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在“海中”的寺廟,漲潮時成為島嶼,退潮後卻變為了陸地

建立在“海中”的寺廟,漲潮時成為島嶼,退潮後卻變為了陸地

巴厘島是很多人都喜歡的一個旅遊勝地,每年到這裡玩的人都非常多。而在巴厘島眾多的旅遊景點當中,海神廟應該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了。每當太陽要落山的時候,晚霞就會照亮整個天空,海浪拍打著岸邊,海神廟就那樣靜靜地站在那裡,這樣的場景相信很多人都曾經見過。

建立在“海中”的寺廟,漲潮時成為島嶼,退潮後卻變為了陸地

這座海神廟的歷史非常悠久,在十六世紀的時候就已經建立了,是當地的宗教核心。海神廟與當地其他的五座廟宇都處在同一條路線上,隨便站在一座寺廟當中,都能看到其他的寺廟,寓意共同守護著當地的人民,每年來參拜的人都很多。

建立在“海中”的寺廟,漲潮時成為島嶼,退潮後卻變為了陸地

因為這座海神廟修建在當地海域當中的一塊岩石上,所以每當海水漲潮的時候,通往這座寺廟的道路就會被淹沒,外面的人進不去,裡面的人也出不來,一直等到退潮的時候,道路才會重新出現在人們的眼前。所以,要想到這座寺廟進行參觀的話,最好是選在下午退潮的時候。

建立在“海中”的寺廟,漲潮時成為島嶼,退潮後卻變為了陸地

據說這座寺廟是由當時的一位神職人員修建的,在他到這個地方遊玩的時候,看到這塊岩石正在發光,覺得這裡一定是一塊寶地,所以就在這裡修建了這座寺廟。據說在修建這座寺廟的時候,發生過很大風浪,而這名神職人員就把腰帶扔到了水中,瞬間就出現了一條大海蛇來保護這座寺廟。之後,這裡就經常能夠看到黑白相間的一些海蛇。

建立在“海中”的寺廟,漲潮時成為島嶼,退潮後卻變為了陸地

根據當地的一些習俗,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到海神廟進行參拜的,只有印度教的教徒才可以。若是對這座寺廟感到好奇的話,遊客可以在海神廟下面的石洞看一看,而在這裡還能夠接收到當地僧人的一些祝福。通常,這裡的僧人都會給來此參觀的人額頭中間點幾粒生米,表示他們的一種祝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