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野與格局:杭州高新區(濱江)努力探索製造業高質量、新發展

视野与格局:杭州高新区(滨江)努力探索制造业高质量、新发展

馬曉才 攝

一夜春風,又到了最美跑道櫻花盛開的季節。

3月17日,已是綠意盎然的富春江畔,迎來了杭州高新區(濱江)富陽特別合作區項目簽約暨集中開工儀式。3個製造業項目和7個公建及基礎設施配套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453億元,還有4個產業項目簽約。此次多個新制造業項目集中籤約、集中開工,標誌著特別合作區建設新制造業先行區走上了高質量建設的快車道,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建設在新制造一端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儀式安排在這一天舉行,很有看點。因為就在前一天,即3月16日,全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杭州召開。會上,車俊書記代表省委提出了到2035年,浙江省基本建成全球先進製造業基地的奮鬥目標。

製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一個大國,如果沒有強大的製造業支撐,就會缺乏持久的競爭力。因此,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戰略高度,對加快製造強國的建設做出了戰略部署。省委提出建設全球先進製造業基地,是對習近平總書記決策部署的再推進、再深化和再落實,是推進“八八戰略”再深化,改革開放再出發的重要舉措。而作為以先進製造業立區的高新區(濱江),正在乘著東風,迎春綻放產業新動能。

杭州高新區(濱江)富陽特別合作區於去年8月掛牌。高新區(濱江)側重招商引資和科技支持,富陽區側重要素保障,分工明確、優勢互補。這是浙江省唯一的跨區域特別合作區。合作雙方,超越了傳統的以地域為界,各自為政的固有模式。打破了技術保守、資源保留、富餘項目雪藏,以鄰為壑的陋習。把目光投向全球科技與製造業競爭的前沿,而不計較一區一地域一時的得失。就高新區(濱江)而言,既解決了發展空間侷限的當務之急,也解決了科技輻射、產能輸出不暢的“成長的煩惱”。資源向優勢企業、優勢區域集中,這是經濟學常識,而優勢企業、優勢區域利用自身優勢,與同樣含有優勢的地域結合,嫁接出更大的優勢,這是高新區(濱江)告訴我們的新常識。著眼於全市域、“一張網”、“一盤棋”,進而結網成片,共同把杭州打造成先進製造業之城,這是高新區(濱江)人的格局。

在全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發佈了“畝均論英雄”的榮譽榜,杭州高新區(濱江)有6家企業入選“畝均效益領跑者”企業、7家入選“雄鷹行動”培育企業、3家入選“隱形冠軍”企業。前不久,浙江省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公佈了2019年分領域分行業畝均效益領跑者名單,其中,杭州高新區(濱江)位列全省高新區畝均效益領跑者榜首。時間再往前推,自2016年以來,杭州高新區(濱江)一直是全省的示範區,畝均效益名列全省第一。持續領跑的背後,是杭州高新區(濱江)對於高質量發展一以貫之的追求,是打造數字經濟和新制造業發展“雙引擎”,加快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的抱負與願景。

视野与格局:杭州高新区(滨江)努力探索制造业高质量、新发展

張輝攝

在杭州高新區(濱江),時時處處能感受到高質量發展製造業的緊迫感。3月18日,全區擴大有效投資工作推進會召開,會議透露出的信息讓人心潮澎湃:2020年,杭州高新區(濱江)將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抓住項目“牛鼻子”,保持有效投資合力增長,完成全區投資總量320.8億、增速10%的目標任務。

會上還進行了總投資76.5億元的項目雲簽約:螢石網絡、創業慧康、啟明醫療等企業帶來8個簽約項目,包括心血管疾病介入診療器械產業基地、實時智能技術研發與產業化基地、全球金融科技產業基地、智慧物聯產業基地等,這些都是清一色的新制造業項目。會議強調,高新區(濱江)將發揮重大項目對產業佈局的引領作用,積極培育和壯大產業鏈上下游,注重數字經濟和新制造業的補鏈強鏈,加大招引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生命健康等新風口、新領域項目,努力形成重大項目“竣工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的良好格局。

一個好的項目落地,能帶動一條新的產業鏈;一批好的項目落地,能造就一個新的增長極。這是杭州高新區(濱江)產業發展的路徑。敏銳捕捉新的風口,數字經濟與製造業相互融合,這是杭州高新區(濱江)新制造業發展的“公式”。在此邏輯下,走向先進、邁向高端;“開疆拓土”,未雨綢繆。

2020年開年,新冠疫情對中國經濟和社會造成了巨大沖擊,目前,又在除中國以外的世界多地肆虐。杭州高新區(濱江)同樣面對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滯漲的嚴峻考驗,但他們的著眼點則放在疫情造成的全球製造業的分化和疫後產業格局的重構上。以開放的心態,包容的胸懷和嚴謹的作風,抓住疫情留下的彎道超車的“窗口期”,逆風啟航,捷足先登,將努力構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區域創新經濟體,力爭成為新時代國家高質量發展標杆,為建設創新型強國打造中國方案、浙江樣本、杭州經驗的濱江精華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