士的配合。但赵括到了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关键将领换了,从而来树立自己的“控制权”。从这一点就看出了赵括是书呆子不是名将。如此换人确实可以增强他到中下级将领这一级的指挥权,但却有极大的风险失去中下级将领到士兵这一级的指挥权,后来赵军的战斗力下降和被大量斩杀,与此不无关系。事实上,三国时期陆逊奉命阻击刘备时,也遇到了下属多为老将难以服管的问题,但他却选择了自己忍辱负重,就是明白不能轻易让军事有管理瘫痪风险的道理。

其次,赵括作为将领,犯下最大的战之罪,就是“全军覆灭”。诸葛亮六次北伐,每次打不一小会,看着打的不好,打的不合适了就撤退,就在于知道蜀国就这么点兵,自己不能糟蹋了,因为一旦出点什么问题,国家就危矣。但是赵括却不顾一切的在自己刚接受国家军队绝对主力的时候全军出击,并且让全军从处于有利之地进入绝境之地,真是国之灾也!

“嘴上口若悬河但实际军事无能;坑完自己再坑家人、坑战友、坑国家”的这口锅,赵括还是得自己来背。

03

思想巨人,赢得了口舌却失去了灵魂!

其实现实里那些嘴上逞能的人,也通常没有什么真本事。

如果我们用“孙子、孔子、老子”三家去看,会发现赵括的失败完全是必然的,只是赵王的帮助下将他的这种无能放大了:

孙子悟到:☆

近年来,帮助赵括军事能力洗白的论述很多,但是真正有客观论据的少,很多只是情感的寄托。

《孙子兵法》开篇第一句,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对于战争要有清楚的认识,要有畏惧之心,因为这不是闹着玩的,不是瞎比划、搞辩论,而是赌上军人性命、国家命运的博杀。

可惜,赵括这个官二代没有,因为他是一个无所不能的“键盘侠”。

这点除了蔺相如看破了,赵括的父亲也看的很明白。

赵奢是这么说的,“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可以说,这一点上看,赵括连兵法的入门都没有。

孔子悟到:★★

司马迁在《史记》里曾经给了赵括这样的评价:“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事实上,年轻的赵括由于真正的军事战斗经验有限,所以在“辩论”的时候反而能驰聘的更为大开大合,他就曾经在公开场合和父亲赵奢,说的赵奢面红耳赤、无法应对。

所以,赵括自以为自己有才华,为了让自己扬名天下,赵括连父亲赵奢也不放在眼里,不惜狂逞嘴上功夫,真是“巧言令色,鲜矣仁”啊!

老子悟到:★☆

关于赵括的思想水平,赵母曾经对赵王说过这样的话,“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父子异志,愿王勿遣。”

也就是说,当赵奢为将的时候,赵奢会把得到的奖赏给予一起出身入死的将士,并且自己亲自给众将士们端茶倒酒,而且管理军队以后家里的事情也就不再过问了;反观赵括,自己当官了就高高在上,底下的人都不敢抬头看他,主上赐予的奖赏他都自己藏在家里,并且到处去看到好的房产田地就去购买。

《道德经》有云,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可见,赵括这个人,还处在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人利益之上,处众人之所善的情况,又如何带动他人做到上下一心呢?

所以,宋朝徐钧的诗或者真是赵括一生最好的注解了吧:

“少年轻锐喜谈兵,

父学虽传术未精。

一败谁能逃母料,

可怜四十万苍生。”


格子里的晚夜


辽沈战役的黑山阻击战,小时候听一个老兵讲的,他就参加过。(当时为了防止廖耀湘兵团撤回沈阳,林彪在黑山一带布防,当时国军黑压压一片,没命的往上冲啊,战到白热化。刚开始解放军包围了国军,国军又上来一匹包围解放军,解放军增援部队又包围了国军,国军又上来包围解放军,打的是里三层外三层。国军为了撤回沈阳派了飞机,也分不清谁是谁了,就是炸啊,死老多人了)这个老兵很幸运活了下来,原因是他三天三夜没睡觉躺到弹坑里睡觉了。打扫战场时解放军还以为他死了,听到打呼噜声才把他喊醒的。他一边讲一边汗都从脸上流下来了


