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抗疫,河北為防控3區疫情選擇繼續延期開學,這樣情況下會不會在今年高考實現京津冀協同招生?

鄭極夫


“京津冀協同抗疫,河北為防控三區疫情選擇繼續延期開學,今年會不會實現京津冀高考協同招生?”



協調抗疫,必須能夠做到。“理想豐滿,現實骨感”,為了抗疫一起吃苦奮鬥不難,共同分享教育成果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一、京津冀協作抗疫,天時地利人和

前幾天,新華社刊發一篇報道《攜手下好“一盤棋”——京津冀戰“疫”進行時》,提出要突出抓好北京等重點地區疫情防控,完善京津冀聯防聯控機制。

京津冀三地地緣相近,文化相通 、優勢互補,合作歷史悠久,共同抗疫是現實的需要。

目前的協作抗疫中,首先就是施行三地健康碼互通互聯,三地聯手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形成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協調機制。


二、三地高考政策環境不同,協同招生目前只是美好願望

因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需要,三地的協作出現了嶄新的局面,疫情防控也會讓三地聯繫更加緊密。

近年來,不少京津冀地區的人民,尤其河北地區人民希望能搭上京津教育事業發展的快車,尤其是高考,能與文化教育資源豐富的北京天津協作。

近年的人代會上,有代表提出三地統一高考的建議。但是大家都知道,三地的高考政策,錄取制度,錄取比例都有明顯不同。短時間內統一,很難均衡各方利益,有許多現實問題。教育部的回應也是,目前不適合三地統一高考。

再者,國家也沒有出臺京津冀統一高考的相關政策。三個省市各省份都有各自的高考改革方案和具體實施方式,不具備統一高考的基礎,也就不具備統一錄取的條件。

所以說,三地高考協同招生,目前還只能是一個美好願望。


【小結】

今年的協調抗疫工作,會讓京津冀三地的協作更加緊密。相信將來某一天,各種條件成熟的時候,那時能實現三地高考協調招生的願望了。


西喬教育觀


我是河北的家長,地處北三縣之一,與北京通州、天津寶坻相鄰。我不太明白題主所說的“協同”招生是什麼意思?是統一按照北京考生的標準招生嗎?若是這樣的理解,我認為幾乎不可能。

早些年,就一直強調京津冀協同發展,尤其是北三縣,現在北三縣的土地審批都不是當地說了算的,北三縣的戶口也是單列管理,北京的一些企業也有向北三縣遷徙的趨勢,但河北就是河北,與北京是不同的。

記得2009年,我買房的時候,一個外地的阿姨問我:“你是本地人,你聽說這裡要劃歸北京市嗎?”我笑著說:“我爺爺的爺爺那輩就開始說了。”當時很多賣房的就忽悠這裡會劃北京,很多人都跑到這裡來買房,房價漲起來了。

去年夏天,有一個房產中介帶客戶來我們小區看房,我聽到那個客戶打電話(估計是打給自己的親人朋友吧),她說:“她在北京這裡看房,這裡的綠化很好,我決定在這裡買了。”

由於北三縣的地理位置的原因,很多外地人都分不清哪裡是河北,哪裡是北京。河北省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省,沒有哪一個省包著兩個直轄市。

我說這麼多,是想告訴大家,雖然喊了很多年,但政策不會輕易改變的,所以,我覺得因為這次聯合抗疫,就能實現京津冀協同招生,恐怕有些不現實。


沛澤媽讀心理


很早前,回答了一個問題,是關於河北省何時開學的。

當時我就預測到,河北省不再是單獨的河北省,因為這個省的特殊地理位置,距離京、津太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應該會三個省市同甘苦、共命運。果然被我預料到了!

河北省的戰疫成果確實不錯!

從2月28日到現在為止,每天新增確診人數為零的天數已經保持了19天了。

並且還有2個確診病例就能清零了!

天津市的戰疫成果更加出色!

現有確診病例已經全部清零;

從2月28日到現在為止,每天新增確診人數為零的天數也保持了19天!

