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奖励孩子越不听话?其实“爱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奖励

经常有家长问孩子在家总是不听话,一批评孩子,就开始哭个不停,停下来之后,于是就赶紧买好吃的,奖励他不哭,这样做对不对?

本来是想着让孩子停止哭泣,却没想到孩子认为哭的时候就是给他买好吃的时候,不买就一直哭。

奖励是想让孩子进步,受到批评后不要总想着哭,而是改正错误,进而激励孩子,可结果总是事与愿违?是不是奖励的方式不对?

特级教师王兰说过:“不是聪明的孩子常受表扬,而是表扬与奖励孩子能够是使孩子变得更聪明。”

表扬与奖励孩子的行为在一定条件下的确有效,因为它能够强化孩子的正面行为,以此,来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也可以通过奖励让孩子去做他们不想做或者不爱做的事情,是家长可以控制孩子行为最为有效的一种方式。

可慢慢地发现一旦奖励消失或者奖励满足不了孩子胃口的时候,奖励却成为孩子做事情的首要条件。

没有奖励就不会听家长的话;没有奖励,孩子做事情总是没有那么大的动力,孩子也越来越不听管教。

奖励的办法虽然能够短暂有效地改变孩子的行为,可它也渐渐带来了许多不良的副作用,如果父母对孩子有什么要求,那可能要先满足孩子的条件,奖励反而成为了一场感情上的交易。

越奖励孩子越不听话?其实“爱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奖励

慢慢地,当孩子的一个个条件实现后,它就变成了一个欲望的无底洞,望不到头。

如果想要改变奖励的方式,那就要先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奖励。

一、真正的奖励不是“控制性”安排,而是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增强孩子的内在动机

孩子在刚出生时,就犹如一张白纸,只有生理上的自我,饿了困了之后发出的信号是哭,他不能够区分出来人与物、物与我,甚至都不知道身体是他的一部分。

伴随着孩子对身体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孩子活动的扩大、与人接触的机会增多,慢慢地表现出来自主性和独立性,这也是孩子不总是按照大人所期望的路线走的原因。

随着孩子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产生,他对自己做事有了满足感,开始有了最初的自尊,3岁左右的幼儿通过与同龄伙伴的比较和不断接受成人的评价中,他们对自己的认识更明确,在这种不断明确中,对自己界定一个更为清晰的自我概念。

孩子不肯吃饭,不肯刷牙,抱着电视看个不停,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都有可能会使用这样的方法---选择性替代的奖励。

  • 当孩子不吃饭时,你说:“乖,吃饭的话,给你买最爱的奶昔喝。”
  • 当孩子不刷牙时,你说:“刷完牙给你看两集动画片。”
  • 当孩子一直看电视不肯停下时,你说:“不看电视,明天带你去游乐场玩。”

奶昔、动画片、游乐场…等等,它们都有一个固定的属性——等同于物质奖励,属于外部奖励。

在《奖励与惩罚的尺度中》提到:“外部奖励也称外滋奖励,是针对任务结果或其他相关因素设置激励,从而引发外部动机。糖果、金钱、代币和“控制性”的安排通常被认为是外部奖励。”

越奖励孩子越不听话?其实“爱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奖励

父母认为孩子如果不想做某些事情,奖励也会成为一种激励,那么此时,孩子内心可能所体会到的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概念:“原来妈妈给我奖励就是给我爱啊,那可能我需要更多的奖励。”

于是他的行为开始受到消极自我概念的影响,一旦习惯于接受行为的奖励,他们总是会试图取悦别人或者获得外在的肯定,如果一旦他们无法从那里别人那里感觉到自身的价值,就会产生挫败感。

所以说外部的奖励不可过多的使用,当使用过多时,奖励便成了过分迁就,甚至成为孩子“放纵”自己的理由,便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其实相对于玩具、动画片、游乐场等外部奖励来说,孩子更容易为了获得爱,关注交流和认可而努力表现,那这时父母应该做的是学会增加孩子的内感报酬。