壶中壶


历史上有一场战役,生还率只有百分之三,活下来还不缺胳膊断腿的不到百分之一,交战双方死亡人数超过两百万,城市原来有居民50万,交战过后全城居民只剩下三万五千名,这场战役就是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最惨烈的在于巷战,苏德双方的军人在斯大林格勒城内用血肉争夺每一所住宅,当时战报都是这么写——我们已经占领的厨房,但是客厅还在敌人手里。


“顿河!顿河!我是大鲟鱼!请求炮火支援!请求炮火支援!坐标:xxxx”
“收到!...等等,大鲟鱼同志,这里显示是我们的地盘!”
“是的!但是德国人马上要攻进来了!请求炮火支援!立刻!马上!”

“我全都明白了。兄弟,永别了。”

当时的苏联兵工厂,所有的工人都是背着武器生产,十几米外就有兄弟部队和敌人在交火,工人随时要停下手里的生产任务,扛枪与敌人开战。敌人不进攻的时候,工人们继续生产,很多时候,坦克刚下流水线就马上开炮冲向战场。


在斯大林格勒没有前线后方的区别,只要还活着,就要随手捡起武器厮杀,周围没有一个人能活过五天。


斯大林格勒战役把整个斯大林格勒轰成了渣,当时的人们面对满地尸体已经无动于衷,只能就地掩埋,战后还经常能大规模挖出双方士兵的尸骸。




老兵不死!


西山讲历史


朱德指挥的三河坝战役是我军历史上一次比较惨烈的战役。这次战役虽然规模不大,3000对2万,时间不长,只有3天,但从这次战役中走出了共和国3位元帅:朱德、陈毅、林彪,2位大将:粟裕,许光达,1位上将:周士第。

1927年10月,南昌起义部队到了广东大埔县的三河坝,为了确保主力部队南下,周恩来命令朱德率二十五师3000人在三河坝阻击国民党钱大钧部约两万余人的进攻,阻击时间为3天。当时二十五师师长是周士第,党代表李硕勋。林彪、许光达是连长,粟裕还是一名班长。

战斗中,朱德、陈毅亲临一线,身先士卒,冲锋陷阵。 在敌众我寡、弹少援绝的险恶情况下,我军以一当十,血战三昼夜,敌人以炮火狂轰滥炸,我军依托壕沟阵地,一次一次打退敌人的进攻,许光达、粟裕先后负伤。共产党员、三营营长蔡晴川,是黄埔军校三期生,在笔枝尾山战斗中,带领全营200多名官兵断后,全部壮烈牺牲。

在完成掩护主力转移的任务后,朱德下令部队撤出战斗。此役消灭敌人1000多人,但我军也损失了(死伤俘散)约1800多人。

后来,经过天心圩整顿,朱德、陈毅率领这支800多人的队伍上了井冈山,实现了伟大的朱、毛会师。

参加 南昌起义的肖克上将对三河坝战役曾这样评述:“没有三河坝战役,便没有井冈山会师,没有井冈山会师,罗霄山脉(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及其对南方游击战争的影响就不会那么大。”





zj史海拾贝


血战双堆集。

1948年11月25日,刘邓中原野战军以7个纵队的兵力,将从永城南进的国民党黄维第12兵团4个军11个师的12万人马包围在以双堆集为核心的纵横7.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

此时的黄维兵团,虽称不上所向披靡,但也实实在在地算得上兵强马壮。其所属的第18军是国民党头面人物陈诚赖以起家的核心班底,号称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第18军老军长、第12兵团副司令胡琏更是与华东野战军交手多次,被称为“狡如狐、猛如虎”的悍将。

