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教師強烈要求取消職稱評定,假如真的取消職稱評定,教師工資該按什麼標準來確定?

與狼共舞的歷史和旅行


個人認為,未來的某一天,職稱是肯定會取消的。

原因也很明顯。

第一:滋長了教育的腐敗。

這個是毋庸置疑了,為了職稱,多少老師和領導幹著見不得人的勾當,嚴重損害了教師的形象。

第二:老師教書育人的本質發生了根本的改變。

現在的老師,窮極一生的目標就是為了評個高級職稱,只要職稱評上,就一勞永逸。

我們做老師的本質工作是什麼?難道不是教書育人嗎?可現在的老師有幾個人在認真教書育人?為了榮譽,為了課題,為了職稱,有幾個人是真正為了學生?

老師帶著太功利的心教學,本身就是極不科學的。

第三:職稱差距太大,人為製造不公平。

縱觀每個學校的老師,其教學水平本身差距並不大,但因為職稱的不同,工資待遇卻相差極大,公平嗎?

難道職稱是為了凸顯某一部分人的與眾不同?但這一部分老師真的有那麼優秀嗎?

所以我預測,未來的某一天,職稱是一定會取消的,也是必須要取消的。

那麼取消了職稱,按什麼給老師發工資呢?個人認為,按工作量、崗位和教齡最公平。

按工作量和崗位,在學校實際是最明顯的。

一線教師的工作量最大。一線老師中,班主任最累,其次是語數外老師;再其次是考試科目的老師,然後是不考試科目的老師,最後是後勤人員。

作為學校領導,可按領導系列核算,校長、副校長、主任等等。

唯有如此,才能體現多勞多得,不勞不得的分配原則,也最能體現公平與合理。

現在的學校,養老人員太多了。不帶課的,帶幾節不考試的課,每天在學校就像在養老院一樣舒服,幾乎沒有任何壓力,沒有任何事情,這些人和語數外老師掙著同樣多的錢,有的甚至比語數外老師掙的還多,公平嗎?大家心裡怎麼會平衡?

教育要想良性發展,必須建立一個科學公平公正的評價激勵制度,而不是現在的大鍋飯政策。很多老師不是不努力,而是質疑我為什麼要努力?

我們的教育真的不能再這樣了,大國崛起,全看教育,教育崛起,就看職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