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學生去他國留學,但不會他國語言,還能拿到高額獎學金嗎?有什麼例子?

良心真誠真實真心


除了校長為了拿回扣和洗錢,或者是校長私生子,要麼就是就是校長跪著時間長了,舔它外國爹的下體習慣了,我真想不出還有什麼理由讓一個連中國話都不會說的洋人拿著高額獎學金就讀北大的理由了!


天天向上NO1


我弟2015年去德國大使館申請去德國留學讀研,2016年拿到的留學許可,這個許可並不是說已經確定被哪個大學錄取了,而是隻是允許去德國那邊讀預科學習語言,所有開支都是自費。2017年學完預科語言後,再參加德國的一種考試,根據考試成績,由學生再申請德國具體的大學,或者德國的大學也可以主動向考生髮出邀請,但這些都是在預科成績出來以後進行的。2018年才算被大學正式錄取併入校,最後我弟選擇了慕尼黑工業大學的智能機械設計與製造,學費有減但不全免,生活費自己出。相比北京大學,不知道這學校怎麼樣


翔天738


那年我作為交換生去菲,由於不會當地語言,學校特為我設立了每年5萬英鎊的獎學金,為了更有利於我的學習,特意免費給我申請了菲傭,保障我按時吃飯,睡覺,洗衣服什麼的。為了讓我更好的融入學習環境,特意安排了7名同學,陪我補課啊,參加學校活動啊,到博物館參觀學習啊,逛街啊什麼的,每天的時間安排的滿滿的,特別累!由於我從小體制弱,我還向學校申請減少一點,3個人就好,就針對輔導語文,數學,外語,其他的課程也我不怎麼喜歡。我覺得到了國外,比在家裡時,生活差了好多,好糾結。待續…………


PoloBenjamin


我在俄羅斯中部地區留學2年,基本上,除了中國政府獎學金公派去俄羅斯留學的學生,專家之外,其他人沒有獲得獎學金的可能。而俄羅斯本國的獎學金,一般本科階段只針對考過國考(類似於國內高考)的分數線的本國學生以及一部分獨聯體國家的學生(對他們而言,俄語可以說是第二母語),獎學金包括學費,以及每個月的生活費補貼(這個比較人性化,即使都是大家公費,但是每個人每個月收到的不同,取決於學習成績,但是最多不超過100美金),我也遇到過一些國內過去俄羅斯讀本科獲得全額獎學金的學生,但都是家裡花了10幾萬買的公費名額。而且不會俄語的需要自費讀一年預科,通過考試才可以入系,考不過的繼續讀。而研究生階段,針對中國學生,可以獲得俄羅斯公費的是在俄羅斯讀過本科的獲得優秀畢業證的學生(數量屈指可數),其中包括2年的學費加每個月的生活補貼,合計不到4萬人民幣。而國內自己考過去讀研究生的沒有獎學金,只有一次減免學費獎勵(200人民幣),而每年都會有獎學金,針對排名前10%的學生,本人獲得過,金額為2500人民幣不到。當初也遇到了幾個中國中介,告訴我可以出售俄羅斯的公費名額,被我拒絕了。讀博階段,針對中國人的公費需要根據當年學校的政策,每年都會偏重某幾個國家,但是基本上平均下來每年2.3個名額。獎學金內容和研究生階段一樣,學費加生活補貼,合計不到10萬,因為讀博3年,學費因為專業不同差距比較大。總之,在國外想獲得獎學金,基本上很難,而且生活費基本上都需要自己解決。加上國外通常需要自己做飯,廚房空間有限,因而常常遇到某些特殊對待。總之,國外留學需要謹慎,如果受不了太多的白眼,沒有強大的抗壓能力,本人不建議去。


失落的俄羅斯電影


我就是教留學生預科班的漢語老師,班裡的留學生,有的是自費,有的是獲得國家獎學金的學生。我所接觸到的學生中,獲得獎學金的學生,學習動力和壓力都很大,學習也特別努力。一年的語言預科,基本上能通過漢語水平五級考試。至於他們獲得獎學金是否能達到幾十萬這是根據不同學科和不同大學情況不一樣。我想國家推動一帶一路,總會從全局考慮,特別是關係到國家關係。希望這些優秀的留學生能成為傳播中國文化的使者。


用戶6993220313635


在1978年改革開放之後到80年代末出國的留學生,都是拿著各式各樣的助學金、獎學金,去美國加拿大英國日本學習的,有的是政府資助、有的是聯合國項目資助、還有自己聯繫的大學教授的助教工作,等等。。。現在,我們對一些不瞭解中國、而又迫切想與中國交往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生提供助學金,無可厚非! 這即是一個即將成為世界第一大國的地緣政治需要,也是一個世界性大國軟實力擴張的要求。以後中國變得越強大,這類項目的投資也會越多越大。


用戶5655026519795


據我所知,中國孩子去澳洲留學是必須滿足雅思成績的,中國留學生的學費是澳洲本地學生的三至四倍,澳洲把國際學生當成了重要的收入來源,用來補貼本國的學生,使本國大學生不但學費低廉,而且可以無息貸款十年


Mmfzx


朝鮮,對外國留學生也有高額的助學金。大約10年前是每年2萬人民幣,這對朝鮮的消費水平來講已經很高了,朝鮮自己的大學生獎學金都沒這麼高。

全世界很多國家都有這種情況,目的是培養“親我派”。因為很多留學生回國後會逐步進入政商領域,有利於日後的雙邊關係。

大多數留學生首選歐美髮達國家,選我國的很少,為了長遠考慮,我國用高額助學金吸引他們,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問題出在“國家為了照顧他們,給他們了超國民待遇,不惜犧牲自己學生的利益,把矛盾激化了。而這幫傢伙層面太低,經常幹出不省心的事,囂張跋扈,目無法紀,搞得人神共憤。”最科學的辦法是:把他們招進來,應該做好培訓,培養他們的遵紀守法意識。一旦違法違紀,立刻處罰,絕不姑息。恩威並施,才是最有效的管理辦法!也是最能良性發展的辦法。


—黑石—


題主是一個有立場的提問者,把所有噴糞回答都點讚了。

事實上除了英語比較強勢,其他語種的國家在搶奪人才時都沒辦法提出語言要求,因為你不是國際通用語言。基本都只能像北大這樣先簽訂錄取意向,再安排語文預科學校學習。通過語言考試後再正式錄取。留英美澳之類強勢國家的可能感受不深,留學俄羅斯等國的就有感受了。說到底是影響力的比拼,我們確實沒到有資格要求人家沒準備留學就主動學習漢語的地步。


穿梭機69796270


怎麼說呢,考上清北教育部發錢是國家的一個大政策,把國家的優秀人才集中到這兩個學校。清北的實力很大一部分是這些優秀人才頂絲來的。在國際上清北就沒有這麼優秀了,想要和別人拼,那必須有福利才把其他國家的人才引進。如果真的有實力不需要宣傳不需要國家支持,一樣可以做的很好。但是中國的國情目前個人覺得還不到時候放開這些政策,因為實力還遠遠不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