不料,11月27日,中共地下党员、第85军第110师师长廖运周借着突围的机会率领师部和2个团5500多人战场起义,这无疑给了信心满满的黄维当头一棒。

到12月初,黄维以第18军守平谷堆、尖谷堆(此即“双堆集”之由来),以第85军守腰周围、李庄地区,向西防御,以第14军守张围子、杨四麻子地区,向东防御;以第10军守马围子至杨庄、李庄间向北向南防御。兵团部设双堆集以北。依托村庄构筑了大量地堡群,并利用汽车和沙袋,甚至尸体筑成防御工事,妄图死守。

双堆集之战最为血腥的一天从12月9日中野进攻双堆集南面的大王庄开始。防守大王庄的是第18军第33团,该团部队骨干坚韧、训练有素,战术水平极高,全部由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组成,是国民党当时最为精锐的部队之一。

胡琏

进攻大王庄的是华野7纵20师的两个主力团:58团和60团,两个团兵力合计超过6000人,且大部装备了缴获的美式武器,士气高昂。9日下午,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华野在付出重大伤亡之后占领了大王庄。

深知大王庄失守将会把第12兵团带入绝境的胡琏闻讯大为震惊,连夜命令第18军部队不惜一切代价夺回大王庄,并投入了第12兵团剩余可用的全部重型火炮。10日晚上零点刚过,大王庄内的解放军7纵第59团还没来得及盖好掩体工事,就遭到了国民党军暴风骤雨般的重炮轰击。数百门各式口径大炮在短短50分钟内便在狭小的大王庄倾泻了数千发炮弹,第18军出动一个营反击大王庄,被解放军击退,随后胡琏将剩余的坦克也全部投入到大王庄,10日上午,大王庄被国民党军夺回。

12月10日,华野,中野陈粟、刘邓首长和黄维、胡琏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大王庄这个只有四十多户人家的小村庄。中午,中野6纵46团,华野7纵59团、60团的两个多团兵力,又向大王庄发动反击。

王近山

中野6纵的司令是王近山,对,就是那个号称“王疯子”的王近山。华野7纵的司令是成钧,他也是实打实的开国中将。

一方是志在必得,一方是退无可退,双方的战斗很快演变成了白刃战,第18军将所有可用的人员全部投入大王庄战斗,解放军也不断增兵。激战至傍晚,战斗已经演变成了比谁更疯狂,国民党士兵刚刚在喷火器的掩护跳进烧焦的堑壕,转眼就被解放军士兵用炸药包和集束手榴弹赶了出来;士兵们端着刺刀刚刚战到一起,覆盖的炮弹就把他们无差别变成血沫……据幸存者回忆,整个庄内已经没有一座完整的工事,每一平米土地都有数十块弹片,战壕和工事内尸体相叠三层,人在堑壕内走一圈后,壕底的血水之多足以浸湿裤腿。

到夜间,第18军的精锐消耗殆尽,华野7纵也是连警卫连都冲了上去,随着最后一声枪响,解放军重新占领了大王庄,而黄维兵团的命运也就此注定,在大王庄,国共两军的伤亡合计达到了一万多人。

当晚,负责驻守大王庄附近小王庄的第85军第23师师长黄子华在望远镜中目睹了大王庄一昼夜激战后,心理防线崩溃,率部投诚。

三天之后,12月15日,黄维兵团被解放军基本全部歼灭。此役,国民党军伤亡4.6万余人,被俘4.6万余人,伤亡与被俘人数之比达到了惊人的1:1。而解放军的伤亡也达到了25000多人,占到淮海战役总伤亡人数的19%。


每日一段历史


长津湖之战~抗美援朝中超越极限的严寒之战,中美两国都不愿提及的惨烈血战。

1950年冬,中美两支王牌部队在此展开了激烈厮杀,其惨烈程度史上罕见,被称为“中美两国都不愿提及的血战”。亲历过那场战役的迟浩田将军曾说过:“长津湖战役已经过去60多年了,却至今让我刻骨铭心。”

