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中考還有X天

距中考還有X天

距中考還有X天

中考會不會推遲?先不用管。

理論上來講,北京的初三畢業生距離中考還有95天,但具體開學時間還很難確定,中考也存在著推遲的可能性。

但無論中考是否推遲,家長和學生們該做的事還是那三件:

1.認真複習備考;

2.關注疫情下的中考新形勢;

3.提前瞭解志願填報的多種方式。

第一件事需要家長和孩子同心同德來完成,我所能做的,就是在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上多給家長們提供一些信息。

先說疫情可能給中考帶來的影響。有很多家長關心今年的中考會不會難,這一點首先要明確,我認為不會。

今年是“新中考”的最後一屆,從下一屆開始就是“新新中考”(政治、物理從選考進入必考,且生物、化學各自獨立考試),各個學校預期這次中考難度不會很大,我估計出題老師也不會難為歇了100天的孩子。

但今年最需要關注的語文,因為“新中考”政治不是必選科目,選擇政治的學生很少,所以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考試會在語文中極大地體現出來,這需要家長和學生多留意。另外我建議結合疫情,多準備幾篇範文,這是必不可少的。

除了普遍預計的語文突出政治及物理不會太難之外,受疫情影響比較大的還有兩點:中考體育和體育、藝術、科技特長招生。

中考體育的舉行一般在5月份,今年取消的可能性比較小,因此學生還是要勤於鍛鍊,這也是勞逸結合的一種方式。

關於體育、藝術、科技特長招生的選拔至今也沒有任何消息,但今年在對中考的選拔預期並不高的情況下,我相信學校一定會用盡辦法“撈”好孩子,所以應該還會有。

由於體育和藝術的選拔有成績要求和等級要求,所以相對比較明確,但科特的名額幾年來一直在壓縮,如今難度越來越高,尤其是隨著初中段競賽的減少,區排名變得越來越重要。

科特因為通常是4月下旬錄取,趕不上一模的時間,因而錄取時參考的成績往往看初三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普遍稱之為“零模”——泛泛而談,區排名在前100以內,有些西城的超級學校的要求甚至更高。由於現在不公佈區排名,如果以校排名作為依據來評估區排名的話,對應的應該是名初中前20以內這種名次。如果放在東城,想跨區去西城,對應的門檻是“零 模 ”區排名前50以內。

當然,也有中學對科特更重視競賽能力,在這點上,海淀區的學生佔據很大優勢,但除了競賽成績之外,也有很多學校對天文、生物或者一些小發明比較重視,典型案例就是西城區某中學。

有相關積累的應屆家長,或者想通過這種方式增加中考選擇的初二初一家長可以積極準備(但需隨時關注新新中考在初二提前考2門帶來的參考成績的變數)。

中考的新形勢基本如此,總體而言,除了被疫情打亂了節奏,時間變得更緊迫之外,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中考志願填報也是門學問,除了統招之外,我相信有很多家長都瞭解了“市統籌一”、“市統籌二”、“校額到校”這些名詞,我先解讀要點。

按照正常情況,中考在6.24日到6.26日,7月3號出分,第一時間就會知道孩子在學校的排名,因而可以確認校額到校的情況,之後是開始填報志願,這期間各校會接待考生家長來談簽約,7月12號誌願填報由監護人簽字確認並提交系統封存,報名結束。

7月13日校額到校、各類直升生、特長生等非統招系列的招生結果公佈,7月28號統招系列招生結果公佈,學校在7月24日前後即可拿到考生的統招結果,差不多此時,學校可以生成自己的統招最低錄取分數線。這個時間空段,引人聯想。但想多了也沒用,中考主要還是靠學習成績說話。

先說校額到校,校額到校是對普通家庭子弟小升初大批派往普通中學現象的政策安慰式補償,規定的門檻是文化課+體育滿分≧500分,同時要求同一學校連續三年學籍。校額到校是市、區重點高中分配到每個初中校的招生名額,是校內競爭,基本上知道了自己的校內排名就能知道自己對應的高中。

由於填報志願的時候統招分數並沒有出來,在中考招生中,放棄校額到校名額而死等統招的情況不算多,但也發生過,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多留意,多跟學校溝通,如果排名前面的學生放棄了校額到校名額,是有機會遞補上去“撿漏”的。

市統籌一和校額到校是同批志願,是對教育弱區的幫扶,面向東西海三區之外的學生,即除東城、西城、海淀區外,其他區所有初中校都有進北京最好高中的名額。市統籌一招生名額也比較少,名額最多的朝陽區大概有50來個,名額少的密雲、延慶基本上在20個名額以內。

如果學校沒有校額到校名額,或者學生排名不夠校額到校,那麼就只能等統招了,如前所述,統招錄取在7月底,且統招錄取最低分數線在家長和同學填報志願時候遠未形成(學校自己也不知道),志願的填報依據一般是按照每年區排名情況進行預估,通常每年情況變化不大,參見下圖西城區17年-19年中考各校統招最低分對應區排名表。

距中考還有X天

但今年統招最大的變數仍然在人大附中,因為去年人大附中優先保障自己體系內初中部學生升學,對外校開放的名額非常有限,其最低統招錄取分數線對應的海淀區排名從2018年的766名(並列)直接跳到了210多名(測算結果,名義上是並列248名,但實際有夠分未被錄取的現象),簡單說就是以一己之力強勢毀滅了海淀區的統招。

但,各種機構及各類自媒體都把鍋甩給了校額到校政策,無視人大附中在2018年同樣執行了校額到校政策,招收了很多校額到校及名額到校生。

對於人大附中2019年的招生,我曾經寫了《海淀的雞血和悲傷》,引發了巨大的關注量,因為這種強勢行為,對海淀區小升初也是直接摧殘。

今年人大附中會如何錄取,我們拭目以待。

距中考還有X天

在統招中,即便總分相同,錄取順序也是有優先級的:

1.現役軍人子女和現任駐外使領館工作人員隨任子女(初中階段回國)優先錄取(已加分者除外);

2.然後,依次以語文、數學、外語單科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排序;

3.若三個單科成績仍相同,則按隨機號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序。

所以這段時間家長抓抓語文是沒錯的。

關於今年疫情的新形勢和志願填報,基本上就這些信息,在中考前我會根據瞭解到的信息隨時持續更新更多的細節,尤其是科特、一模、二模是否還存活的情況。

如果有低年級家長讀到了這篇文章,我的建議是關注學校的校額到校情況,以此為線,緊抓成績;日常關注各高中對特長生的要求,可以進行適當的積累和培養。

無言

京城知名教育博主,微信公眾平臺“無言升學新講堂”創辦人。

公認育兒有成的爸爸典範,少時受木村久一思想影響,立意於子女的早期培養,並於生子之後付諸實踐。在陪孩子升學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並樂於指導周圍家長,被家長們稱為“升學的指路明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