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局合并后,原来的质监局所在的事业编人员将如何改革?

马卡洛夫927


不只是质监局下设的事业单位,这次机构改革中,所有事业编人员安置都是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有改为参公的;有还是财政全供事业编没变,只是换一下工作岗位的;还有财政差额转为财政全供事业编的;还有辞退的。今天,我们不说相关政策,我只给大家具体说一下我所了解到的改革情况。



这次机构改革,将工商局、质监局和药监局三个局撤销,新组建了市场监督管理局,可以说是这次机构改革中变动最大的一个局,我们重点说下质监局的人员是怎么安置的。

1. 行政编人员。还是行政编人员,身份没变,到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后,可能会被重新分配工作岗位,就是比如你以前在质监局办公室工作,现在在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法规科或者广告监督管理科等科室工作。工资、福利、车补等待遇都没变。

2. 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编人员。就是以前质监局承担监督检查执法职能的人员,比如有些地方叫质量监督稽查支队(各地市叫法不一样),这类人员以前基本全部是财政全供事业编(也有个别地市是参公编),这次改革,要并入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改为参公编,也就是虽然还是事业编,但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待遇跟公务员一模一样。

据我了解,有些地市对这类人员改为参公编要求非常严格,需要考执法证,如果你取得了执法证才能转为参公编,如果你没取得执法证你还是财政全供事业编。



3. 财政全供事业编人员。比如以前质监局下属的什么信息中心、检验测试中心这类的单位,承担的不是行政职能,人员大多是财政全供事业编,这次机构改革还是财政全供事业编,只是岗位调整了一下,你到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后,可能把你调整到投诉举报处置中心、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之类的财政全供事业单位。一般来说不会大动,你在原单位干的什么工作,到新单位还是干类似的工作,但是也有些地市是把三个局的人员全部打乱重组了。

4. 财政差额补助事业编人员。我认识一个以前在山东某地市质监局工作的朋友,他们局下属有个什么纤维检验所是财政差额补助事业单位,这次机构改革政策挺不错的,把这些人员全部转为了财政全供事业编。国家对财政差额补助事业单位的改革政策是三种:改为财政全供事业编、机构撤销人员辞退、改为企业。但是据我了解各地市质监局下属的财政差额补助事业单位人员基本都改为财政全供事业编了,基本没有撤销和改企的。

5.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人员。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改革,国家给的政策是:如果这个单位有生产经营能力,那就改为企业,人员改为企业员工;如果这个单位不具备改为企业的条件,那就撤销,人员辞退了,经济条件好的地市还给这类人员3—5年的基本工资用于再就业,5年以后政府就彻底不管你了。但是据我了解好像大部分质监局下面没有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吧,可能县区的质监局有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那就参照国家给的政策改革。

6. 合同制管理的非在编人员。就是我们说的合同工、临时工,这类人员是没有编制的,都是从事打印、保洁、后勤保障等辅助性工作,我知道很多地市质监局下面都有什么后勤保障服务中心,里面很多人员都是临时工。这次机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要精简机构、精简人员,所以,这类合同工、临时工受影响最大,基本都辞退了。可能个别地市新成立的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属也由后勤保障服务中心,也需要临时工、合同工,但是名额就比较少了,会重新招人,不会像以前那样招那么多临时工、合同工了。

7. 事业编工勤人员。这类人员这次机构改革也是岗位没变、编制没变,待遇也没变,还是事业编工勤人员。


公职人员那些事儿


根据机构改革的要求,质监局、工商局、药监局三个机构合并成立市场监督管理局,省级改革要求2018年底到位,省以下要求2019年3月底到位,但是实际上,省级机构改革已各地已陆续挂牌到位,而在县级层面,这三个机构合并早已到位,目前只剩下市一级尚未到位。


以云南的机构改革方案为例,事业单位要随主管部门及行政职能调整同步划转,而且要整体划转不拆分。因此,如果被改革的机构有职能被划转,其相应的事业单位也要跟着被划走,但由于工商局、质监局、药监局三个部门是实行合并,并没有职能被划走,所以其原来的事业单位还是一并保留。

不过按照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要求,纯公益性的事业单位仍然保留,具备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可能会转为参公单位,而那些以市场为导向的事业单位,将来可能就会被推向市场。

不过目前来讲,机构改革还是以稳为主,现有的单位只是主管部门发生了变化,其他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动,所以还是安心上班吧!