這兩個省市是不是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學了呢?

不!——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京津冀三地迅速建立疫情聯防聯控聯動工作機制,協同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為全國疫情防控作出積極貢獻。

既然是京津冀協同抗疫,就要同甘苦、共命運:

❶河北和天津的疫情防控響應等級仍然保持在一級響應狀態。如果是其他省市的話,早就調整為三級響應狀態了。

❷河北和天津的教育部門都沒有發佈開學的通知。

三個省市在抗疫這個問題上保持同步。

有人問了:京津冀既然協同抗疫,那麼會不會在今年的高考實現京津冀協同招生呢

我認為,這種可能性不大。

因為高考招生,是同一省市內部的競爭。

本省市2020年的高考本科招生數量已經確定了,開學的早晚不影響高校的收生。

開學早的話,在校複習的效果好一些,成績會普遍提高,但是該錄取多少還是多少,不為因為成績高了就多錄取幾個。

同理,開學晚的話,可能高考成績普遍低一些,也沒關係的,該錄取10000的,也不會因為分數線低了,就只錄取500個。



我是朗月寒雪,歡迎關注,一起聊教育。


朗月寒雪


京津冀協同抗疫。同織一張網,共下一盤棋,協同作戰,共抗疫情。目前,三地之中,北京疫情形勢最為嚴重。截止3月18號下午兩點,北京市共有境外輸入性確診病例54例,單單今天一天就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1例。現在,北京市防控疫情形勢相當嚴峻。北京市前天再次發佈延遲開學的通知,至於什麼時間能開學,真的很難說。

而河北省的疫情形勢相對來說就輕得多。目前河北現存確診病例2例,沒有境外輸入病例,截止今天,河北省已經連續20天沒有新增確診病例了。

天津市疫情形勢最輕。目前,天津現存確診病例為0,天津已經連續20天沒有新增確診病例,也沒有境外輸入病例。

從疫情形勢看,河北目前雖然選擇繼續延遲開學,但是絕對不會和北京同一時間開學。

因為開學原則是以省為單位,根據疫情形勢,做出科學研判後,再做決定,河北目前已經連續20天沒有新增確診病例,那就意味著,如果不出意外,河北省再有八天時間,也就是3月26號就達到開學的基本條件了,天津也是如此。而北京則還有沒有具體時間。因此,三地在開學時間上不可能相同。

就高考來說。三省市會不會協同招生?肯定不會!河北用的是全國一卷,北京、天津是自主命題卷。教材不同,如何協同考試?

再說了,北京、天津的考生少,高考錄取率高,而河北省考生多,錄取率低,再加上省內沒有什麼名校,如果三地協同高考,河北的考生和家長夢中都能笑醒,北京、天津的考生和家長會願意嗎?


靜靜助學


*京津冀協同抗疫,通用健康碼,但是不會協同招生,起碼今年不會。

3月1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潘鋒表示,北京將加強與天津、河北的聯動,積極推動防疫相關數據的共享,保障北京“健康寶”與天津、河北地區相關服務的互通互認,為三地聯防聯控提供技術支撐。同時,北京將積極推動三地數據的融合,未來三地的“健康碼”將互通互認。


京津冀三地健康碼互通互認,是因為三個地方緊相鄰,共同抗疫將會取得更好的效果,河北省緊鄰北京,北京近期輸入型病例較多,所以河北將繼續延期開學。

京津冀三地的疫情不同: 北京市累計確診病例456人,現有確診病例79人,已經治癒369人,死亡8人。尤其是近期,北京不斷有境外輸入病例,僅僅是昨天一天就新增9例,都是外來輸入,北京市抗疫任務依然很重,絲毫不能放鬆。高三和初三開學最早也得到4月中旬之後。 天津市累積確診病例136例,治癒133例,死亡3例,已經清零。

天津在我國疫情地圖上已經插上了小紅旗,而且已經連續18天無新增病例,是京津冀情況最好的。開學也應該是最早的,估計3月底或4月初就能開學了。 河北省累計確診病例318例,至於310例,死亡6例,現有確診病例2例,也是18天無新增確診病例了。