长津湖之战,又称长津湖战役或长今湖战役(韩语:장진호 전투;英语:Battle of Chosin Reservoir),是朝鲜战争第二次战役中一场决定性战斗,为朝鲜战争的东线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秘密参战以后不久,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悄悄渡过鸭绿江,进入北朝鲜东北部,在朝鲜东北部之长津湖包围联合国军,令长津湖地区的美国第10军十分意外,双方随即在严寒气候下展开一场历时17天的残酷战斗。在1950年11月27日到12月13日期间,爱德华·阿尔蒙德少将指挥30,000人的联合国军部队(绰号长津精英)被宋时轮指挥的大约67,000人的中国部队包围。虽然中国军队成功地包围了联合国军,并且有人数优势,但中国军队因为冻伤、补给不足及武器装备劣于美军而受到各种严重损失,战斗后期联合国军突破包围圈撤退。第10军从兴南港的撤离,标志着联合国军完全撤出了北朝鲜。

战役打响时,长津湖地区零下40度,号称50年不遇。

  志愿军第九兵团是在很仓促的条件下来到朝鲜的。久居江南的战士们身着单衣,原定在辽阳、沈阳换发冬装,因军情紧急,来不及换装就直接奔赴朝鲜。结果,入朝第一天就冻伤800多人。

  在这样极寒天气里,9兵团的官兵们没有冬装,没有手套、帽子以及棉鞋等冬天的必需品,每个班十多人只有一两床棉被,夜间,战士们只好将这一两床棉被摊在雪地上,十多个人挤在棉被上互相搂抱取暖。  

中弹倒地的伤员因为寒冷和伤痛不停地颤抖,不久就逐渐昏迷死去。战斗中大量志愿军战士在冲锋时突然倒地而死(不是被击中),他们饥寒交迫的身体,已无法忍耐这种超过极限的生存环境。

  宋时轮后来在回忆录中认为,长津湖战役“其艰苦程度超过长征”。

  当然,美军也好不到哪去,陆战1师逃到咸兴的时候,随行的汽车装满昏迷不醒的重伤员,有的人干脆被绑到汽车散热器上,冻得像一块块坚硬的木板,身上满是未凝固就冻成一团的粉红色血块。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抗美援朝战争同样影响到当时中国的外交地位和国际形象。

  本来对中国参战不乐观的斯大林得知战况后,也为之动容。他对下属说:“必须迅速在1951年3月前完成向中国同志36个步兵师的全部装备订货,还要立刻送去3千辆汽车。”  

此战役对志愿军来说是一场大捷,虽然付出了巨大伤亡,且有美国军队突围,但志愿军成功地将联合国军驱逐出朝鲜的东北地区,所以此战役及在西线的胜利,是中国军队对西方国家军队在主要战役的第1次胜利,扭转了朝鲜战争的大局。

这场战役极大地暴露了志愿军后勤弱的特点,冻伤减员达兵团总数32.1%。在战场上甚至有部分阻击阵地中的志愿兵士兵全员冻死的事例。

中国在战役中掳获的美国陆军第31团团旗,至今还陈列在北京的军事博物馆中,以纪念这场战役。

志愿军虽在长津取得局部的胜利, 但这胜利来自巨大的代价。随着美国第十军和韩国第1军的突围,中国的长津设想没有实现。 同时,作战和极差的后勤保障导致的严重伤亡摧毁了第20和第27军所属的8个精锐师大部。这8个师中,2个师被迫解散, 并且直到1951年3月第9兵团才恢复其常规兵力并形成有效战力。在1951年初由于在朝鲜的中国军队有近40%缺额,中国军队在长津的重大损失最终使联合国军部队在朝鲜站稳了脚跟。