书中提到内感报酬也称为内部激励,是针对任务本身设置种种激励因素,使个体获得“内感报酬”激发内部动机,内感报酬主要指对活动意义的认同感、自我决定感、胜任感等维持内在动机的重要因素。

人都有自主、自决的天然需要,这是表达自己独立性和主体性的主要方式,做一件事时如果能够表达自己的自主和自决,其内在动机就强。

心理学的几项著名实验都证明如此,反而那些自主感、胜任感、自我认同感强的孩子,即使没有外部的奖励下,反而做事情更容易坚持得长久。

其中有一项实验是这样的。

美国心理学家教授格拉克斯伯格对128位大学生进行任务性实验,一部分学生被告知如果他们能够完成任务,就可以拿到最高20美元的奖励,而另外一些学生是义务性参与。

于是这128位学生被分别带进实验室,每个人都拿到火柴、图钉和盒子,并被告知要用这些材料把蜡烛固定在墙上。

他们应能想到先把空盒子钉到墙上,再把蜡烛放在盒子上。有些学生拿到的是空盒子,旁边放着火柴和图钉,另一些学生拿到装满东西的盒子,然后想要直接上墙。

结果是,当任务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时,反而那些义务性参与的学生最先想出解决办法,而那些希望得到金钱奖励的学生却多花了几乎一倍的时间才想出解决办法,甚至更长。

那些义务性参与的学生,在他们的观念里认为奖励不是目的,参加这个活动的意义和过程才是最终的目的。

他们享受自我决定感,即使是当遇到困难、面对更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并没有受到是否能够得到奖励的影响,反而会认为这是自身能力所带来的附属品。

然而他们的自我概念是积极的,有着足够的自主感、胜任感——是我本可以。

其实孩子在一出生时,本就具备了足够的好奇心。

当孩子牙牙学语、自我意识开始产生的时候,就已经驱动着自己的好奇心学着让自己的世界与周围的世界产生联系。

因为孩子觉得周围的一切很有新鲜感,这也是孩子为什么总是喜欢新玩具、玩伴不断变换的原因。

而那些习惯了在控制安排行为下生活的孩子,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新鲜感的产生却时不时地与父母所给予的奖励息息相关。

就这样,好奇心在控制性行为中逐渐消失。

由此可见,真正的奖励是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自主空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给孩子自我决定与自我选择的机会。

让孩子的好奇心,在内驱力与父母的引导下充分的释放与展开。

越奖励孩子越不听话?其实“爱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奖励

二、越奖励孩子反而越不听话,奖励为何并不总是有效?

表扬和奖励是根深蒂固的习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渴望被认同,这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我概念的建立,包括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以及对人对事的态度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上述的例子中,不论是朵朵还是3岁的宝宝,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

父母在外部奖励控制性安排着孩子的行为:"如果你这样做,你就能得到;如果不这样做,你就得不到”结果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本是想通过奖励改善孩子的行为,可见奖励会适得其反,正如上述所分析的,奖励不一定在任何时候都是有效的,不恰当的奖励会产生负面的心理效应,即消极的作用。

1、孩子会为了奖励或表扬而做事,容易丧失内在兴趣

心理研究表明,对某一行为的连续的奖励会使行为者形成对奖励的依赖,这将会致使孩子丧失自发性,而过于依赖他人。

当孩子对奖励上瘾后,孩子可能会无休止地寻求关注,从而丧失对其他事物的兴趣。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关于有无奖励对孩子的兴趣是否有影响的活动实验,实验的对象是一群对绘画非常有兴趣的孩子。

他们将孩子分为三组,玩绘画游戏;

