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在二战中仅仅抵抗38天,却在战后去了联合国五常?这是为什么?

张伟大张律师事务所



法国战后能够进五常,功劳还是要归功于戴高乐将军领导的抵抗运动。在德国入侵波兰后,英国与法国向德国宣战,由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但是最开始时,德军为了完全解决波兰,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苏联平分了波兰。就在德国与波兰发生战争时,英国与法国的联军却都在马奇诺防线,等待德国的进攻,这一奇特景象在后来被称为:西线无战事,讽刺了英法的绥靖政策,已经对德国侵略的毫无防备。

在解决了波兰以后,德国掉头进攻荷兰与比利时,当德军的战车穿过黑森林,插入马奇诺防线背后,英法的战略完全破产,德军的闪电战迅速打垮了英法联军,除了一部分法军撤往英国,法国军队在这场战争中完全被德军大败,法国选择了向德国投降,巴黎成为不设防的城市。法国政府把首都迁往维希,后世就把这个傀儡投降政府称为维希政府。

当时还是法国政府的官员的戴高乐,利用一个机会坐飞机来到伦敦,希望组织法国的抵抗力量,虽然法国本土失败,法国在非洲的殖民地还在继续抵抗,经过艰难的说服,终于英国政府接受了戴高乐的建议,承认抵抗运动是法国的唯一合法代表。这样戴高乐等于与盟军并肩作战,在北非的阿尔及利亚训练与建立营地,最终法国大约训练出10万名士兵。这些士兵与美军英军一起参加了反攻欧洲的战斗。

与英国,美国军队相比,法军的人数最少,登陆诺曼底是进攻法国,需要法国军队的参加,因此戴高乐的军队盟军给于最高的礼遇,在进攻巴黎时,戴高乐通过电台向巴黎市民宣布,自己率领法国军队解放这座城市,引发了数百万的法国民众上街支持,这就是让美国,英国看见了法国的实力。同时,欧洲是美国战后的重点,随着苏联打败德军,最终击败德国已经,没有悬念,未来的欧洲如何布局,最终美国的意见是英法同盟是维护欧洲和平的基石,所以新的国际组织中除了英国,苏联,美国,亚洲代表的中国外,还就是决定法国也成为常任理事国,这既是对戴高乐的抵抗运动的肯定,也是为了战后欧洲的安定,或许丘吉尔已经在考虑东西对峙。


桥本看日本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法国虽然投降了,但不代表它战后不是大国。

就像中国虽然在抗战中损失3000多万人口,国土被摧毁大半,一样可以成为联合国五常。

大家注意,在二战爆发之前,世界主要列强就是英法德美日苏。

战争结束以后,德日垮了,剩下的列强只有英法美苏四国。

就实力来说,复国的法国还是很强的。

法国在世界上还有不少殖民地,在非洲、亚洲、美洲都有较强大的势力。

比如东南亚,法国长期控制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干涉泰国的内政,控制了整个中南半岛。

在非洲,法国更是具有很强大的实力。在非洲可以不会说英语,但不能不会说法语。

在南美洲以及其他地方,法国也有不少殖民地。

实际上,戴高乐的军队中,很多都是法国殖民地的士兵,有黑人、阿拉伯人、越南人,法国白人反而数量有限。

除了法国在世界上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以外,法国本国工业力量也保存的不错。

在德国入侵法国的时候,贝当见势不妙直接下跪投降,法国本土包括巴黎在内没有被严重破坏,工业、农业大体维持战前水平。

而二战前,法国是世界第5大工业国。虽然工业产值仅仅占到世界总份额的 4.5%,但仍然强于日本、意大利这些国家。

现在德国垮台以后,法国就升到第4大工业国。

法国工业的一大特点,就是自成体系,各种基础工业齐全,可以自产从手枪到战列舰之内的各种武器,实力还是不俗的。



除了法国自身的实力以外,还有对抗苏联的意思。

联合国5常中,欧洲的只有英法两国。而英国孤悬海外,只有法国位于欧洲大陆。

美国为了牵制苏联,当然需要扶持一个位于欧洲大陆的军政强国。


萨沙


因为苏联!