河北省開學時間應該在北京之前,天津之後。 但是從招生看,三個地市差距比較大,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單獨命題,考生也比較有優勢,高校多,名校多,同樣檔次的學生,在北京能考個不錯的學校,而在河北只能考個一般的學校。

河北省作為高考大省,教學質量好,生源好,但是好的高校卻少,全省只有兩所211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和華北電力大學,而且河北工業大學還坐落於天津市。所以河北考生競爭激烈,壓力大。 天津市也是單獨命題,優勢介於二者之間,比河北的考生有一點優勢,但是不如北京。


京津冀的高考多年來已經形成了這樣的局面,今年不可能改變,通用健康碼只是為了共同抗疫,和高考招生沒有關係。

教育部對多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關於加快促進京津冀高等教育協調發展的建議”進行了答覆。針對代表們提到的統一高考、統一命題、統一分數、統一招生建議,教育部表示,考慮到京津冀三地基礎教育發展水平不同、高考綜合改革方案不同以及現階段我國實行分省錄取制度等因素,目前還不宜實行。


妞媽教育心得


京津冀協調抗疫是完全有必要的,保衛我們的首都北京的安全,才能讓我們國家處於穩定狀態。因此,從全國大局考慮,河北繼續延期開學也是形勢所迫,戰略需要,但是今年高考實現京津冀協調招生還是無法實現。很簡單,北京的考生可以考四五百分就可上很好的學校了,而河北、天津做不到這一點吧,如果兩者加入競爭,這樣讓北京學子何以競爭,優勢就不明顯了。



一、河北延期開學的必要性分析


從最近全國的疫情發展情況分析(如下圖),北京相對於周邊的省份而言疫情相對嚴重,咱們從區塊顏色就能區分開來。河北相對而言現在形勢比較好,目前河北省累計確診318人,已經治癒310人,死亡6人,還有2人正在治癒。



從河北省新增確診人數來看,從2月28日開始新增病例為0,截止目前已經連續19天處於0增長。按照現在的發展,河北省不要多久將會進行清零,如果不考慮外界的影響的話,河北省完全可以近期計劃開學。



但是考慮到河北周邊的北京,人流量相對較大,而且北京流入的新增病例也每天都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會引起河北的擔憂,只有進一步延遲開學,而且境外人員的流入隨時可能經過河北。因此,必須河北延遲開學,第一是確保本省自身學生安全;第二,流入北京的境外人士較多,例如今天在就有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還有一些正在隔離當中,北京人口流動性這麼大,人員參差不齊,很有可能帶有病毒的人流入河北省或者途徑河北,例如河南鄭州的毒王,這樣給河北省帶來了很多的不確定性和危險性,因此延遲河北省開學也是勢在必行。



二、今年高考京津冀協同招生的可能性為零


北京、天津、河北協調招生完全沒必要也完全不可能,這樣對本省的考生存在不公,好的地方學生優勢比較明顯,差一點的地方可能會導致一個重點大學都考不上。


看看全國很多地方都羨慕北京的考生,佔據地理優勢,北京市光985工程大學就有8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範大學),211工程大學就有26所,市屬重點大學就更多了;而河北省211工程大學僅有2所,985工程大學沒有;天津211工程大學有4所,985工程大學2所(南開大學、天津大學)。



從三省高校數量層次分析,北京佔據了天然優勢,其次是天津,最後是河北,並差別十分明顯,河北省沒的一點優勢。如果三省統一招生,將會打破原來的局面,河北省將會十分收益。因此,為了確保北京市考生的權益,實現三省統一招生的可能性為0。


總的來說,河北省延遲開學是基於本省的疫情情況考慮,同時也是考慮北京的疫情情況而做出的科學分析,保衛我們的首都勢在必行,也是戰略需要。但是京津冀實現高考協調招生的可能性為零,畢竟三省教育資源優勢不同,而且差距也相當大,覺得不會犧牲北京的學生的權益而分發給河北、天津等地,不然北京還有什麼優勢留住人才。