一组许诺画的好就能够得到奖励;一组没有许诺画的好就可以得到奖励,但事后却得到了奖励;一组是未被告知有奖励,而且事后也没有给予奖励。

在实验开始阶段,许诺奖励的那一组绘画的热情最高,但随着奖励的频次降低,绘画的热情在大大的减少。

没有许诺奖励而意外得到奖励的那一组比第一组表现好的多,但连续得到奖励之后,对奖励的渴望增加,慢慢地,在没有奖励的情况下,绘画的热情开始逐渐降低。

而第三组前后变化不大。

几天后,再次把孩子们带到实验室,实验进行到最后,当奖励全部取消之后,研究者发现第一组绘画的时间最短,而且有的孩子已经不画了。

越奖励孩子越不听话?其实“爱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奖励

期待有奖励的孩子对画画的兴趣开始随着奖励的消失而逐渐降低,并且远远低于没有得到奖励的孩子。

这就好像是对不吃饭的孩子说:“吃饭的话,奖励你看动画片、买喜欢的玩具…”你会发现,一开始的奖励对孩子的确有效,慢慢地你会发现孩子需要的奖励“胃口”越来越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要想孩子继续按时吃饭的话,我们往往得加大奖励力度。但如果力度不够,孩子对吃饭的兴趣会立即降低。

与奖励增加相伴随的风险是兴趣可能降低,如果一旦奖励取消,孩子则会立即停止从事我们通过奖励期望他们从事的活动。

2、有时候奖励往往倾向于事情表面现象,进而掩盖事情问题本身

当孩子晚上不愿意睡觉时,大多数家长的做法可能会先对孩子进行批评,然后告诉孩子晚上是睡觉的时间;第二天,孩子发现白天玩的很累,晚上的时候到点就睡了。

这时候,看到孩子晚上睡得很好,孩子醒来后第一时间对孩子进行表扬与奖励,对这一良好的行为进行正面强化。于是告诉孩子:“要是能够按时睡觉,明天还带你出去玩。”

但实际上,这样的奖励虽然一时有效,能够解决孩子晚上不睡觉的问题,可是仔细想想,奖励却掩盖了问题本身:“孩子不愿意睡觉的原因是什么?白天都做了什么?睡觉是否与孩子白天的活动量有关系?”

奖励与惩罚一样,都是一种短视、省事的处理方法,也许短时间内会有明显效果,但因为奖励效果的不能持久、深层原因没有找到,奖励解决不了问题。

3、外在的奖励容易削弱孩子的内在动机

在上述奖励中,表现出来的大多数是外在的物质奖励,嫂嫂用朵朵最爱看电视的时间改变孩子的拖延症问题;3岁的宝宝不想刷牙,于是奶奶用玩具车来贿赂他。

这些外在的物质奖励如果稍用不当,可能就会让孩子觉得物质就是父母所给予的爱,其实,有的时候在外在的物质奖励中,还表现在外在的言语夸奖。

在幼儿里开家长会结束的时候,有些家长会留下来问我关于孩子的在校情况,尤其是在托小班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辰辰的妈妈,因为她也是老师,所以我们在平时经常会探讨孩子的问题。

越奖励孩子越不听话?其实“爱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奖励

记得有一次,她说,两岁时,孩子过年的时候得到了一个新的玩具,是用磁铁鱼钩钓小鱼,刚打开早玩具盒子,孩子看到后很是欢喜,一刻也不停,玩的非常开心。

她很惊讶于孩子的精细动作的发育这么好,便开始大力的表扬孩子,辰辰还露出了得意的表情。孩子在自己钓鱼的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乐趣,专心致志地玩了近一个小时,觉得很有成就感。

再后来,几乎每次见孩子玩小鱼玩具的时候,都会表扬他,说辰辰真厉害。

但慢慢发现,只有当爸爸妈妈在场时,孩子才会开始玩钓鱼玩具,因为只有这时他才能获得表扬。

而没有人在旁的时候,他可能就不玩了,因为在玩的过程中,他已经失去了自己探索和玩耍的兴趣。

本想着是通过表扬和夸奖让辰辰能够经常玩小鱼玩具,以此来锻炼辰辰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可结果却令人感到意外。

美国心理学家Deci Edward L. 和Ryan Richard M. 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自我决定论将人类行为分为自我决定行为和非自我决定行为。

该理论认为驱力、内在需要和情绪是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来源,正如上文中我们所提到的内在动机的积极的自我概念——孩子的胜任感与自主感。