道闻四海


讲到那些战例打得惨烈,应该算上三野的淮海战役外,就四野的塔山狙击战与黑山狙击战,及四战四平战役咯。

众所周知,塔山狙击战是在没有任何山地作屏障的海岸村庄进行的,据战后调查报告说,整个塔山阵地被国民党军的炮火轰炸的有19多厘米的酥松层。

黑山狙击战虽然是阻击正在撤退的大部队,但先到黑山的解放军仅一个师,且黑山也不外100多米高。而被阻击的东进兵团却有10余万。有报道说:整个黑山主阵地的山头都下降了近10米至多。因为敌方毕竟还是国民党军的五大主力之一耶,紧要关头的拼命战术与武器的先进可见一斑。

四平战役,由于四平市是东北南北通到的主要战略要地之一,地势险要可见一斑。在东北国共战争里,四平先后进行了四次激烈的争夺战。即使如此,前二次的争夺由于林彪部队刚到东北与攻城战准备不足,失败了。第三次四平之战东北野战军就完全有了必须占领的决心。可是难以想象的是,国民党军的驻守将领却是著名狠将陈明仁将军。战斗开始一段时间里,尽管陈明仁将军机智勇敢,但在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李天佑将军为总指挥的10余万解放军将士猛烈机智的攻击下,国民党军仅剩下陈明仁将军指挥部附近的一些阵地了。出于解放军的攻势凶猛,陈将军最后不的不使用一招毒法,把作为军队粮食的大豆(美国援助的)全都倒在了阵地前沿的斜坡上,是解放军的进攻受到极大阻碍。与其攻防激烈的同时,四平附近的国民党援军在杜聿明的死命令下,支援陈明仁将军的部队,是以国民党新编第六军为首的机械化部队,也迅速向四平合围过来。最后出于解放军的安全考虑,林彪还是下令从总攻陈明仁指挥部的阵地上后撤了。就这样,虽然陈明仁部队几近被消灭,但解放军还是损失几万人将士。其惨烈程度可见一斑。我曾经说过一句:如果当时四平第三次争夺战的国民党援军像淮海战役中的国民党援军一样的态度,也许就没有第四次的攻打四平战役咯。

也正是有了四平攻防战的经验,东北野战军才有了后来的锦州胜利及天津战的胜利。锦州的胜利是改进了野战军所有炮火的使用方式;天津战场更适应用了炮火与坦克的配合。


用户上坪农夫


解放战争末期,共产党和国民党在福建金门爆发的金门战役,虽然战斗规模不大,但是特别惨烈,也是解放军少有的败绩,损失特别大。

1949年10月下旬,率属于三野第十兵团的二十八军,在副军长肖锋的指挥下,发起金门战役。当时非常缺乏船只,二十八军只募集到了300余艘小渔船,这300余艘小渔船先配发给首批登岛的部队。

午夜时分,解放军首批攻入金门的部队,遭到国军的猛烈反击,几乎难以建立滩头阵地,更糟糕的是渔船全部搁浅,无法返回接送第二批部队登岛。

国民党海军的几艘军舰也加入战局,攻击搁浅解放军的部队和船只,导致渔船全部被摧毁。当时火光冲天,对岸的肖锋目睹此景,当场昏死过去。

天亮后,国民党军装甲部队在国民党海军军舰的配合作战下,开始打扫战场,并对幸存的解放军部队进行攻击。首批登岛部队全军覆没。

随后,解放军第二批部队登岛增援,但是由于双方力量对比悬殊,未能改变战局,而解放军增援部队也被国军围困在山野,无法有效反制国军。约1300余人的解放军部队突围到海边后,因为没有船只渡海,不是被俘就是牺牲。