没错,不是一般人认为的美国、英国支持,而是苏联争取的结果。

在雅尔塔会议上,美、英、苏三大国首脑讨论战后国际秩序问题,商讨战后成立联合国。

按照最初设想,只有美国、英国,和苏联三家。

没有法国,也没有中国。

但这遭到了苏联的反对。

因为美英两国,一个是前任世界霸主,一个是现任世界霸主,通过二战结成特殊关系。两家联手,在世界上拥有广泛的影响力,足以压制苏联,联合国将成为打压苏联的工具。

为了打消苏联的顾虑,于是设立“一票否决权”,并且同意苏联拥有三个席位(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

而苏联又提出让法国加入常任理事国。

苏联认为,法国和苏联一样,都属于欧洲大陆国家,跟海洋系的英美不同,并且法国比较独立。一旦苏联与英美发生冲突,法国即便不现在苏联一边,也会保持中立,让美英提案无法获得多数通过。

接着,美国认为,如果法国都能如常,那么,在二战中贡献更大的中国也应该如常——此举也有鼓励中国继续抗战的用意。

至此,联合国“五大警察”模式正式确立。

但世事无常。

始料不及的是,战后,法国投靠英美一边,而中国却变成红色,美苏两国都没实现当初的目标,却又有了新的收获。


雁去无痕ty


法国从中世纪开始就一直是欧洲大国,成为世界强国则是到了19世纪后,法国成为了继英国之后世界第二大的殖民帝国,但是在经过了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作为战胜国却损失惨重,经济,工业体系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国徽

转眼就到了二次世界大战,在一战中法国很多年轻人战死了,巨大的人口损失让法国转变了战争策略,跟倾向于积极防御,法国政府还花了50亿法郎修建了马奇诺防线,1940年5月10日,德国入侵法国,法军一路溃败,6月14日巴黎沦陷,6月22日法国投降,如果不是有英国支援,法国可能投降得可能会更早。

而今天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中,法国也是唯一一个在二战中像法西斯投降的国家,因此很多人想问法国凭什么能成为五大常任理事国?这里我们就得说一下,五常建立的初衷是什么,1943年10月30日,中、美、英、苏四国在莫斯科签署《四国关于普遍安全宣言》,成立了一个普遍性的国际安全组织,这个宣言签订之后,罗斯福构思已久的二战后划分世界的蓝图进入了实施阶段。

中、美、英、苏四国代表在莫斯科签署宣言

1943年11月,美国,苏联,英国在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给出了一个建立国际组织的计划,他提议这次建立的国际组织应该是世界性,接着又说道,美国,苏联,中国和英国(含殖民地)和其它的盟国拥有世界上四分之三的人口,只要这四个国家团结一致,那么世界和平就指日可待,极大降低再次爆发世界大战的风险。

罗斯福的建议也就是著名的“四大警察”构想,这一构想也成了之后建立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设置常任理事国的基础,在罗斯福的构想中,大国有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和义务,小国家组建军事力量完全是在浪费资源,如果按照他最初的想法,等轴心国战败后,再让其他小国家放弃军备,以后世界和平就由美,苏,中,英四国维护就行。

德黑兰会议

当罗斯福将“四大警察”的构想正式提出后,这个构想就从维护世界和平,变成了划分战后世界格局的政治博弈,英国和苏联都不赞成这个决议,他们不支持将中国拉近“四大警察”的行列,在苏联看来,当时的中国政府和美国走得很近,把中国拉进来明显是美国在战后遏制自己的策略。

而丘吉尔这个毒舌肥佬一方面认为中国和美国走得太近,把中国拉进来将会加强美国对世界的影响力,威胁到英国的地位,而另外一方面自己和苏联也搞不拢,如果再把中国给拉进来,英国就更难和美国,苏联对抗了。

当时的中国并不强大,但是罗斯福却认为,中国拥有4亿的人口,国土面积广阔,战后和平发展,那么用不了多久就能崛起,而美国如果现在拉拢中国,中国崛起之后,就可以帮助美国遏制苏联发展,也将成为美国在亚洲的前哨站。