德西认为自我决定的心理标志在于灵活地控制自己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自我决定时,人们自由选择行动,而不是被迫或受到强制,并且这种选择基于对有机体需要的一种认识,和对外在事件的一种灵活解释。

孩子在玩玩具时,对小鱼玩具产生了一定的兴趣,这个时候他感受到了胜任感和自主感,可在这个时候他接受到了一种外在信号:“玩这个玩具的时候我最厉害。”那么很有可能自主感已经被外在的夸奖所替代。

原本对钓鱼游戏很有很高的兴趣,但是他觉得爸爸妈妈的夸奖让他更开心,反而钓鱼本身就变得没有意思了。

这个时候爸爸妈妈突如其来的夸奖让孩子在玩小鱼玩具中自发的成就感忽然就转变成了父母对孩子的夸奖。

因此外在的夸奖就削弱了她原本从钓鱼这件事本身所获得的成就感,这一内在动机,反而加强了这一外在动机——想获得爸爸妈妈的夸奖。

有时候父母太过于强调和关注孩子的某一方面时,孩子就会把关注点放在父母对自己的态度上面。

三、学会正确地奖励孩子,把握好奖励的尺度

奖励是把双刃剑,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有意义的奖励能够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自信心与自尊心,更有助于亲密关系的形成。

孩子天生就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他们的内心本就蕴含着诚实、怜悯和体贴。

这些品质要靠我们的引导、示范和鼓励才能浮现出来。

我们都不希望孩子成为奖励的瘾君子、大众的取悦者或者追求的认可者。

越奖励孩子越不听话?其实“爱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奖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自我的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任何方式的教育都是希望孩子成为能够自我激励、走自己的路、追求自己理想的人。

有效的使用奖励教育的确能帮助父母省下不少力气,但是如何奖励是一门学问,父母在使用奖励之前可以试着想到这几点。

1.适当地将外在动机转化成内在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Deci Edward L. 和Ryan Richard M. 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中包含三种心理需要,这三种心理需要是将奖励的外在动机转化孩子自身内在动机的关键因素。

第一是胜任力需要(competence),简称胜任感。也就是孩子能够认为自己有能力胜任和完成一件事情,内心是肯定自己的。

第二是自主需要(autonomy),简称自主感。也就是孩子感到自己能够自由选择和控制一些事情,对事情的发展有掌控性。

第三是关联需要(relatedndss),简称关联感。也就是我们感到所属的群体爱、尊重和接纳,这与孩子和同伴的交往,亲社会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我们处在一个自由的环境里,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出选择,并且有能力做一件事情,同时被周围的同伴、亲密人物接纳和尊重时,慢慢地,外在动机会逐渐转化内在动机,并且能够持续下去。

比如孩子不愿意做数学题,每次拿回卷子进行订正时,都会发现这道题、那道题好、几道题都是因为马虎造成的,又或者怎么做都不能弄懂那个数学知识点。

可能家长们也会很着急,有时候还会大声的呵斥或者严厉的指责孩子。

但是如果这个时候你能冷静下来,不使一味的批评呵斥。

相反,能够做到就事论事的、民主的提醒孩子这道题的运算过程,并引导出孩子找到正确的做题方法,有效的掌握方法。

越奖励孩子越不听话?其实“爱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奖励

有位家长的做法很不错:她利用了孩子喜欢吃糖果的方式,在学习加减乘法的时候,经常以吃糖游戏来告诉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于是在经常玩的游戏里先说出糖的总数,再让孩子拿走几颗,剩下的几颗由孩子来猜,是拿走的大呢?还是剩下的大呢?