老吳跟你談教育


看到那麼多老師,在為河北考生鳴不平,就像在抱怨考生的不公一樣,餘心有慼慼焉。個人倒是認為,三個地區的協同高考是有可能存在的,這個協同,不會是當成一個省一樣,來錄取新生,而是三個省份用同一張卷子,至於名額分配,和以前一樣。

京津冀協同防控,就像京津冀協同發展一樣,是地緣政治的必然,從地圖上看,石家莊如心,保定如腎,北京如腦,天津似口。這些範圍就是明清時期的北直隸地區,直隸,就是現在的直轄。

說到這裡,想起以前,寫過的一篇回答,提到防控的事。在湖北疫情大亂之際,河南是阻止疫情北上的第一道防線,河北的南北縱深,是第二道防線。河南的硬核防護,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只是差點被郭某鵬千里走單騎,一人擊穿。

目前的防疫重點,已經從國內轉移到輸入性病例,而北京又是中國最重要的入境港口,天津也有直飛外國的航班,這樣的輸入性病例的發展,就有一些中心開花的味道。京津冀協同防控,依然被再次重提也就意味著,三個地區如同紅樓夢中的四大家族一樣,同號進同退。

從協同防控,到協同高考,其實有著太多的腦洞大開的感覺。我們現在的高考,走的就是當年的鄉試的規格,是一個省的考生在比試,至於全國考生一張卷子定終身的賽制,差不多是“有生之年系列”,太難了,波及到的東西太多,觸及的利益太多,太難太難。所以,有了河北的衡中,有了全國的“學習衡中”,沒辦法,高考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唯一的翻身機會。


教育練真堂


如果京津冀高考實現協同招生,那麼我們河北的家長會在夢裡笑醒。但醒來就知道原來這是個夢,不會實現的。

我們河北使用的是全國1卷,除了河北外還有河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安徽、福建使用全國1卷。我們這裡高考分數很高,考700分都進不去清華北大。

我們河北省一個教育的大省,沒有一所985大學,只有一所211大學—河北工業大學,但是還在天津市。你就可以知道我們河北高考的難度了、

北京和天津屬於自主命題。2020年高考是新形勢。考試時間是4天。考試的科目是“3+3”的形式,北京市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分為本科、高職(專科)兩個階段。天津也是自主命題的。

而我們河北從明年才是高考改革,今年仍是按照的過去的3+2的模式考試。教材都不一樣,考試的試卷都不一樣,怎麼可能統一招生。

有人說北京的孩子多幸福呀,分數多低呀,其實論分數北京或許真的比不過河北的學生,但是論綜合素質和能力,北京孩子的綜合能力是遠遠超過河北學生的。做題能力,河北的學生遠超北京,但是動手能力卻遠遠低於北京的孩子。這就是教育的模式不同,所以教育出來的孩子的表現當然不同。

所以也不要說哪裡好考,哪裡不好考。大家所處的地方不同,競爭的對手不同。北京的孩子跟北京的孩子比,考名校也是比較困難的。河北的孩子你給河北的孩子比,其實誰都不容易,名校就那麼幾所,全國的考生那麼多,你說哪裡不難呀。都不容易呀。努力地做好自己的就好了。

目前從疫情形式來看,河北和天津都達到了19天連續0新增。北京面臨的是來自境外輸入患者壓力越來越大。

我們河北在地理位置上,環抱著北京和天津。北京很多企業公司都在河北,如果屬地不一樣,對於大家的工作學習,都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京津冀聯合作戰,使用統一的健康碼對於聯防聯控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對於疫情地控制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河北想獨善其身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河北還要擔當起守護北京大門的職責。

目前我們河北疫情還是一級預警,沒有下調。高三開學也沒有任何的消息。大家都在等待,我市高三的外地老師都已經回到駐地,自我隔離,等待開學的通知。最近兩天所有的學生和老師都在用支付寶建立自己的健康碼。可能也是在為開學做準備。市疾控中心攜同有關部門去高中檢測,看看是否達到開學的硬件條件,防疫物資、消毒、衛生等是否準備到位。這都透露出要準備開學。