因此罗斯福极力要将中国拉进“四大警察”中,并且还给出了让英国,苏联无法反驳的理由,就世界区域而言,中国是亚洲的代表,在战争期间,中国始终在顽强抵抗法西斯的入侵,在付出了十分惨重的代价后,牵制住了日军的攻势,是反法西斯的主力军,如果没有中国的顽强抵抗,美国,苏联都还将死亡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人,更别说美国能抽身开辟第二战场。

抗日战争中的坚守阵地的中国士兵

建立五常在本质上,仍然是一次政治博弈,英国很快就表示愿意支持中国加入,但是美国也要同意让法国加入,对于英国而言,从一战开始英法就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法国是一个很不错的盟友,在欧洲也是阻止苏联往西扩张的前哨站,当时的法国流亡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苏联也觉得法国会是打开西方阵营的突破口,就提议法国复国后在加入五常,法国因此搭上了五常的末班车。

五大常任理事国国旗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玄坤文史


大家好,我是诗涵果果。

二战初期,唯一一场闪瞎了世界各国眼睛的战役,毫无疑问就是德法了。号称全世界最强陆军的法国在配合马奇诺防线的情况下,依然在德国进攻的38天之内选择了投降!


法国是欧洲的殖民强国,获取了一战的胜利,作为在欧洲时常可以和英国,俄国扳手腕的存在,法国人自然可以嚣张跋扈,甚至如果不是英国的阻拦,法国人在拿破仑的带领下,也可以想像一下统治欧洲的美好愿望!

二战初期,德国在决定进攻法国的时候,希特勒心里着实紧张了一把,面对固守防线的法国军队,德军在火力配置和坦克火炮口径上,并不占任何优势。法国人在等着德国军队在马奇诺防线碰的头破血流,德军则绕道比利时攻进了法国的腹地,迅速向巴黎挺进,逼迫法国投降!

法国在二战期间分作了两个国家,一个是投降的维希政府,另一个则由戴高乐得到了英国的支持,组建了自由政府,也就是后期活跃在战场上的法国抵抗势力,同时这个自由政府也是法国人心中的正统!


无论是维希政府还是自由法国,在整个二战期间的存在感并不是很强,为何能在战后进入联合国五常呢?且看小果详细道来:

一、法国的隐性实力

法国拥有众多的殖民地,在维希政府投降以后,自由法国的领导人戴高乐奔走于同盟国和殖民地,得到了鼎立支持,在法国本土和殖民地人民的心中,戴高乐政府是法国的延续,也代表了法国人抵抗到底的决心,这是法国人可以向世界证明自己依然在为抵抗纳粹的唯一窗口,这就是小果所说的法国的隐性实力。即便是法国在38之内就被迫投降了,但是自己并不孤单!




二、法国拥有完善的工业基础

在整个欧洲,法国的工业设施一直十分强大,拥有完整工业基础的法国在早期甚至比苏联的生产力还要快速,这也是法国在战后可以快速的恢复重建的重要基础,作为一个拥有无限工业潜力的资本主义国家,法国在战胜的同盟国里,依然可以拥有一席之地,实力不容小觑!

三、法国的盟友

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法国和英国是最早崛起于欧洲的,工业革命也在两个国家的相互影响下,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支持法国进入联合国五常,符合英国在欧洲的利益,同时,已经开始迟暮的大英帝国希望可以在联合国五常里找到铁杆盟友,共同对付成长起来的苏联和美国。苏联的反对在美国加入支持的行列后,不了了之,作为远隔重洋的美国来说,打败了德国的苏联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庞然大物,握着镰刀和铁锤的红色北极熊成了卡在美国心头的刺,如何遏制苏联,单靠英国肯定不行,如果加上了法国,可行性更高!


总结:法国之所以能在战后加入五常,除了本身带来的实力,更重要的是英美俄在政治中的较量,为了利益,法国成了角力的筹码!


诗涵果果解史


事实上法国的迅速败亡确实导致英美等过对法国作为大国产生了看法,当纳粹对法国发动攻击时,号称“欧洲最有力量的军事大国”的法国却一败涂地,仅用了短短45天就投降了德国。这让其他国家的重要领导人都极为震惊,对法国的价值和力量都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可是,在1945年5月16日,法国却成为了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并在6月5日取得对德国的占领。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本来是罗斯福口中一个被瓜分的战败国,只能等待战争结束的法国,发生了如此大的巨变?