孩子慢慢意识到只有知道数的大小和多少才能吃到更多的糖。

后来,孩子每次写作业,父母都会问问孩子,你是先做语文呢?还是先做数学呢?用什么颜色的笔呢?后来孩子对学习的兴趣高涨,甚至把它当做一种自我挑战的方式。

我们常说,如果要改变一个人做事的态度与行为,那就要先试着改变这个人对这件事的认知态度。这里让孩子通过游戏的方式巧妙的知道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孩子不愿意做数学题,父母的第一时间不是大声呵斥,而是冷静的分析孩子为什么这样的时候,这是对孩子的接纳与尊重。这是关键感的体现。

当父母以吃糖游戏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数学交流,并且让孩子参与进来,这时孩子感受到了是父母对他的信任,孩子已然意识到了数学的重要性。这是胜任感的体现。

最后父母习惯于在孩子写作业之前是先问问孩子,你是先做语文呢?还是先做数学呢?用什么颜色的笔呢?

表面上这给了孩子自我决定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去选择,这实际上认为孩子是有价值的,传递出来的信息精神是赞许。这是自主感的体现。

通过孩子喜欢的方式,孩子促使的外部动机,当孩子知道自己应该去做或者不做的时候,他的内心已经开始萌发判断力。

当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和价值时,潜意识中,他已经讲这件事整合进了自己的价值观内,进而,自发形成乐趣,从而获得内心的满足感。

学会通过一定的方法与手段让孩子的感受经历这三种基本需要,培养孩子的主动性,从而增加内在动机。

2.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用语言的力量给予更多的精神鼓励

《围城》里说过一段话:“西洋赶驴子的人,每逢毛驴不肯赶路的时候,就在它眼前吊一根胡萝卜,靠着这跟胡萝卜诱使毛驴前行。”

这就好比外在的物质奖励就是一根胡萝卜,本来是想让孩子好好走路,却没想到让孩子绊倒在了路上,心里一直想着胡萝卜。

这样一看,反而本末倒置了,培养出来的孩子可能是急功近利的。

越奖励孩子越不听话?其实“爱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奖励

美国教育心理学《为一个和平的世界而育儿》的作者格瑞尔博士说过,有时候夸奖和奖励“良好行为”或者“良好表现”,只会成为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的“拦路虎”。

当然, 没有一种教育方法是完美无缺的,它都存在利与弊、好与坏,这是无法去用言语评判的。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孩子的成长,精神上的富裕比物质上的富裕更胜一筹。

(1)让孩子关注自己的成就感

相比于成人,其实孩子更需要成就感,这是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的桥梁和基础。

能够帮助孩子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完善自己的人格。

当你在看孩子进行某项活动的时候,鼓励和支持他:“你看起来好像很开心呀”或者“你感觉好吗”或者说“你做的不错嘛,你一定很满意吧?”

试着询问孩子的感受,让孩子知道你在关注他的内心。

比如孩子告诉你,他在学校里是老师的小助手,你可以问他:“你喜欢这项工作吗?”或者“你喜欢帮助别人吗”会不会觉得有点紧张呢?”

让孩子看到你对他的感受和经历感兴趣,会增进你们之间的感情。

如果孩子告诉你,关于他自己的事情,请你一定要专注着孩子的眼睛进行倾听,因为那是最真诚的情感交流,最能表现爱的情感方式。

(2)多使用以“我”为主语的语句,而不要对孩子进行论断

一位著名作家曾经说: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重点应放在确立父母与子女之间紧密、绝对的信赖关系之上。

信赖的基础是真诚,然而对待孩子更应该真诚。

当你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的时候,孩子会感受到你话语中的真诚。

“我喜欢你穿的这件衣服”,“我爱看你踢足球的样子”“我很欣赏你写作业认真的样子!”要比“你真会穿衣服!你是个小小舞蹈家”这样的论断式评价更有勉励意味。

强调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觉,真实自有千钧之力。

而“我”字开头的句子可以避免让孩子感觉你在试图操纵他,这样的句子能够让孩子更好的体验到你对他的真实感情,久而久之,促进了亲子之间的交流与情感发展。

(3)对孩子的行为和表现做出认可,称赞的语言要明确、详尽

“你真聪明!”“你可真棒啊”“你的确很厉害”“你真是我的乖孩子,都会体贴妈妈了”……相信这些话听起来耳熟能详。

有一天孩子拿出他练习许久的钢笔字让你看,这个时候你说:“你真棒!妈妈为你感到骄傲。”显然这样的称赞是无益的。

越奖励孩子越不听话?其实“爱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奖励


相反,你应该说:“孩子,我很喜欢你的字,尤其是你的名字,那几个字,看起来很有力度,我为你的努力和进步感到开心”这时,你又加上一句:“你一定自豪极了。”又进一步增加了孩子内心的成就感,以及孩子对练字的兴趣。