打虎拍蝇


本轮机构改革,出了党政机关外,各省市也重点聚焦了事业单位的改革。改革的方向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取消行政类事业单位。将全部、主要和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行政类事业单位纳入清理范畴,全面取消行政职能收归机关,能转职能的不转机构,确需转为行政部门内设机构的从严控制。今后,除行政执法机构外,不再单设或增设行政类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取消行政职能,就失去了参公的依据。这就意味着,参公事业单位将不复存在(执法类机构视情况而定)。

第二、深化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对职责任务相同相近的事业单位予以整合,提升服务和技术支撑能力,推进政事分开。原则上,事业单位撤并整合至进行必要的划转、更名和整合,不做大的全盘性的机构性改变。像乡镇一级,就可以考虑设置综合性事业单位,统筹各类编制资源,实行扁平化和网络化管理。

具体到质监局下属的事业单位,其实不会有太大的变动。质监局与工商局、食药局合并后组建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原属各局的事业单位整体划转市场监督管理局,作为二层机构行使职能,部分职能相近的事业单位,如质监的检测中心和食药的检测机构,根据职能进行整合,成立大的检测机构,其余单位保持现状,岗位、编制、人员不变。即便有单位被取消了参公属性,除极少部分或随职能划转进入机关过渡为公务员外,其余人员也都会保持编制现状不变,享受参公待遇直至退休,不会受到改革的冲击。

我是小公,专注公务员考试、任用、提拔等体制类问答,感兴趣或有疑问咨询的,可以关注私信我,我将提供全方位的权威解答


80后小公


公务员那些事,带您了解公务员这一职业!

此次机构改革,质监局、工商局、药监局三个机构合并成立市场监督管理局,原质监局所在的事业单位依据职责进行了相应的划转,我所在地区的情况是这样的。

组建市政府直属检验检测中心,市质监局所属计量测试和标准化研究服务中心、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整合到检验检测中心,编随事走,人随便走,整体划转。

组建市场监管事务服务中心,整合消费者协会、个体劳动者服务中心、工商行政管理局信息中心、食品药品信息运行监管中心、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知识产权执法监察大队等部门,为市场监督管理局所属事业单位。


公务员那些事


有这么一则笑话不知各位君是否听过,从前有一座大庙,和尚众多,人浮于事,多得和尚撞钟都得等上半年才能轮上一次。方丈决心改变这一壮况。于是方丈同大师们一同调研后痛下决心,把大庙拆后重建三座小庙。小庙建好后,每座小庙委派一个长老主持工作,方丈有事便交待下面去做,可是每次分派到小庙的工作,各座小庙都相互推卸,这座小庙回话说这事不该我管,那座小庙回话说没有执法权,另一座小庙则说我经费不足……,就连每日撞钟一事都得长老亲自分配给小庙,不然就没人撞钟。

长老为拆大庙建小庙这事感到非常后悔,只好另劈途经,又找来三个庙的主持重新调研,并数次召开方丈扩大会,多方听取意见和建议,最后确定将三座小庙拆后重建大庙。



軍歌响亮


本次三局合并,将三个单位原有职能整合后,其实对于下属事业单位的影响不大,特别是一般职工,工作岗位和职责还在,只是领导可能不一样了。

不过,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整体推进,质监局原有下属的事业单位在未来一定会有所变化,至于变化是好还是坏,不同省份具体政策也不一样。

对于计量所、质检所等有一定收支能力的事业单位,最有可能的一种改革方式是转为企业面向市场,这种情况下事业编人员就会失去事业编制,改为和企业签订合同。当然如果不愿意加入企业,也可以选择领取一定经济补偿后离职。

还有一些地方是将事业单位从原有主管单位中剥离出来后,重新和其他事业单位一起并成一个更大的单位,这种情况下事业编人员编制完全不会受到影响,只是工作单位和领导不一样了。

其实事业编人员现在很多心里都是七上八下,对未来充满了迷茫。但政策本就不是我们能左右,与其担心不如努力考入行政编制,或者提升自己的能力,不论将来去哪里都有安身立命的本事。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关注我,分享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流雷电


这些人和药监局,工商局下属事业单位组建新的事业单位。我就是。


话史人


三局合并,三局的事业人员肯定也合并。


萌宠物用品


三局统一合并为市场监管局,原三局所属事业单位统一划归市场监管局,除局属行政执法类事业单位(如稽查队)等待中央统一部署改革外,其他事业单位按照现行的事业单位改革办法由各地方统一改制。


那一刻我心惊胆战


好像好多省份还没有出来具体合并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