如果说英国的坚决抵抗离不开丘吉尔,那么法国的再崛起离不开戴高乐。

1940年6月18日,就在法国还没签订贡比涅停战协定时,戴高乐就在伦敦通过BBC号召法国人民继续抗战,并成立“法兰西临时民族委员会”,并且建立“自由法国政府”。虽然过程看起来很草率,但英国马上就承认了“自由法国”的合法性,唯独遭到美国屡次排挤。

虽然戴高乐一直在寻求美国的承认,但直到1942年戴高乐将“自由法国”更名为“战斗法国”,美国还是不愿承认,在英美筹备北非登陆时,罗斯福还是严令不让戴高乐参加,不仅如此美国还希望帮戴高乐找一个对手。这就是戴高乐和吉罗共同担任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的原因之一。

事情直到1945年罗斯福去世后,法国的国际地位才出现了转变,不久法国出息了在旧金山召开的联合国会议,并成为了常任理事国,戴高乐和杜鲁门会晤,并开始参加各种瓜分新世界的重大会议。

在这长达五年的时间里,法国的国际地位能够被承认,当然离不开戴高乐的努力,除此之外英国及早承认戴高乐,也和他们搞得欧洲大陆平衡政策有关,他们必须寻找并帮助法国对抗德国,并且在后来的一系列会议上帮助法国获取利益。

美国虽然一直在排挤法国,但这其中也是在不断缓和关系的,比如尔森豪威尔多次向罗斯福坦言应与戴高乐合作,罗斯福在1944年也曾打算通过半官方的形式邀请戴高乐访美等等,这既是法国通过努力得来的尊重,但另一方面美国对法国态度的转变,间接也就提高了法国的国际地位。

另外苏联对法国的态度也刺激到了美国,法国当时在英国寄人篱下,寻求美国帮助又得不到,所以就转而寻求苏联的帮助。1942年戴高乐就发表广播说:“法俄同盟的必要性在每一个历史的转折时刻总会显示出来。”众所周知,二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决定了美苏关系的破裂,法国与苏联关系的亲近,也刺激到了美国。

所以,二战初期法国虽然在整个世界都丢了脸,但随着战斗法国的崛起,各国处于平衡考虑,承认并尊重了法国作为国际大国的地位,进而将其纳入了常任理事国。


邯郸醉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有意思。当年号称陆军最强的法国,任谁都没有想到,被德国人吊打,仅仅三十八天就跪地上投降了,惊的欧洲人掉了一地的下巴颏。

毕竟他们还指望法国人能抗下德国人的疯狂!结果却是九万人被打死,二十万人躺医院里,一百八十万人缴械。

就这战绩和苏联那坚守巴甫洛夫大楼的二十三名士兵差远了,人家人虽少,但也坚持了五十八天的时间,最重要的是德国人还没能够拿下。

丢人算是丢到了家。

但老话说的好,存在他就是合理的,那么这个理在哪呢?今天咱就借题主这一亩三分地,把这事说道说道。

二战中的法国。

咋说呢?二战的法国你得分两部分来看,这第一部分就是搁欧洲这块投降德国的维希法国。

这维希法国是得到了轴心国承认的傀儡政府,他们的首领是法国一战英雄贝当。这个政府说起来有点意思,他们仅仅维护法国垄断资本家的利益,至于其他人压根就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列。

当时这个维希法国很多政府的头头脑脑,其实就是垄断资本家自己来担任。

所以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开头还受到法国人拥护的维希法国,被法国人给抛弃了,他们集体向维希法国竖起了手指头:“NO!”

最搞笑的是这维希法国他的势力范围仅仅维持法国本土五分之二的土地,其他地方他说了不算。

而另一个就是大家伙所熟悉的流亡政府——自由法国。这一部分的头就是著名的戴高乐先生,这是一个很有卓越眼光的军事家兼政治家。

他这个自由法国是受到了盟军尤其是英国人的鼎力支持,但说道根子上自由法国不算正统。

但为了维持欧洲这块对德国人的压迫,正统不正统这压根就不是个问题,盟军这块对这也不感兴趣。

而在整个二战期间,英国人和法国人虽然有时候为了利益也在争吵,但总体上讲,他们还是可以好到穿一条裤子上街的程度。

当然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与之匹配,这关系不可能是这样的,只能维持一种上下级的关系,实力是基石,这大家伙应该不会否认的。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这不开玩乐呢吗?法国早就被德国人干趴下了,还实力?做梦呢吧?”