再比如孩子刚刚用吉他为妈妈演奏要一首曲子,随后在孩子的吉他上留了这样一张纸条:“你的演奏让我感到很愉快,谢谢你的曲子。”

孩子看到了以后很高兴。“”谢谢你说我是一个多么棒的演奏者。”他把妈妈的感谢解释为对他的称赞。

称赞的时候要做明确、详尽的描述,从侧面表达出对孩子的认可,这需要一点努力才能做到,但是孩子能从这些信息和赞赏中受益,远比那些对品格的评价要有效得多。

3.父母的吻、拥抱,是给孩子最营养的奖励

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

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种,但能将爱与教育真正融入到一起,并且恰当运用到教育中的为数不多。

在教育学理论上有一个词的来源很有意思,叫做爱抚理论,是由一位女教师的吻得来的,被誉为“最伟大的吻。”

美国有位小学女教师对好学生的奖励方式是一个吻。

她的一位学生罗斯,在平时的表现中很突出,于是被安排在毕业典礼上进行讲话,在讲话结束后,老师为了进一步激励孩子,便给了孩子一个充满爱意的吻。

在座的一位比罗斯低一年级的小男孩非常羡慕,等到会后结束,他便急匆匆跑向女老师说:“老师,我也想要得到您的吻,我会和罗斯一样令您满意的。”

女老师摸着他的小脑袋说:“罗斯成绩优越,平时助人为乐,又很守纪律,你如果以后跟他一样出色,我也会奖励给一个吻。”

后来小男孩进步得很快,最后如愿以偿的得到了这个充满爱意的奖励。

而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杜鲁门,罗斯也在白宫担任要职,

吻”就这样成为了一段教育佳话。

越奖励孩子越不听话?其实“爱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奖励

这个充满爱意的吻,给孩子的不仅仅只是奖励,尤为重要的是奖励背后的爱。

爱很有灵气,它能够激发孩子的智慧和潜力,给予孩子精神上的支持,也能够扫除孩子内心深处的精神尘埃,亦能让孩子知错就改,培养诚实的高品质。

正如胡可,她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我深表赞同。

某真人秀节目中,安吉和小鱼儿两个人强玩具。其实妈妈当时看到了抢玩具的整个过程,但并没有直接介入到冲突中。

玩具是弟弟小鱼儿先拿到,然后被哥哥安吉抢走的,事后,在面对妈妈质问时,安吉没有说出实话,他的眼神里还露出了一丝做错事后的惶恐感。

这时,妈妈已经感觉到了安吉的不安,但并没有大声的呵斥、责备他说谎,反而很冷静地质问了安吉第二遍:“玩具是谁先拿到的?”

但这次妈妈加上了一句:“诚实的孩子会得到一朵小红花。”

安吉像是受到了小红花的诱惑,亦可能是知道了妈妈在给他机会,支支吾吾的承认了玩具是从弟弟那里抢过来的。

这时她很机智地在安吉脸上亲了一口印出来了一朵小红花。

胡可虽然没有言语的表达,但这个吻恰恰让孩子明白了他能立刻承认错误,这样的做法是对的,强调出来的是诚实的重要性。

并没有对安吉的说谎行为进行严加管教,反而用了一种“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

每个孩子、每个家庭、每位父母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教育方式,也没有适合用于所有家庭教育的方式。

它需要父母与孩子的信息连接,怎么传达还是需要父母创造性的去发现、去领悟、去在实践性改进的。

学会从孩子的立场出发,给予孩子最真诚的爱与感受,你的温暖有光便是给孩子最有效的奖励,因为你教给孩子的是人不可或缺的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