金门战役持续了3天,解放军伤亡惨重,未能完成攻克金门的任务。解放军9000余人登岛作战,其中战死约7000人,其余人员全部被俘。

解放军13名团职(正团+副团)军官中,牺牲3人,自杀1人,被俘7人,失踪1人。

此次对决,解放军出动9000余人,而守卫金门岛的国军却有5万余人,而且还有军舰支援。解放军对金门守敌严重估计不足,而且登岛作战的3个团,不属于同一个师,也没师级干部随同登陆指挥。另外解放军缺乏渡海作战经验、严重缺乏船只。这些都是失败的重要原因。


袁卫宇


昨天恰好回答了一个类似的问题,今天可以再复述在这里。

在人类历史上,敌对双方交战,可以形容为极其惨烈的战役有很多,我们今天只能从零星的历史资料中加以研究和考证,至于哪个程度更惨烈,当然是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出不同的答案。所谓交战艰难和惨烈程度,恐怕交战双方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夸大更有利于自己的战报结果。我们只能从伤亡程度、双方战报,找出相同和相近的共识点加以确认。下面我们根据这一原则试举几个被认为更为惨烈的战役:

长平之战:这是我国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的战略大决战。赵军战败约45万人被坑杀,惨烈程度空前绝后。此役加速了中国历史的前进历程,是结束战国纷争局面的最后转折点,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最大,也是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索姆河战役: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血腥的战役之一。在五个月时间里,英法联军与德军在15英里宽的前线上展开了一场惨烈的消耗战。参战双方伤亡约134万人,其中英军45万余人,法军34万余人,德军约53.8万人。英、法军未达到突破德军防线的目的,但钳制了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大大削弱了德军实力。


凡尔登战役: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德、法两军死亡超过25万人,50多万人受伤。伤亡人数仅次于索姆河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从此协约国开始逐渐取得战争主动。


斯大林格勒战役: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前苏联卫国战争的转折点,也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战争转折点,也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和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此役历时六个半月,战争中总伤亡人数估计超过200万人。战役以参战双方伤亡惨重及对无辜平民的漠视而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著名战役。


上甘岭战役:相比于前边的几例战役,上甘岭战役在兵员投入上和规模上无疑要小得多,但这并不影响其作为极其惨烈的这一特点,单就参战人员的难易和惨烈程度来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足。向来被认为是举世闻名的经典战例。上甘岭战役中,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几乎弹丸之地的约3.7平方公里志愿军阵地疯狂进攻。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最高水平。志愿军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战士们隐身的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双方持续鏖战43天,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志愿军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最终敌人也没能够攻下阵地。战役结束,联合国军自认共伤亡15000人,其中美军5000人,韩军10000人;志愿军共伤亡11500人,其中阵亡4838人,伤6691人。此役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军威,自此美国被迫重回到了谈判桌上。


大国史记


1 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地点:

中国上海

结果:

日本获胜,上海沦陷

意义:

粉碎了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时间:

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12日

主要指挥官:

蒋介石,松井石根

伤亡情况:

中国宣布伤亡30万人,日本宣布伤亡4万余人

2

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是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展开的一场战役。

上甘岭战役中,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1]

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最高水平。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2]

战役的第二阶段就是最艰难的坑道斗争阶段,597.9高地共有三条大坑道,八条小坑道和三十多个简易防炮洞。当时三条大坑道和五条小坑道都在守备部队控制下,其中八连进入的一号坑道是主坑道,位于1号阵地下,是最大的坑道,呈“F"形,全长近80米,高1.5米,宽1.2米,左右还各有一个叉洞,顶部是厚达35米的石灰岩,坑道的两个洞口都向北朝着五圣山方向。[3]

名称

上甘岭战役

地点

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村庄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

时间

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

参战方

中国人民志愿军,“联合国军”

结果

中国人民志愿军胜

参战方兵力

志愿军4.3万人

“联合国军”4万余人

伤亡情况

志愿军伤亡1.15万

美韩军伤亡1.5万[4]

主要指挥官

秦基伟,崔建功,李德生

联军指挥官

詹姆斯,史密斯,丁一权

英文名称

Battle of Triangle Hill

战役意义

迫使联合国军停止进攻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