瞧瞧,这您就不知道了吧!

搁过去,欧洲这地论实力的大小,不仅要算本土的实力,还要算上他们的海外殖民地,法国本土是被德国人掐死了,但海外殖民地可没有,法国的屁股后面还有一个庞大的殖民体系存在。

别的咱不说,在非洲这嘎达,你可以不会说英语,但你绝对不可以不会说法语,因为那会这块土地上的殖民者就是法国人,想不到吧!

所以英国人拉拢法国人,不仅仅是在形式上给德国人一种压迫感,而是法国那会确实还有这实力,而这实力并不是他们的本土提供的,是他的殖民地提供的。

所以要仔细算一下的话,你会发现法国人的军队依然保持一百万的模样。

而这帮子殖民地一股脑的支持戴高乐的自由法国。

这也是戴高乐的自由法国,虽然寄居在英国人的屋檐下,依然可以和英国人据理力争的去争吵的原因。

这是二战的法国。

二战结束后的法国

那么殖民地这事到了二战结束的时候,法国依然拥有庞大的殖民地,他可是第二大殖民帝国,要算上这些土地,他能排到第三,所有人口加起来这就得是一亿。

这也是一种实力。

当然您要说的殖民地独立,那还是1960年的事,也就是说1960年的法国就没有殖民地了。

但因为法国的长时间殖民,现如今在非洲这块的影响力依然不可小窥。

所以二战时候的法国虽然投降了,但二战结束后您不能说法国是个弱小的国家,他依然强大。

再有一点,法国在二战结束之后,依然保持着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证据呢?”

很简单,大家伙也知道当年二战快要结束的时候,这场战争的胜利果实不仅仅是柏林被一分为二,德国好多的科学家也被一分为二,被苏联和美国瓜分。

这其中的科学家的分量不用俺说吧,知识也是生产力的一种不是,在整个过程中英国人和法国人只有蹲在一边看戏的份,那也就是说在以后的发展中,法国人和英国人的科技可就要落后了。

可事实上呢?啥航母,啥阵风,啥幻影,啥洲际导弹这都是自己造的。就算是现在法国人的武器出口都占到了世界第三的行列。

空客的总部你知道在那吗?对喽,就在法国。美国现在都恨死这空客了,天天的和他抢生意。欧洲的航天局在那?对喽,还在法国。当年咱大华夏还没把高铁整成白菜价的时候,法国人的高铁那是世界前列的存在。

您反过来瞅瞅英国人,他的本土是没有被德国人占领,但后来的科技可就落后了,台风是和欧洲一帮子老哥们共同开发的,至于洲际导弹直接从美国人哪里购买的。

三驾马车,当然随着英国脱欧结束,这就成了俩火车头齐头并进了。法国人的实力不可小窥。

所以这二战结束之后,法国人如果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他能办到?拉倒吧,你以为是印度的楼房,为了记录,不打地基的那种,遇到大风三天就得垮掉。