還是靜等開學的通知吧。等待過程中,抓緊學習吧,距離高考真的迫在眉睫了。

高考想京津冀協同,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快醒醒多學習兩道題,比這都實在點。


淺淺的教育


京津冀協同招生是不可能的。三地教學教學質量和內容是不一樣的,教育資源差距太大,河北省可定願意,北京市和天津市是不可能同意的。北京市和天津市有多少所985和211大學,河北省就一所大學,校址還在天津。河北省學生肯定希望考北京市和天津市的大學,而兩市的學生能有幾個考河北省的大學呢?河北省的學生競爭壓力太大了,如果三地協同招生,河北省的考生肯定會佔用原本兩市的名額,所以從地方保護的角度分析北京市和天津市也不可能同意的。河北省為北京市守好大門是應該的,想要享受北京市和天津的優質教育資源還是不要存在不切實際的幻想了。河北省的學生還是努力考自己吧,不要把希望寄託在虛無縹緲的事上。[來看我][來看我][來看我]


大寶果兒


三個地區屬於唇齒相依,三個地區構成了抗疫圈。而很多河北的考生和老師心裡有一些抱怨,都為河北考生鳴不平。其實三個地區有可能高考一張卷(也僅僅限於同一張卷子,當然很大概率卷子不一樣)。而這個協同區分與其他省份,名額分配還是各自的,不會因為協同而採取同卷同分,一切和以前一樣。

京津冀協同防疫抗疫具有客觀必然性

京津冀協同抗疫,是根據地理位置,三地共同發展,從地圖上可以看出,北京和天津處於河北的中部,北京和天津的高速發展勢必和帶動臨近縣市的發展。因為交通運輸來往密切,現階段的共同防疫也是形勢所趨。

目前的防疫重點,已經從國內防疫,變成輸入型病例的防疫。而北京是中國最重要的入境地,天津也有外國飛回的航班。這樣就無法避免輸入型病例,而作為緊密相連的河北省,也是處於池魚的地位。只有共同防疫,北京和天津是第一道防線,而河北就是全國的第二道防線。三地共同進退才是上策。

河北省的戰疫成果:從2月28日到現在為止,每天新增確診人數為零的天數已經保持了20天了。

天津市的戰疫成果:現有確診病例已經全部清零;從2月28日到現在為止,每天新增確診人數為零的天數也保持了20天!

這兩個省市要開學了嗎?不,因為京津冀三地建立疫情聯防聯控聯動工作機制,三地是命運共同體,只有同甘共苦,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河北和天津的教育部門都沒有發佈開學的通知。三個省市在抗疫這個問題上保持同步。

京津冀啥都能一體化,咋教育招生就不能一體化呢?

從協同防控,到協同高考這個跨度有點大。現在的高考比較嚴格,而且每個省分配的招生名額不一樣。各個大學對各個省的錄取人數不相同,需要牽涉的面比較廣。如果三地同分同卷,肯定會有一些人的利益被觸動。也許有人會說,河北考生多,如果三地協同考試,同試卷同錄取,河北考上會擠佔很多北京和天津考生的名額。

京津地區、尤其是北京市,名牌高校林立,高等教育相當發達,河北省完全與之不在一個層次上,河北省沒有985高校,只有一所211和幾所985、211高校的分校,而且唯一的一所211還是在天津。

985高校錄取率:全國平均1.6%,天津達到了5.8%,北京4.3%,而河北才1.5%不到。

河北省要想三地實現高考招生上的協同一致,真的應了那句話“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河北的考生苦啊。

各個高校在每個地區招的學生比例是早就定好了,所以只要重視你在本省的排名就可以了。又不和外省的比,分數高和低都是和本省的考生比。所以,河北考生要想和北京考生或天津考生上同一所重點大學,需要加倍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