所以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也是实力必不可少的一个先决条件。

当然这是他的硬件确实具备了,但毕竟你也就一个来月的时间就被德国人打败了,这后边没有人力挺的软性条件,这要冲到五大常任理事里边,这也是不行的。

那么接下来咱就说说,是谁在力挺法国。

话说在1941年大西洋宪章,美国人和英国人开了一次会,这次会议结束之后,这就准备建立一个国际性的组织,这事就牵扯到了联合国五常。

二战结束,那么国际局势已经很明朗了,之后必然会形成苏联和美国,两强对峙的局面,要为世界话语权这事挣个高下。

那么欧洲这块必然成为了角逐场,可美国人离这块有点远,英国人必然成为欧洲这块的主角。

但大家伙也知道,苏联这压根就是个庞然大物,强大的德国人都被他揍趴下了,英国人的体量这不够啊,而且他想要伸手到欧洲这块,还搁着一条英吉利海峡不是。

放眼整个欧洲,能和苏联人一较长短的,似乎就剩下法国人了。

那么英国人必然会力挺法国人,他俩联合起来在欧洲这块抗衡苏联,这让美国人踏实不少。

话说苏联人还真瞧不上法国人,当年柏林划分占领区的时候,他就不同意给法国一个单独的占领区,他就认为法国人不够格。

说真的这事真把法国人给气坏了,法国人通过广播严重抗议。

简单的一句话,俺们的实力还在(这实力就是俺开头说的硬件),你们把俺当成啥了?

这事开头的时候,美国人其实是同意了苏联人的要求,可后来在英国人的斡旋之下,这事美国人改变了态度,法国成为了德国的占领国之一。

这身份就上去了。那么后来成立五常的时候,这也是先决条件之一啊!

美国人在衡量对苏联人的扼制,所以也开始力挺法国成为五常。

那么最终法国人如愿以偿的进入了五常。

而出乎美国人预料的是,法国人对美国人有着极大的不信任。

因为法国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法国打了三年,后来这美国人才来援助,在二战的时候,美国人还来这招,结果法国被打垮了,同样过了很久美国人才来援助。

“你让俺怎么相信你?”法国人很愤怒。

而在后来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时候,让英国人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曾经他力挺的好哥们是最为坚决反对他加人的一个家伙。

至于原因,这不是咱今天要说的了。

试问苍天饶过谁?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法国之所以能够在二战战后成为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最大的功劳还得记在戴高乐将军名下。

法西斯德国一开始在欧洲肆虐的时候,英国和法国其实完全有能力遏制法西斯,但是他们没有这么做,他们就静静的看着希特勒的德国做大做强,一步一步开始了对外扩张之路。尤其是在波兰战役时,德国为了拉拢苏联,和苏联签订了密约,两个国家秘密瓜,分了波兰。

而在这时,作为两个世界警察的英国和法国,对此视而不见,将军队安排在马奇诺防线之内,静等德军进攻。法国人也算是求仁得仁,德国人解决了波兰问题之后,反过手来就就狠狠地抽了法国人一个大嘴巴子。

德军没有正面进攻,马奇诺防线,而是借道比利时从阿登山区进入法国。面对突如其来的德军钢铁洪流,法国人彻底乱了手脚,仅仅抵抗了38天之后,法国人使出了他们压箱底的本领,那就是投降。

别说法国人投降,还真的很有经验,他们的时机拿捏的非常好,继续保持着在法国投降之前,没有人能够进入巴黎的传统。德国法西斯接受了法国投降之后,复职了,法国维希政府这个伪政权。

而戴高乐将军原本是一名法国政府的官员,他借一次机会飞到了英国,在英国建立了自由法国?为了继续领导法国抵抗法西斯,他可谓是跑断了腿,终于让英国政府承认了他的自由法国是法国的唯一合法代表。

虽然法国在本土已经投降,但是法国在北非拥有大片的殖民地,这些地方在戴高乐的整合之下,继续抵抗法西斯。通过在阿尔及利亚的训练营地,戴高乐训练出了十万名法军士兵,这些士兵将来会和英美等国军队一起反攻欧洲大陆。

在诺曼底登陆时,虽然法国的这点兵力在英美两国动辄数十万上百万计的军队中不算太起眼,但是主场作战的法国军队依然受到了盟军的最高礼遇。

而当戴高乐率领法国军队第一个昂首挺胸进入巴黎时,整个法国沸腾了,成千上万的法国民众来到了街头,欢迎自己的子弟兵。在这样热闹的场面背后,英美等国看到的是法国的实力,一个团结的法国的力量。

同时,将法国设定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也是出于美国的利益考虑。

二战结束之后,世界势力范围重新划分,欧洲尤其是西欧,作为美国经营的重点。一个强大且听话的欧洲,是美国对抗苏联势力西扩的桥头堡,英法同盟是美国维护欧洲,尤其是西欧和平的基石。

而且在二战时期,戴高乐领导下的法国也算是出过了一把力,所以美国和英国就把法国推上了常任理事国的位置,法国这个有投降史的国家也堂而皇之的成为了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历史评说


为什么?很简单,联合国“五常”不仅按照功绩而且按照地位。

大国从路易十四时代开始就是欧洲数一数二的强国,虽然拿破仑战争后法国人打仗遇到姓名带“冯”的都不行了,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依旧是全球“四强”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也就六七个,法国补不上“四强”美苏德英,但也是妥妥的“老五”。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作为盟主折腾了“二十六国联盟”,当时只有“四强”没有“五常”,也是法国兵败投降无力参加,罗斯福政府不承认戴高乐准将的所谓“自由法国政府”。可是到了1944年,戴高乐政府不仅在巴黎站稳脚跟,而且获得广泛支持,美国人发现拉拢法国还是有必要,毕竟苏联在不遗余力支持戴高乐政府,英国一直支持戴高乐政府,于是罗斯福也就在这年10月23日承认戴高乐政府是大国唯一合法政府。不过,美国还是对戴高乐政府有保留意见,明确拒绝戴高乐参加雅尔塔会议与波茨坦会议

1945年成立联合国时,美国出于战后“西方一致”共同遏制苏联的需要,终于同意法国作为大国参加联合国制宪会议,法国终于在“美苏英中”四大国后面“增补”为第五大国,五大国领衔签名,其他国家按照拉丁字母为序依次签名 。


一梭烟雨江湖行


二战法国能够入常是凭自己“实力”入围的,这方面的实力包括法国本身所具有的影响力以及戴高乐的政治手段。

联合国的最初的组建者只有美、苏、英这三个国家,但是后来由于考虑都东亚地区苏联影响力太大,所以美国决定推自己的小弟国民党入常。


本来印度的先天条件较好,但是他是属于英国的殖民地,所以不在美国考虑范围之内,并且后来决定在加利福尼亚的敦巴顿开一个首脑会议,这就是橡树园会议,参加会议的也只有罗斯福、苏大林、丘吉尔和蒋介石。

没错,这次会议并没有法国的参与,可以说美、英这两位超级大佬根本就没想过要法国入会。但是后来法国入会是苏联支持的,是不是感觉很不可思议。

二战后,西欧的局势是英、美联手一起压制苏联,所以苏联为了维持主现有的平衡决定拉法国入伙,而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法国国内的共产主义势力十分强大,几乎快要稳定最高权力了,这也是苏联愿意支持戴高乐的原因之一。

但是没想到法国共产主义失势了,最后雅尔塔会议是苏联坚决反对法国入常,但是英、美一看形式对自己有利了,于是也纷纷同意了。

英、美同意的原因首先就是支持法国抗衡苏联,作为英、美的桥头堡,其次,法国的殖民地很多,尤其时非洲,几乎是法国的后花园,即便是在现在,非洲的很多事务没有法国点头即便是美国、俄罗斯都是没有办法的,考虑到联合国的权威性,所以也让法国入会了。

就这样戴高乐在世界上的几位大国之间浑水摸鱼,成功的取得了联合国五常的席位,在法国民众的心目中,戴高乐是仅次于拿破仑之后的存在,是他们的英雄。

但是你以为戴高乐只是会利用政治手段浑水摸鱼吗?那你也太小看法兰西这个民族了,也太小看戴高乐了。

后来法国取得五常以后极力的发展自己的核武器,美国极力的劝阻,但是戴高乐顶住了国际压力,硬生生的造出来核武器,之后法国在美、苏之间说话都硬气了许多。

不仅如此,在戴高乐当政以后,法国的整体逐渐趋于稳定,老牌帝国主义强国开始发威了(法国在欧洲失落的主要原因就是法国政体不稳,在短短的一百多年换了几十个执政党,从帝国复辟,到共和国又到社会主义,反正从1789到1950,法国政治混乱不堪)。

戴高乐开始向外界输出一种思想,“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目的就是削弱美国和苏联的影响力,而且在1964年戴高乐敢于在那样的时代与中国建交,足以说明戴高乐的政治远见。

戴高乐曾在2005年的“法国十大伟人榜”评选为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